当我们在谈论留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19870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学当然是为了接受国外的教育,而教育是一个很难定义的概念。古往今来,从东方到西方,有多少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就有多少种教育理念。在斯巴达,教育被认为是极权政治的工具,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培养忠诚的爱国志士,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在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拥有思想独立、追求真理与自由的个体,个体利益优先,任何人不能凌驾于公平、公正与法律之上;在中国远古时期,教育的目的是将一套巫术礼仪传递给下一代,以保证整个部落或者家族的繁衍与兴盛。自礼崩乐坏之后,儒家教育思想经过几百年的沉沉浮浮,彻底统治中国几千年,直至近代。
  留学帮助我们重塑思维方式
  为什么我们总要向西方社会学习?似乎好的东西全在人家那里,我常想我们与他们的区别在哪儿?私以为,既然同为人类,人性上的差别自然不会很大,但就教育理念来说,东方和西方似乎渐行渐远。曾经读到过一位学者对东西方教育差异的总结,很是在理,他评价说:东方是阴阳、迂回、螺旋思维;西方是线性因果思维。从教育的角度讲,西方的线性因果思维与东方的阴阳、螺旋思维对东西方后世的教育,影响是巨大的。
  西方线性因果思维造就了西方教育重思维而轻背诵的教育传统。批判性思维成为西方教育思维训练的核心,也是创新的根源。因为后来者总是不断地去质疑那些前人声称为“真理”的因果关系。通过发现新的因果关系或者修补前人的理论,西方学术保持了它的创新动力,保持着革命性的或者是改良式的发展。
  东方的螺旋、阴阳思维则塑造了东方教育重整体把握而轻逻辑分析的传统,重知识储备(后来发展成死记硬背)而不重思辨。人病了,西方人找的是因果关系,是什么导致了人生病,找到这个病的“因”,然后探索治疗的方法,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后成为一种医学知识。而东方人擅长从整体去分析,即认为人病了是阴阳失衡,要从找回平衡的角度去治病救人。中医的基本理论都源于阴阳平衡之说。
  思辨产生了自然科学,而读背造就了书呆子。自古希腊以来,西方教育通过逻辑、文法、修辞三个学科合起来,试图使人的所思、所说、所写都更加清晰和完美,使论证更有力量和说服力。儒家经典则以内圣外王(修身、治国、平天下)、毋意(拿证据说话)、毋必(批判式思维,不能非黑即白)、毋固(做很好的倾听者)、毋我(有同理心,不以自我为中心)、学而思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等教育思想来培养知识精英。
  历史其实都是教育史
  一直到西方工业革命前,东方教育思想似乎都优于西方教育思想,中国很早就实现了民族统一,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民族文化。而西方一直战乱不断,并没有形成一个强大而统一的民族。从经济实力的角度讲,据说清朝康乾盛世时的GDP占据了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当时的中国之强盛不比今时之美国,后面的故事自不必赘述,读者都很清楚,近现代的一二百年成为中国的噩梦。
  噩梦恰恰就是源于教育。其实在民国时期,我们的教育是亲西方的(主要是英美),有短暂的学术自由与繁荣期,也产生了不少学术严谨的大师。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耳熟能详。那时还是精英教育,教育对于普通人民大众来说是奢侈品。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教育制度基本上是先照搬苏联老大哥,后多有模仿日本。教育的商业化是全球化的产物。
