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历代许多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都留下酒的影子。作为一种饮食文化,酒已渗透到人们餐饮、庆祝、祭祀、交友等日常生活中。即使在硝烟弥漫、炮火隆隆的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建设中,酿酒业也从未中断过,特殊背景和复杂环境,让酿酒业呈现出一段与以往历朝历代所不同的发展历程。
抗战全面爆发:酿酒业迅速衰落
民国时期,各地均建有大大小小的酿酒作坊,有的传承历史遗产和技艺,有的向老烧坊取经,糅合自有经验新建。
山西汾阳县出产的汾酒颇具盛名,清朝鼎盛时期,全县烧锅有200多家,民国时因当地赋税重,市场需求减少,只余19家。汾酒论口碑和品质之佳,首推杏花村出产的酒。杏花村位于汾阳县城东北约15公里处,村中过去有烧锅27家,发展到1934年,仅剩两家作坊,一家名德厚成,另一家名义泉泳。其中,义泉泳拥有酿酒厂2处,资本数万元,在太原设有总发行所,名晋裕汾酒公司。
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之都,自古就有酿酒的传统。民国时,因县域人口少,各地烧酒竞争激烈,全县仅有十几家烧坊。其中规模较大、最负盛名的是县城北门里的贞元增烧坊。烧坊创建于明朝,历史上曾受明朝万历、清朝乾隆两位皇帝金册御封,在邯郸及周围一带颇有名气,民国时,爱国商人接手经营后,进行改造和扩产。
位于太行山东麓的涉县,尽管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耕地少,但是,酿酒业却有一定规模。民国时,全县较有名气的酒厂有茅岭底村的二根换酒厂、索堡镇的程显酒厂、南关的福源涌酒厂、茨村的原义涌酒厂。其中茨村距涉县城有2.5公里,位于韩王山脚下,清漳河水畔,村中有三四家烧坊。烧坊的原料主要是山西的小米,在粮食来源不足时,也用柿子、软枣等当地特产代粮酿酒。因山路崎岖,小贩多以骡马驮运。装酒的器具为酒篓,又称“软篓”,用山上荆条、细软的柳枝等编造,肚大口小,里层用桑皮纸等裱糊,这样的器具轻便,容量又大。用牲口驮运酒时,一般在骡马背上放两个酒篓,每个酒篓可盛酒六七十斤。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中国有4个省选送的烧酒获得甲等大奖章,分别为直隶省高粱酒、河南省高粱酒、山西省高粱汾酒、山东省张裕酒。由此可见,民国时期中国北方烧酒业的兴盛。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铁蹄所经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各地的经济造成巨大破坏。大量店铺关停,物资流通受阻,酿酒行业也未能幸免,受到战争巨大冲击,迅速陷入衰落。
山西太原沦陷前,晋裕汾酒公司将库存的700多箱近万斤酒转移到郊区,被从前线溃退下来的日伪军一抢而光。为避免资敌,掌管公司的爱国商人组织职工将一些酿酒工具和陈酒窑砸毁,以此表达抗日报国之志。
在战争的冲击下,一些酿酒大厂的生产和销售举步维艰,一些小酒坊更是经受不住冲击,很快关门和破产。
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酿酒业逐渐恢复
全面抗战爆发后,按照中共中央的命令,八路军第一一五、一二〇、一二九师先后挺进华北敌后,开辟并巩固根据地,恢复各项经济建设。随着商业的复苏,根据地一蹶不振的酿酒业也随之复工复产。
酿酒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加上烧酒可用于御寒和消毒疗伤,因此,烧酒作坊的运营得到抗日民主政权和八路军部队的支持。
1940年,为支援八路军,解决部队医药用酒之缺,涉县抗日政府租用原南关福源涌酒厂的房屋、设备,开办酒厂,俗称“王掌柜酒店”,后又改称南关酒厂,每年可产白酒20吨。
武安沙洺村也以酿酒业出名,当地流传着“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明清至今不断烧”的酿酒民谣。抗战时期,村民利用烧坊酿酒工具,大量生产医药用酒,运送到八路军医院,解决受伤战士之需。
