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进化生成的存在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前提性界定是其生态思想的鲜明特征。通过人向自然、自然向人历史生成的探究,彰显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同共生性以及人类历史发展的生态进化视野。马克思立足于人类发展的历史维度,准确把握劳动本质和辩证法的深刻内涵,坚持从现实出发的实践生成论路向,阐释了 “两个完成”和“两个和解”的辩证关系以及人类全面发展趋向的多维视角。挖掘其深刻生态思想对当下中国生态文明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前提性界定;历史生成性;异化;生态
  中图分类号:A811;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9)04-0108-09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前提性界定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鲜明特征,基于上下语境在历史维度上进行发生学意蕴的关于人、社会、自然生成性探究,彰显了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历史演化机理。特别是对黑格尔以及整个哲学的批判剖析,实现了对劳动本质和辩证法的准确把握,认识到从先验概念出发的错误思辨路向进而转变为从现实出发的实践生成论路向。阐释了人化自然和自然化人并最终实现“两个完成”的辩证关系,扬弃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双重异化关系的资本主义制度,在历史实践的基础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并最终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廓清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双重“和解”的发展路径,构成了《手稿》的主要论证基调,挖掘其深刻生态思想对于当下中国生态文明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理论来源和重要价值准则。”[1]在《手稿》中,马克思论证了“人作为受动的自然存在物与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的生成的全面性、人的解放、社会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等多方面的辩证关系”[2],“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在自然界中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物,劳动实践是人作用于自然界的中介……建立共产主义是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解’的根本出路”[3]。对《手稿》做整体上的深入研究,会发现马克思在呈现自己生态思想时,会将一些前提加以明确和阐释。把握这些理论前提,会避免对马克思生态思想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有些反对观点就是在失去上下语境的情况下对马克思思想进行断章取义的误读。拘泥于静态割裂式的孤立研判路向,恰恰是马克思曾经批判过的旧有思想的再现。这些误读不仅扭曲了马克思的本真思想,而且也遮蔽其理论对当下重大的启示意义。
  一、逼近现实、具体、历史的唯物史观方法论
  在《手稿》中,马克思在方法論上发生了二次转换过程:第一次是从先验概念出发转换为从直观实际(直观唯物主义)出发,第二次是从直观实际(直观唯物主义)出发转换到从现实、具体、历史的实际(唯物史观)出发。但是,后者的转换在此时还没有最终完成,只是处在逼近的状态。促使这种转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莱茵报》时期,特别是对于林木盗窃法的探讨,马克思对国家、法是理性正义化身的预设前提产生了疑惑,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国家和法都成了私人财产的帮凶,成了私有财产的奴婢。马克思遭遇到要解释说明“物质利益的难题”,这种困扰迫使马克思发生了思想转变,深刻意识到要了解国家、法的本质,必须到市民社会中对国民经济学进行探究。二是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人本学思想对马克思产生了深刻影响,所以马克思在《手稿》中明确指出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实现了真正突破,并对黑格尔及其从前的一切哲学进行了批判梳理。“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作出了真正的发现,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4]200
  分析《手稿》中的生态思想,要把握住几个关键问题:人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为什么是这样的存在;马克思为什么要专门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进行批判;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的终极状态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其中一个阶段,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如何实现和解等。以往对《手稿》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异化劳动的探析,对其他几个问题的探讨相对较少,特别是对马克思批判黑格尔以及整个哲学的批判更是重视不够。而马克思恰恰是基于这些批判获得了哲学的分析武器,实现了方法论的转换,从而在逻辑上把握住了劳动的本质、人类的历史生成性、社会是人类与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统一以及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历史生成性等重要问题。马克思强调:“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剖析,是完全必要的,因为批判的神学家不仅没有完成这样的工作,甚至没有认识到它的必要性……他或者不得不从作为权威的哲学的一定前提出发。”[4]112-113马克思批判了他们从作为权威哲学的一定前提概念出发的理论症候,甚至当这些前提受到质疑时,他们尽管恼恨但仍然沿袭、固守这种从先验前提或者是概念出发的方法。马克思这一段剖析其实也是他对自身思想疑惑的审视进而发生思想转变后的表白,也是马克思既肯定黑格尔辩证法,又批判其主语和谓语倒置的原因所在。
