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课的教学语言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rain9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优化教学的语言,树立美好的语言形象,体现在:一、音乐教学语言的韵律美;二、音乐教学语言的形象美;三、讲究教学语言的意境美;四、加强语言的逻辑性。
  关键词:音乐教育 优化 教学语言
  传统的音乐教学注重以唱歌为主,老师教唱,学生学唱。课堂气氛不够热烈,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更多地融入艺术元素。因此音乐教师也应注重教学语言。更好地进行艺术教育。课堂教学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我相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作为音乐教师,除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钻研教材以外,还必须注重语言修养,追求课堂教学语言,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音乐教学语言的韵律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的是对着人的心灵谈话的艺术。”在以歌唱为主的音乐课型中,歌唱中的音准、节奏、力度、速度等基本要求是应注重的,然而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韵律教学也很重要,韵律美的教学就是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歌词内容。以歌曲《青青的世界》为例:“请到这里来,这里有一个青青的世界。青青从哪里来,青青从这里的每一片树叶上来,青青从早晨的鸟语中来,青青从你的眼波中来,从你的梦境中业。”这甜美的音色,轻快的节奏,诗一般的语韵,将学生带入清新的户外世界,迎接明天的太阳。这将会激励学生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在这优美的朗诵韵律的激发下进行歌唱,定能收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二、音乐教学语言的形象美
  在平时生活中,同学们比较注意自己的形象。在音乐教学中,我也十分注意教学语言的形象。例如在艺苑风景线这个单元的教学中。首先用语言描绘舍赫拉查达和苏丹王的形象。舍赫拉查达年轻漂亮,勇敢机智。苏丹王粗暴专横、昏庸无道。然后看图片观察这两个的形象。最后听音乐联想这两个人的形象。第一个主题威严、狂暴,由全乐队奏出,代表凶残的苏丹王的形象。 紧接着,独奏小提琴奏出另一个充满幻想色彩的、优美的旋律,这是温柔的舍赫拉查达的主题,她仿佛在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着充满东方色彩的神秘故事。
  三、讲究教学语言的意境美
  在欣赏课教学中,讲究语言对意境的营造极为重要,从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各种场景,人物情感,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寻找音乐形象进入意境。在艺苑风景线这个单元的教学中。在“音乐与意境”这一环节中。教材选取了《晨景》、《嘎达梅林》、贝多芬《第三交响乐》第二乐章、《夕阳萧鼓》四个音乐片段,并提供四幅画面。让学生用诗歌、语言描述画面,并联系画面听赏四段音乐,让学生理解音乐艺术与语言的关系,能够恰当地选用音乐,烘托诗词、散文的意境,并懂得:音乐是通过听赏来品味音乐的意境美。
  在《晨景》教学中,让同学们回忆自己观察的日出。然后听音乐用上行的由弱到强旋律描述日出的过程,品味音乐的意境美。
  在贝多芬《第三交响乐》第二乐章的欣赏中,先让同学欣赏,然后再讲述内容。这是个沉痛悲戚,但又美到极点的乐章。在第一小提琴弱奏当中,哀婉的主要主题凄凄而现,C大调的中间部,仿似抚慰破碎心灵,未几,又返回c小调,情绪亦由此再起高涨,跟死神的咆哮毫无分别;而主题的喃喃自语,亦静静结束此乐章。贝多芬在中间部后面的变奏中首次让铜管乐器单独出现,体现出人民战士逝去后的悲壮。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品味音乐的意境美。
  在《夕阳萧鼓》的教学中,由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入手进行意境描绘。这部作品犹如一幅长卷画面,把丰富多彩的情景联合在一起,通过动与静、远与近、情与景的结合,使整个乐曲富有层次,高潮突出,音乐所表达的诗情画意引人入胜。然后让同学听完后再要求进行简短的讨论,描述春江、月夜、春花、小船,这些让人感动的的意境,做到情景交融,意味深长。再一次体会音乐的意境美。
  四、加强语言的逻辑性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还要重视教学语言的逻辑性。要注意词语在生活中与音乐中含义不同,要加以区分。在音乐中必须按照音乐的要求运用语言。例如生活中所说的节奏(生活节奏、工作节奏)常常用“快”与“慢”来形容,而在音乐教学中严格地说,应该用“紧凑”、“疏缓”来表示,因为节奏是由长短的时值组合起来的,它不决定音乐的慢与快。生活化的语言用在音乐教学中,不仅是不准确的,如果教师语言缺乏逻辑性,条理不清、重复累赘,嘴里老是挂着“这个”、“那个”的口头禅,不能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那么,势必造成课堂拖沓冗长,因此,加强语言的逻辑性,语言准确、简洁、流畅是优化音乐教学语言的关键。
  总之,美的教学语言不仅能够极大地增加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有的甚至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我们可以用美的语言去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唤起他们对美的体验和追求。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是掌握了语言的人,也是美化语言的人,更是创造语言艺术的人。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