为了支持抗战,表达自己的爱国和抗日之心,很多商人除了捐款捐物,还组织人将上等的白酒送到抗日前线和部队去,以此慰劳为国家和民族英勇奋战的抗日将士。当时,邯郸一些酒坊,通过地下工作人员和秘密交通线,将酒辗转送到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司令部驻地涉县赤岸村,受到刘伯承、邓小平称赞。
日军侵华,实施的是“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策略,在沦陷区内掠夺大量资源,刺激经济增长,支持侵华战争,颁布了不少统制经济政策。敌占区内,一些地方本已衰落的酿酒业得到恢复。据邯鄲伪商务会1944年统计,全县拥有客栈、货栈、粮业、棉业、中药、西药等39个行业,店铺769家,其中烧酒坊10家。不过,抗日根据地在对敌经济斗争中,于出入境管理上,将白酒列入“禁运入口”名单。也就是说,只允许根据地的白酒出口到敌占区,不允许敌占区的白酒进入根据地,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根据地酿酒业的发展。
为了节约开支,有的根据地禁止用酒招待过往军政人员。1940年1月26日,冀南行政主任公署下发《关于各级政府不得用烟酒肉馍招待过往军政人员的训令》,要求各专署、办事处、县府:“为坚持长期抗战之重要工作,乃近有许多村庄只招待部队与政工人员一项,每月即开支数十元或数百元,似此浪费亟应纠正。兹决定各级政府不得用烟、酒、肉、馍招待过往军政人员,只凭粮票证件供给小米饭,菜金由军政人员自备。”自然,这一规定具有区域性、短期性,招待制度会随情况不断变化。
经济荣,酒业兴;经济衰,酒业落。酿酒业的兴衰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伴随着根据地经济建设和发展,传统的酿酒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严峻灾荒时期:酿酒业再陷低谷
1942年,一场百年不遇的旱灾降临太行山,大量田地颗粒无收,蝗灾又接踵而至,给根据地造成巨大损失。毗邻根据地的河南沦陷区和国民党统治区,灾情同样十分严重。因涝、旱、雹等自然灾害接连不断,河南全省3000多万人缺少粮食,需要救济。卖妻鬻子,为求一斗米、一餐饭者比比皆是。一些群众感到生活无望而自杀,还有大量群众饿死。 对晋冀鲁豫根据地来说,所幸的是在边区政府和八路军的领导与组织下,军民节衣缩食,兴修水利,开荒生产,互帮互助,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为动员群众自救抗灾,根据地发布各种各样的宣传口号:“不饿死一个肯自救的人”“根据地是一家人,快快救济受难的同胞”“一两米能救活一个人,一斗糠穷不了一家”“白天多做事,晚上少点灯”“人人要当家,公私两节约”“谁不了解民困,不体念时艰,谁就不是好干部”等,中共党政军机关和部队努力节约粮食,救济灾民,实行分包制,每个单位分包几个村子,保证群众不被饿死。
根据地在自救的同时,还竭尽全力救助逃难的同胞。1942年秋冬起,自河南敌占区逃往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的灾民,成群结队,络绎不绝。灾民衣衫褴褛,扶老攜幼,面黄肌瘦,体弱乏力。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各地专门设立招待点,接待灾民,先后安置25万灾民落户。
面对这场旷日持久、严重威胁根据地军民生存的灾难,根据地想方设法保护和节约粮食,增加粮食产量,减少浪费。酿酒需要消耗大量粮食,因此,边区鼓励用腐烂粮食造酒。1943年1月22日,晋冀鲁豫边区工商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腐烂粮食准予造酒的通令》,指出:“各地在备战中,因对粮食埋藏不妥或方法不当,致有腐烂者,为使不致成为废物,特准以烂粮造酒,但为防止以好粮造酒,故各地酿酒工作,必须由各级工商管理局专责检查管理。”
