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合作是中国—东盟国家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双方人文交流的重要形式。随着“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想的提出,特别是在2016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之后,中国—东盟政治对话、经贸关系之外的新支柱——拓展和加深双方的人文交流关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对于双方来说,新支柱的打造意在夯实双方对话与合作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社会土壤,深刻影响着双方政治对话、经济贸易与安全合作。但我们也看到,由于种种问题的存在,人文交流始终是中国与东盟对话与合作关系的薄弱环节。
机制创新,搭建人文交流平台
21世纪以来,中国—东盟人文交流与往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双方人文交流机制创新成果丰硕,人员往来规模也不断扩大。
其中,人文交流机制的不断创新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关系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以《中国—东盟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为标志,人文交流在2005年开始成为中国和东盟重点合作的领域。此后,中国—东盟陆续构建起以文化产业合作、教育交流与合作、青少年交流与国际旅游合作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文交流与往来机制。以文化交流为例,中国—东盟共同制定了《中国—东盟文化合作行动计划》,并以2014年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活动为契机致力于共同推进人文交流与合作关系。教育交流与合作是双方人文合作的优先领域。此外,中国将继续支持中国—东盟中心、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基金等平台建设,促进文教、青年、智库、媒体等领域交流。在实践中,“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青年事务部长会议”等创新性机制则对双方人文交流发挥了极为有益的影响。
在双方人文创新性机制的推动下,中国—东盟人员往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中国和东盟互访人次由2016年的3000多万增至2017年的近5000万,再创新高。在双方人员往来中,青年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2009年10月,中国和东盟启动“双10万留学生计划”,希望到2020年双方互派留学生人数均实现10万人以上。2016年,中国与东盟双向留学生总数实际上已超过20万人。显然,这增进了相互了解,进一步夯实了双方关系的民意基础,也犹如李克强总理所言,“人文合作蓬勃发展,已成为双方关系中继政治安全和经贸合作之外的第三支柱”。
人员往来:不对称与小摩擦
中国—东盟人员往来规模不断扩大,但双方在人员往来上呈现出明显不对称的态势,中国赴东南亚国家的人次要远远超过东盟成员国来华人次。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赴东盟国家人次增速非常明显,而东盟国家来华人次却基本停滞不前。
东盟国家来华人次增长缓慢除了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有关,还必须考察一个重要因素,与中国相比,欧美、日本等国家或地区的吸引力要更大。众所周知,扩大人文交流与往来规模的前提,必须建立在彼此有吸引力的基础之上,而对彼此信任与认知则是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无疑这需要中国高度重视形塑好在东南亚国际形象和增强在地区事务中的积极影响力。
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有序疏导,中国与东盟跨国人员的大规模流动还引致了双方文化的一些摩擦。近年来,特别是中国跨国人员大规模流向东南亚地区,结果引致了东南亚部分国家民众的不满情绪。这种不满情绪的产生有着多种因素,既有当地民族接纳度不足及东南亚部分国家政客的炒作、党争的聚焦,也有来自西方媒体与非政府组织(NGO)的渲染,当然还有中国部分人员的不文明行为及其中包含的文化差异。民心相通是中国一东盟关系的土壤,因此民意上对华及对中国人员的负面情绪应该得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政府充分的重视,而积极应对的态度与有序的疏导举措则成为必需。
激发市场活力
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发展迅速,但双方目前人文往来的动力大多来自顶层设计与政府层面,源自制度创新的推动,而双方人文往来的底层动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顶层设计与下层推动不仅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目前,我们在持续完善双方人文交流机制和加强创新的同时,也应该深挖市场内在的动力,以双方经贸与投资关系的升级发展拉动更多人员往来,以市场的需要拉动双方教育往来规模的扩大及提升人文交流的有效针对性。例如,近期在中国广西民族大学成功举办的中国—老挝高等教育合作论坛上,有学者建议高校与政府、企业应该“拼船出海”,共同到东南亚,在满足当地切实需求的基础上开办技能培训班、高职院校乃至高等院校。
