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抗战前后的职业教育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lmu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民国时的高等教育,很多人对那时的大学充满了向往,相信那时的大学有独特的民国范儿:“这一时期大学的精神是独立的,向上的。一批大学的学术水平是很高的,出现了一代真正的学术宗师,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人文科学,奠基人差不多都产生于民国时代。”那时的高等教育真的如此美丽吗?
  1937年,地质学家翁文灏出国访问,看到西方国家的繁荣景象,联想到自己的祖国,颇多感慨,给胡适写了一封信,其中提到炼钢、炼铜等专门人才“绝少”,“教育如不能供给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则教育为虚设”。胡适的回信中则不太赞同这一观点,他认为:“社会一时找不出炼钢炼铜的人才,还可以暂时借用客卿。此时,我所焦虑的是:兴学五十年,至今无一个权威政治学者,无一个大法官,无一个法理学家,无一个思想家,岂不可虑?”所以提倡“不必赶在人前面去求眼前的‘实用’”,北大等教育机构要兴“无用之学”。
  这两封信之间的争论在两个月后变得非常有意义,因为在胡适回信后的两个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了。当国家处在生死存亡关头的时候,教育的天平应该倾向培养一二个思想家还是一大批炼钢的工程师?其实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国内就有加强专门教育的强大呼声。1931年,时任中央大学校长的朱家骅在一次会议上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过剩,……但专门人才的缺乏,便不能不说是大学教育的失败。并提出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的思路:苏俄的政治是不足论了,但是他的教育计划,却不能一笔抹煞的,因为他要成功它的建设计划,需要多数的专门人才,所以它把现在各国办大学的方针完全变更过,使学生在短时期中便能得到相当的专门的技能。这种想法在1932年得到了陈果夫的肯定,他在著名的《改革教育初步方案》中提出了一些相当激进的设想:全国各大学及专门学院,自本年度起,一律停止招文法艺术等科学生,暂定以十年为限;在各大学中,如设有农工医等科,即将其文法等科之经费移作扩充农工医科之用;其无农工医科者,则斟酌地方需要,分别改设农工医等,就原有经费,尽量划拨应用。
  这些设想据说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根据民国教育部的统计,1931年时,文类科目(包括文科、法科、商科、教育)的在校生占大学生总数的61%,实类科目(包括理科、工科、医科、农科)的学生占39%,到了1937年,这两个数字才变成50% ∶50%,但到了抗战快要结束的1947年,这两个数字又变成了42% ∶58%。那个政府,要么是不愿意、要么是无能力为这个面临亡国危机的国家培养出真正需要的人才。
  高等教育重文轻实的倾向当然也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1937年,全国高等专科学校的在校生只相当于本科在校生的11.69%,到1947年时,也只达到18.28%,而这个数字在今天已经超过了100%。即使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也不乐观。同样在1931年,民国政府教育部提出:普通高中学校数与高中阶段职业学校数“各占半数”。这应该可以算做今天的“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政策的滥觞吧!这一政策的效果如何?今天的我们当然难以科学评估,但有资料显示,迟至1938年,川、滇等省才开始设立“初级实用职业学校”,招收高小毕业生,1940年起,才开设中等技术科,招收初中毕业生。
  对于国内学校难以培养实用性专门人才的不足,袁世凯在直隶总督任上就有所认识,他要求当时的北洋大学校长丁家立选送学生去国外留学,丁想过两年再送,袁说:“等不得了,现在就送吧!”从清末到抗日战争爆发,即使中间有所谓的“黄金十年”,民国政府也未能真正改变中国的教育,未能大量培养国家建设、国防战备所急需的人才,所以战争爆发后中国人仍然只有血肉之躯,而没有相应的技术与装备。
  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怀念教育的“民国范儿”呢?我把这种怀念理解成对今天教育现实的不满,或者说,为了表达对今天教育现实的不满而创造了一个作为对立面的“民国范儿”。今天的中国教育确实具有太强的功利性,一切教育活动都围绕升学或就业展开,那些与升学或就业没有直接关系的学习内容都被老师或学生本人屏蔽了。但就因为对今天不满而去表扬昨天显然是不客观的。
  可以说,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无论是整体规模,还是整体水平,都不能满足当时国家的需要。一方面,这是由于当时的教育刚刚起步,问题多多很正常;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政府的政策偏差或政府的执行力太弱,根本无法实现有效的掌控。我们在回顾那个时代的教育时,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唱颂歌。
  (作者系江苏理工学院职教研究院副研究员)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加快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问题,其中,加快高职专科教育(院校)与应用型本科教育(院校)之间有机衔接是其内在要求和重要环节,许多省域对此也展开了积极的试点探索。这些热点问题和试点实践,同样需要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研究者对其进行前瞻研究和理论阐释。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鲁武霞副研究员撰写的学术著作《职业教育的阶梯: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
期刊
