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与不刻意(随笔)

来源 :星星·诗歌原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89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时,灵感来了,这家伙根本就不管我身处何方。我赶紧张开手,猛一攥。感觉诗就在其中了。缓缓张开手,复又失之——或者说,诗,从来都在,就是那张开、猛攥带来的空白与透明。我一直认为,写诗,要刻意;而表达的效果,要不刻意。要瞄准它、去捉住它;又要无功利、不强加命题地呈现它。
  关于写之刻意,我不认为“诗到语言为止”。诗从语言开始,应该发散出去,到达语言之外的某处,我不问它抵达之处,是感受、是况味、是思想、是情感,还是其他存在。总之,我要诗有所表达,不仅仅是作为语言。我说的写之“刻意”,即创作观不是历史虚无与现实虚无,更不是价值虚无。诗人之为人,在一个具体的社会与时代维度里,是重要的一环。这一环天然具有表达的责任,以证明,这一环没有断脱。
  写之刻意,我不认为“诗无用”。诗当然不能工具化。但也不是说,诗就是充闲帮庸之趣。诗,是诗人与社会对话的诉求,是建立另一重维度世界的努力。詩人之为诗,诗是人之灵,是暗夜里的火炬,是生命更高的形态,我说的诗之“用”,就是让人成为能够审美的人。而审美,不仅仅是专注于对修辞之美、对文本的理解、领悟与欣赏,而是一种对人之高贵与优雅的判断与体认,是一种拒绝自我染污与异化的能力。
  写之刻意,是在动笔前,即建立人格。以人之格,奠基诗之格。这里的人格,不是平常所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不是个人的道德品质,而是一种完整的现代人价值,一种进步意义上的人的存在。诗的写作,当致力于一种进步的、开化的、反省的、成长的人格建设。
  至于表达的效果,却是要不刻意。
  达到灵动、率性、自在的诗意,需要接通人气。表达人生经验,才是接通人气之根本。悬空高蹈的诗,虚伪做作的诗,只能在语言里空转。
  达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的诗意,需要接通地气,本土氛围、日常生活,皆是诗人真实脚踏之地。这块土地的气息,力量远远大于泊来的洋大师二手经验。
  本土和日常,是个体、是细节、是质感。生命的纹理、情感的褶皱、精神的刻度,只有通过对具体的人的触及才能得到。本土和日常,即是我们最熟悉的具体的人的总和。因为不能深入地关注人内心、关注已经发生在自己和身边人群身上的这个深刻而丰繁的时代,所有的写作将处在一种“失语”状态里,而遮掩“失语”的做法只能是:刻意、做作,以修辞的形式。
  我不反对诗作为语言艺术的所有可能。以人为本、在人之上,我乐见所有形态的语言之花。
其他文献
植物的问题  植物有什么问题?  不过是雨落在她的花瓣上  她就轻轻颤抖  不过是风吹过她的叶子  她就轻轻颤抖  不过是你长久注视她  然后,起身离去  她还站在那里  用她所有的花瓣和叶子  轻轻颤抖  容 器  事物的因果关系让人费解  比如将水注入水杯  水就渐渐不再沸腾了  比如独自一人呆久了  就会习惯和另一个自己  和谐相处  就不会那么强烈感受到  不被需要的痛苦  我知道孔子對颜
期刊
还 原  我打碎意境的玻璃  看见裂纹中的我  嘴角拉紧  像钩前鱼  唐瑟友  他父亲率领他两个叔叔还有他  还有七八条罡罡狂吠的牙狗、围狗  一星期后从大山里钻出來了  爬犁上是一头熊两匹野猪三只狍子……  唐瑟友来上学时戴着水獭皮的帽子  两颗大眼珠闪着雪地动物的光芒;  唐瑟友大我两三届是我小学时代的偶像  他家的炊烟是那个贫困年代绮丽的云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期刊