  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人本学思想,促使马克思形成了从实际出发探究问题的方法论,并认识到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的实质。然而,此时马克思仅仅建立了从直观实际出发的探究路向,还无法进入人类实践的历史维度。但是,马克思在对国民经济学以及现实社会进行分析的时候,越来越意识到这种直观唯物主义无法合理解释异化劳动、社会演化、人的生成等问题,无法解释人是如何通过劳动自我产生的,能否通过劳动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解等问题。《手稿》中出现了很多前后并没有实质区别的重复讨论,这反映出马克思深度耕犁的思想挣扎状况。
  在思想挣扎的过程中,马克思将他的目光逐渐聚焦到人类的实践过程也即历史问题,“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4]194。“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4]196对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现实的不断分析,促使马克思对哲学方法论进行了深层探究。他意识到费尔巴哈感性直观人本学的局限性,洞察到黑格尔哲学中被唯心主义包裹着的革命的辩证法思想,这导致其思想发生了复杂的变化。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进行高度评价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因此他在对黑格尔进行批判时,在某些方面对黑格尔给予了客观肯定,这是马克思此时的真实心境。“他只是为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要说明这一黑格尔那里还是非批判的运动所具有的批判的形式。”[4]201“黑格尔……辩证法……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人自己的劳动的结果。”[4]205对黑格尔历史生成性的探究促使马克思再次对方法论进行了更为精确的构建,即从直观实际出发转变为从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实际出发的运思理路,所以马克思接下来对费尔巴哈进行批判依照上述语境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即通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唯物史观的基本框架,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使其得以完整建构。   二、异化劳动探究中生态思想的呈现
  (一)人与自然一体化本质的异化
  “在马克思看来,生态问题即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问题,是由于人追求自身利益而导致人与人之间异化的结果。”[5] “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这个体系的内核,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这个体系的外在表现。人的异化必然会导致自然的异化。”[6]马克思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得出两个结果:一是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经过分析发现工人不是以人的形式存在而是变成了最贱的商品,他们生产得越多反而越贫困,竞争使资本积累在少数人手中,出现惊人的垄断,最终结果是社会结构被简单分化为有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二是国民经济学没有对私有财产本身进行剖析和解说,而是不加辨析地将其当作事实并作为出发点,国民经济学把应当阐明的东西当作了前提,把私有财产的现实运动放在抽象的公式中并把公式当作规律。姑且从经济事实出发,其结果是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而工人越贫穷,物在不断增值而人自身却越来越贬值。更为悲惨的是,劳动不仅生产了产品,它也使工人沦落为商品且是更为廉价的商品。这个事实表明劳动产品不属于劳动者,这就与国民经济学理论形成了矛盾。因为按照国民经济学理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产品应该属于劳动者,但结果却完全相反。
  产品是固定在劳动对象中的劳动的物化形态,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劳动理论的分析,准确把握了劳动的本质。劳动的现实化和劳动的对象化是同一问题的两种表达方式,这两个过程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却出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现象,“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4]157。这种境况迫使马克思继续追问:产品是如何在工人劳动中异化、丧失的。为了破解这个疑问,马克思回溯到本体论的始基原点,探究了人类劳动的本质以及自然是人类生命本源的存在论前提。“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4]157自然界对工人来说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提供劳动对象,没有自然界,劳动就不能存在;二是作为工人生活资料的来源,工人是一个肉体实物性的存在,他作为一个有机体要不断地新陈代谢、不断地与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才能维持生命活动。由于劳动的异化,使得工人失去了这两方面的存在根基。“第一,感性的外部世界越来越不成为属于他的劳动的对象,不成为他的劳动的生活资料;第二,感性的外部世界越来越不给他提供直接意义的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4]158工人必须首先获得工作,然后才能得到劳动对象,而为了获得生存资料维持生命,他又必须以工人的形式存在。劳动工具的发达、劳动能力的提高、劳动产品的精美不仅没有给工人带来好处,反而使工人越发变得被奴役。异化的劳动是国民经济学不予探究的,工人与劳动产品的直接关系国民经济学也不予以关注。“劳动对它的产品的直接关系,是工人对他的生产的对象的关系”[4]159。以上是异化劳动的第一个方面,即工人与劳动产品之间关系的异化。劳动不是工人本身自愿的行为,不是工人自由活动的体现,这种外在强制性的劳动,使工人感到痛苦而没有感到快乐,劳动没有使工人肯定自己,而是否定了自己,这是第二种异化即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劳动产品的异化其根源是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第一种异化反映了工人与劳动对象的关系,从深层次讲也是工人与外在自然界的关系,这种异化造成了自然界成为工人的对立世界。第二种异化是劳动过程中生产行为本身的异化,这两种异化导致第三种异化,也即人同类相异化,因为人是一种类存在物,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特性,它不仅把自己当作类,同时把他物也当作类来对待。