摘要: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用工形势的理性变化,对铁路职业院校轨道交通专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一味发展轨道交通专业已经不合时宜,且有一定的办学风险。通过分析市场,提出铁路职业院校应关注轨道交通行业用工形势的变化,选择性发展既有的社会通用专业,走国际化发展道路,进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铁路职业院校;持续发展;用工;国际化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铁路职业院校非铁路专业的现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推进以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为代表的办学机制的改革创新,是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和政府购买职业教育服务的政策推力下,以建设—管理“两段式”机制为重要代表的基地“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机制的创新构建为切入点,构建高职教育PPP运行机制,以实现“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的政策要求与高职教育运行机制创
期刊
摘 要:职业英语技能竞赛致力于推动中职英语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目的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在“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的技能竞赛机制下,校级英语技能竞赛在贯彻国家技能竞赛精神,实现竞赛目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介绍我国职业英语技能竞赛发展概况,阐释职业英语技能竞赛赛项设计理念,在介绍学校英语技能竞赛赛制的同时,对比分析历届英语技能竞赛的赛项设计,从中得出启示,以期发挥职业英语技能竞赛
期刊
摘要:大学“第二课堂”主阵地在学生社团,充分发挥社团思想引领、文化引领的载体作用和育人功能,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求。以围绕高职院校学生社团为例,重点介绍了依托大学生社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人文素养;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劳家仁,男,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助理研究员,硕士,主
期刊
摘要:首轮中职星级评估在江苏经济社会转型、职业教育谋求高位发展的背景下产生。星级评估通过制度设计、政策导向,确保了不同层次学校参与评估的积极性,并均能在星级体系中找准定位与目标。作为一种综合性、具有持续推动作用的质量保障机制,星级评估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但在实践中亦有其问题。省市协作将是今后其改变的方向。  关键词:中职;星级评估;质量保障;变革  作者简介:徐夏,男,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质控处教
期刊
摘要: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视角,采用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等方法,获取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数据,分行业、企业、职位对营销人员职业素质评价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期望能为用人单位在甄选、使用、评价营销人员和人才培养机构培育营销人员时提供明确的指引。  关键词:职业;营销职业;素质;职业素质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职教育专项资金项目子项目(项目编号:GDGM2012-ZZ-08)  作者简介:易正伟,
期刊
摘 要:为研究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中影响学生高等数学学习的因素,设计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采用基本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获取了影响学生高等数学学习因素的规律性和相关性,并提取了4个主成分,对后续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高职生;分段培养;高等数学;学习因素;多元统计分析  基金项目: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社科类课题“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中学生高等数
期刊
摘 要:由江苏省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组织的“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活动已经开展多年,这项活动包括教案评比、说课以及答辩三个方面,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量。其中,“说课”非常重要,要想“说好”课,须从“明、暖、准、巧、实、顺、效、妙”八个字上下功夫;要注意突出“说”字,说时充满自信和激情;同时,要注意说课稿的提练加工和PPT的制作。  关键词:职业学校;“两课”评比;说课技巧  作者简介:刘
期刊
摘要:信息化可以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规范程度,有效地实施信息化的项目管理需要用信息化的思维营造管理环境,构建管理的相关要素并借助信息管理系统来实现目标。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在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管理中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项目信息化管理道路,为类似项目管理提供很好的经验与借鉴。  关键词:项目管理;信息化;管理思维;骨干高职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科研改革项目“骨干校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应用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