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期刊的时代来了,因为IPAD2来了,因为苹果的“一键订阅”(通过IPAD,在苹果的网上平台上订阅期刊、影音等)来了。
苹果老板乔布斯火了,在奥巴马邀请的IT精英晚宴上,他坐在奥巴马的左手边。乔布斯病了,传闻他活不过六周。媒体预计乔布斯不会出席IPAD2的发布会了,然而身体孱弱的他还是出现在现场。网友是这么形容的:“他比上次发布iPad 1代时轻了15%,薄了33%,头部采用更光滑的设计,并依然被认为只有10个月的续航时间。”这俨然是苹果产品的广告词。
任何关于苹果的消息都是新闻,因为它引领着我们的生活发生改变。
时尚&奢侈& IPAD2
3月2日,IPAD2正式发布。
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了电子产品粉丝的队伍。她们喜爱追求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同时把电子产品视为不可或缺的时尚标志之一。Lillian对IPAD2可谓翘首以待,刚刚在北美上市,她就发动朋友买了一台白色的,配了一个粉色的外壳。据说IPAD2暂时不会在北京、香港同步上市,最快也要等到5月份。
现货到手的心情难以形容,满足感几乎能媲美年初败的一支PRADA白色小羊皮包了。要知道多少女性都是彻头彻尾的包包控,然而这并不妨碍她们成为“果粉”(钟爱苹果产品的用户)。
Lillian对于消费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定位,任何东西,买的是它的价值,而非名声。好比她绝不会节省几个月的开销去购买一只卡地亚手镯,虽然她喜欢得要命。所以在她等待IPAD2的过程中,已经确定了这支将被朋友眼红的电子新品的作用——游戏和阅读。
两者相比,能方便、快捷、大量地订购、阅读电子期刊是IPAD2最让Lillian动心的诱惑。这样在漫长的飞行旅程中,或者在北京拥堵的街头,她就不再寂寞了。
流动在指尖的杂志
Vivi戴上了耳机,启动了IPAD2。她用食指迅速地滑动屏幕翻页,找到了刚刚订阅的《The Daily》。这本新创刊的电子杂志是苹果公司和美国新闻集团的宠儿,页面精美得让人难以置信。文章内的图标可以在手指尖下折叠、翻转,几乎每张图片都可以下载当桌面背景。“无论构图还是色彩,都棒极了!”Vivi在《The Daily》上读每日热点新闻,动不动还录下一段语音发到评论区,“我偶尔喜欢唱唱反调,但一般的文字评论总是少了语气,现在能语音评论真是太赞了!”
一篇关于旅游专题报道的题图吸引了Vivi的注意,她用手指轻轻点触图片,突然,那张图动了起来,分明是一段风光视频。能突然“动”起来的内容太多了,甚至在体育新闻里还能找到NBA的精彩片段回放。
虽然《The Daily》还在免费阅读期,但Vivi已经用每周99美分(不到7元人民币)的价格订阅了这本电子杂志,单凭它每日上百页的原创内容更新就物有所值了。由于早在第一次使用App Store(苹果网上商店,用于购买应用软件,现在包括订购电子杂志)时已经提交了全面的个人信息,并且绑定了信用卡,所以订购《The Daily》很简单,就像下载苹果的任何一款应用软件一样,拇指一点,OK了。订购过程中有个细节很贴心,提问Vivi要不要把个人信息发送给期刊。Vivi选了否,虽然她订阅杂志,但并不想对这些杂志公开个人信息。
正值期刊当道
2月24日是乔布斯的生日。这个双鱼座男人,在他过去的56年里,人生彪悍,狠字当头。他既是硅谷的首席创新总监,商界贝多芬,IT业的拿破仑,也被称为“美国最粗暴的老板”。
其实乔布斯就是苹果的一大品牌。据说他拥有非常强大的煽动力,有着传奇故事、跌荡人生,以及让人爱恨交织的狠招。想想他在1983年如何说服百事可乐总裁 约翰·斯卡利加盟苹果说的话:你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改变世界?
