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批判思维引入化学教学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iao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核心是培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认为,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本文结合化学教育教学的实践,探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的相关问题.
  一、培养批判思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批判思维也叫逆向、反正思维,是一种思维方法,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它是个性发展的显示,是打破传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的表现,是认识的深化,是创新思维的精髓所在.
  “批判”是科学的生命,也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知识的创造和应用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学生是国家的希望,他们的创造力决定我国科技发展的进程,而创造力源于批判能力.
  科学素质不是维护、证实既定真理,而是挑剔、发现既定真理的不足,并予以完善,它强调怀疑、批判.任何规律经不起反证都不能成为真理.缺少批判思维的人只能继承,永远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已经将中国教育推到了改革最前沿,教育创新,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尤其是批判思维品质已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培养批判思维的阻力
  1.思维定式是形成批判思维的大敌
  思维定式在很多时候是必须的,但有时它会束缚我们的手脚,阻碍我们的发展.
  首先是从众心理,这是中国人最普遍、传统的思维定式.其一是求同,随大流,和别人一样,而发达国家从小学就培养孩子和别人不一样.其二是相信别人胜过自己,以他人评价为标准,强化自卑、弱化自信,泯灭了自己的个性.自信是成功的潜意识心理暗示,自卑是失败的潜意识暗示.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行,你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成功,那么你永远是一个失败者,自卑是形成批判思维的大敌.
  其次是经典“意识”、传统意识.课本上是那样的,老师是这样讲的等思想,都是经典意识的表现形式.实际上,大多数“经典”都有它的局限性,批判地接受并完善经典,才是正确的态度.
  2.缺少培养批判思维的环境
  教师缺乏批判思维能力.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教师按课本教,忠于教材,缺乏批判意识,这直接影响到学生批判思维的形成.“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除了他的正职能之外,他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就要求教师从“搬运型”向“批判型”转化,积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对各类问题能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样,学生才相信你有批判能力,你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3.缺乏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
  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是形成批判思维的前提.爱因斯坦说:“学生的神圣的好奇心,好比一株脆弱的幼苗,它除了需要鼓励外,还要有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课堂上要给学生发表见解的自由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提问,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甚至“奇谈怪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批判心理,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三、培养批判思维的角度
  1.自我批判
  (1)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战胜自我,课堂上回答错误的问题,要让学生自己纠错,自我评价.
  (2)建立错题集,将作业或考试中的错题收集成册,写出出错原因,经常温习,以求温故知新.
  (3)章节复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以前的错误,达到超越自我的目的.
  2.同学之间要相互批判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能正确地把握思维材料,细致地核查逻辑思维过程中各环节的正误的一种品质.有此品质,便能在整个思维过程中主动进行自我反馈,减少和消除思维的盲目性和狭隘性,不断验证假设和推理,随时修正方案和途径.
  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1.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掌握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是形成批判思维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继承,就不可能批判,即便有,也是盲目的批判,那是要不得的,坚决反对“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的做法.
  2.批判要有度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时,问题不能超过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启发—引导—铺垫”的工作,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给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带来阻力.
  总之,21世纪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为抢占知识经济时代的制高点,教育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而批判思维能力是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作为教育活动的实施者,我们化学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挑起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重担.
其他文献
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并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而构成学习动机的成分中最主要、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乃是学习的兴趣.这一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就尤为突出.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大家公认的一条教学准则.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发生了由数到形,由计算到推理的转变,学生一时难以接受.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以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就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方法浅谈几点体会.  一、巧设开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重要动力.没有兴趣,学生就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对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
由于受语、数、英三科学科特征和教学范式的长期影响,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而物理课程改革却与其他学科同步推进,提出了相同甚至更高的要求,这或多或少为我们的物理教学改革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将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调动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突出学生永恒的主体地位,是当前课改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方面,从而为学生的物理学习之旅成功护航.  一、入门关,莫
音乐作为一门兴趣和特长,在初中学习中具有一定比重,其灵活性和娱乐性亦为其提供了广大受众人群.可是,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初中生更喜欢流行音乐,欧美音乐,喜欢传统古典音
化学导学案的编写,其实质上是通过对学生课前自学、课上导学、自主训练与课后反思的引导,把教师需要完成的知识目标通过学生主动完成,体现学生的思维活动的一个展示过程,即所谓的“原生态课堂”.如何有效地达成目标呢?关键取决于导学案的优劣.  一、优秀导学案的编写标准  1.化学导学案设计的学习目标应明确、具体、有可操作性,目标的表述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读得明白,弄清楚本节课到底要学习哪些知识,这些知识要
中学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主动性,能够以学习主人的角色,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样才能给他们更多的数学专业训练,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自主性的提高,需要教师
新课改中推行的“科学课”,是由以前初中阶段的生物、地理、物理和化学等学科内容整合而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课程.此项改革旨在超越学科界限,强调各学科领域的相互渗透与整合,
逆向思维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是相对于人们认识某种事物的过程的反方向、逆过程的思维活动.它可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准确、更深刻,解决问题的方法更科学、更简捷.“逆向思维”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数学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使他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而且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中有内因、也有外因,有主观、也有客观.只有科学处理好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做到有效教学、高效教学.本文着重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分支,在国家、民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