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叔本华是德国哲学家,因为他对人间的苦难非常敏感,对人生观感到极度悲观,所以被人称作是“悲观主义的哲学家“。他反对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是新的“生命“哲学先驱。他特别专精于研究柏拉图和康德的著作,非常反对和不屑于黑格尔、费希特和谢林等人的理论。他的一生不算风光,过着隐居的生活,直到1853年时,他的哲学思想才被世人所重视,不过却于1860年9月21日病逝。1789年生于但泽的叔本华从小孤僻,傲慢,喜怒无常,并带点神经质。他对自己的哲学也极为自负,声称是一种全新的哲学方法,会震撼整个欧洲思想界。然而他的著作却常常受人冷落。关于叔本华的思想大多数是悲观很难让人去接受,可是却也是尖锐和深刻的,因此我们应该多了解他的思想。
关键词:叔本华;悲观主义;禁欲忘我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观上,受印度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忘我。
一、叔本华“禁欲忘我”悲观主义思想的起源
叔本华在童年时期接受的是英国和法国的教育,可以流利的使用很多国语言。年轻时期被迫选择经商以继承父业,在父亲死后他才得以进入大学。
1809年叔本华进入哥根廷大学攻读医学,但把兴趣转移到了哲学,并在1811年于柏林学习一段时间。在那里他对费希特和施莱艾尔马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以《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得了博士学位。歌德对此文非常赞赏,同时发现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倾向,告诫说:“如果你爱自己的价值,那就给世界更多的价值吧”1。在1814年到1819年间,在孤独中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部作品受到了印度哲学的影响,被认为是将东方和西方思想融合的首部作品,但发表后无人问津。叔本华这么说他的这本书:“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2。但凭这部作品他获得了柏林大学编外教授的资格,在这里的一件著名的事情是他选择与自己认为是沽名钓誉的诡辩家的黑格尔同一时间授课。但黑格尔当时正处于他声名的顶峰,叔本华自然没能成功,很快他的班上就只剩下两三个人,最后一个也不剩了,只能凄凉地离开柏林大学,这也正印证了自己的观点——真正智慧的人得不到赞赏。1833年在大学里受挫之后,他移居法兰克福,并在那儿度过了最后寂寞的27年。1837年,他首个指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第一版和第二版之间的重大差异。之后他出版了多种著述,1841年出版了《论意志的自由》和《论道德的基础》两篇论文的合集,这两篇是为不同科学院而作的有奖征文,第一篇获得了挪威皇家科学院褒奖,第二篇没有获得丹麦皇家科学院褒奖,在之后的书中他一再对丹麦科学院冷嘲热讽,在他成名后,丹麦科学院也成了一时间的笑柄。但这本书也几乎无人问津。1844年,在他坚持下,《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二版。第一版此时已早已绝版,且未能引起评论家和学术界丝毫兴趣,第二版的购者结果也寥寥无几。1851年,他完成了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补充与说明,结果就是这篇以格言体写成的《附录与补遗》使他获得了声誉,使他瞬间成了名人。有人写了《叔本华大辞典》和《叔本华全集》,有人评论说他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家。1859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三版引起轰动,叔本华称“全欧洲都知道这本书”,在第三版序言中写道:“当这本书第一版问世时,我才30岁,看到第三版时却不能早于72岁”。总算我在彼德拉克的名句中找到了安慰: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该满足了。叔本华在最后的十年终于得到了声望,但仍然过着孤独的日子。陪伴他的是一条叫“世界灵魂”的卷毛狗,有人说这个名字是用来讽刺黑格尔,也有人说不是。1860年叔本华因肺炎恶化去世,他在遗言中说:希望爱好他哲学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独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学。
二、叔本华“禁欲忘我”的悲观主义思想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有时被解释是受他的家庭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等。他的父亲易怒而忧郁,他的母亲自私而冷漠,但这不是从他的哲学层面上来谈讨的。
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构建于两个基础概念之上:一是表象和意志虽然是同一的,并且共同构成世界,但意志是决定性的,任何表象都只是意志的客体化;二是意志永远表现为某种无法满足又无所不在的欲求。于是世界本质就是某种无法满足的欲求,所以从逻辑上说,它永不可能被满足。所以如果不能满足的欲求是某种痛苦,那么世界就无法摆脱其痛苦的本质。人们只是永远试图使自己的欲求满足,但这种满足却更加证明和显现了意志本身,这被叔本华认为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所以他认为无论一个人是乐天派还是悲观派,都不能摆脱根本上的痛苦,乐天派只是对现实的躲避,是自我欺骗所造成的假象。所以对悲观主义的怀疑者们只能从叔本华的形而上学上进行争论而不是争论悲观主义本身。
