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游戏市场的“三国演义”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woa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市场首周反弹后继续保持强劲的回暖势头,五日涨幅3.63%,站稳22900点。此外,国企指数5日内上涨3.67%,报收于9787.34点,红筹指数上涨3.68%,报收于3743.98点。从板块方面来看,恒生一级行业全线收涨,能源板块5日涨幅6.49%领跑市场,原材料板块和资讯科技板块位列第二和第三。消费品制造和金融板块表现欠佳,分别上涨1.54%和2.27%。
  内地资金“稳扎稳打”地进入港股市场,港股通(沪)五日平均每日流入5.9亿元;港股通(深)有所抬头,维持在五日平均3.18亿元的水平。个股方面,港股通(沪)中较为活跃的还是腾讯等蓝筹公司,10大流通股中,腾讯控股上榜次数最多(5次)。汽车板块表现突出,其中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分别上榜4次。港股通(深)本周上榜次数最多的丰盛控股(5次),还包括盈德气体、金风科技(3次)等。
  在2016年的港股通(沪)标的中,游戏股受到市场广泛关注。根据游戏咨询公司Newzoo的数据,2016年中国游戏市场规模达244亿美元,同比增长15.1%,超越美国的235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大游戏市场宝座。预计2019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将增至1186亿美元,游戏市场增长空间仍然较大。目前中國游戏市场进入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的过渡,网易、腾讯占主导的寡头市场格局几近形成。同时许多发行商开始向国外拓展业务。App Annie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公司在海外25国的游戏收入较两年内同期增长1.6倍。2016年中国上市游戏企业一共有158家,其中有10.8%在港股上市,7.6%在美国上市。2017年港股企业在中国游戏市场的地位仍不容小觑,这次我们重点介绍3家港股标的。
  (一)腾讯控股(0700.HK)
  腾讯是中国最大的游戏运营商,公司营收有72%来自包括社交网络和在线游戏的增值服务。依靠游戏数量增长和对战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的强劲表现,公司手游业务2016三季度实现同比增长87%。目前有9款手游已获得牌照正筹备推出。另外,公司亦计划于2017年调整手游策略,转向提升用户黏性和付费比例来延长游戏生命周期。在海外市场的部署,腾讯收购了拥有全球日活跃用户超一亿人的芬兰手游公司Supercell 的84%股份。腾讯目前的端游市场份额占比为54%,而手游份额为38%。我们认为公司在2017年将继续维持中国游戏市场龙头地位。
  (二)IGG(0799.HK)
  IGG是全球网络游戏开发商及营运商,97%的营收来自手机游戏。《王国纪元》首创全球同服玩法刺激玩家消费欲望,截至1月月流水超过2000万美元,拥有MAU80多万人。策略塔防《城堡争霸》已上线三年仍占公司56%收入并且拥有MAU1080万人和月流水1200万美元。2017年《王国纪元》依然是增长点,公司将持续投入月流水的15%作为市场推广费用。公司有34%和32%的收入分别来自北美和欧洲,而游戏研发团队则遍布全球,因此能够满足不同地区玩家的喜好,特别是《城堡爭霸》在Google Play平台位列36个国家排名前十。公司2017年计划面向全球推出8款策略游戏、1款消除休闲游戏和1款博彩游戏。
  (三)网龙(0777.HK)
  网龙是网络游戏与应用的开发运营商。2016年三季度教育营收占比56.5%,同比增长40倍,得益于分公司互动教学设备供应商普罗米修斯的协同效益和中国教育业务收入增长。网络游戏营收占比41.3%,同比增长19.9%。游戏业务增长受益于《英魂之刃》和《魔域》端游,2016年三季度收益同比增长分别为17.9%和17.4%,同时《魔域口袋版》推出新玩法后月流水再创新高。2017年网龙预计将推出与金山软件合作开发的新版《魔域》手游和3D《虎豹骑》中文版,依托现有用户基础扩大市场份额。另外,公司与腾讯合作开发推出COS移动游戏,借助《英魂之刃》的技术储备打造数款竞技类新游戏,以丰富的产品线推动游戏业务增长。
其他文献
1月14日A股2016年年报将正式由北特科技的“亮相”而揭开帷幕。随着年报正式披露日期的临近,不少公司纷纷加快了业绩预告的披露进度,1月以来已有107家公司新披露或修正了2016年度的业绩预告。与此同时,随着2016年的收官,上市企业2016年的业绩快报也随着新年伊始浦发银行的公告,逐渐和投资者见面。  已公布预告公司整体利润预增可观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1月12日,公布了全年业绩预告的