《通令》中规定了严格的管理办法:“一、各地如有在备战中因保藏不周,致使粮食腐烂,不能食用,欲酿造成酒时,必须经各该地县级以上政府之负责介绍,始许酿造。二、县政府介绍到各该县工商管理局后,应详细查验粮食是否确实腐烂不能食用,并登记其数量、种类。三、烂粮登记后,可依其数量估计可能产酒量,限期烧完,并取具保护。四、烂粮烧完后,即行封缸,以防再造。五、酒如外销时,得向原批准酿酒之工商管理局取具证明,并于盛酒器具上,加贴封条。六、烂粮烧成之酒,得按价征税20%。数量以原酒计,计征价格以当地市价计,出口不再征税。七、各县准许烂粮烧酒家数、烂粮数,估计可产酒数和烧酒期限,随时告分局转报总局备查。”
当年底,为禁止好粮酿酒,根据地进一步收紧政策,将酿酒业改为政府经营。1943年12月9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下发《关于酿酒业一律改为政府经营的通令》,要求:“兹为根绝以好粮食酿酒及限制消耗起见,各专署各地酿酒事业一律改为政府经营,现在私人经营者应一律限制结束,不准再行酿造,军队经营者应即双方接洽收归政府经营,各专区酿酒房不得多设,最多以四家为限。”
1944年,在太行山根据地组织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中,八路军部队开荒生产,自力更生,普遍实现大丰收。部队中有一个单位,仅收获的土豆就达30多万公斤。这么多的土豆,哪能一下吃完,他们便用土豆烧酒,将酒运到敌占区卖掉,再用钱买回药品和枪支弹药,壮大自己。
根据地度过最为艰难困苦的时期后,酿酒业随之再一次从“低谷”中走出来,逐渐发展壮大,各地的私营酒坊重新活跃起来。涉县是晋冀鲁豫边区“首府县”,据统计,1944年,全县拥有私营酒坊11家,从业人员65人,资产68万元(冀钞,下同)。
抗战胜利前期:实施政府专营
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征粮筹款支前始终是根据地的一项重要任务。烧酒具有耗粮多、销量大、利润高的特点,为合理利用粮食,增加财政收入,根据地再次发布命令,将造酒业收归政府经营。
1945年4月23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下发《关于统一造酒决定的命令》,决定本区制酒业完全由政府经营,一切盈余部分全归财政收入,并指出:“政府做酒主要是为了及时处理公粮中之旧粮和腐烂粮食,凡政府经营之酒坊均应一律先烧公粮中现存之坏粮、旧粮。若将旧粮、坏粮烧完后,再根据该专区、县具体情况,存粮多少,酒的销路等,呈请边区政府批准后,再行制造,以抵军费开支。”“酒的盈余均应一律归财政收入,绝不准允许任何个人或机关生产从中渔利。”
事实上,由于市场上对酒的需求大,政府部门销售的酒价偏高,根据地存在进口酒和私人偷偷酿酒的现象。于是,1945年5月27日,晋冀鲁豫边区工商管理总局又发布《关于酒出口免税的通令》,指出:“由于各专署注意不够,禁止私营后未照顾市场需要,因之目前曾发生酒进口及偷造的现象,因之各专署二科必须布置与检查这一工作,保证不偷造酒,在酒的需要上公营商店一定要负责解决,酒价上不应过高。”“其次酒业免税,公营主要是为了组织财政收入,除在内地销售外,并应组织酒的出口,酒的出口税从6月起开始一律免税等因,希各知照,以后酒出口一律免税。”
抗战胜利前期,由于根据地已度过严重困难时期,经济恢复增长,加上政府统一部署和调度,边区的酿酒业规模、产量都得到进一步扩大。
解放战争时期:成为一大支柱产业
在解放战争中,随着解放区面积的扩大,边区政府接管收复区的烧坊、酒厂,进行统一合并、管理和经营,酿酒业得到迅速发展。
1945年10月4日,邯郸解放。同年11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以邯郸城内的明清老字号贞元增烧坊为基础,兼并周边15家私人烧坊,组建邯郸制酒厂。酒厂分为5个分厂:一厂为酒精厂,二厂为酒坊,三厂为贞元增酒坊,四厂在县城东南角,五厂为讵泉泰烧坊,职工150多人。酿出的酒主要运到国民党统治区,置换商品,或用于前线部队军需,成为刘邓大军的一个军需工厂。
