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临床综合优质护理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4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ECMO治疗,综合组患者予以综合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2月后心肌酶谱指标水平与心功能指标水平差异.结果 综合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心肌酶谱与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月后,综合组各项心肌酶谱指标水平低于
【机 构】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福建厦门36100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肺科,福建厦门3610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临床综合优质护理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4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ECMO治疗,综合组患者予以综合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2月后心肌酶谱指标水平与心功能指标水平差异.结果 综合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心肌酶谱与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月后,综合组各项心肌酶谱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各项心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2月后,各项心肌酶谱指标水平低于护理前,心功能指标水平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优质护理用于行ECMO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建议应用推广.
其他文献
病理诊断作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为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保障,因此临床病理专科人才的培养也成为近来关注的重点.将翻转课堂与学生自主小讲课相结合,在网络信息资源的助力下,应用于临床病理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培训医师根据课前教师给出的主题,自主查阅资料,并制作PPT课件进行自主讲课,课后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答疑解惑,实现知识的内化.结果 发现翻转课堂结合学生自主小讲课的教学模式,能提高专科培训医师的临床病理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两者结合使用,能相互弥补缺点,充分发挥各自优点,是一种很有效的临床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及自我接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叙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时和住院1、2、4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自我接纳问卷(SAQ)评分,并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护理总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住院1、2、4周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1
目的 探讨手术室心理护理对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术中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出院时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干预后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增龄对大鼠心成纤维细胞(CFs)生长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1月龄、3月龄大鼠CFs,利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能力变化;免疫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干细胞表面标志物nanog、sox2、oct4、scal-1和c-kit的表达差异,利用成脂、成骨、成心肌诱导液检测各组CFs多向分化能力差异.结果:培养的各组CFs均表达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符合心成纤维细胞特性;贴壁2~4 d时,各组CFs处于对数生长期,4~5 d时处于平台期,5~6 d时处于下降期;贴壁2~6 d时,新生组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