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与氯米帕明治疗脑外伤后抑郁临床对照观察

来源 :中国医药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氯米帕明治疗脑外伤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脑外伤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艾司西酞普兰与氯米帕明片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1、2、4、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显效率分别为80%和83.3%,疗效相当(P〉0.05).治疗8周末HAMD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HAMD及SDS评分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第一周末即显著下降,而氯米帕明组第二周末才显著下降.副反应
其他文献
针对异构云部署复杂、计算量大、频繁信息交互等问题,提出了认证代理和服务代理两种异构云服务模式,设计了异构云中具有较低握手次数的代理签名方案,从而提高了认证执行效率。此外,该方案能够有效防止恶意节点的重放攻击、伪造攻击和中间人攻击等。
中枢性高热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如果抢救及时,降温实施治疗越早,脑保护作用越明显,效果越好[1] .因此,及时有效降温,控制高热是减轻脑损害、促进脑细胞功能的不可缺少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L-OHP)新辅助化疗(NAT)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两种药物对颅脑术后角膜损伤治疗的影响.方法:将44 例颅脑术后角膜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 例,观察组采用人工泪液贝复舒滴注;对照组采用氯霉素滴眼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