  高考制度的恢复让人才有了输出的机制,可以进入到为社会出力的平台,90年代的扩招也让无数以前无法上大学的人圆了大学梦,新中国教育的成功自不必说。然而,随着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全球主要大国把建立竞争优势寄托于教育之于经济效益的无缝挂靠。这种挂靠使得大学越来越急功近利,人文社科等涉及到人类长远福祉的学科由于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而逐渐被边缘化。曾经流行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是人文学科被边缘化的一个生动例子。
  改革开放30年一边到的经济建设为中心,一部分国人有钱了,生活也好起来了,能出得起国了,高等教育逐渐平民化了。但社会、学校、家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在给孩子们传递着笔者总结的十个坏的教育理念:1)功利 2)世俗 3)虚荣 4)自私 5)刻薄 6)僵化 7)不质疑能力 8)物质主义 9)肤浅 10)迷失。朱令事件、黄洋事件,一连串惨剧都与我们平日里所接收的溃烂的教育不无关系,我们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去反思。
  剥开教育的内核,我认为应该给孩子们传递如下十个理念:1)好奇心 2)批判性思维 3)宽容4)悲悯 5)品味 6)诚实 7)同理心 8)爱 9)洞见 10)谦卑。
  保卫学术,保卫我们思考的尊严


  在经济建设压倒一切的时代,中国大学的学术完整性几乎成了心照不宣的笑话。所谓的学术完整性强调的是学术上的道德,这包括远离学术欺骗与学术剽窃,保持学术高标准的同时也要保持诚实。在西方17、18世纪学术完整主要是对个体道德的约束,类似我们中国对君子的概念。
  尽管中国大学里还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专心从事学术研究的教师,然而,整个大环境使得中国的大学逐渐沦为工具,成为一个准官场,而非学术机构。特权思维与学术自由是一对冤家。学术自由的定义是:对任何观念、事实、未知的质询、传播和交流都应该受到保护,包括对权力与权威的质询。
  19世纪,大学的出现改变了学术完整的定义。这个时期大学的老师们被要求必须教授和创作原创性的成果。学术完整性也从18世纪单纯对个体人的道德要求变成一种学术机构自律、从事学术研究之基本标准和要求。这样的一种学术自律让西方大学成为“活水”,即批判、颠覆、改良、创新不断。
  我在英国读书最大的感受是,西方的学术作品几乎没有“水货”,只要是正规出版的读物(特别是学术类)书里总有作者原创性的思考。同时西方人著作的严谨性也让笔者印象深刻。我在西方大学写的第一篇论文导师批注最多的便是Who said this?换句话说导师是在问出处,或者叫论据。在西方大学,只有有了学者已发表的相关方面的学术作品来支持你赞同的观点,你的论证才有力量,否则便是弱的甚至是失败的。个人经历和观点不具备太强的论证力量。
  西方的学术完整性迫使学生不得不读(主动读书的毕竟是少数人)大量的相关领域的作品才能生发出自己的思想。所以对于很多人文社科类的专业,你的论文是否能够考试及格的关键点是导师通过你的参考文献就能判断出你读了多少书,读了多宽、多深。对于那些在国内不读书,写论文基本靠复制、粘贴的学生来说,开始的阶段是非常痛苦的。
  当然,还有一套惩罚机制来保障学术完整性的实现。如果被发现有抄袭、剽窃别人作品的行为就会被学校开除学籍,并且毫无人情和后门可讲。因此国内学生在出国前务必要真正搞懂西方的学术完整性是怎么一回事。
其他文献
小王是一家公司的销售,业绩一直很不错。最近公司产品线调整,小王这个业务组的人被打散分到了其他的业务组。之后麻烦来了,连续三个月,小王的业绩都在新组内排名垫底。经理找他谈过几次话,让他尽快恢复状态,不然就把他调到外地去。小王跟经理说,自己刚来到新的业务组,这个组的氛围跟自己之前的组氛围很不一样,自己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但是几个月过去了,无论小王怎么努力,他的业绩还是毫无起色。其实,小王内心还有一个不
期刊
“工艺工程师”,第一眼看去以为这是制造业的某个岗位。其实,这是高德软件有限公司一个非常独特的岗位。“他们掌握着我们这类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高德人力资源总监林葱郁说,“简单说来,我们户外作业员收集回来的地理信息是要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一些软件工具生产成数据的,而工艺工程师就是这个标准的制定者。他的工作重点就一个核心词‘HOW’,即,数据以怎样的标准怎么去生产。他制定的标准,直接影响着数据的生产,影
