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研究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即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发展建议。对于前一个问题,本文结合调研结果,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列举;对于第二个问题,探讨了四个创新性保护建议:培养非遗保护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能力、推进协调发展战略、推动“非遗+旅游”的有效衔接、构建非遗学科共同体。
关键词: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非遗学科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作用日益凸显。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近年来西安市非遗保护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经验与问题并存。一方面坚持文化自信和中国特色,以现代社会治理理念为指导,加强了非遗保护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动了非遗保护“跨区域、跨行业”协调发展,促进了文旅融合,为西安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条件,做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旧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非遗保护进入新旧问题叠加的攻坚克难关键时期。
一、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
㈠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3100年的历史,因此西安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西安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0处,以及周秦汉唐四大都城遗址。除了物质文化遗产外,西安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非常丰富,秦腔、剪纸、民俗节庆、饮食、唐文化、社火等,这些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一同构成了西安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
㈡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
新的历史时代,面对新的发展机遇,西安作为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之一,自信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关心和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西安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走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深化改革、强化开放意识,坚持向开放要活力,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生态西安。并要强化国家中心城市意识,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西安特色,加快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关系到西安市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的重大问题,也关系建设具有地域和文化特色的西安城市新形象的重大问题。所以,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创新性研究对西安城市建设以及树立文化自信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㈢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不同于其他文化遗产,它是通过人类口传心授保护传承的,它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它是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中,既有精神层面,也有物质层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含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他们仍然可以为今天市场化下的社会服务,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例如,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保留下来的手工技能类项目,不仅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而且还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如西安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就是西安的一张文化名片,他既包含了西安民族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向外宣传了西安的地方美食,同时又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产生了经济效益。长安沣峪口老油坊的榨油,把我们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的聪明才智做了充分展示,其生产的原生态高质量油品既符合今天人们的绿色生活理念,又展示了民间高超的传统榨油技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重视和保护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重视“非遗”中蕴含的丰富的经济价值在今天仍然有重要意义。
二、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发展建议
㈠加快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养非遗保护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能力
加快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非遗保护的制度建设,培养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能力,提高公民的素质。公民是现代治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参与者,公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非遗保护的绩效。首先,政府要鼓励支持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扩大社会多元主体参与非遗保护活动的空间;其次,转变政府职能,稳步推进政府放权、社会收权的制度化,有效管理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调整;最后,对非遗保护等公共文化事物的管理者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社会主体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能力。
㈡深入推进协调发展战略,实现各区域非遗传承保护的良性互动
在构建全市非遗保护跨域治理机构的基础上,推动政府通过契约的形式来部分让渡自身的管辖权,鼓励在不同的区县间或内部建立非遗保护跨域治理机构,进而形成纵向的跨域治理组织层次。
积极协调非遗的跨界融合,通过强化非遗文化产业的文化经济职能,逐渐放松媒介及公司产权融合的规则,培育跨行业经营主体以及从政治调控主导转向经济、法律调控,培育行业吸引力、本土文化企业和创意阶层等方式,根据不同类别非遗的特点和保持非遗完整性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进行跨行业发展,协调其经济效益。
㈢推动“非遗+旅游”的有效衔接,提升非遗传承发展活力
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指出“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提供优秀文化产品、优质旅游产品这一中心环节,努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要着力推动艺术创作出精品、攀高峰,著力推动公共服务补短板、提效能,着力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强基础、上水平,着力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强管理、促发展,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强主体、提质量,着力推动市场培育监管两手抓、两手强,着力推动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拓深度、出时效,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重视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文旅产业持续成长的关键。文化是旅游的核心,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要促进和实现“非遗+旅游”融合发展。
㈣促进非遗学术交流合作,构建非遗学科共同体
目前非遗研究领域内形成了比较具有影响力和专业性的核心作者和研究机构群体。但核心作者群体和研究机构群体彼此间合作关系还较少,没有形成较大范围的研究力量合作群体。建议文化与旅游部门搭建学术云平台,非遗研究某一领域的学者可在平台发布研究需求,招募合作团队。充足的基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研究成果的丰富,因此在搭建平台的同时,提高基金申请总量、简化基金申请流程,为学者研究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以促进西安市非遗科学保护的快速发展。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必须开拓创新性思维,依赖创新性路径,采用创新性理念,使西安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可持续保护下去,守护好我们民族最后的精神家园,在新时代赓续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
参考文献:
[1](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2]毛巧晖.文化展示中的传承人: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民间文化论坛,2019.04.
[3]刘鑫.从公开活用走向促进地区振兴: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J].民族艺术,2018.05.
[4]王晓如.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07.
[5]赵迎芳.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和保护的实践与思考[J].民俗研究,2019.06.
[6]刘晓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思想战线,2012.06.
[7]王文章.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现状与对策:中国节日文化调研实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06.
