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太子爱上最高调小三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7506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2年7月2日,江苏省税务局局长蓝世勋夫人诞下一女,取名巽宜。蓝家是苗王后裔,这个孩子继承了纯正的苗王血脉。高鼻深目,瞳孔带有几分湛蓝,就像洋娃娃,亲友为此送她外号“苗王公主”。她的性格也天生带着苗人的不羁、热情和乐观。
  作为上海智仁女子中学的校花,蓝巽宜有惊人的领导交际力。同学间有矛盾,她只要一掺和,大家就握手言和重归于好。有同学开玩笑说她就像一把烂泥,把大家都糊到了一起,蓝巽宜大方接受了这个比喻:“干脆你们直接喊我‘蓝妮’,这名字更好听。”
  性格好,容貌好,家世好,“苗王公主蓝妮”之名从此在上海传开。
  卖身救父,变成生育机器
  美好的生活在蓝妮14岁那年突然结束。1926年,疼爱她的父亲外出时目睹歹徒开枪打死好友。巨大刺激下,蓝世勋疯了。
  疯子自然不能出仕,蓝世勋的税务局局长一职很快被撤掉,家里唯一经济来源断掉,还要倾尽所有家产为他治病,经济越加窘困。三年后,蓝妮被迫答应了财政部常务次长李调生次子李定国的求婚。
  她明白,自己对李定国谈不上喜欢与否,但在人人都唯恐与蓝家有牵扯时,这桩婚姻无疑是雪中送炭:对方允诺每月给蓝家津贴100元帮助蓝世勋治病。
  李定国胸无大志,整天游手好闲,全靠家中父母养着,是典型的纨绔子弟。蓝妮和丈夫本就没有感情,但最让她受不了的是李府对自己的态度。李家规矩极多,蓝妮从小被父母捧在手心,很少约束,如今在婆家却步步小心,稍不注意就会被训斥。李家人还总以施恩者的姿态对待她:“是我们出钱资助了蓝家,作为蓝家的女儿,你应该对李家感恩戴德。”下人最会察颜观色,知道二少奶奶不得欢心,也对她落井下石。
  蓝妮在李家唯一的作用便是生儿育女。5年里生了3个儿女后,她再也忍受不了李家的
  樊笼生涯。自由,是这位“苗王公主”如今最想要的东西。
  民国休夫第一人
  1933年,蓝妮找到上海赫赫有名的大律师吴凯声,要求他帮自己打离婚官司,休掉丈夫。
  在此之前,吴凯声没有接过一起类似委托。从来只有女方被男方家休掉,更开明一点的家庭,会允许双方友好分手式的和离。蓝妮的情况他有所耳闻,虽然佩服对方的勇气和决心,但一个弱质女流与一个在政界小有分量的家族对抗,真是以卵击石。
  “大不了我什么都不要,两手空空地离开这个樊笼。”蓝妮不为律师的话所动。
  消息传出,李家亲友纷纷怒斥蓝妮:“忘恩负义,当初不是我们出手相助,一个疯子的女儿能有什么好下场!”
  这场官司轰动了全上海,正当官司如火如荼时,舆论出人意料地偏向了蓝妮。记者报道了她被迫出嫁和李家人如何对待二少奶奶的内幕,不少中学校友站出来声援她,支持她争取独立自由的抗争。
  这场民国离婚官司没有赢家。蓝妮虽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自由,但代价是净身出户,终生不可再见孩子。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看似狼狈地结束了噩梦般的第一段婚姻,才24岁的她是不甘寂寞的人。蓝家人的血液里淌着王的基因,她想重振蓝家的辉煌。
  借休夫事件,蓝妮的名声在上海大振。24岁的她因美貌气质,在当时的上海非常出名,有记者赞誉:“谁要想知道西汉赵飞燕、东汉貂蝉的美,看蓝妮就行了。”
  但比容貌更重要的是人脉。蓝妮离婚后立刻与昔日校友打成一片。她清楚自己的处境,生活没有着落,她急需工作,但这份工作必须与自己“苗王公主”的身份相符。而借同学关系能获得不少社交机会,她非常珍惜这些机会,每次出席,必要精心打扮。
  1935年暮春的一天,蓝妮接到同学陆英的电话,邀她晚上赴家宴。这场宴会成为蓝妮辉煌的开始。
  好圈子才能遇到好海归
  宴会上,一位相貌端庄、气质儒雅的陌生男子一直打量着蓝妮。他叫孙科,孙中山的独子。他从小在国外长大,思想和谈吐都比较西洋化。蓝妮在学校习得的一口流利英文此时派上用场,和孙科聊得非常投机。
  之后,孙科来上海赴宴常邀请蓝妮充当女伴。一来二往,两人从初识到深交,逐渐对对方倾心。又一次聚会后,孙科郑重发出邀请:“蓝小姐,我想请您担任我的机要秘书,不知意下如何?”
