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当年在大寨任驻点记者13年。离开多年后重回大寨,相见几位老熟人,他们没有记着我写过什么文章,而是亲热地握着我的手说:“咱们一起动弹(方言,指劳动)过。”劳动建感情,汗水结友谊,一起担粪、拉车、修地、锄苗、收割、打场,我最难忘的是留在“海绵田”里的脚印。
最早的脚印
1964年春天,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农村部主任包显瑛派我到大寨采访,为河北电台采写专题报道,介绍大寨“三深”(深耕、深种、深刨)种植法。
冰消雪化,大地解冻。层层石坝,块块梯田,土壤松软,地面平展。参观人群走在虎头山弯弯曲曲的小路上。
我在大寨接待站说明员张文生的陪同下走进老坟沟。我问,能不能进地里走走?张说,参观人员不允许进田里踩的,你是记者可以到地边站站。我接受这个优待,一只脚踩到地堾边上,一只脚伸到田头土面,突然觉得像棉花似松软,鞋面陷进土地里,没有能碰到“硬”的感觉。
文生解释说:这是“海绵田”,有3个特点:第一是平。只有土地平整了,才能更好地蓄水、保土、保肥。第二是活。就是土壤中水、肥、气、热、微生物各种肥力因素的上下运转交流,都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促进了养分的分解过程,使土壤的供肥力增强。第三是厚。这里的活土层有的在一米以上,有的在两三米以上。土体是“海绵田”的基础,这样厚的土体成了水、肥、气、热的积存“仓库”。
回到接待站,我向在大寨蹲点的省农科院专家王树楼请教。他说,人们称“海绵田”是“小雨不出田,中雨不出沟,大雨不成灾”,旱涝保丰收的稳产高产田。解放前,大寨每亩地每年只能收粮50多公斤,还是差不多的气候条件,到20世纪70年代每亩产量增加到500公斤以上。大寨科研组1974年测定,“海绵田”在一尺厚的土层内,梁、沟、坡地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为15%,比邻村高47.8%。土壤含氮量为1.5%,比邻村高47%。每一立方米的土壤中容水1100多斤,比邻村多100多斤。10厘米厚的土壤中,蒸发量比邻村少16.4%。一尺厚的土层内含水量,比邻村多2.7%。这就是海绵田“天旱不见旱,雨涝不见涝的奥妙”。
我翻阅建设大寨田的资料,看到“海绵田”重在改土,不仅要改变土地的外形,还要改造土性。大寨的土质很复杂,有红土、白土、黑土、沙土。不同的土质有好的一面,也有差的一面。比如红土,保肥、保水性好,但土质硬,结构紧,耕作不方便,通气性差。白土、沙土,土质软,结构松,耕作方便,但保水、保肥性不好。根据这些特点,大寨人“顺天而行”,在改造土壤方面讲辩证法。具体做法是:在整修每一块土地时,针对不同土质选垫异样土进行改良。比如红土地里垫沙土,沙土地里垫黏土。有的地块还要连续垫几年,使各种土地都具有保肥性、保水性、通气性,耕作方便的特点。
经过一周调查,我写成一篇5000多字的纪实报道,送昔阳县副书记、大寨接待站负责人刘树岗审核。他顺利通过,并对我说:“看来你还是对种地熟悉哩。”我说:“在家乡当过3年农民。”
最深的脚印
1967年冬天,我被山西电台编辑部派到大寨任常驻记者。经过努力逐渐有了与社员一起劳动的机会,留在狼窝掌、后底沟、小背峪沟、赵北峪沟、赶牛道沟、泉水洼、箩面垴“海绵田”里的脚印多起来。
1968年夏天,老贫农牛国栋成为教我深刨玉茭(即玉米)田的老师。大寨田的玉茭苗长到2尺多高,定苗后曾锄过一遍。这时再进行深刨,是为了蓄水抗旱。
我在家乡种田时锄过玉茭,没想到在大寨深刨玉茭却遇到难关。我穿着鞋踏进“海绵田”,老牛喊:“快脱鞋!快脱鞋!”我坐在地边,脱掉鞋袜,赤脚站在两行玉茭苗间用镢头只刨了几下,老牛喊住我,走过来说:“不行!不行!没留下蓄水的坑坑。”
老牛弯下腰,手把手教我,先抬右腿刨右行,后抬左腿刨左行左右开弓,前后腿配合,刨过去的田不能留下乱脚印,只准留下一个挨一个的“小水库”(深脚印)。
我回头瞅瞅老牛刨过的地面,按照他要求的规则去做,不一会儿,头上冒汗,胳膊和腿发酸,这时咬咬牙,坚持刨到地头,又坚持返回来刨,跟着老师从地边刨到地根,脚下的玉茭田留下一行行蓄水坑,看不到踩的腳印,玉茭苗齐刷刷地好像在招手欢迎我。
我跟着社员们刨了半天,收工的时候,老牛夸我:“你学得还挺快哩!”
