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课间充满活力

来源 :学周刊: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趣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能进一步促进少年儿童健康发展,大力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形成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其他文献
广西传统民族节日"壮族三月三"作为地方性法定节假日,近年来产生了良好社会效果。"壮族三月三"来自于"三月三"歌节的节庆文化传统,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以歌节、歌圩、歌堂
1980's以来新疆洪旱灾害损失存在扩大化的趋势,这与我国及世界其它地区洪旱灾害增多的趋势相一致。造成当代新疆洪旱灾害增多、灾损扩大的原因除了全球变暖影响外,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新疆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绿洲无度扩张致使临灾区域扩大是新疆近期洪旱灾害增多的主要原因。此外,对未来新疆的洪旱趋势进行初步展望,认为在全球和局域人类活动继续加剧的情况下,未来新疆气候会更加不稳定,降水变率增加,洪旱极端事件会增多
劳动力问题因为其日益增强的空间性和地域差异性,已经稳定地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本文首先简要回顾西方经济地理学对劳动力问题研究的几个主要阶段,进而介绍其主要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最后根据西方经济地理学在劳动力问题上的主要研究议题提出对我国地方劳动力市场研究的启示。
青藏高原目前多处所见岩溶地貌主要属第三纪古岩溶之地下部分经后期剥蚀而出露于地表的.风化壳红土和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等古岩溶相关沉积也多以残留形态出露在已经发生解体的
利用中国100E以东139站1951~1999年逐月反演的土壤湿度资料(0cm~100cm, 共11层),重点分析了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东部三个地区的土壤湿度在年际—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不同层次上土壤湿度的变化特征有很好的一致性。华北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为显著偏湿的阶段,之后发生突变直到90年代末土壤湿度持续降低并以90年代中后期为甚。东北区在70年代前后为一显著
中尼公路是西藏西南部经济发展的动脉.沿线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到线路的正常运营.本研究根据航空照片和卫星图象解译结果,结合现场踏勘校对,深入地研究了沿线700km范围内的环
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对新疆1991~1999年的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入率、环境负荷率、能值-货币比、能值使用强度、电力能值使用量比、可持续发展指数、人均能值用量和人口承载力等9个指标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1991~1999年新疆的净能值产出率曲线为非匀速下降趋势,从1991年的23.6下降到1999年的11.7。尽管净能值产出率有所下降
景观连通性模型可区分为点连通性模型,线连通性模型,网连通性模型和斑块连通性模型.因为点连通性、线连通性和网连通性已有很长的研究历史,相应的连通性模型(连通度)已比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