发挥中资企业在东南亚地区的垂范作用
从目前的情况看,中资企业在东南亚市场经验不足,竞争意识不强,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未能充分评估投资风险。不仅如此,中资企业社会意识不强,承担社会责任不足。因而,部分中资企业并未能充分发挥公共外交的功能,融入当地,及展现中国的国家形象,进而难以充当率先垂范的角色。
以往我们关注更多的是,中资企业在改善企业形象方面的努力有益于降低投资风险。但实际上,中资企业是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形象的直接展现。因而,中资企业需要更好地融入当地社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反哺当地民众,以及使民众在中国投资增长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受益。
改善留学生培养制度
目前,中国高校在留学生培养和校友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制度缺陷,主要表现为,一是大部分接收东南亚或其他外国留学生的高校均设置了专门的国际学院或国际综合教育学院,这些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中国学生的面太窄;二是大部分高校均设有留学生公寓,这使留学生在生活层面也少有接触本地学生;三是国内高校重视“引进来”和培养的过程,但对留学生未来的去向及接下来的持续性联络、联谊则不够重视,难以使这些留学生有一个持续性的身份意识和对华亲近感。笔者认为,应当改革与完善中国高校留学生管理制度,促进留学生与本地学生的交流、磨合;持续跟进留学生回国后的情况,加强校友联谊和增强来华留学生的身份意识。通过这些,实现更多东南亚青年人认识中国、尊重中国。
现今留学生来华受教育以高等教育为主。但实际上,东南亚国家,特别是中南半岛几个国家,他们需要的不仅是高等教育,而且还包括职业教育、技能教育。因此,我们不妨鼓励与支持更多东南亚留学生来华接受职业教育、技能教育,及欢迎中国优质职业与技能培训市场企业到东南亚国家设立海外培訓中心。
人文交流与往来是一项涉及中国—东盟关系长远健康发展与“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议题。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是双方致力于打造的新支柱,在本质上属于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因而,在这一进程中,技能的培训、知识的学习等内容之外,实现中国与东盟国家民众在交流和磨合中认识彼此、尊重彼此更为重要。在某种意义上,相比前者,后者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实现质量提升的关键及夯实双方关系可持续发展社会土壤的根本。
机制创新,搭建人文交流平台
21世纪以来,中国—东盟人文交流与往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双方人文交流机制创新成果丰硕,人员往来规模也不断扩大。
其中,人文交流机制的不断创新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关系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以《中国—东盟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为标志,人文交流在2005年开始成为中国和东盟重点合作的领域。此后,中国—东盟陆续构建起以文化产业合作、教育交流与合作、青少年交流与国际旅游合作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文交流与往来机制。以文化交流为例,中国—东盟共同制定了《中国—东盟文化合作行动计划》,并以2014年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活动为契机致力于共同推进人文交流与合作关系。教育交流与合作是双方人文合作的优先领域。此外,中国将继续支持中国—东盟中心、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基金等平台建设,促进文教、青年、智库、媒体等领域交流。在实践中,“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青年事务部长会议”等创新性机制则对双方人文交流发挥了极为有益的影响。
在双方人文创新性机制的推动下,中国—东盟人员往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中国和东盟互访人次由2016年的3000多万增至2017年的近5000万,再创新高。在双方人员往来中,青年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2009年10月,中国和东盟启动“双10万留学生计划”,希望到2020年双方互派留学生人数均实现10万人以上。2016年,中国与东盟双向留学生总数实际上已超过20万人。显然,这增进了相互了解,进一步夯实了双方关系的民意基础,也犹如李克强总理所言,“人文合作蓬勃发展,已成为双方关系中继政治安全和经贸合作之外的第三支柱”。