1946年3月,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第一届第二次会议在邯郸召开,邯郸酒厂选送贞元增烧坊出产的酒招待与会代表。解放战争时期,邯郸酒厂将酒送往晋边区政府和前线部队,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等人亲切地称邯郸酒厂为“冀南支前酒厂”。在政府专营时期,各酒厂酿出的酒实行包产包销,解放区酿酒规模不断扩大。
酿酒管理中,边区贸易部门总结和推广一些酿酒经验。比如,当时产酒原料以红粮居多,其次是黍子、黄米。在粮食产酒中,红粮每斤加曲(伏曲少,秋曲多)3两至4两,可产酒6两;黍子每斤加等量之曲,可产酒6两2钱;黄米每斤加曲4两半到6两,可产酒7两8钱。每甑产酒60~90斤者,烧柴100斤左右。蒸酒用水,以水窖水最佳,甜水亦可,最忌咸水。曲按粮食分,有大麦曲、小麦曲、豌豆黍子曲,也有混合使用的;以季节分,有伏曲、秋曲、冬曲,以小麦伏曲最佳,冬曲最次。
到1947年,晋冀鲁豫边区4个行政区共25个分区,其中太行5个、太岳4个、冀南5个、冀鲁豫11个。1948年3月,晋冀鲁豫边区召开全区烧酒工作会议。据不完全统计,1947年,除部分战争地区,全区建有酒坊175座,酒锅207个,其中:太行(二、三、五3个分区)酒坊64座,酒锅86个;太岳酒坊29座,酒锅41个;冀南酒坊40座,酒锅48个;冀鲁豫酒坊42座,酒锅54个。全区烧酒业拥有财产红利约70亿元,职工3400人以上。烧酒共生产800多万公斤,其中太行(二、三2个分区)145万公斤,太岳84万公斤,冀南386万公斤,冀鲁豫(六、八、九3个分区)190万公斤。若加上非专卖区及专卖前的私人烧酒,预计全区酒的总产量在1000万公斤以上。
全区实行酒专卖,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1947年,晋冀鲁豫全区产酒税收及营利收入约有80亿元,占全部工商收入(包括出入境税、烟税、酒税及营利交易手续费等)的30%左右,酿酒业成为边区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一大支柱产业。
回顾战争年代各根据地和解放区曲折的酿酒发展历史,在芬芳清冽、浓香四溢的美酒中,流淌着一种诚信处世、传承坚守、敬业报国、默默奉献的红色文化,但愿这种红色文化和报国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酿酒业中继续发扬光大,造福更多的群众。
抗战全面爆发:酿酒业迅速衰落
民国时期,各地均建有大大小小的酿酒作坊,有的传承历史遗产和技艺,有的向老烧坊取经,糅合自有经验新建。
山西汾阳县出产的汾酒颇具盛名,清朝鼎盛时期,全县烧锅有200多家,民国时因当地赋税重,市场需求减少,只余19家。汾酒论口碑和品质之佳,首推杏花村出产的酒。杏花村位于汾阳县城东北约15公里处,村中过去有烧锅27家,发展到1934年,仅剩两家作坊,一家名德厚成,另一家名义泉泳。其中,义泉泳拥有酿酒厂2处,资本数万元,在太原设有总发行所,名晋裕汾酒公司。
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之都,自古就有酿酒的传统。民国时,因县域人口少,各地烧酒竞争激烈,全县仅有十几家烧坊。其中规模较大、最负盛名的是县城北门里的贞元增烧坊。烧坊创建于明朝,历史上曾受明朝万历、清朝乾隆两位皇帝金册御封,在邯郸及周围一带颇有名气,民国时,爱国商人接手经营后,进行改造和扩产。
位于太行山东麓的涉县,尽管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耕地少,但是,酿酒业却有一定规模。民国时,全县较有名气的酒厂有茅岭底村的二根换酒厂、索堡镇的程显酒厂、南关的福源涌酒厂、茨村的原义涌酒厂。其中茨村距涉县城有2.5公里,位于韩王山脚下,清漳河水畔,村中有三四家烧坊。烧坊的原料主要是山西的小米,在粮食来源不足时,也用柿子、软枣等当地特产代粮酿酒。因山路崎岖,小贩多以骡马驮运。装酒的器具为酒篓,又称“软篓”,用山上荆条、细软的柳枝等编造,肚大口小,里层用桑皮纸等裱糊,这样的器具轻便,容量又大。用牲口驮运酒时,一般在骡马背上放两个酒篓,每个酒篓可盛酒六七十斤。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中国有4个省选送的烧酒获得甲等大奖章,分别为直隶省高粱酒、河南省高粱酒、山西省高粱汾酒、山东省张裕酒。由此可见,民国时期中国北方烧酒业的兴盛。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铁蹄所经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各地的经济造成巨大破坏。大量店铺关停,物资流通受阻,酿酒行业也未能幸免,受到战争巨大冲击,迅速陷入衰落。
