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漪先生说:“教学从来都是创造。每個教师在课堂上拿着文本,面对着学生,用自己的聪明、智慧,还有知识底子和人生体验来创造。”受此启发,在近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不断思考如何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并将想法付诸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
用哲学引领课堂。哲学是科学之母,是人类不断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产物。新课标要求我们引导学生认清文学作品典型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关系、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以及感性向理性发展的必然,培养学生透过形象、感性思维,启动理性思维,进行抽象理解的素质和能力。从当前的教育情形来看,学生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普遍不愿意也不善于思考,写文章多抒发个人喜怒哀乐或堆积素材,少有议论深刻的文字。以2019年高考作文为例,作文要求对“不理解、不愿意、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并分析原因,理解劳动的本质及价值。在写作中,学生普遍存在对“劳动”理解肤浅的问题。谈到劳动,不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地,就是环卫工人深夜打扫街道,不是时传祥掏粪,就是雷锋助人为乐……他们完全是用素材填充思维的空白,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劳动,只知道一味地往“政治正确”“三观正确”靠拢,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法国作家梅里说:“我写文章不计算数字,而计算思想。”在语文课堂中,我会根据文本的内容适当地引入哲学方法进行分析。比如在上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一课时,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文章层层深入、对比彰显的写作手法,而且对朱光潜独特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让学生能够从各个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课上,我提了两个问题——首先,我问同学们:你认为粪便是香的还是臭的?大部分同学说是臭的。紧接着,我提出第二个问题:如果是臭的,为什么会有蛆在里面爬来爬去,会有苍蝇不断地扑向它?学生的思维打开后,才知道自己看问题的片面化、局限性,“当局者迷”。由此,上升到哲学原理——如何全面地看待问题。接着,再通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加深学生的理解。
用对联点缀课堂。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门语言艺术,蕴含着人们的理想和情趣,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情感。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对联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既可以传承文化,又可以传递感情,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上《奇妙的对联》一课时,除了介绍对联的基本知识外,我还结合自己的对联创作实践来加深同学们的理解。我用自己为怀化三中写的高考对联“胸怀万象,笔化千钧”“三湘才俊竞秀胸怀万卷乘风去,五溪蘅芷争芳笔化千钧折桂还”“黔中俊彦怀瑾握瑜搏劲三湘终成器,五溪贤才化鲲为鹏逐鹿中原定夺魁”来给学生讲解“藏字联”,此三联嵌入“怀化”二字,激发了同学们的家国情怀。与此同时,我还趁机讲解屈原和怀化(古称“五溪”)的渊源、“香草美人”的手法、“三湘四水”的由来、“折桂夺魁”的故事等。此外,我还用“有公勇于心,放怀争锋胸中云梦迎佳绩;得笃诚在骨,化思成墨笔底乾坤书华章”来讲解我校校训“公笃诚勇”;用“璞玉浑金难定价,终为良器;美竹嘉木已成荫,必是善材”来诠释“同义对”,解读我校“桐林有嘉木,璞玉在三中”的励志语。
在日常教学中,我也会积极挖掘对联资源。讲解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时,我用潭柘寺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章不重点描写潭柘寺这个著名景点,而是一笔带过,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郁达夫对于秋味的深深眷恋;在解读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时,我列举了“九一八事变”后有人为死者写的一副挽联,上联为死,下联倒着写了生,表示宁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以帮助学生理解鲁迅对民族的期冀;在讲解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在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这一观点,我引用了黄埔军校的对联故事——黄埔军校创立初期,大门上有副对联写道“升官发财,请走别道;贪生怕死,莫入斯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学校性质发生了变化,有人就将这副对联改为“升官发财,莫走别道;贪生怕死,请入斯门”,两个字位置一换,意思情感完全改变,黄埔军校变成了贪生怕死者的藏身之地、升官发财者的欲望之所,学生在故事中豁然开朗……对联引用成了课堂上学生最期待的时间,其间文化的薪火相传成为课堂最闪亮的点缀。