  (二)人与自然交互关系的多重尺度
  无论是动物还是人都要依靠自然界生活,马克思在谈到外在自然界对人类的意义时,区分了两方面的内涵,这是非常深刻的。马克思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精神和物质的来源,从理论上讲,阳光雨露、动物植物、空气石头等都是人类意识的源泉,也是艺术、科学的对象性存在。“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4]161马克思这一思想对当下工业社会中被困在“水泥箱子”的宅男宅女出现大量精神病现象给予了清晰解释,同时也开出了药方——走进大自然。这是因为“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与自然界须臾不能分离”[3]。第二个方面是实践领域,自然是人生活和活动的依靠,它通过衣食住行、燃料能源等形式表现出来。“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體。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4]161自然包括人类,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从本质上讲,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自然与其自身的关系,只不过这种关系进化生成了人类思想的样态。
  马克思生态思想从逻辑前提上界定了人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无论人类发展到何种程度,人类都不可能超越自然的界限。但同时人类又是有意识、有精神的类存在物,他的类特性使其具有动物所不具备的普遍性,而普遍性使其能够把整个自然界作为自己的对象,从理论和实践领域与自然界协同进化。“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4]162,人不是自然规定的固化存在,而是未完成的存在,人拥有自我意识,具有自身选择性、生成性,然而异化劳动完全改变了这种境况。相对于动物来说,人的生产具有全面性,而动物的生产则完全遵从于肉体的直接需要,是片面狭隘的,人可以在任何状态下进行生产活动。“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而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4]162-163马克思阐述了人在与自然发生关系时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人是自然的产物但人又可以改造自然、创造对象世界的辩证关系,人可以通过类生活把精神和自身生命活动投射到对象世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三)异化产生根源的拷问
  “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取了他的生产的对象……夺走了他的无机的身体及自然界。”[4]163人同类本质的异化最终导致了人与人相异化,这也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第四种异化。异化劳动造成产品不属于生产者、生产活动不属于劳动者,那它到底属于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厘清一个前提:“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4]165“人同自身和自然界的任何自我异化,都表现在他使自身和自然界跟另一些与他不同的人所发生的关系上。”[4]165统治人的只能是人自身,人不仅生产出与自己敌对的产品和生产行为,而且还同时生产了不生产的人对产品和生产的支配。工人外化劳动的最终结果是私有财产的形成,国民经济学对劳动的理解在出发点上就出现了方向性错误,它认为外化劳动是私有财产运动的结果,把私有财产作为既定的事实。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的产物,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劳动的实现需要建立在私有财产基础之上的境况折射出现实中的异化现象。分析到此,马克思遭遇到很大的疑惑: “人是怎样使自己的劳动外化、异化的?这种异化又怎样由人的发展的本质引起的?”[4]168马克思此时还不能够完整科学地解释这些问题,只能做出一个方向性的描述:“我们把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变为外化劳动对人类发展进程的关系问题,就已经为解决这一任务得到了许多东西。”[4]168当马克思分析到这里时,一些深层次问题不断显现出来:劳动的异化是怎么形成的;工人生命活动的对象化、现实化的物化形态产品为什么成为自己的对立物;工人的劳动怎么产生了陌生的资本家,并且占有了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本身以及整个自然界;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关系本质是什么;土地所有者和租地农场主之间的差别为什么消失,最终以资本家形式出现;为什么具有封建性质的土地最终变成了资本,这种社会形态的变革是怎么发生的,等等。这些问题促使马克思继续对私有财产进行深入探究,然而由于这部分手稿的丢失,已无法知晓整体论述,但通过对剩下的残缺文本进行仔细研读可以发现,马克思仍然是对异化劳动进行重复分析,并没有实质性理论突破。马克思对李嘉图、穆勒、斯密、萨伊等人的国民经济学理论的批判研究,以及对土地由封建性质转变为工业资本性质的历史转化过程的探析,仍能够呈现出马克思艰辛的思想耕犁和超拔历程。“由现实的发展进程产生的结果,是资本家必然战胜土地所有者。”[4]176马克思认为,地产这种还带有地域性和政治偏见的私有财产以及还没有完成的资本必将在世界发展的过程中达到抽象的、纯粹的资本表现,尽管在这里马克思提到社会由封建社会的形态必然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但这只是单纯通过经济分析推演出来的,还无法推演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社会更替根本动力的思想。依据马克思的异化劳动逻辑,可以清晰推演出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必然导致人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