山西太原沦陷前,晋裕汾酒公司将库存的700多箱近万斤酒转移到郊区,被从前线溃退下来的日伪军一抢而光。为避免资敌,掌管公司的爱国商人组织职工将一些酿酒工具和陈酒窑砸毁,以此表达抗日报国之志。
在战争的冲击下,一些酿酒大厂的生产和销售举步维艰,一些小酒坊更是经受不住冲击,很快关门和破产。
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酿酒业逐渐恢复
全面抗战爆发后,按照中共中央的命令,八路军第一一五、一二〇、一二九师先后挺进华北敌后,开辟并巩固根据地,恢复各项经济建设。随着商业的复苏,根据地一蹶不振的酿酒业也随之复工复产。
酿酒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加上烧酒可用于御寒和消毒疗伤,因此,烧酒作坊的运营得到抗日民主政权和八路军部队的支持。
1940年,为支援八路军,解决部队医药用酒之缺,涉县抗日政府租用原南关福源涌酒厂的房屋、设备,开办酒厂,俗称“王掌柜酒店”,后又改称南关酒厂,每年可产白酒20吨。
武安沙洺村也以酿酒业出名,当地流传着“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明清至今不断烧”的酿酒民谣。抗战时期,村民利用烧坊酿酒工具,大量生产医药用酒,运送到八路军医院,解决受伤战士之需。
为了支持抗战,表达自己的爱国和抗日之心,很多商人除了捐款捐物,还组织人将上等的白酒送到抗日前线和部队去,以此慰劳为国家和民族英勇奋战的抗日将士。当时,邯郸一些酒坊,通过地下工作人员和秘密交通线,将酒辗转送到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司令部驻地涉县赤岸村,受到刘伯承、邓小平称赞。
日军侵华,实施的是“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策略,在沦陷区内掠夺大量资源,刺激经济增长,支持侵华战争,颁布了不少统制经济政策。敌占区内,一些地方本已衰落的酿酒业得到恢复。据邯鄲伪商务会1944年统计,全县拥有客栈、货栈、粮业、棉业、中药、西药等39个行业,店铺769家,其中烧酒坊10家。不过,抗日根据地在对敌经济斗争中,于出入境管理上,将白酒列入“禁运入口”名单。也就是说,只允许根据地的白酒出口到敌占区,不允许敌占区的白酒进入根据地,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根据地酿酒业的发展。
为了节约开支,有的根据地禁止用酒招待过往军政人员。1940年1月26日,冀南行政主任公署下发《关于各级政府不得用烟酒肉馍招待过往军政人员的训令》,要求各专署、办事处、县府:“为坚持长期抗战之重要工作,乃近有许多村庄只招待部队与政工人员一项,每月即开支数十元或数百元,似此浪费亟应纠正。兹决定各级政府不得用烟、酒、肉、馍招待过往军政人员,只凭粮票证件供给小米饭,菜金由军政人员自备。”自然,这一规定具有区域性、短期性,招待制度会随情况不断变化。
经济荣,酒业兴;经济衰,酒业落。酿酒业的兴衰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伴随着根据地经济建设和发展,传统的酿酒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严峻灾荒时期:酿酒业再陷低谷