最实的脚印
1972年春天大旱,大寨人担水抗旱播种。5月3日晚,召开社员动员大会,我坐在会议室旁听。大队长贾承让讲话:“大家讨论一下,担水点种的8道工序合适不合适?要统一思想,大家齐心办,缺了苗,谁负责?大寨快500口人靠这吃饭,还要支援国家!”
第二天,贾承让领着社员们在狼窝掌“海绵田”里示范挖坑点水播种法,我跟着去学习。他在前头操作,我在后边实践,一道工序紧扣一道工序。老贾再三叮嘱:“执行好是高质量,执行不好质量低,千万马虎不得!”他还一遍遍地重复着重要的流程:
“刨坑。水坑,蓄住水,保苗出土。下种株和行都要严格,错一个也要毁掉。少刨坑坑浪费地,少种一株少收半斤,50株就是几十斤。”“浇水。一桶水浇几株,不能死规定一坑浇多少水,这要看什么地浇多少合适,看地形看土浇,地干的,一桶水浇5至6株;最少的,如黄垧地浇水少一些,一桶浇7至9株。”“翻窝。要用镢头转圈,打破旧茬,必须把窝边土刨活。”“铲玉茭籽下种,不能拿钩镢,必须铲在坑中间,如果歪了,一尺长镢铲到干土边上,劳而无功,要铲到湿土边。铲土要考虑上磷肥的地方,弄一株成一株。上磷肥,必须撒开,因为玉米苗长大根要散开长,吸收肥料。”“种深浅问题也挺重要。牵牛人不要跟上犁垧走,牵一天牛要胳膊困,不然踩了坑,对种子发芽不利。”
老贾一边干,一边开导,最怕一环扣不住一环。他又说:“还要赶獾,每天晚上派两个社员去巡逻,防獾把玉米种子吃掉。”
一连几天,我紧跟着贾承让学习抗旱播种技术,被大寨人为革命种田的“认真”态度所感动,边做边记,整理成一篇《告全县农民抗旱播种一封信》,由昔阳县委、县政府及时印发各社各队,号召全县人民学习大寨人担水抗旱、播种玉米的态度和技术。这一年,昔阳县倡导的“天大旱,人大干,千里百担一亩苗”的口号,就是大寨人倡议的。也是我留在“海绵田”一次最实在的脚印。
最难的脚印
俗话说:“春旱不怕旱,秋旱减一半。”大寨担水播种保住了全苗,庄稼长得齐刷刷。想不到又遇到卡脖子的秋旱。党支部副书记梁便良负责引来郭庄水库的水浇地。我主动投入了这次保丰收活动。
我跟着老梁扛着铁锹走进康家岭谷田。他在前边开闸放水,我在后边田埂上挖水口、堵水口,浇透一块谷田,再浇一块。两人合作默契。
“快来,快来,跑水啦!”只听老梁急促地喊,他挽起裤腿,跳进了泥水里。我也立马脱鞋挽裤下了水。大水冲开了一条又深又长的田鼠洞,渠水一个劲地向下漏。我俩深一脚,浅一脚,铲土堵洞口,想不到“海绵田”的土壤很细,一经水冲,泥泞遍地,前脚刚拔出来,后脚就又陷进去。眼看我要倒在泥浆里,老梁伸过右手拉住我的左手说:“快站稳,再往前走!”这时,我尝到了“艰难跋涉”4个字的滋味。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堵住了鼠洞,哗哗的渠水流进块块谷田,正在吐穗的谷子得救了!