  (四)突破直观唯物主义的历史维度
  异化劳动造成人、自然、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异化。如果马克思不从静态、直观的窠臼中超拔出来并引入历史的维度,那么他就无法回应人为什么是这样的存在,怎么改变人的这种存在,如何实现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解等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靠单纯的经济学对市民社会进行分析是不可能的。完成理论跨越必须建立在对国民经济学以及社会现实充分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哲学的思辨探究以及对以往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扬弃,马克思才能够具备历史生成性的思维方法,才能够拥有历史的宽宏视野,进而辩证地、唯物地分析出人类历史的演化历程。在把握社会现实和国民经济学基础之上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分析,使马克思意识到一直被自己高度赞赏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局限性,其直观唯物主义人本学逻辑中缺失了历史维度,恰恰就是马克思在《手稿》中所遭遇的思想困境。尽管马克思没有完全受这种直观的唯物主义的限制,里面也有历史词语的运用,但这只是一种在面对直观社会现实无法达及理论突破时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并没有形成有意识的方法论,马克思的这种思想状况在笔记中多次出现。“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做一个过程……人确实显示出自己的全部类力量——这又只有通过人的全部活动、只有作为历史的结果才有可能。”[4]205马克思不僅批判了从哲学权威或者先验概念出发来解释现实的错误路向,而且发现了黑格尔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并据此得出人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人的自我产生是历史生成的论断。
  三、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态意蕴
  马克思对不同共产主义思潮进行了剖析,特别揭露了粗陋的共产主义的落后本质。马克思认为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对立才是内在的、能动关系上的对立,无产和有产的对立还不是这种内在的矛盾对立。后者的形式在任何剥削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前者则体现为私有财产自身设定的对立。作为私有财产主体性本质的劳动与作为客体化劳动的资本之间的对立,是私有财产对立矛盾自身发展和解决的能动关系。私有财产只有外在的有用性,它的存在被傅里叶理解为有害性,且它是与人相异化的根源。傅里叶与重农学派一样认为农业劳动是最好的劳动,但圣西门则把工业劳动本身看成本质。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圣西门既渴望工业家独占统治,又渴望工人改善生活状况,这样的论断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空想,他们理解的共产主义是扬弃了私有财产的积极表现。“工人这个规定并没有被取消,而是推广到一切人身上;私有财产仍是共同体同实物世界的关系。”[4]183马克思在这里探讨了主客体二元割裂式的思维方式,即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私有财产关系是人类共同体同实物世界、自然界的关系。这种只关注外在有用性的存在方式,必然把占有、拥有作为唯一目的。这种共产主义是对个性的彻底否定,是私有财产的彻底表现,是嫉妒、贪财欲、平均主义的本质体现。它否定了一切文明和文化的世界,是一种历史的倒退,这种认识甚至还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
  “尚未完成的共产主义……从运动中抽出个别环节……作为自己是历史的纯种的证明固定下来……如果它曾经存在过,那么它的这种过去的存在恰恰反驳了对本质的奢求。”[4]186 马克思对事物的分析已经开始具有了历史的生成论视野,他认为在一定的历史时段中会有人类特定的实践方式以及意识形态。取出持续历史过程中的个别环节进行割裂、静态解剖式的切面式研究,充其量只能得到特定历史、特定阶段的特定特征。仅仅依据这个特定环节而对整个人类历史进行僵化的套用,是对动态生成历史的扭曲。抛去历史维度,这种只有空间没有时间的批判,会把不同的事物以及意识形态放在错误的时间方位上,这种批判路向实则是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沼。一些否定马克思有生态思想甚至说马克思思想是反生态的论断,其实都是在这个地方被遮蔽了双眼。这些论断没有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视野分析问题,只是抓住马克思在特定历史阶段对人类特定历史实践方式的阐释进行批判。这不仅会误读马克思生态思想,而且还会陷入单纯道德伦理批评的虚幻之中,即不去努力改变现实,而是在书斋中、在思想中对概念进行批判。这种脱离社会现实的思辨批判的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所极力批判的,这样的哲学思想会给现实社会革命实践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和危害,这也是马克思后期艰辛探究德意志意识形态并对其展开全面批判的原因所在。   马克思着重探究了真正的共产主义即一种完成了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4]185-186。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依照这种逻辑推理,存在阶级和阶级压迫的人类历史阶段就不可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的全面发展,因为被压迫群体只能在狭窄的区域为剥削阶级提供需要即狭窄的物质需要。即使物质需要也不可能是全面的,因为被压迫阶级的劳动不是全面发展的、不是自由的劳动。