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讲得太多,学生活动太少,而生物科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比较抽象,那么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探讨的命题,对此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自身素质
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现代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于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结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培养他们“爱问、善问、会问”的思考习惯和解疑的动手能力,使他成为创造性的人才。这要求教师本身要有丰富的知识,并不断积累新知识,在课堂上做到融会贯通,得心应手。教师根据自己班上情况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面对不同的班级、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采取不同的教法,使学生有种“常新”的感觉。如果一个教师自己只是按照参考教案,循规蹈矩,那么在下面等着指导的未来栋梁们又怎么不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呢?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思考和总结,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教学水平。
二、改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往往把学生当成一个被动接受知識的容器。老师教学生多少知识,几乎就要求学生掌握多少。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死知识,学生掌握的技能是没有创新的技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教师的教学地位不再是教学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传统教学方式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忽视学生的地位。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科学,这就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目的教学。不要忽视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要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光的地方。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有很多设计实验的题目,教师不要包办,要让学生大胆去设计,大胆开拓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每位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正,教师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指导者,是一个辅导者。
三、教学方法要得当
1.内容
我们的教学无疑应以教材为蓝本,以大纲为依据,正确理解“遵循大纲而不拘泥于大纲”的意旨,把教学的立足点放在挖掘教材落实大纲上。否则,基础知识不掌握,基本技能不过关,其它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只能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当然,挖掘的广度和深度应充分顾及其前瞻效应、社会效应及创造效应。
2.方法
当今的生物学教学已经渐渐超越了限于知识传授的结论式模式而转向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转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操作、有效地产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知识发生,亲历问题研究,总结相应知识,在“做科学”的过程中优化获得未知知识和技术的学习策略。这种过程式模式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兼容性,目前研究和实践较多的导学式、互动式、启发式、探索式教学等皆可归其麾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各展所长。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质疑和释疑,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以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以“探索式”教学为例,其教学模式如下: 创设情境→提供材料→提出问题→启发诱导→归纳升华。该模式较好地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和谐、自主、实践和创造,通过全方位的主体参与,使学生的观察分析、语言表述、综合比较、判断推理等能力得以有效养成。
在问题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在开放学习中建构知识架构:教育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让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以充分的发展。提炼知识,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提炼主线知识,并随着教学环节的推进,在有关知识点上设计系列问题。
高中生物新教材注重以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开发为核心。问题情景必须得益于活动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展开丰富的想象、参与自我评价等。这就必须开放课堂教学形式,不能搞“听话”教育,不能横加“限制”, 教师一味“师道尊严”的面孔或是任何冷漠、干涩、焦躁、嫌弃和失望,无疑也会反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进而影响他们创造力的造就及战胜困难勇气的蓄养;这就需要教师大胆地设计,广泛拓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因此, 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参与意识、独立思考和创造才能。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依据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认识规律,在每一个环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才能。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独立进行观察分析或实验操作,并能在信息交流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意。
三百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写道 ,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通过“少教”以达到“多学”的教学意识,至今仍然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所以,综上所述,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教学观念,构建和谐课堂,有所为有所不为就能实现课堂的高效,而我们的教育也会进入百花齐放的春天。
参考文献:
[1]《生物学通报》
[2]《教育心理学》
一、提高自身素质
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现代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于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结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培养他们“爱问、善问、会问”的思考习惯和解疑的动手能力,使他成为创造性的人才。这要求教师本身要有丰富的知识,并不断积累新知识,在课堂上做到融会贯通,得心应手。教师根据自己班上情况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面对不同的班级、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采取不同的教法,使学生有种“常新”的感觉。如果一个教师自己只是按照参考教案,循规蹈矩,那么在下面等着指导的未来栋梁们又怎么不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呢?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思考和总结,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教学水平。
二、改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往往把学生当成一个被动接受知識的容器。老师教学生多少知识,几乎就要求学生掌握多少。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死知识,学生掌握的技能是没有创新的技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教师的教学地位不再是教学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传统教学方式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忽视学生的地位。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科学,这就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目的教学。不要忽视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要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光的地方。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有很多设计实验的题目,教师不要包办,要让学生大胆去设计,大胆开拓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每位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正,教师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指导者,是一个辅导者。
三、教学方法要得当
1.内容
我们的教学无疑应以教材为蓝本,以大纲为依据,正确理解“遵循大纲而不拘泥于大纲”的意旨,把教学的立足点放在挖掘教材落实大纲上。否则,基础知识不掌握,基本技能不过关,其它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只能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当然,挖掘的广度和深度应充分顾及其前瞻效应、社会效应及创造效应。
2.方法
当今的生物学教学已经渐渐超越了限于知识传授的结论式模式而转向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转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操作、有效地产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知识发生,亲历问题研究,总结相应知识,在“做科学”的过程中优化获得未知知识和技术的学习策略。这种过程式模式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兼容性,目前研究和实践较多的导学式、互动式、启发式、探索式教学等皆可归其麾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各展所长。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质疑和释疑,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以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以“探索式”教学为例,其教学模式如下: 创设情境→提供材料→提出问题→启发诱导→归纳升华。该模式较好地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和谐、自主、实践和创造,通过全方位的主体参与,使学生的观察分析、语言表述、综合比较、判断推理等能力得以有效养成。
在问题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在开放学习中建构知识架构:教育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让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以充分的发展。提炼知识,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提炼主线知识,并随着教学环节的推进,在有关知识点上设计系列问题。
高中生物新教材注重以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开发为核心。问题情景必须得益于活动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展开丰富的想象、参与自我评价等。这就必须开放课堂教学形式,不能搞“听话”教育,不能横加“限制”, 教师一味“师道尊严”的面孔或是任何冷漠、干涩、焦躁、嫌弃和失望,无疑也会反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进而影响他们创造力的造就及战胜困难勇气的蓄养;这就需要教师大胆地设计,广泛拓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因此, 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参与意识、独立思考和创造才能。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依据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认识规律,在每一个环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才能。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独立进行观察分析或实验操作,并能在信息交流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意。
三百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写道 ,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通过“少教”以达到“多学”的教学意识,至今仍然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所以,综上所述,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教学观念,构建和谐课堂,有所为有所不为就能实现课堂的高效,而我们的教育也会进入百花齐放的春天。
参考文献:
[1]《生物学通报》
[2]《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