人员往来:不对称与小摩擦
中国—东盟人员往来规模不断扩大,但双方在人员往来上呈现出明显不对称的态势,中国赴东南亚国家的人次要远远超过东盟成员国来华人次。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赴东盟国家人次增速非常明显,而东盟国家来华人次却基本停滞不前。
东盟国家来华人次增长缓慢除了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有关,还必须考察一个重要因素,与中国相比,欧美、日本等国家或地区的吸引力要更大。众所周知,扩大人文交流与往来规模的前提,必须建立在彼此有吸引力的基础之上,而对彼此信任与认知则是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无疑这需要中国高度重视形塑好在东南亚国际形象和增强在地区事务中的积极影响力。
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有序疏导,中国与东盟跨国人员的大规模流动还引致了双方文化的一些摩擦。近年来,特别是中国跨国人员大规模流向东南亚地区,结果引致了东南亚部分国家民众的不满情绪。这种不满情绪的产生有着多种因素,既有当地民族接纳度不足及东南亚部分国家政客的炒作、党争的聚焦,也有来自西方媒体与非政府组织(NGO)的渲染,当然还有中国部分人员的不文明行为及其中包含的文化差异。民心相通是中国一东盟关系的土壤,因此民意上对华及对中国人员的负面情绪应该得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政府充分的重视,而积极应对的态度与有序的疏导举措则成为必需。
激发市场活力
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发展迅速,但双方目前人文往来的动力大多来自顶层设计与政府层面,源自制度创新的推动,而双方人文往来的底层动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顶层设计与下层推动不仅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目前,我们在持续完善双方人文交流机制和加强创新的同时,也应该深挖市场内在的动力,以双方经贸与投资关系的升级发展拉动更多人员往来,以市场的需要拉动双方教育往来规模的扩大及提升人文交流的有效针对性。例如,近期在中国广西民族大学成功举办的中国—老挝高等教育合作论坛上,有学者建议高校与政府、企业应该“拼船出海”,共同到东南亚,在满足当地切实需求的基础上开办技能培训班、高职院校乃至高等院校。
发挥中资企业在东南亚地区的垂范作用
从目前的情况看,中资企业在东南亚市场经验不足,竞争意识不强,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未能充分评估投资风险。不仅如此,中资企业社会意识不强,承担社会责任不足。因而,部分中资企业并未能充分发挥公共外交的功能,融入当地,及展现中国的国家形象,进而难以充当率先垂范的角色。
以往我们关注更多的是,中资企业在改善企业形象方面的努力有益于降低投资风险。但实际上,中资企业是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形象的直接展现。因而,中资企业需要更好地融入当地社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反哺当地民众,以及使民众在中国投资增长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受益。
改善留学生培养制度
目前,中国高校在留学生培养和校友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制度缺陷,主要表现为,一是大部分接收东南亚或其他外国留学生的高校均设置了专门的国际学院或国际综合教育学院,这些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中国学生的面太窄;二是大部分高校均设有留学生公寓,这使留学生在生活层面也少有接触本地学生;三是国内高校重视“引进来”和培养的过程,但对留学生未来的去向及接下来的持续性联络、联谊则不够重视,难以使这些留学生有一个持续性的身份意识和对华亲近感。笔者认为,应当改革与完善中国高校留学生管理制度,促进留学生与本地学生的交流、磨合;持续跟进留学生回国后的情况,加强校友联谊和增强来华留学生的身份意识。通过这些,实现更多东南亚青年人认识中国、尊重中国。
现今留学生来华受教育以高等教育为主。但实际上,东南亚国家,特别是中南半岛几个国家,他们需要的不仅是高等教育,而且还包括职业教育、技能教育。因此,我们不妨鼓励与支持更多东南亚留学生来华接受职业教育、技能教育,及欢迎中国优质职业与技能培训市场企业到东南亚国家设立海外培訓中心。
人文交流与往来是一项涉及中国—东盟关系长远健康发展与“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议题。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是双方致力于打造的新支柱,在本质上属于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因而,在这一进程中,技能的培训、知识的学习等内容之外,实现中国与东盟国家民众在交流和磨合中认识彼此、尊重彼此更为重要。在某种意义上,相比前者,后者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实现质量提升的关键及夯实双方关系可持续发展社会土壤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