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卖的就是收益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w12345678901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被称为银行理财年,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了。疯狂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已经抢占了公募基金的山头,成了理财市场当之无愧的老大。后市走势如何,且不做分析,但不可否认的是银行理财井喷背后,还是稳定且较高的收益率在吸引着广大投资者。
  
  2010年,银行理财产品可谓不温不火,“银行产品欺骗投资者”的消息少了许多,却也没有哪家银行传出理财产品收益颇丰的喜讯。也许,这才是银行理财产品的真实写照——赚钱少,风险小。
  但今年的银行理财产品不一样了,虽然继续继承其风险小的优势,却不再是赚钱少了,收益率成为其在竞争中获胜的一大法宝。
  
  投资者看重收益
  
  
  银行理财产品今年可是火了一把,俨然成为银行表外业务中的“宠儿”,发行规模一直在爆发式增长。
  据Wind资讯统计,2011年上半年,共有83家银行发行理财产品10239款,较2010年同期增长101.95%。
  在今年的投资市场,只要是产品收益率高于银行存款,购买者就会趋之若鹜。随着CPI的不断上涨,老百姓不愿让钱躺在银行里不断贬值,而证券投资市场的“哀鸿遍野”,更让普通投资者急于找到适合投资的门路。收益率不错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推出,让广大投资者找到了投资的绿洲,只要高于存款利率,他们就认为赚了。
  投资者热衷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除了看重它期限短、种类多之外,更看重的是它的高收益:不少银行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提高到8%~9%,比银行一年期定存的收益高两到三倍。于是,投资者将大量的资金投进了银行理财产品市场。
  
  发行大战演变为收益率大战
  
  “尊敬的客户,我行于6月15日起发行21天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5.4%……”很多与银行有业务往来的客户,都会收到推介理财产品的短信。“发行频率加快、发行期限趋短、预期收益率走高”,已经成为今年以来理财产品的特点。
  从最初的收利率5%的银行理财产品遭疯抢,到6月底的银行理财产品给出将近10%的预期收益率,最后演变为银行之间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大战,一切皆源于银行理财产品的竞相发行。
  “别的银行都发得那么多,我们不发,就会被别的银行把客户抢走了。”一位银行理财经理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一语道出疯狂发行的原因。抢夺客户资源成了银行大发理财产品的助推器,提高收益率也成了必用的手段,“你发5%收益的,那我就发5.5%的”。
  其实,很大一部分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人,用的都是自己在银行里的存款。不让自己银行的存款跑到别的银行里,这也是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目的之一。
  