只有人人都得到全面发展并自由活动,人类才能从整体的类的意义上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从而进行全面丰富的生产活动,生产出全面的产物满足人类全面的需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以资本的增值为目的,资产阶级为了发财致富、满足无穷欲望遮蔽了这个简单的事实。人类的这种异化状态,使其只能是“单向度”的发展,不可能得到全面、立体和丰富的发展。这种异化状态必然导致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发生冲突,这种二元对立发展模式必然导致对自然的征服和剥夺进而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无论是劳动的材料还是作为劳动主体的人,都既是运动的结果,又是运动的出发点。”[4]187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扬弃人类的异化状态,才能实现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解。马克思通过人向自然的生成以及自然向人的生成来探讨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同共生性,这种探讨超越了主客二元割裂的思维范式,彰显了整体协同、共生进化的生态意蕴,呈现出人类历史发展的生态维度。
  四、人与自然的历史生成性
  对私有财产的扬弃,其实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直接的、片面的物质拥有。人的生命应该是丰富立体、多姿多彩的,个体感觉器官的丰富性就像社会器官一样,通过自身对对象进行把握。私有制则把外在实物作为一种有用性的存在,外在物质只有在被“我”使用时才被认为是属于“我”。“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4]190扬弃私有制就是对人类简单贫困感觉的彻底解放。事物按照全面、立体的方式与人建立对象性的关系,反过来人也按照全面、立体的方式与物建立对象性的关系,让人类自由全面按照内外两种尺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和享受失去了自己的利己主义性质,而自然界失去了自己的纯粹的有用性,因为效用成了人的效用。”[4]190由于人是一种社会的存在,彼此的感受和活动也成了自身的生命表现,马克思通过人的眼睛与非人的眼、人的耳朵与野性的耳朵感受的不同,再次突出人的社会性存在,即对象对人来说的社会性存在。社会性存在的人通过类活动改造自然,使外在自然界直观呈现出人的本质力量,成为人类的对象性存在。对象以何种方式成为人的对象取决于对象的性质及与之相适应的人的本质力量,比如眼睛和耳朵对对象的感觉是不同的,这也反映出不同本质力量的独特性。因此,人对外界的把握,不仅通过思维,而且还通过人的全部感觉在对象中确证自己的存在本质。无论音乐有多么优美,如果没有能够欣赏音乐的耳朵,音乐也就对其没有意义。所以,只有本质力量是一种主体能力自为性的存在时,对象对其才有意义,或者说对象的意义在于人的感觉所能达及的程度的界限。人的感觉丰富性的实现,必须是外在自然界的丰富性以及自身感觉丰富性的统一,而人的感觉的丰富性必须通过社会来实现。人的社会性存在是人的感觉丰富性的前提,通过劳动实践促进人的本质力量逐渐展开,不断向未知自然边界迈进并使其生成为人的感觉对象,进而对外在自然界进行能动改造,外在自然界逐渐彰显出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感觉、人性就在人与自然交互关系的历史演变中不断得以生成,人类这种感觉心理的生成是长期历史演化的结果。
  粗陋的感觉是简单贫困的,饥饿的人在进食的时候,不会考虑食物的色香味等属性的丰富性,这种简单贫困意义的进食与动物并无两样。正如贫穷、忧伤的人不会对美丽的自然风光产生审美的欣赏,经营矿物的商人除了关心其商业价值之外难以感知矿物的美和独特属性。与之相似,私有财产使人对自然界只能产生一种有用性的感觉,对私有财产的扬弃实质是对人的贫困感知的扬弃,让人能够立体丰富地感受与外界以及自身的交流互动。人的本质力量实质也是自然自身的力量,只不过是以人类学的形式使自然通过“人的感觉”直观自身。自然以人的方式与人建立关系、成为人的自然。“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活动和受动,只是在社会状态中才失去它们彼此间的对立……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4]192只有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实践才能解决对立,仅仅靠认识是无法解决对立问题的。“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而总是仅仅从外在的有用性这种关系来理解。”[4]192在这里,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得到了深刻的阐释。马克思认为,将人与外界环境进行主客体二元分裂式的区分,恰恰是对人自身的遗忘。人之所以能够自然化,自然界能够人化,是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自然也包括人类,人和自然本质上是一体的,人是自然的精神意识的存在形式。在马克思生态思想视野之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就是自然与其自身的关系。人使自然实现了自己对自己的关照,使自身成为了自身的对象,这种对象性关系本质上是自身与自身之间的关系。至于说自然界如何实现了物质的精神意识的存在形式即自然界如何形成了人的存在形式,马克思说:“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人的科学……将是一门科学。”[4]194马克思非常清晰地分析了人是自然界自身生成的一种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这也是马克思看到达尔文《物种起源》这本著作时激动万分的原因所在。马克思在与恩格斯的通信中说,达尔文的进化思想为他们的理论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人与自然在本质上的统一性凸显了以主客观思维来对待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错误路向,主客二元分裂思维致使人对待自然完全是一种外在、对立的态度。人把自然当成征服和掠夺的对象,把自然作为与自身不同的外在性世界,这种认识论的形成导致人类实践论的错误指向,更是在本体论上遗忘了自身的存在以及自身的生成性历史。自然界和人的存在实质上是依靠自身而无需凭借外在依托,但在實际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矛盾,因为人和自然界都受到另外一些人即资本家的压迫和剥削,自然界需要资本家来操控,工人依靠资本家而活,工人无法通过自身来养活自己。土地也以私有财产的形式被资本家所拥有,失去了通过自身而存在的原初状态。