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fing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标下的指引下,我们应该由重传授知识向重培养兴趣转变,由重传授结果向重思维过程转变,由学生的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由原来的单纯模仿与记忆的学习方式向动手实践、主动探究逐步转变。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
  关键词:学习兴趣 探索数学 积极参与
  
  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和创新探索新知的心理倾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既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又可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足见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值得我们探讨。
  一、怎样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
   1.创设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
   2.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 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数学新知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数学新知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设计,不但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乐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二、激发学生学习探索数学新知兴趣
  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调动学生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兴趣。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让学生从操作12个小木块入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再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几何模型,运用已掌握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又如:利用学具操作,学生将圆柱侧面转化为原来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公式。通过操作学具,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新知联系旧知,运用旧知解决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皮亚杰的活动内化原理指出,通过感知操作——表象操作——理性操作,可使外部活动逐步内化为智慧活动。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容易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还原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1.直观操作
   通过直观操作,可以增强小学生学习兴趣,数学学习本身是一种艰苦的思维活动。人的头脑是思维活动的机器,而兴趣是启动思维机器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直观,生动形象,适合儿童发展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教具、学具的使用。如: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可让学生动手折纸,亲自“发现”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的特征。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丰富而生动的感性困难材料,引导学生操作学具,通过学生摆一摆,画一画、拼一拼、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2. 亲身体验
   体验成功,可以发展小学生学习兴趣,兴趣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实践活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情感会逐步加深,特别是在活动中不断克服困难,获得成功,会使人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兴趣也会随之产生和发展。学生一旦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其力量就越来越大。学生的点滴进步他本身有时是觉察不出的,这就需要老师给予肯定、鼓励、表扬,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答对了,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掌声,在他的心里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因而就能更加发奋学习的增强自信心,进一步产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本质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认识过程,教师应在这个过程中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对数学情感的加深。
   总之,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门艺术,应该反复推敲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正做到优化教学过程,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感染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学生创造机会,使他们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探究、自主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的学习天赋得到充分发挥。很好的学好数学这门基础学科。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已进入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整个社会活动的中心是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因而需要有高创造力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的孵化。在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探索之后,时至今日,我们已经达成一种共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探询、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于是,我们需要对偏重于知识传授的传统教育进行改革,这种改革的实践率先在普教领域展开,2000年1月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中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5-0024-1  《骑桶者》是卡夫卡的一部短篇小说。该作品写于1917年一个寒冷的冬天。在当时极其缺煤的情况下,一个穷得买不起煤的人想去向煤店老板借煤,而这个人并不是拎着煤桶走着去的,而是骑着煤桶飞着去的。结果可想而知:他没有借到煤反而被煤店老板娘的围裙扇到了冰山区域。  虽然这部作品篇幅短小,但是作者在其
一、“互动”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过于突出,使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很大抑制,更谈不上创造精神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学生智能的發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互动教学可以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过去的例题教学,老师将审题分析与例题解答等一一“包办”,如此的教学使学生接受
人事档案管理是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干部考察、培养和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服务作用。为更好地服务于新形势下组织人事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积极树立与信息社会和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观念。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意识需要创新发展  长期以来,企业人事档案管理部门领导对人事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主要表现在具体人事安排上,配备的人员不足,或配备人员
期刊
从辛格与犹太文化传统的渊源出发 ,对辛格小说的源流与特色、主题与主题模式、叙述手法、人物塑造等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和论述。同时强调指出 :辛格的小说看似平实、简单 ,但
如今,不管是在网上还是微信、微博,关于“救命妙招”之类的文章总是备受关注,其中,“救命三法”更是引发众多网友转发和收藏.该帖子分别针对脑梗、心梗和哮喘突发给出应对策
期刊
在2016年2月6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
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使农村村级党组织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在总结提炼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 The pr
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社会的发展进步越来越依靠文化的承载和文化力的推动。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看,文化因素在经济增长中占有50%以上的份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