  几天后,蓝妮以民国立法院院长孙科私人秘书的身份出现在南京。这是一个能充分发挥她能力的职位。她将孙科的办公室整理得井井有条,依照对方的生活习惯,悉心照料孙科的饮食起居;社交场合上,她的落落大方给孙科增色不少。
  孙科欲娶蓝妮,这个决定却遭到孙家大部分亲友的反对。孙科已有原配,是他的表妹陈淑英,为他育有四个孩子,侍奉老母,是贤内助。而依照民国婚姻法规定,他不能娶两个妻子。
  但蓝妮也是外事工作上的贤内助,两个人,他一个都不想放弃。最后蓝妮让步了,为了留在孙科身边,她甘居二夫人之位。此举赢得孙科更大好感,虽然不能举办婚礼,但私下里办了四桌酒席请同事们吃饭喝酒,算是给了蓝妮一个交代。
  同是小三,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
  恩爱时,一个身怀六甲的女子找上了孙科的门。
  孙科温柔善良老实,但也会犯男人常犯的毛病。此女名叫严霭娟,是他前任秘书,也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和领导谈了四年的“办公室恋情”,名分没捞到不说,连小三的位置都被人夺走。眼看孩子就要出生,她要孙科给自己一个说法。
  虽有愧疚感,但孙科的大半心思都在蓝妮身上,被严霭娟闹了几次后,开始不耐烦了,找到蓝妮诉苦。蓝妮身处夹层,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她自己也不过是小三一枚,孙科虽说爱她,频频带她一起出入公众场合,但在孙家,孙科的正室夫人永远都是陈淑英。
  蓝妮知道,这件事如果不处理好,以后没有严霭娟,还会有张霭娟、李霭娟。她必须保住自己的位置,正室的位置得不到,那至少要守住孙科心里最爱之人的位置。何况看惯了上海滩黑帮和商贾对待感情不认真的态度,她喜欢的就是孙科这种仁厚。她没有大吵大闹,只是让孙科给她写了一张字条,上书:“我只有原配夫人陈氏与二夫人蓝氏二位太太,此外决无第三人,特此立证,交蓝巽宜二太太收执。孙科卅五、六、廿五。”
  卅五指民国三十五年,六、廿五代表六月二十五日。有了这张字条,蓝妮就握住了自己的一生。
  1937年8月,蓝妮在上海生下女儿孙穗芬,后跟随孙科逃亡重庆。1940年,原配陈淑英到重庆,为避嫌,也因为思女心切,蓝妮独自一人回到上海。为解决生活的困窘,蓝妮凭着自己的人脉,先与人合伙承包工程,接着又转向地产,在看中了法租界白赛仲路(今复兴西路)的一块地皮后,蓝妮亲自督建,房子建好后,她取了一个十分优雅的名字:玫瑰别墅。按当时地产行情,玫瑰别墅市值达35万元。
  她没想到,半个世纪后,自己会在这幢别墅里度过余生。
  自私的男人靠不住,不如孑然余生
  1948年4月23日,国民会议举行全体大会,正式投票进行副总统选举,而孙科亦成为其中的候选人之一。这时一份当天的《救国日报》引起了在座代表的窃窃私语。原来,《救国日报》里的内容与孙科、蓝妮有关。
  报刊写着:“抗战胜利后,中央信托局在上海没收了一批德国进口的颜料,作为敌伪财产处理。可是孙科致函国民大会秘书长洪兰友,说这批染料为‘鄙眷’蓝妮所有,要求发还……”报道中还添油加醋地说了蓝妮的玫瑰别墅事件,把孙科大大调侃了一番。
  报道出来后,孙科不仅未替蓝妮公开辩解,相反还为洗清自己做了一些不光彩的小动作,蓝妮一气之下,离开了孙科。
  从此以后,两人再也没有见面,一直到死。
其他文献
马库斯·奥斯本仰靠在椅背上,双脚高高抬起,搭在办公桌上。他刚三十出头,身材健硕,相貌英俊。他自己也深知自己是个英俊潇洒的男人。  他从事私人侦探这个职业已经3年了,如今,事业正蒸蒸日上。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他目前仍是单身一人,但是,他正在恋爱。对他来说,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障碍就是他的情人是一位已婚妇女。  正兀自想着,突然,“咚、咚、咚”,三声清脆的敲门声传来,把他从沉思中拉回现实。“请进。”他
期刊
文明发展到今天,“吃”成为一种社会纽带,餐桌不只是一张摆放食物的桌子,它还被赋予各种功能,变成家庭、商业和文明社会的基础,并沿袭至今。  但慢慢地,我们却发现,吃的文化里丢失了最初的那部分,家庭。分享食物,本来是只在直系家庭成员间发生的行为。  几年前,希拉里·克林顿嘲讽道:“我想我也可以待在家里烘焙曲奇。”她试图通过贬低家庭妇女来捍卫职业女性,轻视了家庭事务——尤其是在给孩子做饭并与他们一起用餐