这种矛盾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   依照马克思的运思理路,历史学应该包括自然科学,因为自然科学是历史的产物,而且自然科学日益参与到人类的生活,特别是在工业社会,自然科学更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马克思强调了自然科学的意义以及自然科学的本质:“工业是自然界对人,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对人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因此,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4]193马克思认为自然科学绝不是一种抽象的纯客观中立性的存在,它是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历史进化形成的人与自然之间交互关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自身历史的产物。人应该合理运用自然科学,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超越,但这必须首先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关系。科学技术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杠杆,必须以人类的正确运用为前提[5]。马克思为了更清晰地说明科学的本质及其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影响,特别举出了语言的实例。语言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运用思维探索的自然科学当然是人的科学,自然科学具有人的属性,属于人学范畴。马克思把自然科学界定为人的历史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展现形式,这与一些科学家鼓吹自然科学的纯客观性、纯规律性、中立性是不一样的,自然科学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交流互动方式。马克思在历史生成论的生态思想视野下阐释了人和自然的历史进化生成性存在:“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即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4]196
  五、结 语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充分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进行理论的现代转化并与现实接轨,则可建构起自然、社会和人三者之间的辩证动态和谐的发展。”[7]构建生态文明已成为中国新时代发展的战略诉求,深入挖掘马克思生态思想并合理汲取其科学理论已成为当前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手稿》中的生态思想依然契合当前的历史境况,具有极高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通过对《手稿》的解读可知,生态思想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之下,紧密结合人类社会历史实践去探析,单纯进行概念分析的还原论、脱离时间和空间的抽象思辨无法触及生态问题的本质,也不能为解决当前人类遭遇的严峻生态困境提供理论支撑。无论“人类中心主义”还是“生态中心主义”都是脱离人类社会实际的二元割裂式的形而上思维,脱离人类社会实践的丰富性,没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劳资矛盾以及资本逻辑的分析等深刻内涵,在面对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的社会境况时,只能是自说自话、无法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思想,单纯的伦理诉求和伤感的道德召唤也无法引领人类去应对生态危机。马克思生态思想坚持了人与自然互动共生、协同进化的一元论,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二元论。在历史的维度上通过对人类的社会实践,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资本逻辑以及社会演化的深入剖析,透视人类社会更替的深层动力、主要矛盾和社会革命思想,为人类走出生态困境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形成是遵循历史维度,并且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指出了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丰富性不断绽放的交互过程,阐释了社会实践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了人的精神世界和认知内涵的丰富充盈,使人从“经济人”超拔出来成长为“生态人”,进而打破人类自身的局限,脱离人被社会格式化、被禁锢在特定领域的现象,实现人类发展的自由存在,跟上时代步伐实现在不同领域的转换,避免因为人才不能自由流动而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造成不公平的社会结构僵化状态。要完善促使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机制体制,使得人能够全面立体地看待外部世界,突破狭隘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想视野,在认识论上使得人类可以立体多维地审视外界自然,较为全面地把握外在自然的各种属性,从而与外界自然建立多维丰富的关系,而不仅仅是“有用”和“占有”的贫乏粗暴的“类本能”关系。马克思生态思想揭露出外界自然界不仅具有为我所用的“工具性”,还具有审美、依存、共生、认知、情感、意义、思想等多维内涵,是人类精神和物质须臾不可离开的根源。实现人与人、人与自身以及人与外在自然界之间多维丰富的关系,必须建立在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而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必须以人与人之间交互流通为前提,社会性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说,社会是人与自然之间完成了的统一,这种关于人类社会对人类自身的塑造思想有待深入挖掘探究。依据马克思这种思想,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合理趋向,也是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
