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坦白说,当来访者秦又一次在咨询室里说出“老师,我做不到”的时候,我亦有些无力。
几个月来,秦一直念叨着“想换工作”,但又总是以“这周心情不好,打了一周的游戏,什么都没做”这样的理由搪塞自己。
而这一次,当我向秦指出“你好像在潜意识里,拒绝着很多事情”的时候,秦似乎被猛然惊醒,却亦有些无助。他说:“可能是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吧,所以,什么都不想做。”
秦说,毕业工作后的这些年,谈恋爱被分手,找工作四处碰壁,好不容易找到现在这份工作,工资八年几乎没涨过,似乎除了年龄,什么都没有变……
被生活虐久了,打心里不太相信还有“心想事成”这件事,所以也不想做什么。
“做了,又怎样呢?”秦沮丧地说。 听着秦的讲述,我的脑袋里闪过一个词——“习得性无助”。
这是一个心理学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于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
当时,他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實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但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如实验中那条绝望的狗一般,如果一个人在一件事或多件事上持续地受打击,会形成“这 件事,我无论如何都做不好”或“我是一个糟糕的人”的感受,也因此,选择放弃挣扎和努力。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进入“习得性无助”状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和处理问题呢?有三个方法我们可以尝试。
第一,检查自己的归因模式,客观理性地为我们的成功和失败找到正确的归因。
比如,当你在工作中效率较低,令部门同事叫苦不迭时,你可以想当然地认为,是自己笨,做不好这项工作。当然,你也可以客观地分析:自己刚刚到这个部门,业务跟之前从事的工作相差甚远,需要熟悉;可能自己太追求完美,希望每个细节都做好,反而影响了工作效率……
这样客观分析过,便能对症下药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进入“我不行”的习得性无助状态,不可自拔。
第二,学着从自己擅长的事情做起,寻找“完成”一件事的确幸。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是对所有的事情都习得性无助,而是针对某个或某几个特定的领域。比如,有人成绩不好,会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有人谈恋爱频频受挫,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
其实,人的成就感是可以迁移的,当你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获得喜悦感后,就会更有能力去挑战自己认为无助、无望的事情,更有能量去解决让你觉得无从下手的事情。
第三,适当地降低对自己不擅长的领域的期待值。
当你对某一个领域已经产生了无力感,在之前多次的尝试中已然挫败,而如今又不得不面对时,记得,千万不要逼自己把这件事做好,而要学会适当地降低预期,找一个容易开始的部分先去尝试。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以及让自己感到无力的领域,当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分析失败、正确归因,并辅之以相应的解决方案,便不会进入习得性无助的恶性循环。
打破习得性无助,“你”便是自己最好的解药。
几个月来,秦一直念叨着“想换工作”,但又总是以“这周心情不好,打了一周的游戏,什么都没做”这样的理由搪塞自己。
而这一次,当我向秦指出“你好像在潜意识里,拒绝着很多事情”的时候,秦似乎被猛然惊醒,却亦有些无助。他说:“可能是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吧,所以,什么都不想做。”
秦说,毕业工作后的这些年,谈恋爱被分手,找工作四处碰壁,好不容易找到现在这份工作,工资八年几乎没涨过,似乎除了年龄,什么都没有变……
被生活虐久了,打心里不太相信还有“心想事成”这件事,所以也不想做什么。
“做了,又怎样呢?”秦沮丧地说。 听着秦的讲述,我的脑袋里闪过一个词——“习得性无助”。
这是一个心理学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于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
当时,他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實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但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如实验中那条绝望的狗一般,如果一个人在一件事或多件事上持续地受打击,会形成“这 件事,我无论如何都做不好”或“我是一个糟糕的人”的感受,也因此,选择放弃挣扎和努力。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进入“习得性无助”状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和处理问题呢?有三个方法我们可以尝试。
第一,检查自己的归因模式,客观理性地为我们的成功和失败找到正确的归因。
比如,当你在工作中效率较低,令部门同事叫苦不迭时,你可以想当然地认为,是自己笨,做不好这项工作。当然,你也可以客观地分析:自己刚刚到这个部门,业务跟之前从事的工作相差甚远,需要熟悉;可能自己太追求完美,希望每个细节都做好,反而影响了工作效率……
这样客观分析过,便能对症下药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进入“我不行”的习得性无助状态,不可自拔。
第二,学着从自己擅长的事情做起,寻找“完成”一件事的确幸。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是对所有的事情都习得性无助,而是针对某个或某几个特定的领域。比如,有人成绩不好,会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有人谈恋爱频频受挫,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
其实,人的成就感是可以迁移的,当你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获得喜悦感后,就会更有能力去挑战自己认为无助、无望的事情,更有能量去解决让你觉得无从下手的事情。
第三,适当地降低对自己不擅长的领域的期待值。
当你对某一个领域已经产生了无力感,在之前多次的尝试中已然挫败,而如今又不得不面对时,记得,千万不要逼自己把这件事做好,而要学会适当地降低预期,找一个容易开始的部分先去尝试。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以及让自己感到无力的领域,当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分析失败、正确归因,并辅之以相应的解决方案,便不会进入习得性无助的恶性循环。
打破习得性无助,“你”便是自己最好的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