  收益比民间借贷安全
  
  相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民间借贷的利率更高,而民间借贷的高风险性,又挡住了许多投资者的脚步。为稳妥起见,他们决定把民间借贷排除在投资范围之外,把银行存款转化成理财产品,选择的是低风险,虽然收益率低一点,但可以保证资金安全。银行正是靠其信誉比民间信贷高,因而成为众多投资者选择的对象。
  在现在“渠道为王”的销售市场,银行直接面对客户的发行渠道也是其他理财产品无法比拟的,这也决定了银行理财产品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6月底那段时间,短期、超短期的产品层出不穷。对此,工商银行理财经理宋祯解释,6月末,理财产品进入到了市场的平淡期,银行不需要再拉存款“冲时点”,而之前动辄8%-9%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已经将未来产品的收益率提前透支了。
其他文献
新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滕森公开承认,自己是不适合理财的,需要委托给在投资上更加专业的人。我们对待自己的投资理财,是不是也需要有一点自省的勇气,多一点自知之明呢?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居然不会理财?是的,而且保证这绝对不是愚人节玩笑。  据报载,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滕森今年初从美国来华访问,引起不小的轰动。当被人问及平时他个人怎么理财,关于买债券和买股票有何心得时,这位71岁的经济学家
期刊
面对结婚成本的持续高涨,如何理财才能让准婚族逐步筹够婚嫁费,远离“裸婚”?面对生活成本的持续高企,如何投资才能让已婚族走好财富之路,过上幸福生活?    理财案例    王娟和老公结婚一年,两人都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合计年收入约15万元。小两口有一套房和一辆车,房子市值120万元,按揭购买,贷款余额60万元,每月需还3800元,期限20年。家庭每月生活等杂费支出4000元。现金27万元,暂时没有其
期刊
股市与债市的“跷跷板”效应不再,楼市投资前景叵测,实业投资难言胜局,手持大把现金的投资者发现,自己步入了一个投资“黑洞”,这个投资“黑洞”就是无处可投,逢投必跌。    自打8月初,美国股市先后遭遇“黑色星期四”与“黑色星期一”之后,全球资本市场黑云压城,空头肆虐。欧美股市凄凄惨惨戚戚,亚太股市听取跌声一片,道琼斯指数失守牛熊分界线11000点关口,国内股市也是在2500点左右风雨飘摇,投资者怎一
期刊
股市实在不适合短期投资,而长期投资的话,如银行、保险等金融等金融板块,目前的估值已低于两年多以前金融危机时的水平了,值得考虑持有,来等待其价格回归应有价值。    常与投资者交流投资心得和长期投资策略,但投资者所关心的却多是近日走势,想知道这几天是涨是跌,甚至很想知道具体涨到哪、跌到哪。查了网上财经专家文章的点击数,同样一位专家,与股市相关的(特别是预测股市走势)文章,要比谈投资理论、介绍投资方法
期刊
如果出于一时的“义愤”和担心继续持有美欧国债面临损失,而不予深思抛售其国债,那就极有可能推迟人民币最终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一极的战略实现。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市场信心脆弱,抛售美欧国债只能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大中国投资损失。    2011年8月8日,后危机时期的第一个“黑色星期一”不期而至。美国道琼斯指数下跌5.55%,纳斯达克指数下跌6.9%,标准普尔指数下跌6.66%,全球市场一片慌乱,
期刊
这个名字凡是懂华语的无人不知,这个名字所有的专辑代表的是经典,这个名字在“80后”的青春岁月中刻上了深刻的痕迹,这个名字就是“孙燕姿”——个能迎难而上、不屑世俗的狮子座逆行者。  孙燕姿的演艺生涯中,有两次比较突出的开始与离开。一次发生在2003年,发行完个人第七张专辑(同时也是第一张精选集)《TheMoment》之后,疲倦的燕姿选择暂时归隐市井,留下作为告别语的《The Moment这一刻》、《
期刊
7月6日晚间,央行宣布年内第三次加息,其中一年期定存利率由3.25%上调至3.5%,这使预定利率只有2 596的保险产品再也坐不住了。再这样下去,恐怕之前选择投资型保险作为避险工具的投资者,将很快转投银行的怀抱。  于是,险企绞尽脑汁,寻找制胜法宝,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改头换面的分红险,因此横空出世了。  近日,阳光人寿保险推出了该公司首款同时具有分红险和万能险功能的保险产品“富贵满堂财富增值计划”
期刊
巴菲特说過,预测股市涨跌是愚蠢的事情。然而国内的名嘴、王牌机构等一堆聪明人,对“预测股市”这种愚蠢的事情却颇感兴趣。      中国股市中最吸引眼球、最搞笑的莫過于预测走势了。其实说白了,这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巴菲特就说過,预测股市涨跌是愚蠢的事情。然而国内的名嘴、王牌机构等一堆聪明人,对“预测股市”这种愚蠢的事情却颇感兴趣。尽管他们的准确率低得可怜,还不时整出“万点论”等雷人雷语,但多年的屡测
期刊
上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让人们看到了人类想象力的“伟大”,就像那句广告语:“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要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今年理财市场上的银行理财产品的火热,也正在朝着“大跃进”的方向发展。    “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的。”香港电影《无间道2》里的一句台词,很快成为一句流行语。电影终将过去,但台词不朽,因为它朴素地说出了这个现实世界的一条真理。在现实社会中,有时候一个公司造的孽,
期刊
负利率,股市低迷,房地产紧缩,为银行理财的崛起創造了“天时”之利,风险低、收益高、品种丰富、渠道顺畅是银行理财的“地利”,国人的认同则是人和。由此,银行理财不火都没道理。    2010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呈爆发式增长,一举抢占了公募基金相关理财的龙头地位。2011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8.5万亿,超越2010年全年总量,而5年前,它的总规模仅在4000亿元左右。毫无疑问,银行理财正以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