他曾说过:“唯有深入问题的核心,才能明白其复杂性,也才能找出其根本的解决方案。大部分的人做到这一步,通常就会停下来。可是真正了不起的人却会继续探索,最后终能找出隐身于问题背后的症结之所在,进而提供一套漂亮而优雅的解决之道。”也就不难理解,苹果是公认的最懂得用户需要的企业。而苹果通过“一键订阅”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和最大的赢家。
最近苹果公布的这个订阅服务,用户体验是极佳的,但对于订阅内容的提供者来说条款极其苛刻,毫不意外地带来了轩然大波。
最引人注意的是苹果将截留订阅内容提供者30%的收入,同时要求内容提供者在苹果网上商店的售价不得高于其他任何售卖途径。说白了,苹果拿走了三成收入,而且不允许卖家把损失转嫁给消费者。太帅了。另外苹果严格控制隐私,除非用户自己愿意,否则任何人也不能共享用户的个人信息。
面对这么多“霸王”条款,还有人愿意提供内容给苹果吗?显然有的,而且还是以打破头也要合作的架势。因为截至目前,有两亿用户在苹果商店绑定了个人信用卡,也就是说,任何报纸、杂志、电影、音乐直面的是两亿消费者,能没有吸引力吗?
对于期刊这真算是一个好消息,这样的服务必然会扩展它们的订阅规模。成本基本是一次性支出,此后卖得越多越挣钱,而且电子版避免了大量的印刷及人工成本,即便直接让苹果拿走 30%,也还是不错的。
可怜的是电影、音乐,由于版权的存在,每售出一个拷贝,都要给原作者、发行商等分成,它们的利润率可能甚至不到30% 。
这么好的市场,行业竞争者自然不甘落后。Google 紧跟着苹果发布了自己类似的订阅服务,叫做“One Pass”,也是订阅服务。这么看来,无论是谁与谁的战场,得利的是用户和期刊。看来电子期刊的盛行已是大势所趋了。
在新浪微博上,常去美国出差的Leo织了一条“围脖”,“《The Daily》太棒了!简直是新闻周刊史上的里程碑。”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内的收费电子杂志将如雨后春笋般出生,既然“山寨”能力强悍,山寨一本《The Daily》也未尝不可。说不定几年后,再问一本期刊的销售业绩,已经不再是“发行量多少”,而是“IPAD覆盖量多少”了。
编辑/冯 岚 [email protected]
苹果老板乔布斯火了,在奥巴马邀请的IT精英晚宴上,他坐在奥巴马的左手边。乔布斯病了,传闻他活不过六周。媒体预计乔布斯不会出席IPAD2的发布会了,然而身体孱弱的他还是出现在现场。网友是这么形容的:“他比上次发布iPad 1代时轻了15%,薄了33%,头部采用更光滑的设计,并依然被认为只有10个月的续航时间。”这俨然是苹果产品的广告词。
任何关于苹果的消息都是新闻,因为它引领着我们的生活发生改变。
时尚&奢侈& IPAD2
3月2日,IPAD2正式发布。
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了电子产品粉丝的队伍。她们喜爱追求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同时把电子产品视为不可或缺的时尚标志之一。Lillian对IPAD2可谓翘首以待,刚刚在北美上市,她就发动朋友买了一台白色的,配了一个粉色的外壳。据说IPAD2暂时不会在北京、香港同步上市,最快也要等到5月份。
现货到手的心情难以形容,满足感几乎能媲美年初败的一支PRADA白色小羊皮包了。要知道多少女性都是彻头彻尾的包包控,然而这并不妨碍她们成为“果粉”(钟爱苹果产品的用户)。
Lillian对于消费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定位,任何东西,买的是它的价值,而非名声。好比她绝不会节省几个月的开销去购买一只卡地亚手镯,虽然她喜欢得要命。所以在她等待IPAD2的过程中,已经确定了这支将被朋友眼红的电子新品的作用——游戏和阅读。
两者相比,能方便、快捷、大量地订购、阅读电子期刊是IPAD2最让Lillian动心的诱惑。这样在漫长的飞行旅程中,或者在北京拥堵的街头,她就不再寂寞了。
流动在指尖的杂志
Vivi戴上了耳机,启动了IPAD2。她用食指迅速地滑动屏幕翻页,找到了刚刚订阅的《The Daily》。这本新创刊的电子杂志是苹果公司和美国新闻集团的宠儿,页面精美得让人难以置信。文章内的图标可以在手指尖下折叠、翻转,几乎每张图片都可以下载当桌面背景。“无论构图还是色彩,都棒极了!”Vivi在《The Daily》上读每日热点新闻,动不动还录下一段语音发到评论区,“我偶尔喜欢唱唱反调,但一般的文字评论总是少了语气,现在能语音评论真是太赞了!”