用辩论丰富课堂。我特别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辩论赛,在课堂教学中也非常注重运用辩论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因势利导,在文本中发掘可辩之题,让学生进行自由辩论,成为我的课堂的常态。在教授曹禺先生的《雷雨》时,学生虽然很容易读懂文本,但大多局限在赏情节、看故事、感慨复杂的人物关系,而很难理解里面精彩万分的潜台词,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为此,我设下辩论题——正方观点“周朴园对鲁侍萍是真情”,反方观点“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假意”,学生们立刻变为针锋相对的两大阵营,深入文本去分析每一句台词、揣摩每一个细节。在唇枪舌剑的交锋中,学生们对有着浓厚封建思想的资本家周朴园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人性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也掌握得更加熟练。在此基础上,我又抛出一个辩题——“繁漪对周萍的感情到底是报复还是爱”,让学生进一步去探讨更多次要人物的形象。辩论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话语权,同时适当地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理解剧中人物。
还有一次,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评论鲁迅先生《祥林嫂》的文章,里面有个观点——祥林嫂是一个生命中没有春天的女人。当时,我们恰好在学习这篇课文,于是我立刻设计好辩题——正方观点“祥林嫂的生命中有过春天”,反方观点“祥林嫂的生命里没有春天”。学生情绪高涨,经过两天的准备,在陈述观点时对文本的理解甚至超出我的预料。反方观点说祥林嫂是在春天里失去了丈夫、在春天被婆婆卖到了深山里、阿毛也是在春天被狼叼走的,她的生命里根本没有春天。正方观点却认为,春天就是希望,就是温暖,与季节无关:祥林嫂嫁给祥林,夫妻恩爱是春天;祥林死后回到鲁镇,凭力气养活自己,“嘴角有了笑影”是春天;嫁给贺老六,生了阿毛,有一个知冷知热的男人疼着,有一个可爱的孩子伴着,也是春天。在精彩的思维碰撞中,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当时千千万万劳动妇女悲惨的命运,而且明白了造成她们悲惨命运的根源。
王力先生有句座右铭“龙虫并雕”,在课堂中,我所运用的或许只是一些“雕虫小技”,却的的确确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让我感到欣喜,也给了我继续探索下去的力量。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刘洁
用哲学引领课堂。哲学是科学之母,是人类不断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产物。新课标要求我们引导学生认清文学作品典型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关系、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以及感性向理性发展的必然,培养学生透过形象、感性思维,启动理性思维,进行抽象理解的素质和能力。从当前的教育情形来看,学生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普遍不愿意也不善于思考,写文章多抒发个人喜怒哀乐或堆积素材,少有议论深刻的文字。以2019年高考作文为例,作文要求对“不理解、不愿意、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并分析原因,理解劳动的本质及价值。在写作中,学生普遍存在对“劳动”理解肤浅的问题。谈到劳动,不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地,就是环卫工人深夜打扫街道,不是时传祥掏粪,就是雷锋助人为乐……他们完全是用素材填充思维的空白,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劳动,只知道一味地往“政治正确”“三观正确”靠拢,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法国作家梅里说:“我写文章不计算数字,而计算思想。”在语文课堂中,我会根据文本的内容适当地引入哲学方法进行分析。比如在上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一课时,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文章层层深入、对比彰显的写作手法,而且对朱光潜独特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让学生能够从各个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课上,我提了两个问题——首先,我问同学们:你认为粪便是香的还是臭的?大部分同学说是臭的。紧接着,我提出第二个问题:如果是臭的,为什么会有蛆在里面爬来爬去,会有苍蝇不断地扑向它?学生的思维打开后,才知道自己看问题的片面化、局限性,“当局者迷”。由此,上升到哲学原理——如何全面地看待问题。接着,再通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加深学生的理解。