1942年,一场百年不遇的旱灾降临太行山,大量田地颗粒无收,蝗灾又接踵而至,给根据地造成巨大损失。毗邻根据地的河南沦陷区和国民党统治区,灾情同样十分严重。因涝、旱、雹等自然灾害接连不断,河南全省3000多万人缺少粮食,需要救济。卖妻鬻子,为求一斗米、一餐饭者比比皆是。一些群众感到生活无望而自杀,还有大量群众饿死。 对晋冀鲁豫根据地来说,所幸的是在边区政府和八路军的领导与组织下,军民节衣缩食,兴修水利,开荒生产,互帮互助,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为动员群众自救抗灾,根据地发布各种各样的宣传口号:“不饿死一个肯自救的人”“根据地是一家人,快快救济受难的同胞”“一两米能救活一个人,一斗糠穷不了一家”“白天多做事,晚上少点灯”“人人要当家,公私两节约”“谁不了解民困,不体念时艰,谁就不是好干部”等,中共党政军机关和部队努力节约粮食,救济灾民,实行分包制,每个单位分包几个村子,保证群众不被饿死。
根据地在自救的同时,还竭尽全力救助逃难的同胞。1942年秋冬起,自河南敌占区逃往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的灾民,成群结队,络绎不绝。灾民衣衫褴褛,扶老攜幼,面黄肌瘦,体弱乏力。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各地专门设立招待点,接待灾民,先后安置25万灾民落户。
面对这场旷日持久、严重威胁根据地军民生存的灾难,根据地想方设法保护和节约粮食,增加粮食产量,减少浪费。酿酒需要消耗大量粮食,因此,边区鼓励用腐烂粮食造酒。1943年1月22日,晋冀鲁豫边区工商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腐烂粮食准予造酒的通令》,指出:“各地在备战中,因对粮食埋藏不妥或方法不当,致有腐烂者,为使不致成为废物,特准以烂粮造酒,但为防止以好粮造酒,故各地酿酒工作,必须由各级工商管理局专责检查管理。”
《通令》中规定了严格的管理办法:“一、各地如有在备战中因保藏不周,致使粮食腐烂,不能食用,欲酿造成酒时,必须经各该地县级以上政府之负责介绍,始许酿造。二、县政府介绍到各该县工商管理局后,应详细查验粮食是否确实腐烂不能食用,并登记其数量、种类。三、烂粮登记后,可依其数量估计可能产酒量,限期烧完,并取具保护。四、烂粮烧完后,即行封缸,以防再造。五、酒如外销时,得向原批准酿酒之工商管理局取具证明,并于盛酒器具上,加贴封条。六、烂粮烧成之酒,得按价征税20%。数量以原酒计,计征价格以当地市价计,出口不再征税。七、各县准许烂粮烧酒家数、烂粮数,估计可产酒数和烧酒期限,随时告分局转报总局备查。”
当年底,为禁止好粮酿酒,根据地进一步收紧政策,将酿酒业改为政府经营。1943年12月9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下发《关于酿酒业一律改为政府经营的通令》,要求:“兹为根绝以好粮食酿酒及限制消耗起见,各专署各地酿酒事业一律改为政府经营,现在私人经营者应一律限制结束,不准再行酿造,军队经营者应即双方接洽收归政府经营,各专区酿酒房不得多设,最多以四家为限。”
1944年,在太行山根据地组织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中,八路军部队开荒生产,自力更生,普遍实现大丰收。部队中有一个单位,仅收获的土豆就达30多万公斤。这么多的土豆,哪能一下吃完,他们便用土豆烧酒,将酒运到敌占区卖掉,再用钱买回药品和枪支弹药,壮大自己。
根据地度过最为艰难困苦的时期后,酿酒业随之再一次从“低谷”中走出来,逐渐发展壮大,各地的私营酒坊重新活跃起来。涉县是晋冀鲁豫边区“首府县”,据统计,1944年,全县拥有私营酒坊11家,从业人员65人,资产68万元(冀钞,下同)。
抗战胜利前期:实施政府专营
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征粮筹款支前始终是根据地的一项重要任务。烧酒具有耗粮多、销量大、利润高的特点,为合理利用粮食,增加财政收入,根据地再次发布命令,将造酒业收归政府经营。
1945年4月23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下发《关于统一造酒决定的命令》,决定本区制酒业完全由政府经营,一切盈余部分全归财政收入,并指出:“政府做酒主要是为了及时处理公粮中之旧粮和腐烂粮食,凡政府经营之酒坊均应一律先烧公粮中现存之坏粮、旧粮。若将旧粮、坏粮烧完后,再根据该专区、县具体情况,存粮多少,酒的销路等,呈请边区政府批准后,再行制造,以抵军费开支。”“酒的盈余均应一律归财政收入,绝不准允许任何个人或机关生产从中渔利。”
