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毒病机理论辨治大肠癌转移探讨

来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dWE4R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毒病机理论认为癌毒是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癌毒流注”是大肠癌转移的核心病机,“正气亏虚”是大肠癌转移的内在原因,“湿热瘀毒互结”是大肠癌转移的必要条件.大肠癌转移的主要病理因素包括虚、毒、湿、热、瘀,基本病机为“正气亏虚、癌毒流注,湿热瘀毒互结”,治疗以“抗癌解毒,扶正祛邪”为原则,主要治法包括益气扶正、抗癌解毒、清热化湿、祛瘀散结、疏肝宣肺.文章探讨运用癌毒病机理论辨治大肠癌转移,以期为中医药防治肿瘤转移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文章介绍董氏儿科运用膏方调治小儿慢性虚损性疾病的临证经验.主要从补偏救弊、平衡阴阳,调补五脏、脾胃为要,用药轻灵、补而勿过3个方面进行介绍,强调辨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选方、配伍切合小儿生理与病理特点.并附医案3则,以飨同道.
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同样是现代化最为迫切的关键时期,把握现代化的正确方向是攸关中医体系完整和根本特征的关键核心,现代化的策略和方法将决定此关键核心.文章基于中医发展历史和当前发展环境提出现代化的“四阶段”论,即继承、学习、创新和引领阶段,分别应采取“古为今用,化古为今”、“西为中用,化西为中”、“今为医用,化今为医”、“中为今用,化中为今”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能保证中医源活流清,持续发展.“四阶段”论在现代化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可认为是先后进行的线性承接关系,但在中医现代化这一伟大
皮部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素问·皮部论》就有专篇论述.皮部位于人体表层,是局部望诊的重要观察内容.在整体观念思维下,皮部与肺卫是有机的整体,与脏腑经络是内外的统一.皮部与气血、营卫、脏腑、经络关系密切,根据其色泽、形态、部位的局部变化,可以辨识程度、病位、病性的整体状态,使局部望诊的“司外揣内”成为可能,也为局部望诊的皮部脏腑分区提供了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