  [2]王平《中学音乐教育》。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进入了高科技时代。利用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在城市里已经是常规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教育手段成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网络资源是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产物,远程教育资源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是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农村实施教改的需要,是提高农村教师业务素质的需要,是优化农村课堂教学过程的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结合多媒体及其组合发挥其作用已成为农村课程
期刊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因此,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
期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应该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善于从生活中总结出经验与感悟,这样学生才能放飞心灵,点燃激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与个性特征,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一、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一个人写东西要有感情地去
期刊
摘 要: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地理学科的思维能力,既依赖于地理知识的认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思维能力又赋予地理知识以认识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需要结合各类地理知识来进行。  关键词:地理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 尝试  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发展程度,是整个智力发展的缩影和标志。地理学科的思维能力,既依赖于地理知识的认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思维能力又赋予地理知识以认识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期刊
在高中音乐教育中,音乐鉴赏课是最重要的一个模块,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许多教师对此进行过探讨和尝试。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音乐鉴赏课在高中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才得以确定,并得到重视。现对高中音乐鉴赏课的课堂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正确理解音乐鉴赏课的作用  1.高中生的音乐认识还处在发展阶段,虽然他们比初中生有了一定的进
期刊
素描作为美术教学中造型艺术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能帮助我们提高整体而全面地观察世界、准确而客观地表现对象的能力,是促进学生眼、脑、手高度协调一致而行之有效的方法。素描教学在整个初中美术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提高造型准确性则是素描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初中生开展素描训练,既能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乃至生活上严谨的作风和求实的态度,又能锻炼意志力。  一、多分析、多研究、多比较,慢慢提高素描造型
期刊
摘 要:想改变学生畏惧作文的现状,提高学生创造性的写作能力,教师要打破固有的提笔作文就得六百字的写作模式,打破作文必须是完完整整的成品的固定想法,改变先点再写最后教师批讲的教学格式,给学生一颗无畏的心,让他们改变心态,树立信心,不再害怕写作。  关键词:打破旧模式 打破固定想法 改变教学格式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写作能力对于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马正平教授谈到作
期刊
摘 要:我们在科学实验课上,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应该注重探究活动的效益。而发挥学生同伴教育的力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科学实验课堂的有效性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新的学习方式,对促进学生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为此如何诱发每个参与课堂活动的人的探究激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同伴的作用,优化同伴队伍的建设,从而
期刊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十七世纪提出来的班级授课制以其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学校工作的计划性和实际社会效益而风行了三百多年后,其固有的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因材施教等种种弊端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起来。一种针对班级授课制中无法顾及学生个别差异、难以因材施教和促进所有学生最好地发展的教学模式呼之欲出,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梯度教学。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近年来受义务教育择校和城镇化进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在中学历史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则主要表现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是人对过去从来没有感知过的对象和印象的创造。在学生的智力结构中,想象力是一个基本因素,它是智力活动的翅膀,缺少了它,学生就不可能有创造性的认知过程、结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