叔本华的这种论调有时候使他被认为是虚无主义者,但事实上叔本华认为生命具有某种意义,虽然它是一种消极的意义。意志本身虽然无法逃避,但意志本身却体现了某种意义。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第四部分中,叔本华提供了一种以禁欲主义的方式来找到希望的可能。他指出:“人只有在摆脱一种强烈的欲望冲动的时候才能获得其根本上的自由,只有打破意志对于行为本身的控制,才能获得某种幸福的可能”。但叔本华却又强调这禁欲主义的行为方式其本身就是一种苦行。
三、叔本华“禁欲忘我”悲观主义意义
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上,叔本华做出重大贡献,奠定了他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可是作为一个普通平常的人,他却一点也不幸福,他个人生活中经历的痛苦与悲惨给他的哲学思想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从唯意志主义走向悲观主义,又从悲观主义走向虚无主义,这就是叔本华意志哲学的归宿,也许就是他自己最后的生活归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活就是充满了苦难,并不是所有人生来就拥有美好的家庭,极多的财富,学富五车的学识,真是拥有这些的人也不一定幸福,因为他们要更多的財富,更多美好的一切事物。而没有这些东西的人们,要努力的去奋斗,去寻找这些东西。在寻找和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生活是充满苦难的,当我们经过自己的努力,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之后,我们才会懂的珍惜我们的来之不易的一切。我们一直会鼓励自己知足常乐,在我们得到足够多的东西时,珍惜我们拥有的,不去过多的追求那些我们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学会满足我们的现实生活。从人生存的这个角度来说叔本华的哲学又是达观主义的,它教导人们顺应自己的本质,学会在生活中满足意志,从而获得某种快乐。正是因为许多人无穷的欲望,藏送了他们自己的幸福。
生命本不该一帆风顺,正是那些波涛汹涌,才现实平静湖面和波光涟漪的美丽;正是那些电闪雷鸣,才显示风和日丽的可贵;真是生活中的痛苦,才我们懂得幸福的珍贵。人生就是一个体验痛苦的过程,只有经历了生活的各种历练,我们才算真的明白了生活的意义。(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亚瑟·叔本华,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亚瑟·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版
关键词:叔本华;悲观主义;禁欲忘我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观上,受印度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忘我。
一、叔本华“禁欲忘我”悲观主义思想的起源
叔本华在童年时期接受的是英国和法国的教育,可以流利的使用很多国语言。年轻时期被迫选择经商以继承父业,在父亲死后他才得以进入大学。
1809年叔本华进入哥根廷大学攻读医学,但把兴趣转移到了哲学,并在1811年于柏林学习一段时间。在那里他对费希特和施莱艾尔马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以《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得了博士学位。歌德对此文非常赞赏,同时发现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倾向,告诫说:“如果你爱自己的价值,那就给世界更多的价值吧”1。在1814年到1819年间,在孤独中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部作品受到了印度哲学的影响,被认为是将东方和西方思想融合的首部作品,但发表后无人问津。叔本华这么说他的这本书:“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2。但凭这部作品他获得了柏林大学编外教授的资格,在这里的一件著名的事情是他选择与自己认为是沽名钓誉的诡辩家的黑格尔同一时间授课。但黑格尔当时正处于他声名的顶峰,叔本华自然没能成功,很快他的班上就只剩下两三个人,最后一个也不剩了,只能凄凉地离开柏林大学,这也正印证了自己的观点——真正智慧的人得不到赞赏。1833年在大学里受挫之后,他移居法兰克福,并在那儿度过了最后寂寞的27年。1837年,他首个指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第一版和第二版之间的重大差异。之后他出版了多种著述,1841年出版了《论意志的自由》和《论道德的基础》两篇论文的合集,这两篇是为不同科学院而作的有奖征文,第一篇获得了挪威皇家科学院褒奖,第二篇没有获得丹麦皇家科学院褒奖,在之后的书中他一再对丹麦科学院冷嘲热讽,在他成名后,丹麦科学院也成了一时间的笑柄。但这本书也几乎无人问津。