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50岁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住院鼻内镜下治疗的非老年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8%,并发症发生率为6%,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鼻内镜 老年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09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61-02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临床上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患者常出现鼻塞、鼻痒、流鼻涕以及睡觉打鼾等症状,虽无危及患者的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但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已完全取代传统手术,且取得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 [1]。为进一步研究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治疗效果,我院选取收治行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50岁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住院鼻内镜下治疗的非老年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行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50岁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4.2±8.1)岁,同时选取同期住院鼻内镜下治疗的非老年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32.2±7.1)岁,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以及鼻窦CT检查确诊,两组在性别以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治疗方法。术前3d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若患有变应性鼻炎可给予鼻腔内喷雾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术前采用插管全身麻醉,采用Messerklinger手术方式进行手术,对于有鼻息肉者可先采用电动切割吸引器或者圈套器清除息肉,术后使用抗生素和激素软膏小纱条填塞筛窦术腔,使用医用膨胀海棉填塞总鼻道,对于患有上颌窦息肉以及干酪样或者霉菌性上颌窦炎的患者,可采用经上颌窦自然开口和下鼻道或者尖牙窝穿刺的双径路手术处理,对患有下鼻甲肥大的患者同期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术后使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术后48h内取出,使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鼻腔一周。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疗效评价标准。疗效评价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制定的关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 [2],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鼻内镜复查显示鼻窦开口良好,脓性分泌物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鼻内镜复查显示鼻窦腔内仍有炎症水肿,且有少量分泌物渗出。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鼻窦腔内仍有息肉形成,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总有效=治愈+显效。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43例,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44例,总有效率88%,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研究组治疗过程中出现2例出血,2例出现鼻腔粘连,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出血,2例出现鼻腔粘连,并发症发生率为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分析[n(%)]
3 讨论
鼻内镜手术目的在于促进患者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的恢复,在对狭窄或者闭锁的上颌窦行开窗手术时要注意保护自然口前下方的正常黏膜,以减少术后形成窦口瘢痕,影响上颌窦的通气引流功能;对于额隐窝区病变应扩大额窦的自然开口,保护好筛前动脉以及鼻泪管等重要结构 [3];术中保留可逆病变的黏膜,包括水肿黏膜以及轻度增厚的黏膜等;为避免损伤视神经管以及颈内动脉等引发严重并发症,对于蝶窦窦壁的不可逆病变黏膜不宜强求切除。在清除鼻窦病变的过程中鼻内镜可充分发挥鼻内镜暴露佳、照明好以及方便处理鼻腔复合病变等优点,可及时处理鼻腔解剖变异,利于促进鼻窦鼻腔的通气以及引流功能的恢复,从而可有效提高鼻内镜手术的远期疗效 [4]。
通过本组资料研究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8%,并发症发生率为6%,说明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中青年患者相似,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充分肯定了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术后鼻腔冲洗和术腔痂皮清理是影响患者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鼻腔过于频繁冲洗和清理术腔反复损伤新生黏膜上皮,很容易引起鼻腔出血,损伤黏膜上皮很容易导致术后息肉形成,术后可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清理鼻腔时注意避免损伤黏膜,及时回医院进行复诊 [5]。总而言之,在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瑞.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70-71
[2]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海口).中华耳鼻咽喉杂志,1998,33(3):134
[3] 孙绍辉.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4(33):1668
[4] 孙阳.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0):85-86
[5] 李燕,李宣.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106-107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50岁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住院鼻内镜下治疗的非老年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8%,并发症发生率为6%,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鼻内镜 老年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09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61-02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临床上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患者常出现鼻塞、鼻痒、流鼻涕以及睡觉打鼾等症状,虽无危及患者的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但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已完全取代传统手术,且取得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 [1]。为进一步研究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治疗效果,我院选取收治行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50岁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住院鼻内镜下治疗的非老年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行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50岁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4.2±8.1)岁,同时选取同期住院鼻内镜下治疗的非老年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32.2±7.1)岁,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以及鼻窦CT检查确诊,两组在性别以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治疗方法。术前3d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若患有变应性鼻炎可给予鼻腔内喷雾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术前采用插管全身麻醉,采用Messerklinger手术方式进行手术,对于有鼻息肉者可先采用电动切割吸引器或者圈套器清除息肉,术后使用抗生素和激素软膏小纱条填塞筛窦术腔,使用医用膨胀海棉填塞总鼻道,对于患有上颌窦息肉以及干酪样或者霉菌性上颌窦炎的患者,可采用经上颌窦自然开口和下鼻道或者尖牙窝穿刺的双径路手术处理,对患有下鼻甲肥大的患者同期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术后使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术后48h内取出,使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鼻腔一周。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疗效评价标准。疗效评价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制定的关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 [2],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鼻内镜复查显示鼻窦开口良好,脓性分泌物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鼻内镜复查显示鼻窦腔内仍有炎症水肿,且有少量分泌物渗出。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鼻窦腔内仍有息肉形成,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总有效=治愈+显效。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43例,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44例,总有效率88%,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研究组治疗过程中出现2例出血,2例出现鼻腔粘连,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出血,2例出现鼻腔粘连,并发症发生率为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分析[n(%)]
3 讨论
鼻内镜手术目的在于促进患者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的恢复,在对狭窄或者闭锁的上颌窦行开窗手术时要注意保护自然口前下方的正常黏膜,以减少术后形成窦口瘢痕,影响上颌窦的通气引流功能;对于额隐窝区病变应扩大额窦的自然开口,保护好筛前动脉以及鼻泪管等重要结构 [3];术中保留可逆病变的黏膜,包括水肿黏膜以及轻度增厚的黏膜等;为避免损伤视神经管以及颈内动脉等引发严重并发症,对于蝶窦窦壁的不可逆病变黏膜不宜强求切除。在清除鼻窦病变的过程中鼻内镜可充分发挥鼻内镜暴露佳、照明好以及方便处理鼻腔复合病变等优点,可及时处理鼻腔解剖变异,利于促进鼻窦鼻腔的通气以及引流功能的恢复,从而可有效提高鼻内镜手术的远期疗效 [4]。
通过本组资料研究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8%,并发症发生率为6%,说明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中青年患者相似,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充分肯定了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术后鼻腔冲洗和术腔痂皮清理是影响患者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鼻腔过于频繁冲洗和清理术腔反复损伤新生黏膜上皮,很容易引起鼻腔出血,损伤黏膜上皮很容易导致术后息肉形成,术后可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清理鼻腔时注意避免损伤黏膜,及时回医院进行复诊 [5]。总而言之,在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瑞.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70-71
[2]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海口).中华耳鼻咽喉杂志,1998,33(3):134
[3] 孙绍辉.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4(33):1668
[4] 孙阳.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0):85-86
[5] 李燕,李宣.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