一篇关于旅游专题报道的题图吸引了Vivi的注意,她用手指轻轻点触图片,突然,那张图动了起来,分明是一段风光视频。能突然“动”起来的内容太多了,甚至在体育新闻里还能找到NBA的精彩片段回放。
虽然《The Daily》还在免费阅读期,但Vivi已经用每周99美分(不到7元人民币)的价格订阅了这本电子杂志,单凭它每日上百页的原创内容更新就物有所值了。由于早在第一次使用App Store(苹果网上商店,用于购买应用软件,现在包括订购电子杂志)时已经提交了全面的个人信息,并且绑定了信用卡,所以订购《The Daily》很简单,就像下载苹果的任何一款应用软件一样,拇指一点,OK了。订购过程中有个细节很贴心,提问Vivi要不要把个人信息发送给期刊。Vivi选了否,虽然她订阅杂志,但并不想对这些杂志公开个人信息。
正值期刊当道
2月24日是乔布斯的生日。这个双鱼座男人,在他过去的56年里,人生彪悍,狠字当头。他既是硅谷的首席创新总监,商界贝多芬,IT业的拿破仑,也被称为“美国最粗暴的老板”。
其实乔布斯就是苹果的一大品牌。据说他拥有非常强大的煽动力,有着传奇故事、跌荡人生,以及让人爱恨交织的狠招。想想他在1983年如何说服百事可乐总裁 约翰·斯卡利加盟苹果说的话:你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改变世界?
他曾说过:“唯有深入问题的核心,才能明白其复杂性,也才能找出其根本的解决方案。大部分的人做到这一步,通常就会停下来。可是真正了不起的人却会继续探索,最后终能找出隐身于问题背后的症结之所在,进而提供一套漂亮而优雅的解决之道。”也就不难理解,苹果是公认的最懂得用户需要的企业。而苹果通过“一键订阅”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和最大的赢家。
最近苹果公布的这个订阅服务,用户体验是极佳的,但对于订阅内容的提供者来说条款极其苛刻,毫不意外地带来了轩然大波。
最引人注意的是苹果将截留订阅内容提供者30%的收入,同时要求内容提供者在苹果网上商店的售价不得高于其他任何售卖途径。说白了,苹果拿走了三成收入,而且不允许卖家把损失转嫁给消费者。太帅了。另外苹果严格控制隐私,除非用户自己愿意,否则任何人也不能共享用户的个人信息。
面对这么多“霸王”条款,还有人愿意提供内容给苹果吗?显然有的,而且还是以打破头也要合作的架势。因为截至目前,有两亿用户在苹果商店绑定了个人信用卡,也就是说,任何报纸、杂志、电影、音乐直面的是两亿消费者,能没有吸引力吗?
对于期刊这真算是一个好消息,这样的服务必然会扩展它们的订阅规模。成本基本是一次性支出,此后卖得越多越挣钱,而且电子版避免了大量的印刷及人工成本,即便直接让苹果拿走 30%,也还是不错的。
可怜的是电影、音乐,由于版权的存在,每售出一个拷贝,都要给原作者、发行商等分成,它们的利润率可能甚至不到30% 。
这么好的市场,行业竞争者自然不甘落后。Google 紧跟着苹果发布了自己类似的订阅服务,叫做“One Pass”,也是订阅服务。这么看来,无论是谁与谁的战场,得利的是用户和期刊。看来电子期刊的盛行已是大势所趋了。
在新浪微博上,常去美国出差的Leo织了一条“围脖”,“《The Daily》太棒了!简直是新闻周刊史上的里程碑。”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内的收费电子杂志将如雨后春笋般出生,既然“山寨”能力强悍,山寨一本《The Daily》也未尝不可。说不定几年后,再问一本期刊的销售业绩,已经不再是“发行量多少”,而是“IPAD覆盖量多少”了。
编辑/冯 岚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