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穿越回到1492年的西班牙。曾经跨越直布罗陀海峡而来的北非摩尔人,在统治了安达卢西亚地区近八百年后,失去了最后一个盘踞地——格拉纳达。他们离开时挥了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并慷慨地留下了摩尔式建筑的旗舰殿——阿尔罕布拉宫。成为前朝废宫的阿尔罕布拉宫自此杳无人迹,荒草萋萋,留给后人无尽的回忆。
曾经的摩尔人在格拉纳达山丘上建造了大量摩尔伊斯兰风格的民用建筑,阿尔拜辛区是如今保留下来的最古老也是最完整的社区,也是我在格拉纳达旅行的首要目标。
当暮色渐沉,我在阿尔拜辛区的街巷里游走。街道狭长而僻静,曲径通幽,更添神秘。随着山势的上坡和下坡,一座座极具摩尔风格的白色房子在身旁闪现,仿佛千年光阴,定格在这一瞬间。
我在迷宫般的街巷里走走停停,更像是在解读一段历史之谜。虽然古老的清真寺已在朝代的更迭中被改建成了天主教堂,阿尔拜辛区的旅游亮点比如阿拉伯浴室、格拉纳达考古博物馆等景点夜晚停止参观,但从这些寻常百姓混居的住宅区里管中窥豹,也能分明体味到原汁原味的伊斯兰风情,被封印在时光的长河里。街巷里有几家小吃店在夜色中营业,想必食客们正在品味着来自北非的滋味……
这些有故事的街巷牵引着我的脚步,走上了圣尼古拉斯瞭望台,这是阿尔拜辛区的制高点。遥望对面山坡上的阿尔罕布拉宫,建筑群巍峨屹立在漆黑夜色中,却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仿佛有一曲雄浑壮美的交响乐章在我心中奏响,我心想待到明天,当伊比利亚的阳光洒向这片历经沧桑的宫殿群,步入其中的我又将会以怎样的心境,去感知这份来自中世纪的辉煌?
待我返回格拉纳达古城的民宿时已是深夜,未承想却难以安眠。楼下传来笑声、歌声、吉他声,声声入耳,我不知道这场景是否每天都在格拉纳达古城里上演。也许是因为白天难奈的暑热终于谢幕,夏夜的凉爽和无尽的夜色,为人们提供了情绪表露的温床。
也许,对于生活在安达卢西亚地区的西班牙人,只要有阴凉的树荫庇护,有清冽入心的啤酒畅饮,有滋味幻化无穷的TAPAS果腹,再来一把吉他和会弹奏吉他的人,这就够了,他们对生活所求并不多。
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睡着了,梦境里出现了白色的宫殿,一扇扇镶嵌着金边的拱门就像尚未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依次排开,似乎永远望不到头。梦里的我清楚地知道,那是在格拉纳达演绎的《一千零一夜》。
第二天清晨,当我匆匆赶到阿尔罕布拉宫山脚下时,气温的急剧下降超乎了我的预料。我不知道是否由于东南方向的内华达山脉阻隔了来自地中海的温润空气,此刻的我,只能用瑟瑟发抖来形容。
遥望山顶上的阿尔罕布拉宫,晨雾缭绕中只见若隐若现的红色砂岩,仿佛飘浮在山巅的海市蜃楼,就像延续着我昨夜的梦境,朦胧梦幻。“红色城堡”的阿拉伯语,即是阿尔罕布拉宫名字的由来。