在地头休息时,我看到老梁一双粗黑的脚板硬茧似铁板,人称他是“铁肩膀”,春天一起挑粪时,我目睹过他双肩上的硬茧,还抚摸过他双手上的硬茧,“三茧一身”,打铁先要本身硬,无愧大寨带头人。老梁点燃一支烟,解解困。他给我讲述他的童年:“家里穷,冬天,我没穿过袜子,鞋是前露脚尖,后露脚跟。老陈(永贵)领我们老汉娃娃成立‘老少组’时,夜里看羊,他怕我睡着被羊踩着,总是半夜开罢会来羊卧地照看我……”“建设‘海绵田’”可不容易,社员们不知流过多少汗,擦皮碰伤流血不算,还舍上命,支委赵大和、一心为集体的赵小和、民兵连长石桂林都是牺牲在建设大寨田的工地上,老梁回忆起战友十分悲痛!
穷苦艰难悲痛化为力量。大寨人踏着烈士们奉献一生留在“海绵田”上的脚印继续前进!大寨人踏着陈永贵为首的领头人留在改造七沟八梁一面坡上的脚印迈向新的高峰!大寨人踏着郭凤莲为队长的铁姑娘们吃“冰碴饭”三战狼窝掌留下的脚印建设新农村!留在“海绵田”上的脚印是英雄大寨人的无字丰碑。
时间过去半个多世纪,我每每想起自己留在“海绵田”上难以忘却的脚印,这是我多年来步步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
(责编 王燕萍)
最早的脚印
1964年春天,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农村部主任包显瑛派我到大寨采访,为河北电台采写专题报道,介绍大寨“三深”(深耕、深种、深刨)种植法。
冰消雪化,大地解冻。层层石坝,块块梯田,土壤松软,地面平展。参观人群走在虎头山弯弯曲曲的小路上。
我在大寨接待站说明员张文生的陪同下走进老坟沟。我问,能不能进地里走走?张说,参观人员不允许进田里踩的,你是记者可以到地边站站。我接受这个优待,一只脚踩到地堾边上,一只脚伸到田头土面,突然觉得像棉花似松软,鞋面陷进土地里,没有能碰到“硬”的感觉。
文生解释说:这是“海绵田”,有3个特点:第一是平。只有土地平整了,才能更好地蓄水、保土、保肥。第二是活。就是土壤中水、肥、气、热、微生物各种肥力因素的上下运转交流,都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促进了养分的分解过程,使土壤的供肥力增强。第三是厚。这里的活土层有的在一米以上,有的在两三米以上。土体是“海绵田”的基础,这样厚的土体成了水、肥、气、热的积存“仓库”。