用对联点缀课堂。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门语言艺术,蕴含着人们的理想和情趣,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情感。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对联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既可以传承文化,又可以传递感情,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上《奇妙的对联》一课时,除了介绍对联的基本知识外,我还结合自己的对联创作实践来加深同学们的理解。我用自己为怀化三中写的高考对联“胸怀万象,笔化千钧”“三湘才俊竞秀胸怀万卷乘风去,五溪蘅芷争芳笔化千钧折桂还”“黔中俊彦怀瑾握瑜搏劲三湘终成器,五溪贤才化鲲为鹏逐鹿中原定夺魁”来给学生讲解“藏字联”,此三联嵌入“怀化”二字,激发了同学们的家国情怀。与此同时,我还趁机讲解屈原和怀化(古称“五溪”)的渊源、“香草美人”的手法、“三湘四水”的由来、“折桂夺魁”的故事等。此外,我还用“有公勇于心,放怀争锋胸中云梦迎佳绩;得笃诚在骨,化思成墨笔底乾坤书华章”来讲解我校校训“公笃诚勇”;用“璞玉浑金难定价,终为良器;美竹嘉木已成荫,必是善材”来诠释“同义对”,解读我校“桐林有嘉木,璞玉在三中”的励志语。
在日常教学中,我也会积极挖掘对联资源。讲解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时,我用潭柘寺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章不重点描写潭柘寺这个著名景点,而是一笔带过,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郁达夫对于秋味的深深眷恋;在解读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时,我列举了“九一八事变”后有人为死者写的一副挽联,上联为死,下联倒着写了生,表示宁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以帮助学生理解鲁迅对民族的期冀;在讲解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在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这一观点,我引用了黄埔军校的对联故事——黄埔军校创立初期,大门上有副对联写道“升官发财,请走别道;贪生怕死,莫入斯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学校性质发生了变化,有人就将这副对联改为“升官发财,莫走别道;贪生怕死,请入斯门”,两个字位置一换,意思情感完全改变,黄埔军校变成了贪生怕死者的藏身之地、升官发财者的欲望之所,学生在故事中豁然开朗……对联引用成了课堂上学生最期待的时间,其间文化的薪火相传成为课堂最闪亮的点缀。
用辩论丰富课堂。我特别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辩论赛,在课堂教学中也非常注重运用辩论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因势利导,在文本中发掘可辩之题,让学生进行自由辩论,成为我的课堂的常态。在教授曹禺先生的《雷雨》时,学生虽然很容易读懂文本,但大多局限在赏情节、看故事、感慨复杂的人物关系,而很难理解里面精彩万分的潜台词,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为此,我设下辩论题——正方观点“周朴园对鲁侍萍是真情”,反方观点“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假意”,学生们立刻变为针锋相对的两大阵营,深入文本去分析每一句台词、揣摩每一个细节。在唇枪舌剑的交锋中,学生们对有着浓厚封建思想的资本家周朴园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人性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也掌握得更加熟练。在此基础上,我又抛出一个辩题——“繁漪对周萍的感情到底是报复还是爱”,让学生进一步去探讨更多次要人物的形象。辩论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话语权,同时适当地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理解剧中人物。
还有一次,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评论鲁迅先生《祥林嫂》的文章,里面有个观点——祥林嫂是一个生命中没有春天的女人。当时,我们恰好在学习这篇课文,于是我立刻设计好辩题——正方观点“祥林嫂的生命中有过春天”,反方观点“祥林嫂的生命里没有春天”。学生情绪高涨,经过两天的准备,在陈述观点时对文本的理解甚至超出我的预料。反方观点说祥林嫂是在春天里失去了丈夫、在春天被婆婆卖到了深山里、阿毛也是在春天被狼叼走的,她的生命里根本没有春天。正方观点却认为,春天就是希望,就是温暖,与季节无关:祥林嫂嫁给祥林,夫妻恩爱是春天;祥林死后回到鲁镇,凭力气养活自己,“嘴角有了笑影”是春天;嫁给贺老六,生了阿毛,有一个知冷知热的男人疼着,有一个可爱的孩子伴着,也是春天。在精彩的思维碰撞中,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当时千千万万劳动妇女悲惨的命运,而且明白了造成她们悲惨命运的根源。
王力先生有句座右铭“龙虫并雕”,在课堂中,我所运用的或许只是一些“雕虫小技”,却的的确确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让我感到欣喜,也给了我继续探索下去的力量。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