来自北非的摩尔人在格拉纳达繁衍生息,到了十三世纪他们迎来了一个空前盛世王朝——纳塞瑞斯王朝。纳塞瑞斯王朝统治了格拉纳达250年,令格拉纳达成为中世纪欧洲最富有的城市之一。繁荣昌盛必然大兴土木,规模宏大、极尽奢华的阿尔罕布拉宫就是最好的见证。
资料显示,阿尔罕布拉宫最主要的参观景点是纳塞瑞斯王朝建筑群,主要由皇宫、联合厅、黄金厅、大使厅、爱神木中庭、科马列斯塔、狮子皇宫、狮子中庭等二十余座建筑组成。我知道,想把这些建筑细细观赏绝非易事,即便走马观花也需要体力和时间。
皇宫气派非凡,一扇扇拱门把皇宫划分成众多小空间。拱门为马蹄形,中心凸起,四周装饰着繁复小巧的雕花,仿佛在我的头顶上方翻腾着细小的波浪。我发现支撑拱门的柱子纤细俊秀,并非常规理解中的高大粗壮。原来,除少数拱门起到真实的承重作用外,大多数拱门仅仅作为装饰之用,自然不需要强有力的支撑。
天花板和墙壁上布满精雕细刻的石膏浮雕装饰,虽然有些已经斑驳褪色,但仍能辨认出曾经的金碧辉煌。就在与我肩膀平行的位置,彩色瓷砖几乎占据了墙面与地面之间的面积。瓷砖纹样繁杂,除了豆荚、花朵、菠萝等植物组成的图案外,更多的是扭曲和混合几何线条的组合,烧制的颜色也多为白蓝黄绿四色,浓郁的伊斯兰风情充溢着每一处空间。
世间豪华宫殿千千万,但我发现崇尚细节的摩尔人建筑师,喜欢用细节把皇宫装点到极致,他们不放过每一面墙、每一扇窗、每一根柱……也许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王者风范吧。
堪称精美之最的大使厅,墙壁上刻满了古兰经铭文和对神的赞美诗,华丽的辞藻极尽赞美崇拜之情。如同《被捕公主塔第三首诗》所言:“这是一个辉煌的宫殿,欢愉充斥在天花板、地板和墙面上;灰泥和琉璃瓦是奇迹,但木雕天花板更显不凡,所有的结合是为了最完美的诞生。最高的豪宅已建设好,诗意般的画面,美幻的题词交错在装饰和镶嵌之间……”
离开大使厅,眼前豁然开朗。由大理石围合而成的一池碧水将宫殿分置四周,平静的水面有如镜面,宫殿倒影跃然呈现。水池两旁种植着密不透风的桃金娘树篱,为完美的对称结构再添新绿。这里被称为桃金娘木中庭,又称爱神木中庭。 水池尽头有一座高塔,那是高达45米的科马列斯塔,它是阿尔罕布拉宫里最高的建筑。赭红色的塔身巍峨壮丽,塔顶与蓝天、白云相接,仿佛直通天际。阳光倾洒在塔身,把高塔映衬得通体发亮,我这才发觉清晨的寒流早已退去,周身暖洋洋。高耸入云的高塔与优雅的拱门、精美的立柱,以及清澈静谧的水池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据资料记载,当年哥伦布就在这座塔里,成功说服伊莎贝拉女王进行西航探险,从而发现了美洲大陆,开启了西班牙大航海时代的辉煌篇章。
纳塞瑞斯皇宫里还有一处亮点,那便是狮子中庭。狮子中庭由124根大理石柱组成的拱形回廊环绕而成,柱身精雕细琢,富丽堂皇。12头翘首威严的石狮子站立在庭院中央,它们用头顶共同托举着一座圆环状的水池,水从狮子口中喷出。虽然这些雄狮代表着雄性基因,但狮子中庭却是王室的后宫,除了国王,其他男性一律禁止进入。不知这里曾经演绎出哪些后宫传奇?