  当前,要真正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解、实现人类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道主义的完成,必须超越资本的异化逻辑、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要克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异化现象,建立健全工人的保障机制体制,防止对工人进行剥削和压榨,出台完善环境保护法,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转变生活生产方式,实现绿色发展、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动态平衡。既要重视科技发展,又要具有批判思维,审慎研判,尽力避免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深入掌握生态学自然规律,通过建章立制,运用法律手段和环境经济学思想保护生态环境,特别要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的深远意义并对其进行严格保护,挖掘外部自然资源的潜在价值和可替代属性,破解发展边界的瓶颈,探索“增长的极限”的时空维度,为人类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徐平.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及创新性发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6.
  [2] 解保军,李建军.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辩证法思想及其启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3):112.   [3] 刘海霞.《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启示[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19.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彭福扬,彭曼丽.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及其意义[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32.
  [6] 罗川.对马克思资本主义生态批判思想的实践解读[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130.
  [7] 崔晓峥,王洪波.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三重意蕴及特质[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30-31.
  Man as the Existence of Natural Evolution:Interpretation of Marx’s Ecological Thought in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WANG Yongcan
  (School of Marxism,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212003, China)
  Abstract:
  In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Marx’s primary defini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his ecological thought.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human beings to nature and nature to human history, it highlights the synergistic symbiosis between human beings,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and the ecological evolutionary horizon of human history.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dimension of human development, Marx accurately grasps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the essence of labor and dialectics, adheres to the direction of practice generation theory based on reality, and explain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completions” and “two reconciliations” and the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s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trend of human beings. Exploring its profound ecological thoughts has great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curr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words:
  primary definition; historical generation; alienation; ecology
  (編辑:刘仲秋)
  收稿日期:2018-11-27
  基金项目:江苏科技大学科研基金项目:马克思生态思想演化研究(1262931701)
