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农机市场,对提高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和科技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在分析当前农机市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结构政策、法律法规建设以及补贴和服务方面找到合理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农机市场;机械化水平;政策补贴;法律法规建设
当前形势下,我国农机市场面临的形势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由于全球经济步入衰退周期,金融危机将继续扩散和蔓延,中国农机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另一方面,国家为拉动内需,增加投入,农机工业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与补贴,将进一步拉动农机市场,工业技术改造投入的增加,也将提升农机工业水平。
一、新形势下我国农机市场存在的问题
1.农机装备结构性矛盾突出
农机装备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呈现出:农机动力多,配套机具少;小型机具多,大中型农机具跟不上发展需要;小麦机械化水平较高,水稻播(插)、收获、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较高,经济作物、养殖业、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水平低等等。
2.售后服务滞后
农机市场由于利润薄、维修网点少,交通条件差,通讯设施落后,造成了农机企业在售后服务、维修方面的被动。农机出了质量问题难以及时得到解决,增加了农民消费技术含量较高的农业机械的心理负担。
3.政策补贴落实力度不够
从2009年1月1月起,国家实现由费改税的转变,建立按消耗燃油量纳税的运行体制,加快淘汰“病、废”机具,切实降低耗油率。由于费改税前农机作业不交税费,对农机作业实行粮食综合直补。补贴产品价格在政策落实期内与产品实际成本变化的严重背离,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效益大幅下滑,供货能力受到影响,企业再生产难以为继,直接影响补贴政策的落实和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购机农民与生产企业及经销企业间的矛盾。
4.农机化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实行依法治机才是推进农机化的根本保障。从总体看,由于国家的农机化立法滞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尤其对农机化事业的促进、农机产品质量保证和使用安全等方面示范引导力度不够、宏观调控手段较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机化发展环境的建立和改善。
二、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机市场的应对之策
1.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结构的调整力度
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继续发展小麦、水稻、大豆和优质、专用、高效粮豆生产机械化。大力研制开发蔬菜生产、畜禽水产养殖和特种经济作物生产加工的机械化及其信息服务网络现代化,积极推广有利于减轻污染、节约能源、保持环境的机械设备,从过去主要侧重于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增长转变为“量”和“质”的双重提高;由侧重于农机动力增长转变为向增加作业机具、配套农具倾斜;由侧重于小型农机具增长转变为向大中型农机具倾斜;由单项作业机具的增长转变为向复式作业机具倾斜。
2.端正认识,提高服务水平
正确认识面临的短期或长期的市场形势,是当前农机界应做的一个基础工作。随着农业机械科技含量的进一步提高,对农机销售和售后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对农机销售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机服务水平在当前形势下显得至关重要。
3.建立合理的补贴机制
建立年度农机补贴产品成本预测制度,在年度补贴产品招标中,依据上年产品成本变动的分析,科学预测年度产品成本变化的预期值,进行年度产品价格的有效控制。可探索按照产品成本变动的实际定期调整产品价格的定价制度,即在年度补贴产品目录确定后,农机管理部门可在补贴产品成本波动达到一定幅度时,适时进行补贴产品价格的必要调整,公开补贴产品价格调整的幅度和期限。农户购置补贴产品的差价款直接由农户汇交供货企业,禁止农机部门代收代交,对补贴产品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经申请给予一定额度补贴资金预付。省市农机部门集中管理补贴产品展示、演示会,杜绝县级重复举办补贴产品展示、演示会、发车仪式等,以减轻企业负担,从根本上缓解企业与购机农户间的矛盾。
4.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
各省、区、市农机管理部门以及相关单位要积极做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宣传工作,加快制订相关配套法规、规章,为促进农机化发展和依法治机提供法律依据。同时,还要强化责任、依法行政。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的全面监督管理,依法对可能危害人畜安全的农业机械的生产经营实行登记或者施行许可制度,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依法对农机产品生产、销售、维修等进行质量技术监督,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切实维护好农民的权益。
总之,促进我国农机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全面实现和谐的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陈士宏;农机化工作必须要有创新精神[J];南方农机;2001年03期.
[2]陆秀高;认清形势 更新观念 努力开创农机化工作新局面[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3年05期.
[3]潘永安;做好机构改革后乡(镇)农机化工作之我见[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2年06期.