时光流转到十六世纪,西班牙王室的继任者卡洛斯五世国王,下令在纳塞瑞斯皇宫的南侧建立起卡洛斯五世宫,因为他既想与阿拉伯风格的建筑群为邻,又想要自己独立的居所。因为国王聘请的建筑师是文艺复兴风格的追随者,所以他设计的卡洛斯五世宫带有明显的文艺复兴风格,独特的圆形中庭便是例证。那是由两层楼高的回廊围绕的一座巨大的环形庭院,恢宏壮观,引人驻足。
我喜欢这种能带给我视觉张力的建筑形式,视野宽阔带来感官上的愉悦,令我心情舒畅。之前参观皇宫时那些莫名的压抑感荡然无存,难怪这座宫殿后来成为了西班牙帝国的象征性建筑之一。
阿尔罕布拉宫既是皇宫,又是军事要塞,阿卡萨巴碉堡是建筑群里最古老的部分,现存记录可追溯至九世纪。可惜,那厚厚的城墙和高耸的塔楼,却未能阻止频发的战乱与朝代的更迭。
时光穿越回到1492年,这是西班牙历史上重要的一年。伊莎贝拉女王与费尔南多国王发动了天主教光复行动,赶走了统治安达卢西亚地区近八百年的摩尔人,统一了西班牙,成为摩尔人统治时期的废宫阿尔罕布拉宫,自此再无辉煌。
曾经,我对阿尔罕布拉宫的启蒙认知,便来自这些回忆,那是吉他名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带给我对格拉纳达,对西班牙旅行的无限向往。
1896年,西班牙作曲家、吉他演奏家弗朗西斯科·塔雷加来到阿尔罕布拉宫,夕阳下,这座昔日富丽堂皇的宫殿变换着迷人的色彩,却难掩沧桑变迁遗留的古老凄凉。作曲家感慨万千,遂写下了吉他名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并以《祈祷》为副标题。流畅的旋律加之震音技法,传递出作曲家对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与迷茫、憧憬与幻想……如今我来到格拉纳达,也算是对这首萦绕于心的吉他曲一个完美的回复。
登上阿卡萨巴碉堡的维拉塔塔顶,我的眼前一片开阔,远处的内华达山脉若隐若现,山脚下的格拉纳达城静谧安详。一座古钟高悬在塔顶,曾经,每当清晨和入夜,悠扬的钟声飘荡在格拉纳达上空,提醒农民们打开水渠的阀门,让清澈的水流灌溉山谷草甸的庄稼……此外,古钟在格拉纳达居民心中还有祈福的寓意。据传如果某个单身的年轻女子敲了钟,便会在当年成功脱单,顺利嫁出。
我站在塔顶,回望阿尔罕布拉宫和淹没在山峦里的阿尔拜辛区,那些埋藏着宝藏与咒语,还有神灵守护的古老宫殿,那些精雕细刻的石柱回廊和蜿蜒幽僻的石板街道,仿佛时刻上演着穿越的戏剧。王公贵族和贩夫走卒从那里走来,还有载歌载舞的人群……我猜,如果此刻钟声响起,那定是《一千零一夜》的回响。
夜游阿尔拜辛区
曾经的摩尔人在格拉纳达山丘上建造了大量摩尔伊斯兰风格的民用建筑,阿尔拜辛区是如今保留下来的最古老也是最完整的社区,也是我在格拉纳达旅行的首要目标。
当暮色渐沉,我在阿尔拜辛区的街巷里游走。街道狭长而僻静,曲径通幽,更添神秘。随着山势的上坡和下坡,一座座极具摩尔风格的白色房子在身旁闪现,仿佛千年光阴,定格在这一瞬间。
我在迷宫般的街巷里走走停停,更像是在解读一段历史之谜。虽然古老的清真寺已在朝代的更迭中被改建成了天主教堂,阿尔拜辛区的旅游亮点比如阿拉伯浴室、格拉纳达考古博物馆等景点夜晚停止参观,但从这些寻常百姓混居的住宅区里管中窥豹,也能分明体味到原汁原味的伊斯兰风情,被封印在时光的长河里。街巷里有几家小吃店在夜色中营业,想必食客们正在品味着来自北非的滋味……
这些有故事的街巷牵引着我的脚步,走上了圣尼古拉斯瞭望台,这是阿尔拜辛区的制高点。遥望对面山坡上的阿尔罕布拉宫,建筑群巍峨屹立在漆黑夜色中,却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仿佛有一曲雄浑壮美的交响乐章在我心中奏响,我心想待到明天,当伊比利亚的阳光洒向这片历经沧桑的宫殿群,步入其中的我又将会以怎样的心境,去感知这份来自中世纪的辉煌?