  作者简介:王永灿(1976-),男,河南永城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科技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哲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创意产业集群知识网络中,核心企业的诱致性战略一方面能够带来集群企业行动的一致性,提升知识创造与流动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知识网络趋于僵化,甚至进入锁定状态,因而形成了核心企业悖论。为从知识的流动性视角探讨打破这一悖论的可能路径,文章基于集群内核心企业与跟随企业间的知识流动行为.构建了创意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知识流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运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模型检验和灵敏度分析。仿
期刊
摘要:基于海尔公司的国际化经营素材与产品数据,考察海尔公司在针对发达国家市场时开展的逆向创新活动中由创意来源、产品创新战略与发达市场进入路径三环节所构成的创新链,分析了创新链的演化过程,在纵向发展维度描述海尔公司的逆向创新路径,以及路径的动态变化。案例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持续深入,创意来源、产品创新战略与发达市场进入路径三个环节不仅各自表现为“阶梯性”升级,而且相互之间存在耦合关系
期刊
摘要:随着社交网络应用的普及,社交网络平台已成为信息传播、知识共享的重要栽体,在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有害信息传播创造了条件,社交网络平台中的有害信息治理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文章引入社会公众辨识度变量,同时考虑社交网络平台受政府监管部门惩罚成本以及政府和平台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建立了社交网络平台和社会公众有害信息治理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有害信息辨识度等因素对演化过程
期刊
摘 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国家治理现代化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全媒体时代,温岭民主恳谈制度在地方政治家的推动下实现了传播创新,找到了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更加广泛了解民意集聚民智,更加深入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凝聚共识,深化了民主恳谈这一颇具地方特色的协商民主模式。温岭的创新实践表明,互联网治理同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直接的同构性,新媒体提供了新资源和新契机,传播创新使民主恳谈的协商功
期刊
摘要:作为国际政治领域的重要概念,“国际社会”具有两面性。从表面上看,“国际社会”是国际行为体之间开展合作的场域,应建构和维护国际秩序的公平正义,因而在国际交往中不应以意识形态为标准和以意识形态划线;从本质上看,“国际社会”是国际行为体开展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博弈的重要场域,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国际社会”意识形态性的关键是国际话语权,其实质是国家(或国际社会成员)的国际利益。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考察
期刊
摘 要:基于网络传播大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情绪对应”不仅是一种整体意义上的强效果论,而且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出鲜明的甚至可预测的作用关系  。分别从标题情绪促发的评论情绪的概率矩阵、评论情绪回溯的标题情绪概率矩阵进行分析。实证考察的详细结果显示:各种情绪的帖子和评论在绝对比重和相对比重上,都显现出相同情绪之间的对应和对称。情绪在网络“意见”和“议程”等内容传播层面需突出其系统性涉及的本体地位,
期刊
摘 要:基于安徽省5所高校1 561个大学生样本调研数据,分析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发展现状,发现当代大学生网络主流意识坚定、网络道德意识明确、网络道德情感积极、网络道德理想崇高,但也存在着网络道德价值取向多重失衡、网络道德规范知识缺乏、对网络不道德行为评价宽容失准、网络道德意志脆而不坚、网络道德心理焦虑冲突、网络不道德行为时有发生等问题。文章从学校教育、家庭管理、朋辈感染、社会影响等四个方面探讨影响
期刊
摘 要:影视公益广告的“拟人化”传播可谓是将影视传播与修辞相互融合后的一个独特的文化呈现。文章以一系列优秀的“拟人化”影视公益广告作为范例,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基于修辞学的理论视角,结合叙事学的部分理论,对影视公益广告“拟人化”传播过程进行具体分析。研究显示:影视公益广告的“拟人化”传播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呈现主体上的“拟人化”,表现为形象拟人化和行为拟人化;二是表现形式上的“拟人化”,主要表
期刊
摘要:网约车平台法律关系的类型多样而复杂,现行侵权法难以妥当地解决网络信息时代网约车平台侵权责任问题。平台与网约车司机间法律关系的性质是构建平台侵权责任的法理基础。网约车平台侵权责任的构建应当在受害人及司机合法权益的保障与平台经营风险控制之间、公众安全与网约车产业发展之间寻求平衡。“顺风车模式”下的平台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共同侵权责任.并因过失或故意的不同而表现为补充责任或连带责任;“加盟模式”
期刊
摘 要:以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为样本企业,从竞争互动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企业竞争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将竞争行为特征作为调节变量引入分析模型。通过搜集中国市值排名前十的互联网企业20132017年的竞争互动与企业绩效数据,实证分析得出:(1)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市场行为总体上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显著影响,7种行为中只有附随扩散、合作联盟与宣传行为表现出正向显著影响;(2)非市场行为总体上未对企业绩效产生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