1844年,在他坚持下,《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二版。第一版此时已早已绝版,且未能引起评论家和学术界丝毫兴趣,第二版的购者结果也寥寥无几。1851年,他完成了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补充与说明,结果就是这篇以格言体写成的《附录与补遗》使他获得了声誉,使他瞬间成了名人。有人写了《叔本华大辞典》和《叔本华全集》,有人评论说他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家。1859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三版引起轰动,叔本华称“全欧洲都知道这本书”,在第三版序言中写道:“当这本书第一版问世时,我才30岁,看到第三版时却不能早于72岁”。总算我在彼德拉克的名句中找到了安慰: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该满足了。叔本华在最后的十年终于得到了声望,但仍然过着孤独的日子。陪伴他的是一条叫“世界灵魂”的卷毛狗,有人说这个名字是用来讽刺黑格尔,也有人说不是。1860年叔本华因肺炎恶化去世,他在遗言中说:希望爱好他哲学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独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学。
二、叔本华“禁欲忘我”的悲观主义思想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有时被解释是受他的家庭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等。他的父亲易怒而忧郁,他的母亲自私而冷漠,但这不是从他的哲学层面上来谈讨的。
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构建于两个基础概念之上:一是表象和意志虽然是同一的,并且共同构成世界,但意志是决定性的,任何表象都只是意志的客体化;二是意志永远表现为某种无法满足又无所不在的欲求。于是世界本质就是某种无法满足的欲求,所以从逻辑上说,它永不可能被满足。所以如果不能满足的欲求是某种痛苦,那么世界就无法摆脱其痛苦的本质。人们只是永远试图使自己的欲求满足,但这种满足却更加证明和显现了意志本身,这被叔本华认为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所以他认为无论一个人是乐天派还是悲观派,都不能摆脱根本上的痛苦,乐天派只是对现实的躲避,是自我欺骗所造成的假象。所以对悲观主义的怀疑者们只能从叔本华的形而上学上进行争论而不是争论悲观主义本身。
叔本华的这种论调有时候使他被认为是虚无主义者,但事实上叔本华认为生命具有某种意义,虽然它是一种消极的意义。意志本身虽然无法逃避,但意志本身却体现了某种意义。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第四部分中,叔本华提供了一种以禁欲主义的方式来找到希望的可能。他指出:“人只有在摆脱一种强烈的欲望冲动的时候才能获得其根本上的自由,只有打破意志对于行为本身的控制,才能获得某种幸福的可能”。但叔本华却又强调这禁欲主义的行为方式其本身就是一种苦行。
三、叔本华“禁欲忘我”悲观主义意义
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上,叔本华做出重大贡献,奠定了他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可是作为一个普通平常的人,他却一点也不幸福,他个人生活中经历的痛苦与悲惨给他的哲学思想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从唯意志主义走向悲观主义,又从悲观主义走向虚无主义,这就是叔本华意志哲学的归宿,也许就是他自己最后的生活归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活就是充满了苦难,并不是所有人生来就拥有美好的家庭,极多的财富,学富五车的学识,真是拥有这些的人也不一定幸福,因为他们要更多的財富,更多美好的一切事物。而没有这些东西的人们,要努力的去奋斗,去寻找这些东西。在寻找和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生活是充满苦难的,当我们经过自己的努力,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之后,我们才会懂的珍惜我们的来之不易的一切。我们一直会鼓励自己知足常乐,在我们得到足够多的东西时,珍惜我们拥有的,不去过多的追求那些我们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学会满足我们的现实生活。从人生存的这个角度来说叔本华的哲学又是达观主义的,它教导人们顺应自己的本质,学会在生活中满足意志,从而获得某种快乐。正是因为许多人无穷的欲望,藏送了他们自己的幸福。
生命本不该一帆风顺,正是那些波涛汹涌,才现实平静湖面和波光涟漪的美丽;正是那些电闪雷鸣,才显示风和日丽的可贵;真是生活中的痛苦,才我们懂得幸福的珍贵。人生就是一个体验痛苦的过程,只有经历了生活的各种历练,我们才算真的明白了生活的意义。(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亚瑟·叔本华,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亚瑟·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