期刊
有多少男女对机车的幻想是从《罗马假日》的Vespa开始的呢?不过假如没有一个短发娇俏的年轻姑娘坐在身后,也不是在通往四处喷泉的罗马大街上,小龟车就显得很矫情。装腔如同化妆,贵在自然,适合文艺青年的大龟车和小龟车最好在普吉岛一类的热带地区晃悠。  装腔者显然志不在此。雅马哈的YBR是个不错的半专业入门选择,在城市里骑,在堵车的时候一溜烟开上环路还是很有优越感的。YBR的优点在于性价比高、国内存量大、
期刊
在美国,可口可乐的科学家们曾经探讨过一个话题,如果想成功,究竟是走直路还是走羊肠小道?很多人的看法是:走直路固然好,但是享受的时间很短,走羊肠小道固然曲折,但是风景很精彩。  作为可口可乐研究院仅有的五位院士专家之一并兼任全球外部技术引进总监,黄晓燕走上了一条科学探索的“十四苦路”,那是一条《圣经》里耶稣为信仰而殉难的小路,但却激奋世人。2006年,黄晓燕和她的研发伙伴为了降低饮料瓶对石油的依赖,
期刊
巴黎欧莱雅美国公司曾经想找一位彩妆部门的产品经理。欧莱雅中国招聘总监雅各布在一堆候选者的材料中发现有位申请人来自食品行业,负责的是汉堡包。雅各布不禁对这位候选人的勇气产生了好奇。这是多么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行业,居然有人想跨越这么大的行业鸿沟,从卖汉堡包转到卖化妆品,这人能行吗?  候选者出现了。雅各布看到她的第一眼,努力在想着怎样把她和欧莱雅之间建立起联系。  话题从汉堡包的研发说起。一说起汉堡包
期刊
盖洛普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研究,对敬业度高和敬业度低的两组员工一天中的血压进行了监测。发现敬业度高的员工与同事一起工作时,血压会略略升高;而工作敬业度低的员工,在每天下午的15~18点时,血压是最高的。  血压的数值,体现出的是不同敬业度员工的职业幸福感—敬业度高的员工,会觉得与同事在一起工作最开心,幸福感最高,而敬业度低的员工则在快要下班时,享受到即将解脱的快感。  是什么在决定你的职业幸福感
期刊
我在此处的文字,绝大多数都是以推荐当期杂志为目的,跟大家交代下我们怎么想了这么一个主题,或者我先于大家发现的本期文章中的亮点。但是,今天写这篇文字时,我特别想说说下期我们想做的话题—早点开工。前几天,看到了年轻员工在工作时猝死的新闻,在我参加的各个微信群里,白领们为逝者祷告,为自己哀叹。甚至有人说,不孝有三—不育、考研、做公关。  带着这条新闻我找公关公司和广告公司的朋友们聊了聊,我想知道,他们的
期刊
有人试验过,在街边,拿着100块人民币试图“销售”给路人,看看多少钱卖得掉。100元人民币的价值,当然也是100元,销售人自己知道,这是真币。结果正如你所预料的,别说打八折,可能就算不要钱,也没人要,人家总有顾虑。  这个试验背后,其实就是销售的难点所在。在整体诚信度不高的社会,大家的防御机制都很强。销售人要做的,就是拥有好意,同时让别人原原本本地感受到自己的好意。这需要方法,也需要训练。  真正
期刊
我是个中专生,中专生一年的实习实则帮助不大。学历是硬伤,经验是阻碍。从看到《职场》杂志开始,我觉得有必要为这类人群增加一些机会。通过杂志让大家关注我们,不至于在就业难的市场中增加失业和待业率,同时又可以减轻企业缺少人才的压力,保障大家的未来。  Re:小编非常理解面临就业时人们的苦闷,觉得自己很难与企业的需求对接。小编觉得这位同学也不必为前途特别悲观,看今年大学生的“最难就业季”会有所感觉,学生难
期刊
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使得假期对职场人来说更显得难能可贵。为更好地了解白领旅游状况,智联招聘携手艺龙旅行网推出《2013年白领旅游指数调研》。此次调研共收回有效问卷8313份。  旅游次数  近八成白领工作以来有过旅游 外企白领旅游次数最高  此次调查显示,近八成(77.95%)的职场人有过旅游。其中,1—3年工作年限、3—5年工作年限、5年以上工作年限白领平均旅游次数分别为2.85次、3.5次、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