事实上,由于市场上对酒的需求大,政府部门销售的酒价偏高,根据地存在进口酒和私人偷偷酿酒的现象。于是,1945年5月27日,晋冀鲁豫边区工商管理总局又发布《关于酒出口免税的通令》,指出:“由于各专署注意不够,禁止私营后未照顾市场需要,因之目前曾发生酒进口及偷造的现象,因之各专署二科必须布置与检查这一工作,保证不偷造酒,在酒的需要上公营商店一定要负责解决,酒价上不应过高。”“其次酒业免税,公营主要是为了组织财政收入,除在内地销售外,并应组织酒的出口,酒的出口税从6月起开始一律免税等因,希各知照,以后酒出口一律免税。”
抗战胜利前期,由于根据地已度过严重困难时期,经济恢复增长,加上政府统一部署和调度,边区的酿酒业规模、产量都得到进一步扩大。
解放战争时期:成为一大支柱产业
在解放战争中,随着解放区面积的扩大,边区政府接管收复区的烧坊、酒厂,进行统一合并、管理和经营,酿酒业得到迅速发展。
1945年10月4日,邯郸解放。同年11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以邯郸城内的明清老字号贞元增烧坊为基础,兼并周边15家私人烧坊,组建邯郸制酒厂。酒厂分为5个分厂:一厂为酒精厂,二厂为酒坊,三厂为贞元增酒坊,四厂在县城东南角,五厂为讵泉泰烧坊,职工150多人。酿出的酒主要运到国民党统治区,置换商品,或用于前线部队军需,成为刘邓大军的一个军需工厂。
1946年3月,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第一届第二次会议在邯郸召开,邯郸酒厂选送贞元增烧坊出产的酒招待与会代表。解放战争时期,邯郸酒厂将酒送往晋边区政府和前线部队,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等人亲切地称邯郸酒厂为“冀南支前酒厂”。在政府专营时期,各酒厂酿出的酒实行包产包销,解放区酿酒规模不断扩大。
酿酒管理中,边区贸易部门总结和推广一些酿酒经验。比如,当时产酒原料以红粮居多,其次是黍子、黄米。在粮食产酒中,红粮每斤加曲(伏曲少,秋曲多)3两至4两,可产酒6两;黍子每斤加等量之曲,可产酒6两2钱;黄米每斤加曲4两半到6两,可产酒7两8钱。每甑产酒60~90斤者,烧柴100斤左右。蒸酒用水,以水窖水最佳,甜水亦可,最忌咸水。曲按粮食分,有大麦曲、小麦曲、豌豆黍子曲,也有混合使用的;以季节分,有伏曲、秋曲、冬曲,以小麦伏曲最佳,冬曲最次。
到1947年,晋冀鲁豫边区4个行政区共25个分区,其中太行5个、太岳4个、冀南5个、冀鲁豫11个。1948年3月,晋冀鲁豫边区召开全区烧酒工作会议。据不完全统计,1947年,除部分战争地区,全区建有酒坊175座,酒锅207个,其中:太行(二、三、五3个分区)酒坊64座,酒锅86个;太岳酒坊29座,酒锅41个;冀南酒坊40座,酒锅48个;冀鲁豫酒坊42座,酒锅54个。全区烧酒业拥有财产红利约70亿元,职工3400人以上。烧酒共生产800多万公斤,其中太行(二、三2个分区)145万公斤,太岳84万公斤,冀南386万公斤,冀鲁豫(六、八、九3个分区)190万公斤。若加上非专卖区及专卖前的私人烧酒,预计全区酒的总产量在1000万公斤以上。
全区实行酒专卖,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1947年,晋冀鲁豫全区产酒税收及营利收入约有80亿元,占全部工商收入(包括出入境税、烟税、酒税及营利交易手续费等)的30%左右,酿酒业成为边区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一大支柱产业。
回顾战争年代各根据地和解放区曲折的酿酒发展历史,在芬芳清冽、浓香四溢的美酒中,流淌着一种诚信处世、传承坚守、敬业报国、默默奉献的红色文化,但愿这种红色文化和报国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酿酒业中继续发扬光大,造福更多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