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不断的改革创新,养成教育逐渐显现,养成教育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使其发挥最大的效果,但是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生的养成教育成为了现在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本文对养成教育的概念以及重要意义进行简单的阐述,并且提出了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学生养成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学科教学 养成教育 方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变迁,人们对教育的目的进行了一定的转变,想要让学生得到全面的教育,因此养成教育概念被提了出来,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行为方式进行规范,并且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成长为一个全面型的人才。在学科教学中引入养成教育已经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一.养成教育的概念
养成教育是学校针对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其主要内容是学生的基础文明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通过系统完善的教育环境和过程,使学生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的一种教育手段[1]。
二.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思想道德上,大部分学生都是积极的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但是也在一些不良因素的冲击下,使得大部分学生的观念和思想产生错位,其以自我价值为核心,忽略集体意识和观念,而养成教育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对这种状况进行有效的缓解;其次,目前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方式,并且缺乏一定的自律性,导致学习效率相对较差,而养成教育可以对其行为方式进行有效的规范,使其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与此同时,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生养成教育的方法
1.在养成教育中突出思想教育
思想问题在所有问题中排在首位,因此对于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可以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将语文内容和社会中焦点问题进行结合,可以讲解一下著名的创业人和其创业故事,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未来的想象,并且设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让学生明白奋斗拼搏的意义,使其有效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2]。
2.在养成教育中形成合力教育
学生受到的教育主要来自于学校和家长,将其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全面的人才,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达到共同培养学生的目的。比如,老师可以进行定期的家访,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并且与家长共同协作达到共同教育的效果。再比如,老师可以定期的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交流讨论在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并且及时的提出解决措施,保证养成教育更好的进行,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3.全面发展,相互促進
学校的教育必须是全方位的,而养成教育也必须是全方位的。只有让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教育,其才能发展成一个健全的人才。但是目前的教育现状是学校只注重学生的分数,使得养成教育根本无法顺利开展。因此需要对教育观念进行一定的转变,加大养成教育的力度,使养成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学科教育中,从而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4.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
老师在养成教育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养成教育的质量是受到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因此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3]。首先,要让教师对教育的目的进行转变,降低教育的功利性,并且加强养成教育的培养;其次,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从而使其自身的行为举止更加的规范,因此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影响;最后要站在育人的角度上,认真的研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规律,并且将其有效的落实,使其发挥其应有的最大效果。
5.运用多种手段促进养成教育
首先要强调校规,使其可以对养成教育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根据学生的认知来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并且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让其进行必要的讨论,从而使其更加明白养成教育的意义;其次,要运用激励机制对养成教育进行深化,良好的行为方式需要日积月累,老师需要具有一定的耐心,另外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且对其进行适当的鼓励,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同时培养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要制定评价制度,对养成教育进行有效的落实。评价制度对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起着重要的引导和监督作用,比如,老师可以组织评选活动,让学生选出行为表现最好的学生,让其可以起到一定的榜样作用,与此同时,可以起到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的作用,从而有效的使养成教育得到落实。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随着国家对教育进行改革,养成教育也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养成教育可以对学生的行为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使其可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并且发展成一个全面的人才,但是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问题的关键,本文提出一定的措施,希望可以对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韩伯卿.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生的养成教育[J].学周刊,2017,10(04):107-108.
[2]黄成华.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1(07):145.
[3]郑文超.抓实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J].社会心理科学,2009,11(04):132.
关键词:学科教学 养成教育 方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变迁,人们对教育的目的进行了一定的转变,想要让学生得到全面的教育,因此养成教育概念被提了出来,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行为方式进行规范,并且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成长为一个全面型的人才。在学科教学中引入养成教育已经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一.养成教育的概念
养成教育是学校针对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其主要内容是学生的基础文明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通过系统完善的教育环境和过程,使学生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的一种教育手段[1]。
二.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思想道德上,大部分学生都是积极的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但是也在一些不良因素的冲击下,使得大部分学生的观念和思想产生错位,其以自我价值为核心,忽略集体意识和观念,而养成教育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对这种状况进行有效的缓解;其次,目前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方式,并且缺乏一定的自律性,导致学习效率相对较差,而养成教育可以对其行为方式进行有效的规范,使其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与此同时,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生养成教育的方法
1.在养成教育中突出思想教育
思想问题在所有问题中排在首位,因此对于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可以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将语文内容和社会中焦点问题进行结合,可以讲解一下著名的创业人和其创业故事,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未来的想象,并且设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让学生明白奋斗拼搏的意义,使其有效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2]。
2.在养成教育中形成合力教育
学生受到的教育主要来自于学校和家长,将其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全面的人才,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达到共同培养学生的目的。比如,老师可以进行定期的家访,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并且与家长共同协作达到共同教育的效果。再比如,老师可以定期的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交流讨论在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并且及时的提出解决措施,保证养成教育更好的进行,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3.全面发展,相互促進
学校的教育必须是全方位的,而养成教育也必须是全方位的。只有让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教育,其才能发展成一个健全的人才。但是目前的教育现状是学校只注重学生的分数,使得养成教育根本无法顺利开展。因此需要对教育观念进行一定的转变,加大养成教育的力度,使养成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学科教育中,从而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4.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
老师在养成教育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养成教育的质量是受到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因此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3]。首先,要让教师对教育的目的进行转变,降低教育的功利性,并且加强养成教育的培养;其次,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从而使其自身的行为举止更加的规范,因此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影响;最后要站在育人的角度上,认真的研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规律,并且将其有效的落实,使其发挥其应有的最大效果。
5.运用多种手段促进养成教育
首先要强调校规,使其可以对养成教育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根据学生的认知来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并且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让其进行必要的讨论,从而使其更加明白养成教育的意义;其次,要运用激励机制对养成教育进行深化,良好的行为方式需要日积月累,老师需要具有一定的耐心,另外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且对其进行适当的鼓励,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同时培养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要制定评价制度,对养成教育进行有效的落实。评价制度对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起着重要的引导和监督作用,比如,老师可以组织评选活动,让学生选出行为表现最好的学生,让其可以起到一定的榜样作用,与此同时,可以起到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的作用,从而有效的使养成教育得到落实。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随着国家对教育进行改革,养成教育也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养成教育可以对学生的行为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使其可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并且发展成一个全面的人才,但是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问题的关键,本文提出一定的措施,希望可以对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韩伯卿.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生的养成教育[J].学周刊,2017,10(04):107-108.
[2]黄成华.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1(07):145.
[3]郑文超.抓实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J].社会心理科学,2009,11(0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