期刊
“混改”成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最近行情比较难熬,但存量资金对于国企改革概念的关注度,还是应该引起投资者重视。  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再度被明确,“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
期刊
编者按:中央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已有一年,各大军工集团也都在制定自身的混改方案。随着2016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并圈定包括军工在内七个领域后,整体资产证券化率仅为20%左右的兵器工业集团率先在新年打响了混改第一枪。  新年伊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一则混改消息,点燃了已沉寂多时的军工股行情,以北化股份、北方股份等为代表的军工混改股短期表现抢眼,在年初至1月
期刊
股指期货松绑的脚步渐行渐近。从消息来看,调整的是持仓量和保证金。在采访中,多位专家表示,松绑股指期货有多方考虑。但最重要的就是恢复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价值和激活流动性功能。从长远来看,放开股指期货有利于吸引资金入场,并减少市场的抛压。记者了解到,不少期货公司和证券公司正在做股指期货松绑业务的系统测试。  松绑有多重原因  股指期货的这次松绑是针对2015年股灾后的收紧。当时股指期货被认为是加大市场波
期刊
编者按:对于去年下半年以来新股发行的加快,本刊特约作者文国庆认为,注册制已经实质性启动,只是没有正式宣布而已。虽然注册制是扭转中国股市种种弊端的关键措施,但A股会经历注册制推行的痛苦过程,他判断市场阴跌会持续半年,“中小创”个股未来还有30%的下跌空间。  虽然近期市场整体盘面偏弱,但大同证券分析师梁威刚认为,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今年的“两会”和
期刊
去年底机构发布年度策略的时候,几乎一边倒地看好跨年度行情,投资者也大多信以为真。不幸的是,上涨行情仅维持一周,便出现了持续的下行。去年底我坚定看空上半年行情,本期就略微说出一二。  注册制要解决市场的四大弊端  去年新股发行速度加快,从二季度的每月13家升到12月的45家,按目前的速度,今年1月份可能达50家。历史上新股发行也有快的时候,譬如2014年的8到11月,平均每月51家。但不同的是,当时
期刊
本周除周一外,沪深主板连跌4个交易日,沪指周跌1.32%、深成指周跌2.73%、创业板指周跌3.31%,连跌七日。转债指数终结连涨,小幅收阴,上证转债周跌0.31%、中证转债跌0.52%、深证转债跌1.52%。个券多数收跌,仅两只转债收涨,受卫生部推行医药集中采购实行两票制利好影响,九州转债涨1.26%、格力转债微涨0.01%;下跌转债跌幅弱于正股,汽模转债跌2.37%、洪涛转债跌2.53%;可交
期刊
就A股市场的走势来说,现在已经出现了清晰的分化格局,一方面是权重股、蓝筹股集中的指数出现了相对抗跌的态势,比如说上证指数在近期就在3100点上方反复整固。另一方面则是小盘股,尤其是新股集中的指数出现了相对疲软的态势,中小板指就是如此。  这主要是新股板块历来是人气指标,新股强,人气活;新股弱,人气低迷。所以,新股的急跌犹如寒潮一般,迅速冻结了市场人气。受此影响,整个A股的抛压陡增,中小板指也随之跌
期刊
经历新年第一周上涨的B股本周有所调整,周一沪B指冲高至345.17点后连续回落,周五最低探至338.91点,最终收于339.39点,全周下跌1.24%;深B市场调整力度更大一些,成份B指最终报收5993.79点,全周跌幅为2.41%。目前暂时看不见大资金进场,大仓位参与还是应该谨慎一些。  从盘面来看,虽然混改依旧炙手可热,相关B股活跃程度非常高,但在市场持续反弹无量之下,结构性分化行情中暗含的局
期刊
本周创业板指一路下跌,周五更是大幅走低,阴K线实体有放大的趋势。对此有两种解读,一种解读是相对乐观的,就是做空能量得到了集中的释放,短线创业板指有企稳的可能性。另一种解读则较为悲观,那就是前期的阴跌,使得市场人气受损,越来越多的筹码加入到杀跌行列中,市场尚需要进一步释放做空能量。  就目前来看,后者的概率似乎更大一些。一方面是因为当前市场的主流资金云集在主板市场,尤其是混改概念股、低估值的金融股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