待我返回格拉纳达古城的民宿时已是深夜,未承想却难以安眠。楼下传来笑声、歌声、吉他声,声声入耳,我不知道这场景是否每天都在格拉纳达古城里上演。也许是因为白天难奈的暑热终于谢幕,夏夜的凉爽和无尽的夜色,为人们提供了情绪表露的温床。
也许,对于生活在安达卢西亚地区的西班牙人,只要有阴凉的树荫庇护,有清冽入心的啤酒畅饮,有滋味幻化无穷的TAPAS果腹,再来一把吉他和会弹奏吉他的人,这就够了,他们对生活所求并不多。
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睡着了,梦境里出现了白色的宫殿,一扇扇镶嵌着金边的拱门就像尚未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依次排开,似乎永远望不到头。梦里的我清楚地知道,那是在格拉纳达演绎的《一千零一夜》。
阿尔罕布拉宫迷宫般的建筑群
第二天清晨,当我匆匆赶到阿尔罕布拉宫山脚下时,气温的急剧下降超乎了我的预料。我不知道是否由于东南方向的内华达山脉阻隔了来自地中海的温润空气,此刻的我,只能用瑟瑟发抖来形容。
遥望山顶上的阿尔罕布拉宫,晨雾缭绕中只见若隐若现的红色砂岩,仿佛飘浮在山巅的海市蜃楼,就像延续着我昨夜的梦境,朦胧梦幻。“红色城堡”的阿拉伯语,即是阿尔罕布拉宫名字的由来。
来自北非的摩尔人在格拉纳达繁衍生息,到了十三世纪他们迎来了一个空前盛世王朝——纳塞瑞斯王朝。纳塞瑞斯王朝统治了格拉纳达250年,令格拉纳达成为中世纪欧洲最富有的城市之一。繁荣昌盛必然大兴土木,规模宏大、极尽奢华的阿尔罕布拉宫就是最好的见证。
资料显示,阿尔罕布拉宫最主要的参观景点是纳塞瑞斯王朝建筑群,主要由皇宫、联合厅、黄金厅、大使厅、爱神木中庭、科马列斯塔、狮子皇宫、狮子中庭等二十余座建筑组成。我知道,想把这些建筑细细观赏绝非易事,即便走马观花也需要体力和时间。
皇宫气派非凡,一扇扇拱门把皇宫划分成众多小空间。拱门为马蹄形,中心凸起,四周装饰着繁复小巧的雕花,仿佛在我的头顶上方翻腾着细小的波浪。我发现支撑拱门的柱子纤细俊秀,并非常规理解中的高大粗壮。原来,除少数拱门起到真实的承重作用外,大多数拱门仅仅作为装饰之用,自然不需要强有力的支撑。
天花板和墙壁上布满精雕细刻的石膏浮雕装饰,虽然有些已经斑驳褪色,但仍能辨认出曾经的金碧辉煌。就在与我肩膀平行的位置,彩色瓷砖几乎占据了墙面与地面之间的面积。瓷砖纹样繁杂,除了豆荚、花朵、菠萝等植物组成的图案外,更多的是扭曲和混合几何线条的组合,烧制的颜色也多为白蓝黄绿四色,浓郁的伊斯兰风情充溢着每一处空间。
世间豪华宫殿千千万,但我发现崇尚细节的摩尔人建筑师,喜欢用细节把皇宫装点到极致,他们不放过每一面墙、每一扇窗、每一根柱……也许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王者风范吧。
堪称精美之最的大使厅,墙壁上刻满了古兰经铭文和对神的赞美诗,华丽的辞藻极尽赞美崇拜之情。如同《被捕公主塔第三首诗》所言:“这是一个辉煌的宫殿,欢愉充斥在天花板、地板和墙面上;灰泥和琉璃瓦是奇迹,但木雕天花板更显不凡,所有的结合是为了最完美的诞生。最高的豪宅已建设好,诗意般的画面,美幻的题词交错在装饰和镶嵌之间……”
离开大使厅,眼前豁然开朗。由大理石围合而成的一池碧水将宫殿分置四周,平静的水面有如镜面,宫殿倒影跃然呈现。水池两旁种植着密不透风的桃金娘树篱,为完美的对称结构再添新绿。这里被称为桃金娘木中庭,又称爱神木中庭。 水池尽头有一座高塔,那是高达45米的科马列斯塔,它是阿尔罕布拉宫里最高的建筑。赭红色的塔身巍峨壮丽,塔顶与蓝天、白云相接,仿佛直通天际。阳光倾洒在塔身,把高塔映衬得通体发亮,我这才发觉清晨的寒流早已退去,周身暖洋洋。高耸入云的高塔与优雅的拱门、精美的立柱,以及清澈静谧的水池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据资料记载,当年哥伦布就在这座塔里,成功说服伊莎贝拉女王进行西航探险,从而发现了美洲大陆,开启了西班牙大航海时代的辉煌篇章。
纳塞瑞斯皇宫里还有一处亮点,那便是狮子中庭。狮子中庭由124根大理石柱组成的拱形回廊环绕而成,柱身精雕细琢,富丽堂皇。12头翘首威严的石狮子站立在庭院中央,它们用头顶共同托举着一座圆环状的水池,水从狮子口中喷出。虽然这些雄狮代表着雄性基因,但狮子中庭却是王室的后宫,除了国王,其他男性一律禁止进入。不知这里曾经演绎出哪些后宫传奇?