[8]陈波.西安节庆文化及节庆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卷宗,2013.09.
基金项目:西安市2021年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研究”;级别:重点;项目号:WL207.
关键词: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非遗学科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作用日益凸显。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近年来西安市非遗保护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经验与问题并存。一方面坚持文化自信和中国特色,以现代社会治理理念为指导,加强了非遗保护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动了非遗保护“跨区域、跨行业”协调发展,促进了文旅融合,为西安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条件,做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旧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非遗保护进入新旧问题叠加的攻坚克难关键时期。
一、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
㈠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3100年的历史,因此西安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西安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0处,以及周秦汉唐四大都城遗址。除了物质文化遗产外,西安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非常丰富,秦腔、剪纸、民俗节庆、饮食、唐文化、社火等,这些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一同构成了西安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
㈡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
新的历史时代,面对新的发展机遇,西安作为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之一,自信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关心和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西安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走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深化改革、强化开放意识,坚持向开放要活力,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生态西安。并要强化国家中心城市意识,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西安特色,加快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关系到西安市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的重大问题,也关系建设具有地域和文化特色的西安城市新形象的重大问题。所以,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创新性研究对西安城市建设以及树立文化自信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㈢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不同于其他文化遗产,它是通过人类口传心授保护传承的,它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它是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中,既有精神层面,也有物质层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含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他们仍然可以为今天市场化下的社会服务,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例如,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保留下来的手工技能类项目,不仅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而且还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如西安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就是西安的一张文化名片,他既包含了西安民族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向外宣传了西安的地方美食,同时又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产生了经济效益。长安沣峪口老油坊的榨油,把我们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的聪明才智做了充分展示,其生产的原生态高质量油品既符合今天人们的绿色生活理念,又展示了民间高超的传统榨油技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重视和保护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重视“非遗”中蕴含的丰富的经济价值在今天仍然有重要意义。
二、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发展建议
㈠加快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养非遗保护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能力
加快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非遗保护的制度建设,培养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能力,提高公民的素质。公民是现代治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参与者,公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非遗保护的绩效。首先,政府要鼓励支持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扩大社会多元主体参与非遗保护活动的空间;其次,转变政府职能,稳步推进政府放权、社会收权的制度化,有效管理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调整;最后,对非遗保护等公共文化事物的管理者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社会主体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能力。
㈡深入推进协调发展战略,实现各区域非遗传承保护的良性互动
在构建全市非遗保护跨域治理机构的基础上,推动政府通过契约的形式来部分让渡自身的管辖权,鼓励在不同的区县间或内部建立非遗保护跨域治理机构,进而形成纵向的跨域治理组织层次。
积极协调非遗的跨界融合,通过强化非遗文化产业的文化经济职能,逐渐放松媒介及公司产权融合的规则,培育跨行业经营主体以及从政治调控主导转向经济、法律调控,培育行业吸引力、本土文化企业和创意阶层等方式,根据不同类别非遗的特点和保持非遗完整性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进行跨行业发展,协调其经济效益。
㈢推动“非遗+旅游”的有效衔接,提升非遗传承发展活力
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指出“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提供优秀文化产品、优质旅游产品这一中心环节,努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要着力推动艺术创作出精品、攀高峰,著力推动公共服务补短板、提效能,着力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强基础、上水平,着力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强管理、促发展,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强主体、提质量,着力推动市场培育监管两手抓、两手强,着力推动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拓深度、出时效,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重视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文旅产业持续成长的关键。文化是旅游的核心,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要促进和实现“非遗+旅游”融合发展。
㈣促进非遗学术交流合作,构建非遗学科共同体
目前非遗研究领域内形成了比较具有影响力和专业性的核心作者和研究机构群体。但核心作者群体和研究机构群体彼此间合作关系还较少,没有形成较大范围的研究力量合作群体。建议文化与旅游部门搭建学术云平台,非遗研究某一领域的学者可在平台发布研究需求,招募合作团队。充足的基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研究成果的丰富,因此在搭建平台的同时,提高基金申请总量、简化基金申请流程,为学者研究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以促进西安市非遗科学保护的快速发展。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必须开拓创新性思维,依赖创新性路径,采用创新性理念,使西安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可持续保护下去,守护好我们民族最后的精神家园,在新时代赓续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
参考文献:
[1](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2]毛巧晖.文化展示中的传承人: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民间文化论坛,2019.04.
[3]刘鑫.从公开活用走向促进地区振兴: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J].民族艺术,2018.05.
[4]王晓如.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07.
[5]赵迎芳.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和保护的实践与思考[J].民俗研究,2019.06.
[6]刘晓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思想战线,2012.06.
[7]王文章.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现状与对策:中国节日文化调研实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06.
[8]陈波.西安节庆文化及节庆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卷宗,2013.09.
基金项目:西安市2021年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研究”;级别:重点;项目号:WL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