回到接待站,我向在大寨蹲点的省农科院专家王树楼请教。他说,人们称“海绵田”是“小雨不出田,中雨不出沟,大雨不成灾”,旱涝保丰收的稳产高产田。解放前,大寨每亩地每年只能收粮50多公斤,还是差不多的气候条件,到20世纪70年代每亩产量增加到500公斤以上。大寨科研组1974年测定,“海绵田”在一尺厚的土层内,梁、沟、坡地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为15%,比邻村高47.8%。土壤含氮量为1.5%,比邻村高47%。每一立方米的土壤中容水1100多斤,比邻村多100多斤。10厘米厚的土壤中,蒸发量比邻村少16.4%。一尺厚的土层内含水量,比邻村多2.7%。这就是海绵田“天旱不见旱,雨涝不见涝的奥妙”。
我翻阅建设大寨田的资料,看到“海绵田”重在改土,不仅要改变土地的外形,还要改造土性。大寨的土质很复杂,有红土、白土、黑土、沙土。不同的土质有好的一面,也有差的一面。比如红土,保肥、保水性好,但土质硬,结构紧,耕作不方便,通气性差。白土、沙土,土质软,结构松,耕作方便,但保水、保肥性不好。根据这些特点,大寨人“顺天而行”,在改造土壤方面讲辩证法。具体做法是:在整修每一块土地时,针对不同土质选垫异样土进行改良。比如红土地里垫沙土,沙土地里垫黏土。有的地块还要连续垫几年,使各种土地都具有保肥性、保水性、通气性,耕作方便的特点。
经过一周调查,我写成一篇5000多字的纪实报道,送昔阳县副书记、大寨接待站负责人刘树岗审核。他顺利通过,并对我说:“看来你还是对种地熟悉哩。”我说:“在家乡当过3年农民。”
最深的脚印
1967年冬天,我被山西电台编辑部派到大寨任常驻记者。经过努力逐渐有了与社员一起劳动的机会,留在狼窝掌、后底沟、小背峪沟、赵北峪沟、赶牛道沟、泉水洼、箩面垴“海绵田”里的脚印多起来。
1968年夏天,老贫农牛国栋成为教我深刨玉茭(即玉米)田的老师。大寨田的玉茭苗长到2尺多高,定苗后曾锄过一遍。这时再进行深刨,是为了蓄水抗旱。
我在家乡种田时锄过玉茭,没想到在大寨深刨玉茭却遇到难关。我穿着鞋踏进“海绵田”,老牛喊:“快脱鞋!快脱鞋!”我坐在地边,脱掉鞋袜,赤脚站在两行玉茭苗间用镢头只刨了几下,老牛喊住我,走过来说:“不行!不行!没留下蓄水的坑坑。”
老牛弯下腰,手把手教我,先抬右腿刨右行,后抬左腿刨左行左右开弓,前后腿配合,刨过去的田不能留下乱脚印,只准留下一个挨一个的“小水库”(深脚印)。
我回头瞅瞅老牛刨过的地面,按照他要求的规则去做,不一会儿,头上冒汗,胳膊和腿发酸,这时咬咬牙,坚持刨到地头,又坚持返回来刨,跟着老师从地边刨到地根,脚下的玉茭田留下一行行蓄水坑,看不到踩的腳印,玉茭苗齐刷刷地好像在招手欢迎我。
我跟着社员们刨了半天,收工的时候,老牛夸我:“你学得还挺快哩!”
最实的脚印
1972年春天大旱,大寨人担水抗旱播种。5月3日晚,召开社员动员大会,我坐在会议室旁听。大队长贾承让讲话:“大家讨论一下,担水点种的8道工序合适不合适?要统一思想,大家齐心办,缺了苗,谁负责?大寨快500口人靠这吃饭,还要支援国家!”
