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0后的青少年一代正在茁壮成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寄托在他们身上。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塑造,将他们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当前社会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与责任所在。为此,教育者必须把握好这一代青少年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改进我们的工作。
充分认识网络原住民这一现实。00后是严格意义上的网络原住民,互联网对他们来说是先验的、先天的,他们在网络的包围中长大,网络化生存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宅”在家是很多青少年偏好的生活状态,网上“秀”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趣缘”社交日益成为他们的主要社交场所。数字化经验影响着他们的认知方式,“碎片化阅读”的知识生成机制、“关系重于事实”的认知接受方式、“网络先于现实”的知识检验习惯,都已成为事实。网络大众文化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疏离宏大叙事、讲究“小时代”、个性化趣味、追求娱乐化时尚、价值选择日渐“粉丝化”,这些“现实”正鲜活地呈现着,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只能实事求是地尊重这一现实,并从这一现实出发。
必须啃下“破次元壁”这块硬骨头。毫不夸张地说,青少年整体上“网络原住民”化是人类亘古未有的。教育者和青少年之间不再仅仅是代沟和学识的差异,而是处于完全不同的世界或曰“平行空间”。如果教育者还以老办法来进行价值观教育,必定是夏虫语冰、对牛弹琴,事倍而功半。要真正进入青少年的世界,教育者就必须弯下身子,熟悉他们所熟悉的,体验他们所体验的,把握网络原住民价值观形成的新原理,读懂表现为青少年隐藏话语的“潜台词”。同时,又必须承认青少年身上某些非“正常”的价值观,这恰恰可能代表着某种必然的未来。这也意味着,价值观教育越来越不是单向的教导,而是要在双方获得某种价值共识的基础上作出更高的引导。甚至,在“破次元壁”的过程中,价值观的塑造者本身也将被塑造,获得与时俱进的升华。
将劳动和智慧作为奋斗教育的重点。要对青少年进行奋斗教育已成共识。一方面,青少年的奋斗意识、吃苦精神较弱,这与其脱离现实、疏于劳动直接相关。劳动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命感受力,才能领悟超越自我、关爱他人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正如马克思曾指出:“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生活中不少青少年成为“低头族”,甚至成了手机、网络、智能技术的“奴隶”。我们需要引导青少年认识到: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而不仅仅是拥有一般的技能、智能,才能成為“智能时代”真正的主人。超越知识和技能的真正智慧的教育,是目前青少年教育中的一大盲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关注“网络”与“叛逆”叠加下的精神空虚。当下,我们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十分重视,但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现实: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很多问题既不是心理问题,也不是思想政治问题,而是心灵问题。笔者主持的一项调查发现,人们在对幸福感偏低进行归因分析时,其他年龄段的人们都将首因归于生活压力,只有青少年将精神空虚作为首因。在物质丰裕的时代,网络原住民和青春叛逆期的叠加效应,形塑了青少年独特的心灵世界——喧闹与孤寂同在,独立与依赖并存,丰富与空虚紧邻。价值观塑造不是简单的规训,而是关怀与升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更进一步、更上一层楼,真正触及和抚慰心灵,帮助青少年树立科学信仰、安顿精神家园。
真正构建起以家庭为原点的价值观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原生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每个人扣价值观第一粒纽扣的地方。重视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高速现代化使我们丢失了不少传统,但重视子女教育的传统至今仍极其鲜明地延续着。很多调查和研究都表明,家庭以外(包括学校)的价值观教育效果远逊于家庭。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家庭做起。因此,青少年的价值观塑造不能外在于家庭,而是需要家校合作,需要家庭发挥更大的养成教育作用。问题在于,并非每个家庭都能够进行很好的价值观培育,因此,如何构建以家庭为原点的价值观教育模式是一项亟待破解的大难题。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充分认识网络原住民这一现实。00后是严格意义上的网络原住民,互联网对他们来说是先验的、先天的,他们在网络的包围中长大,网络化生存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宅”在家是很多青少年偏好的生活状态,网上“秀”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趣缘”社交日益成为他们的主要社交场所。数字化经验影响着他们的认知方式,“碎片化阅读”的知识生成机制、“关系重于事实”的认知接受方式、“网络先于现实”的知识检验习惯,都已成为事实。网络大众文化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疏离宏大叙事、讲究“小时代”、个性化趣味、追求娱乐化时尚、价值选择日渐“粉丝化”,这些“现实”正鲜活地呈现着,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只能实事求是地尊重这一现实,并从这一现实出发。
必须啃下“破次元壁”这块硬骨头。毫不夸张地说,青少年整体上“网络原住民”化是人类亘古未有的。教育者和青少年之间不再仅仅是代沟和学识的差异,而是处于完全不同的世界或曰“平行空间”。如果教育者还以老办法来进行价值观教育,必定是夏虫语冰、对牛弹琴,事倍而功半。要真正进入青少年的世界,教育者就必须弯下身子,熟悉他们所熟悉的,体验他们所体验的,把握网络原住民价值观形成的新原理,读懂表现为青少年隐藏话语的“潜台词”。同时,又必须承认青少年身上某些非“正常”的价值观,这恰恰可能代表着某种必然的未来。这也意味着,价值观教育越来越不是单向的教导,而是要在双方获得某种价值共识的基础上作出更高的引导。甚至,在“破次元壁”的过程中,价值观的塑造者本身也将被塑造,获得与时俱进的升华。
将劳动和智慧作为奋斗教育的重点。要对青少年进行奋斗教育已成共识。一方面,青少年的奋斗意识、吃苦精神较弱,这与其脱离现实、疏于劳动直接相关。劳动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命感受力,才能领悟超越自我、关爱他人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正如马克思曾指出:“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生活中不少青少年成为“低头族”,甚至成了手机、网络、智能技术的“奴隶”。我们需要引导青少年认识到: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而不仅仅是拥有一般的技能、智能,才能成為“智能时代”真正的主人。超越知识和技能的真正智慧的教育,是目前青少年教育中的一大盲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关注“网络”与“叛逆”叠加下的精神空虚。当下,我们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十分重视,但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现实: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很多问题既不是心理问题,也不是思想政治问题,而是心灵问题。笔者主持的一项调查发现,人们在对幸福感偏低进行归因分析时,其他年龄段的人们都将首因归于生活压力,只有青少年将精神空虚作为首因。在物质丰裕的时代,网络原住民和青春叛逆期的叠加效应,形塑了青少年独特的心灵世界——喧闹与孤寂同在,独立与依赖并存,丰富与空虚紧邻。价值观塑造不是简单的规训,而是关怀与升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更进一步、更上一层楼,真正触及和抚慰心灵,帮助青少年树立科学信仰、安顿精神家园。
真正构建起以家庭为原点的价值观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原生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每个人扣价值观第一粒纽扣的地方。重视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高速现代化使我们丢失了不少传统,但重视子女教育的传统至今仍极其鲜明地延续着。很多调查和研究都表明,家庭以外(包括学校)的价值观教育效果远逊于家庭。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家庭做起。因此,青少年的价值观塑造不能外在于家庭,而是需要家校合作,需要家庭发挥更大的养成教育作用。问题在于,并非每个家庭都能够进行很好的价值观培育,因此,如何构建以家庭为原点的价值观教育模式是一项亟待破解的大难题。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