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意为“需要研究解决的疑难和矛盾”。解决问题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个体经过大脑思考,设计出可行的方式方法,并付诸一系列行为,让存在的问题从当前状态到达所期望的目标状态。清除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的障碍、疑惑,就是解决问题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基本方式,是数学学习的“常态”。数学概念、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学习,都应该体现为解决问题的过程,经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真正学会探索,学会应用,发展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解决问题常常被赋予狭义上的理解,往往是特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中的“解决问题”是根据数学情境,在老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理解与简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中发展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本文就笔者在低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中碰到的一些“解决问题”教学方面的困惑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小学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简单,不够具体,往往只是注意一些表面的现象,不能看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事物感知缺乏整体性。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好动,往往会虎头蛇尾,丢三落四,这也影响着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在教学中也有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不好等。
  《数学课程标准》中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其中一条具体的要求就是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在我们的教学中怎样克服负面因素,更好地帮助学生观察、理解、分析,顺利地解决问题呢?
  一、多阅读
  数学需要阅读,也离不开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出错后,让他自己读一遍,他就会了。认真阅读,是一个搜集信息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只有在读懂、读透题目意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正确解答。试想,如果学生不了解题目的意思,甚至不明白题中问的是什么?真的很难想象他会解答出正确的答案。就像“盲人摸象”的故事,只是摸到很少的一部分,就跟着感觉走,做出判断,那只能闹一个笑话而已。如果学生认真、仔细阅读了,就很容易知道某【题1】中问的是“小兔比小熊多跳了多少下?”,是一个相差问题,而不是求和问题。课堂上我们一直强调学生要先理解题意,再解答,而理解题意的基础就是阅读,一遍不理解就多读几遍,甚至可以作一些符号,圈圈、画画,帮助理解。某【题2】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读到“小红和她的3个好朋友”时,用画线的方法提醒自己,这里引起重视,有4个人呢。某【题3】中,学生读到“一头大象的体重比这头牛的8倍还多162千克。”可以把“8倍”和“还多162千克”圈起来,明显这里要做两步计算,这样引起重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减少产生错误的机率。
  二、多比较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通过比较可以让数学概念更清晰。概念是人们用于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纽结,是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数学概念是组成数学知识的元素。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时,有关那方面已有的知识、技能。这些旧知识,往往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教师只需在这之间巧妙地搭上桥梁,学生就能通过自主探索获取新知识。通过比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数学概念,才能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如某【题4】中的“一件上衣”和问题中的“一套”衣服作比较,很明显“一件”只是上衣,“一套”是裤子和上衣合起来,所以算出裤子的价钱后还需要求和。某【题5】中“8角钱”和“4元钱”作比较,单位不一样,先把单位化成角再计算。某【题9】中问“杨树一共多少棵”,那杨树到底多还是少,更加要比较了。在“柳树有35棵,比杨树多17棵。”这句话中,究竟是谁多?让学生仔细阅读,比较得出是柳树比杨树多17棵,也就是杨树比柳树少17棵。通过比较,促使学生的理解走向深一层,只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关系,才能有的放矢解决问题。
  三、数形结合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非。”“数”与“形”是反映事物属性的两个方面。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教育学家认为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使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以上几点个人的不完全体会,并不割裂开,而是綜合运用,层层递进的。新课程里的“解决问题”,更关注过程与策略,让学生从问题情境中获取信息,提炼方法模型,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由此积累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从而提高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苏州市高新区达善小学校 江苏】
其他文献
在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教师的教要引导学生的自主学、自愿学。所以我认为,小学英语单词教学教师还是要落实“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真正教学生单词学习的技巧。以下是我针对提高学生单词学习能力的几点实践和体会:  一、开启归纳记忆的追寻  小学英语教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大量的英语单词。记忆与遗忘总是相生相伴,对于母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信息,学生更容易出现遗忘。有学生不能清楚辨别单词与单词之间的差别,出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开放式高等教育形式,已经走过了30多个春秋,报名报考方式也几经改变。经过几次的报考实践,发现现在的报名方式存在诸多弊端。本着环保、不浪
"咦?前天刚买的雪糕哪去了?""喂,老婆,昨天买的蹦蹦豆怎么又没了?"老爸又站在冰箱前喊开了。老爸是我家出了名的馋猫。每个星期天,他都要到超市逛一圈,大包小包地拎一大堆零
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主体上发生根本变化,既相比以往以教师为主体进行内容讲授的课堂,新的教学模式则要求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上充分发挥。换句话说,课堂的教学模式要从根本上得到转变,首先就要转变目标主体。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学生学习语文靠的还是自己,要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教的目的是达到不要教。”再者,小学教育对于教师或者是学生自己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教育阶段,
期刊
To study the prevalence and pathogenesis of transfusion-transmitted virus (TTV)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Serum TTV DNA was tested in 69 hemodialysis p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谈到学生自我评价时说:教师不承担全部评价的责任,而是鼓励儿童逐渐参与对他自己的实践成果作自我评价。我们教育的目标是鼓励独立和自我教育,而帮助孩子推开“约哈利之窗”,无疑对学生恰如其分地进行自主评价起到了关键作用。  约哈里之窗(JohariWindow)由美国心理学家乔瑟夫·勒夫(JosephLuft)和哈里·英格拉姆(HarryIngram)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概念。我们完
一    多年前,王德威那一声“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呐喊,曾在内地学界掀起波澜,引发了对新的研究方法和治学理念的探索与思考。的确,如果历史的起承转合并非是戏剧性的突变,而是以其内在的复杂性和粘连性呈现出无序芜杂之图景的话,那么我们以往那种对历史机械段分的线性思维必然无效;相反,只有借助一种更为宏观整体的视野和方法,我们才能深临事件现场、再现历史的可能脉络。20世纪中国正是作为一种摆脱机械段分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