期刊
我父亲变成了伍迪·艾伦  “修拉,亲爱的女儿,我恋爱了!”父亲在电话那头笑得像个孩子。十多年前,与我相依为命的父亲因工作关系,独自一人搬去了斐济群岛,而我忙着照顾自己的小家庭,不能常去看望他。对此,我一直对父亲有深深的愧疚。如今他终于找到了另一半,我自然很替他开心。  “快跟我说说,她是怎样一个女人?对你好吗?”我迫不及待地问。  “天啊,你一定不会相信,苏凡才19岁,还在上大学呢!但不用担心我们
期刊
表哥又搬新家了,在本市最豪华的小区。周末,我带未婚妻小雨买了一大堆礼品去他家。其实,我很怕去表哥家,因为他的富裕和嫂子的显摆总让我隐隐感觉压力山大。  表哥的新家将近200平方米,华丽的装修让小雨啧啧惊叹。我环视一周,没看到平时热心话多的嫂子。我试探地问:“嫂子怎么不在?”  表哥叹了口气:“回娘家去了,跟你姨妈成天吵架。这家务事真比生意场上的事难打理,我现在下班都不想回家了……”姨妈滔滔不绝地跟
期刊
关于楼下绿地的申请书  老高去农家乐玩时,被刺激了。种地的老农嘿嘿嘿地嘲笑他们:“你们城里人真抗折腾,俺往菜里撒那么多药你们也没事儿。”  他立刻决定回家种无公害蔬菜吃。至于城里寸土寸金、到哪里找地的问题,“楼下不是有地吗?”小区围墙和楼的夹角有块绿地,就种了六棵冬青树,围上篱笆正好种菜。  考察完未来的菜地情况,老高找到物业公司经理,提出想以每月二百元钱的价格租下这片小绿地。经理不同意,他就反复
期刊
如果你最终决定在春节假期给孩子买一部智能手机或者其他的电子产品,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顾虑:万一孩子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怎么办?或者他们利用手机浏览不健康信息又该如何是好?  美国的一位聪明妈妈就成功地想出了解决办法,她就是Janelle Burley Hofman。Hofman给自己的儿子买了部iPhone手机,伴随这部手机的还有一份文件,用来保证自己13岁的孩子Gregory在使用智能手机的同时学会节
期刊
父亲来城里看他了。本来,是有单独的卧室给父亲住的,但那天晚上,家里还有了两个客人,他便安排父亲和自己一起睡。  九点,父亲洗了脚便要上床。他轻声问:“爸,你不看一会儿电视吗,是战争片。”  父亲呵呵笑:“我先上床,给你暖被子,我这把老骨头啊,还是有些热量的。”  他在客厅与客人闲聊,听到父亲隔着卧室门传来的阵阵鼾声。父亲在乡下,和母亲也是早早入睡,然后天不亮就起床,到屋后山坡去转悠,听鸟鸣,看秋露
期刊
都说婆媳关系不好处,原因不一定都是婆婆挑剔刁难,比如安晴家。公婆都是老实人,对她疼爱有加,但在安晴眼里,他们没文化、生活不讲究、思想顽固守旧……城里人对农村人的轻视,在她心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她从不将内心所想反应在脸上,只是巧妙地与他们保持距离。婚前,她就跟丈夫约法三章,第一章便是“要享受二人世界,坚决不与公婆同住”。  眼看还有一个月就到预产期了,丈夫在部队不能随时在身边伺候,远在北京的父亲又住
期刊
检查你的抽屉、柜子、卧室、书房、阳台,能搜出多少保存多年、始终舍不得扔的旧物?  这些旧物,在你之外的人看来一文不值,只是占据空间的废物,但你总有各种理由将它们收藏。扔了是浪费、有纪念价值、总有一天会用到……但微弱的理智告诉你:这些理由其实很苍白。舍不得扔,舍不得每一件旧物,这不是习惯,是病。  过度怀旧让人疲惫  将一些再也不可能利用、也不是收藏品的旧物扔掉,对于某些人来说,实在太痛苦了。他们对
期刊
44%的孩子最想要的新年礼物是电子类产品,尤其是可以玩游戏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别说孩子会沉迷其中,潮爸潮妈们稍不留神也会被广告诱导——有如此多层出不穷的应用软件,这早就不是手机、电脑,而是最适合孩子的“早教机”啊。  如今的孩子更早熟,接受的信息更丰富,父母们在教育路上除了要打败溺爱型长辈,现在又多了这个叫“电子数码产品”的敌人。  “电子保姆”之弊  张峰带着一岁大的儿子参加大学同学的婚宴,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