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然而,放眼小学阅读教学,许多语文教师并没有创造良好的体验环境,也没有选好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没有找准体验探究的切入点,忽略了语文阅读的人文性和互动性。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能自主地思考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精设课堂,让学生体验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一、精设课堂,注重学习体验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会将体验融入课程当中,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体验式教学”注重亲历性、独特性,是优化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
1.打造自主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特别是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要注重学生的体验感知、体验思维、体验情感、体验实践和体验创新。
2.介入形象思维,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可以说,小学生都是想象力的创造者,他们思维活跃,富于幻想,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个优势,激发他们进行最大胆、最奇妙、最活跃的想象。同时教师要充当辅助者,帮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想象、创造、体验中升华感悟,培养语文阅读能力。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一文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蓝宝石有多蓝?湖水有多蓝?拉萨的天空到底有多蓝?在《蒲公英》一文中,白色的蒲公英随着风会飞到哪些地方呢?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有趣的想象给了学生创造的空间,营造了想象的乐趣,更有利于学生的快乐学习和健康发展。
二、联系生活,激发学习体验
知识源自生活,语文学习也离不开生活的积淀。因此,小学语文要走出课堂,教师要走下讲台,学生要走出课本,走进生活。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生活中教学,知识才能被丰富化和色彩化,学生的感知能力才能活跃和积极。
1.回忆入课本
例如,学习六年级课文《负荆请罪》时,讲课前我会让学生去回忆日常生活中,当他们犯了错误的时候,他们会不会主动去承认错误,又会不会深明大义地去原谅他人犯下的错。学生们积极发言,有的说,如果是自己错了会主动去道歉;有的说,虽然知道自己错了,但是不好意思道歉;还有的说,如果他人向自己道歉,但伤害很深的话就不一定会原谅他。在学生交流后我再开始教学《负荆请罪》。通过讲解和课前的生活回忆,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廉颇是一个知错能改、迷途知返的人,蔺相如是一个顾全大局、宽容大度的人。这就将学生的回忆和课本结合了起来,学生的学习也变得主动、有效了。
2.体验生活入课本
如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课,文章主要讲了大自然的美好。教学时,我们可以先组织学生去郊外或者公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倾听鸟儿的歌唱,去感受微风的拂面和沃野的耕耘。在自然的清新环境下,学生们充满热情和乐趣,对文章的内容也有了深切的感悟,做到了真正的实践,真正的体验。
三、角色扮演,促进学习体验
角色扮演即是学生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文本。学生通过自己在角色中的定位,把陌生的、外在的、与自己无关的阅读对象变成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的语文活动过程,进而获得对文章情感内容的独特而积极的审美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表现能力强,他们通过自己的感知来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具体形象而且充满吸引力。借助角色扮演这一表演形式,学生真正融入了课堂,深入了课文。
如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负荆请罪》一文,在讲解完课文后,我让学生自由组合,合作制作道具,表演课本剧《负荆请罪》。学生如临其境,深深体会到了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通过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晦涩而难懂的课本内容也变得轻松易懂起来。从服装的制作,语言的表达,到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多方面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使得语文教学逐渐从书面走向了实践。
四、借助多媒体,深化学习体验
多媒体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一个主要方法,通过图、影、声、乐的模式,把书本变成动态的资料,更能让学生对语文课程充满兴趣。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神奇的克隆》一文中,举了生活中一些简单的例子,如植物的嫁接,培育优良的蔬菜等。在讲述这篇文章前,我先给学生看了一部关于克隆的电影《第六日》的一部分,给学生一个导引,并提出问题:克隆是不是真的对人类有意义呢?问题的答案在课本上是没有的。在讨论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明显提高了,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同时学生的知识能力也得到了扩展,不再拘束于课本的思维中。
精设课堂,注重体验,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趋势。教师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的印象,就能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的真情寓意,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的课堂效果才能带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
(责编 刘宇帆)
一、精设课堂,注重学习体验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会将体验融入课程当中,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体验式教学”注重亲历性、独特性,是优化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
1.打造自主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特别是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要注重学生的体验感知、体验思维、体验情感、体验实践和体验创新。
2.介入形象思维,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可以说,小学生都是想象力的创造者,他们思维活跃,富于幻想,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个优势,激发他们进行最大胆、最奇妙、最活跃的想象。同时教师要充当辅助者,帮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想象、创造、体验中升华感悟,培养语文阅读能力。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一文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蓝宝石有多蓝?湖水有多蓝?拉萨的天空到底有多蓝?在《蒲公英》一文中,白色的蒲公英随着风会飞到哪些地方呢?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有趣的想象给了学生创造的空间,营造了想象的乐趣,更有利于学生的快乐学习和健康发展。
二、联系生活,激发学习体验
知识源自生活,语文学习也离不开生活的积淀。因此,小学语文要走出课堂,教师要走下讲台,学生要走出课本,走进生活。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生活中教学,知识才能被丰富化和色彩化,学生的感知能力才能活跃和积极。
1.回忆入课本
例如,学习六年级课文《负荆请罪》时,讲课前我会让学生去回忆日常生活中,当他们犯了错误的时候,他们会不会主动去承认错误,又会不会深明大义地去原谅他人犯下的错。学生们积极发言,有的说,如果是自己错了会主动去道歉;有的说,虽然知道自己错了,但是不好意思道歉;还有的说,如果他人向自己道歉,但伤害很深的话就不一定会原谅他。在学生交流后我再开始教学《负荆请罪》。通过讲解和课前的生活回忆,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廉颇是一个知错能改、迷途知返的人,蔺相如是一个顾全大局、宽容大度的人。这就将学生的回忆和课本结合了起来,学生的学习也变得主动、有效了。
2.体验生活入课本
如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课,文章主要讲了大自然的美好。教学时,我们可以先组织学生去郊外或者公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倾听鸟儿的歌唱,去感受微风的拂面和沃野的耕耘。在自然的清新环境下,学生们充满热情和乐趣,对文章的内容也有了深切的感悟,做到了真正的实践,真正的体验。
三、角色扮演,促进学习体验
角色扮演即是学生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文本。学生通过自己在角色中的定位,把陌生的、外在的、与自己无关的阅读对象变成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的语文活动过程,进而获得对文章情感内容的独特而积极的审美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表现能力强,他们通过自己的感知来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具体形象而且充满吸引力。借助角色扮演这一表演形式,学生真正融入了课堂,深入了课文。
如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负荆请罪》一文,在讲解完课文后,我让学生自由组合,合作制作道具,表演课本剧《负荆请罪》。学生如临其境,深深体会到了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通过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晦涩而难懂的课本内容也变得轻松易懂起来。从服装的制作,语言的表达,到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多方面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使得语文教学逐渐从书面走向了实践。
四、借助多媒体,深化学习体验
多媒体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一个主要方法,通过图、影、声、乐的模式,把书本变成动态的资料,更能让学生对语文课程充满兴趣。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神奇的克隆》一文中,举了生活中一些简单的例子,如植物的嫁接,培育优良的蔬菜等。在讲述这篇文章前,我先给学生看了一部关于克隆的电影《第六日》的一部分,给学生一个导引,并提出问题:克隆是不是真的对人类有意义呢?问题的答案在课本上是没有的。在讨论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明显提高了,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同时学生的知识能力也得到了扩展,不再拘束于课本的思维中。
精设课堂,注重体验,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趋势。教师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的印象,就能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的真情寓意,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的课堂效果才能带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