第二天,贾承让领着社员们在狼窝掌“海绵田”里示范挖坑点水播种法,我跟着去学习。他在前头操作,我在后边实践,一道工序紧扣一道工序。老贾再三叮嘱:“执行好是高质量,执行不好质量低,千万马虎不得!”他还一遍遍地重复着重要的流程:
“刨坑。水坑,蓄住水,保苗出土。下种株和行都要严格,错一个也要毁掉。少刨坑坑浪费地,少种一株少收半斤,50株就是几十斤。”“浇水。一桶水浇几株,不能死规定一坑浇多少水,这要看什么地浇多少合适,看地形看土浇,地干的,一桶水浇5至6株;最少的,如黄垧地浇水少一些,一桶浇7至9株。”“翻窝。要用镢头转圈,打破旧茬,必须把窝边土刨活。”“铲玉茭籽下种,不能拿钩镢,必须铲在坑中间,如果歪了,一尺长镢铲到干土边上,劳而无功,要铲到湿土边。铲土要考虑上磷肥的地方,弄一株成一株。上磷肥,必须撒开,因为玉米苗长大根要散开长,吸收肥料。”“种深浅问题也挺重要。牵牛人不要跟上犁垧走,牵一天牛要胳膊困,不然踩了坑,对种子发芽不利。”
老贾一边干,一边开导,最怕一环扣不住一环。他又说:“还要赶獾,每天晚上派两个社员去巡逻,防獾把玉米种子吃掉。”
一连几天,我紧跟着贾承让学习抗旱播种技术,被大寨人为革命种田的“认真”态度所感动,边做边记,整理成一篇《告全县农民抗旱播种一封信》,由昔阳县委、县政府及时印发各社各队,号召全县人民学习大寨人担水抗旱、播种玉米的态度和技术。这一年,昔阳县倡导的“天大旱,人大干,千里百担一亩苗”的口号,就是大寨人倡议的。也是我留在“海绵田”一次最实在的脚印。
最难的脚印
俗话说:“春旱不怕旱,秋旱减一半。”大寨担水播种保住了全苗,庄稼长得齐刷刷。想不到又遇到卡脖子的秋旱。党支部副书记梁便良负责引来郭庄水库的水浇地。我主动投入了这次保丰收活动。
我跟着老梁扛着铁锹走进康家岭谷田。他在前边开闸放水,我在后边田埂上挖水口、堵水口,浇透一块谷田,再浇一块。两人合作默契。
“快来,快来,跑水啦!”只听老梁急促地喊,他挽起裤腿,跳进了泥水里。我也立马脱鞋挽裤下了水。大水冲开了一条又深又长的田鼠洞,渠水一个劲地向下漏。我俩深一脚,浅一脚,铲土堵洞口,想不到“海绵田”的土壤很细,一经水冲,泥泞遍地,前脚刚拔出来,后脚就又陷进去。眼看我要倒在泥浆里,老梁伸过右手拉住我的左手说:“快站稳,再往前走!”这时,我尝到了“艰难跋涉”4个字的滋味。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堵住了鼠洞,哗哗的渠水流进块块谷田,正在吐穗的谷子得救了!
在地头休息时,我看到老梁一双粗黑的脚板硬茧似铁板,人称他是“铁肩膀”,春天一起挑粪时,我目睹过他双肩上的硬茧,还抚摸过他双手上的硬茧,“三茧一身”,打铁先要本身硬,无愧大寨带头人。老梁点燃一支烟,解解困。他给我讲述他的童年:“家里穷,冬天,我没穿过袜子,鞋是前露脚尖,后露脚跟。老陈(永贵)领我们老汉娃娃成立‘老少组’时,夜里看羊,他怕我睡着被羊踩着,总是半夜开罢会来羊卧地照看我……”“建设‘海绵田’”可不容易,社员们不知流过多少汗,擦皮碰伤流血不算,还舍上命,支委赵大和、一心为集体的赵小和、民兵连长石桂林都是牺牲在建设大寨田的工地上,老梁回忆起战友十分悲痛!
穷苦艰难悲痛化为力量。大寨人踏着烈士们奉献一生留在“海绵田”上的脚印继续前进!大寨人踏着陈永贵为首的领头人留在改造七沟八梁一面坡上的脚印迈向新的高峰!大寨人踏着郭凤莲为队长的铁姑娘们吃“冰碴饭”三战狼窝掌留下的脚印建设新农村!留在“海绵田”上的脚印是英雄大寨人的无字丰碑。
时间过去半个多世纪,我每每想起自己留在“海绵田”上难以忘却的脚印,这是我多年来步步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
(责编 王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