[4]孙连海;王新民;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机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及应采取的新对策[J];农机化研究;1996年03期.
【关键词】农机市场;机械化水平;政策补贴;法律法规建设
当前形势下,我国农机市场面临的形势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由于全球经济步入衰退周期,金融危机将继续扩散和蔓延,中国农机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另一方面,国家为拉动内需,增加投入,农机工业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与补贴,将进一步拉动农机市场,工业技术改造投入的增加,也将提升农机工业水平。
一、新形势下我国农机市场存在的问题
1.农机装备结构性矛盾突出
农机装备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呈现出:农机动力多,配套机具少;小型机具多,大中型农机具跟不上发展需要;小麦机械化水平较高,水稻播(插)、收获、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较高,经济作物、养殖业、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水平低等等。
2.售后服务滞后
农机市场由于利润薄、维修网点少,交通条件差,通讯设施落后,造成了农机企业在售后服务、维修方面的被动。农机出了质量问题难以及时得到解决,增加了农民消费技术含量较高的农业机械的心理负担。
3.政策补贴落实力度不够
从2009年1月1月起,国家实现由费改税的转变,建立按消耗燃油量纳税的运行体制,加快淘汰“病、废”机具,切实降低耗油率。由于费改税前农机作业不交税费,对农机作业实行粮食综合直补。补贴产品价格在政策落实期内与产品实际成本变化的严重背离,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效益大幅下滑,供货能力受到影响,企业再生产难以为继,直接影响补贴政策的落实和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购机农民与生产企业及经销企业间的矛盾。
4.农机化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实行依法治机才是推进农机化的根本保障。从总体看,由于国家的农机化立法滞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尤其对农机化事业的促进、农机产品质量保证和使用安全等方面示范引导力度不够、宏观调控手段较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机化发展环境的建立和改善。
二、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机市场的应对之策
1.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结构的调整力度
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继续发展小麦、水稻、大豆和优质、专用、高效粮豆生产机械化。大力研制开发蔬菜生产、畜禽水产养殖和特种经济作物生产加工的机械化及其信息服务网络现代化,积极推广有利于减轻污染、节约能源、保持环境的机械设备,从过去主要侧重于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增长转变为“量”和“质”的双重提高;由侧重于农机动力增长转变为向增加作业机具、配套农具倾斜;由侧重于小型农机具增长转变为向大中型农机具倾斜;由单项作业机具的增长转变为向复式作业机具倾斜。
2.端正认识,提高服务水平
正确认识面临的短期或长期的市场形势,是当前农机界应做的一个基础工作。随着农业机械科技含量的进一步提高,对农机销售和售后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对农机销售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机服务水平在当前形势下显得至关重要。
3.建立合理的补贴机制
建立年度农机补贴产品成本预测制度,在年度补贴产品招标中,依据上年产品成本变动的分析,科学预测年度产品成本变化的预期值,进行年度产品价格的有效控制。可探索按照产品成本变动的实际定期调整产品价格的定价制度,即在年度补贴产品目录确定后,农机管理部门可在补贴产品成本波动达到一定幅度时,适时进行补贴产品价格的必要调整,公开补贴产品价格调整的幅度和期限。农户购置补贴产品的差价款直接由农户汇交供货企业,禁止农机部门代收代交,对补贴产品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经申请给予一定额度补贴资金预付。省市农机部门集中管理补贴产品展示、演示会,杜绝县级重复举办补贴产品展示、演示会、发车仪式等,以减轻企业负担,从根本上缓解企业与购机农户间的矛盾。
4.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
各省、区、市农机管理部门以及相关单位要积极做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宣传工作,加快制订相关配套法规、规章,为促进农机化发展和依法治机提供法律依据。同时,还要强化责任、依法行政。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的全面监督管理,依法对可能危害人畜安全的农业机械的生产经营实行登记或者施行许可制度,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依法对农机产品生产、销售、维修等进行质量技术监督,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切实维护好农民的权益。
总之,促进我国农机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全面实现和谐的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陈士宏;农机化工作必须要有创新精神[J];南方农机;2001年03期.
[2]陆秀高;认清形势 更新观念 努力开创农机化工作新局面[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3年05期.
[3]潘永安;做好机构改革后乡(镇)农机化工作之我见[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2年06期.
[4]孙连海;王新民;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机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及应采取的新对策[J];农机化研究;1996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