我还是愿意在农村活着  你看,  我长出一身风和野草  在春天的山坡上执迷不悔  月一来,我就随便躺在地里  呼吸整个麦田  夏天的黄昏在蒲扇上摇过去  蝉叫得像要去春秋战国  马齿苋开小花,  却在墙角占据一个桃源  秋天嘛,我坐在草垛上  看五谷六畜  内心安详  农夫与村妇都面容喜庆  村庄在雪中矮下来  直到玻璃上的厚霜  替它吐出花朵  我還是愿意在旧貌新颜的农村活着  我还是爱粗手厚茧
期刊
风忍住没有吹  天空已经瘦了很久  终于有了漫天的黄金  风忍住没有吹  很多事物  一吹 就散  婚 姻  你看 拴石头的铁链  也被石头拴住  一起凝固、生锈  相互敌视  又相依为命  像极了一些婚姻  火 车  我又听到火车长鸣  从你身后传来  趁着天黑  把一些事物运回  我抽出一根肋骨  铺成軌道  预定了所有车厢
期刊
我乘着一张机票飞抵凉山  用了一整天在山野行走  想攀上悬崖村的天梯  听那里的老人和孩子  讲述生命与生存  从群山到群山  我用了整整一天啊  终于来到这小小山冈  向导随手一指说:看  悬崖村  就在龙头山的对面  向远处向高处深深凝视  那是我在黑夜和睡眠中  也能够指认的悬崖  就像我的靠山,燕山的悬崖  埋着我祖宗的骨头  高于我和我们的命运  我知道有悬崖就有山民  也必定有山羊  
期刊
天宫二号  中秋的夜空宁静 深邃  无法揣摩宇宙的心情  空中悬着的镜头  打磨得溜圆 擦得铮亮  那只摁着快门的手  还藏在众神的背影里  宙斯那无形的手  稳稳托着一团圣火  向彗星的反方向運动  按一个东方的意念  从容得不偏不倚  它没有在太空抢占  一颗星宿位置的企图  而只想在变幻的银河里  安放一个古老的梦想  月亮白得很安详  那高冷的脸色  让我在半夜的这场盛事中  茫然不知所措
期刊
枣园记  一粒枣落地生根  很快一片枣园梦幻里苏醒  海纳百川,一种阵痛里  灯光亮成黑夜的群星  每一扇窗口  咀嚼出时局的安危  小米加步枪的那些战事  翻山越岭  在枝头眉飞色舞  让整个寒冬远离人心的视线  神州从枣园的风韵里  找到春天的情怀  我也是你熟透的一粒蜜枣  根植巴蜀,花儿  却开在你的心田  延河水  生动的舞姿醉倒秦时的月  迷恋上汉时的关  黄土高原悠扬的情怀  浪花里
期刊
遗 传  你的扁指甲给了我  你的抬头纹给了我  你粗糙的皮肤给了我  矮个子,沉默寡言  你的宽骨架,大脸庞都给了我。  我一度憎恶自己  我的埋怨,叛逆,暴躁  伴随了整个少年时期  我们交流很少,少到如今  习惯了彼此尴尬地坐着  我甚至怀疑我们不是父子,只是  两株长得比较像的树而已。  这些年,起风时我学着“唰唰——”  学着轻轻侧身,借助根须学拥抱  父亲,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爱
期刊
照  饕餮之后  我张开嘴  你拿手电筒  对着我喉咙  往里照  会不会  有许多  猪狗牛羊  在我胃里  一下子  都苏醒  抬起头  它们看见是  另一個人  它们一定  又集体  默默低下头  桃  桃花开了  而我不知  千里之外  我怎能知  不是兄弟  打来电话  书斋之内  我怎能知  家父坟地  桃花灼灼  不废春时  如同往日——  我在读书  我父耕地  桃花纷纭  落满牛
期刊
据我的母亲说,我出生在一个叫郑十八的小村庄里,这就是我的家乡。十天后,我就被抱离这里,以至于我永远认不全这个村庄的人,叫不出这个村庄山山水水的名字。在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我不愿意回到那个地方,因为陌生,绝对的陌生。陌生的雨落在陌生的屋顶上。  然而有两件事在我的记忆里不可磨灭。一是祖母的葬礼。大雨滂沱,天地全是水汽。在郑十八的晒谷場上,我哥在雨水的包围中致悼词,里面有一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