时光流转到十六世纪,西班牙王室的继任者卡洛斯五世国王,下令在纳塞瑞斯皇宫的南侧建立起卡洛斯五世宫,因为他既想与阿拉伯风格的建筑群为邻,又想要自己独立的居所。因为国王聘请的建筑师是文艺复兴风格的追随者,所以他设计的卡洛斯五世宫带有明显的文艺复兴风格,独特的圆形中庭便是例证。那是由两层楼高的回廊围绕的一座巨大的环形庭院,恢宏壮观,引人驻足。
我喜欢这种能带给我视觉张力的建筑形式,视野宽阔带来感官上的愉悦,令我心情舒畅。之前参观皇宫时那些莫名的压抑感荡然无存,难怪这座宫殿后来成为了西班牙帝国的象征性建筑之一。
《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与《一千零一夜》的回响
阿尔罕布拉宫既是皇宫,又是军事要塞,阿卡萨巴碉堡是建筑群里最古老的部分,现存记录可追溯至九世纪。可惜,那厚厚的城墙和高耸的塔楼,却未能阻止频发的战乱与朝代的更迭。
时光穿越回到1492年,这是西班牙历史上重要的一年。伊莎贝拉女王与费尔南多国王发动了天主教光复行动,赶走了统治安达卢西亚地区近八百年的摩尔人,统一了西班牙,成为摩尔人统治时期的废宫阿尔罕布拉宫,自此再无辉煌。
曾经,我对阿尔罕布拉宫的启蒙认知,便来自这些回忆,那是吉他名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带给我对格拉纳达,对西班牙旅行的无限向往。
1896年,西班牙作曲家、吉他演奏家弗朗西斯科·塔雷加来到阿尔罕布拉宫,夕阳下,这座昔日富丽堂皇的宫殿变换着迷人的色彩,却难掩沧桑变迁遗留的古老凄凉。作曲家感慨万千,遂写下了吉他名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并以《祈祷》为副标题。流畅的旋律加之震音技法,传递出作曲家对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与迷茫、憧憬与幻想……如今我来到格拉纳达,也算是对这首萦绕于心的吉他曲一个完美的回复。
登上阿卡萨巴碉堡的维拉塔塔顶,我的眼前一片开阔,远处的内华达山脉若隐若现,山脚下的格拉纳达城静谧安详。一座古钟高悬在塔顶,曾经,每当清晨和入夜,悠扬的钟声飘荡在格拉纳达上空,提醒农民们打开水渠的阀门,让清澈的水流灌溉山谷草甸的庄稼……此外,古钟在格拉纳达居民心中还有祈福的寓意。据传如果某个单身的年轻女子敲了钟,便会在当年成功脱单,顺利嫁出。
我站在塔顶,回望阿尔罕布拉宫和淹没在山峦里的阿尔拜辛区,那些埋藏着宝藏与咒语,还有神灵守护的古老宫殿,那些精雕细刻的石柱回廊和蜿蜒幽僻的石板街道,仿佛时刻上演着穿越的戏剧。王公贵族和贩夫走卒从那里走来,还有载歌载舞的人群……我猜,如果此刻钟声响起,那定是《一千零一夜》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