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线教师常常受定势思维的束缚而陷入习惯养成教育的低效之困境。常见的定势思维有法治思维、惩恶思维、负向思维等。剖析定势思维产生的原因,有助于帮助德育工作者走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误区。
关 键 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定势思维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3-0016-03
所谓定势思维,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经验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能帮助我们迅速解决问题;但在情景发生变化的时候,则常常会妨碍我们采取新的方法,从而陷入定势思维的误区。
一、法治思维
[案例呈现]
鉴于学生乱丢果皮、果核以及纸张等日渐增多的情况,作为德育处主任,我采用了一贯以来的做法——先利用课间操时间指出问题严重性,接着对学生苦口婆心地讲道理,最后严厉重申违纪的处罚办法。第二天,乱丢垃圾的现象不见减少,于是召集班主任开会,重申要求。奇怪的是,乱丢垃圾的现象依然不见好转。我想,必须抓几个典型“以儆效尤”。于是一方面发动学生举报乱丢垃圾者,一方面躲在暗处捉“垃圾虫”。没过几天,几个“倒霉蛋”被抓了现行。我于是在大会上对其点名批评,并进行了扣分处理,学校才很难得地迎来了几天的干净。
[原因剖析]
案例中,针对学生乱丢果皮垃圾的现象,我首先采取了日常工作常见的“教育三部曲”进行引导:摆问题、讲道理、讲规矩并确定处罚办法。在收不到应有效果的时候,采取了“杀一儆百”的方式,公开批评“反面典型”,以警告学生不可以这样做。这种“如果不怎样做,就要受到怎样的惩罚”的思维模式,就是典型的法治思维。
用法治思维来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显然不够妥当,原因有四。首先,法治思维的核心在于“治”。我们知道,人生病了才需要“治病”,管理乱了才需要“治理”,所以法治思维颇有“乱了才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意味,日常教育中,如果要问教师希望培养孩子怎样的行为习惯,他们未必能清晰地回答,更多地靠“乱了才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次,“如果不怎样做,就要受到怎样的惩罚”的思维模式,只假设了坏习惯的出现并强调了坏习惯,这就为学生树立了一个坏的典型而非好的榜样。第三,法治思维是“哪些不能做”,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维应该是“应该怎样做,可以怎样做”,两者是相反的思维方式。第四,利用权威“震慑”是一种面向成人社会的治理手段,我们不能用这种方式去对待心智没有成熟、正处于发展中的学生。须知,学校教育应重在引导而不是惩罚。
[对策重构]
1.确立行为习惯培养目标。法治思维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十分普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一线教师并不清楚,好习惯都有哪些。为此,需要帮助教育者心中树立一个系统的、清晰的习惯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可以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安全习惯四大方面来概括。心中有目标,育人才有方向。
2.注重引导和教化。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以前抓学生纪律可谓铁一般严格,在门口值日时,对于凡没有问好或者没有佩戴红领巾的,一律登记扣分。学生很畏惧我,效果似乎也不错。但一个小女孩改变了我。那一天,一个小女孩没有佩戴红领巾,她很怕我扣分,于是鼓起勇气向我求情,希望我能给她一次机会,我犹豫片刻,答应了她。果然,之后她再没有她违纪。这让我发现,教育的方式可以多样,既然不扣分也能达到目的,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扣分?制定纪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惩治违纪学生,而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样的事情能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在怎样的场合该做些什么。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某一天学校在训练队列,我发现一年级队伍中有一名学生歪歪扭扭,正准备警告时,班主任匆匆跑过来,告诉我这个孩子出生时脑水肿,所以肢体动作不协调。当时,我真为自己感到羞愧。我们常常习惯性地把一些做得不好的孩子归结为“不认真”“不努力”,有时候真的不是这样的。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引导学生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拿同一把尺子衡量不同的学生,要求学生做“完人”。
二、惩恶思维
[案例呈现]
上述案例中,尽管我使用了各种震慑手法,但都好景不长。这逼着我改变策略。我想到了媒体常用的曝光手法,于是尝试在暗处放了一台摄像机,然后把一个纸团扔到地上,自己躲在暗处观察,准备把对纸团视而不见的情况予以曝光,以此警醒大家爱惜环境。但打破计划的事情发生了,纸团竟然很快就被一名学生弯腰捡起来丢进垃圾桶了!我把这个弯腰捡起垃圾的视频剪辑出来在全校播放,并号召大家向这位同学学习。此后,弯腰捡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多,乱丢垃圾的情况也大为好转。
[原因剖析]
案例中,把“不良行为”归结为“道德问题”思维模式,不妨可归结为“惩恶思维”。这种思维下,极容易导致教师错误归因,总去钻“道德问题”的牛角尖,而忽略了研究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规律。固然,不良行为不排除道德不良的原因,但也可能是不良习惯造成,还可能是心理障碍所致,不能统统认为是道德问题。事实上,经媒体曝光的不良现象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多了。几年前富士康的十四连跳事件,还有校园暴力袭击事件都是最好的说明。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曝光不良现象的教育方式,不但不能消除坏行为,反而会强化了坏的行为,树立了坏的典型。
[对策重构]
1.正确认识学生的“错”。 学校就是允许学生犯错的地方,学生正是在错误中学习与成长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发现,学生犯错很正常,正因为他们会犯错,教师才有了存在的价值。
2.少“惩恶”,多“扬善”。案例中,我顺势把“曝光不良现象”的计划改为“嘉奖良好行为”的做法,收到了意外的效果。这充分说明,嘉奖和肯定容更易鼓励学生模仿和学习,好的行为会在嘉奖和肯定中不断强化。所以说,“扬善”要比“惩恶”有效得多。 三、负向思维
[案例呈现]
同样是上述治理乱丢垃圾案例,我对整个纠风行动进行了反思:为什么前期花了大量精力和时间都效果甚微,而一个嘉奖视频却让事情逆转?我得出的结论是:我一直告知学生“不要乱丢垃圾”,那么怎样才是乱丢?垃圾该怎样丢?我可一直没有说清楚;但嘉奖视频播出后,学生知道了“有垃圾就要捡起来”,这个要求就清晰多了。类似“不要做危险游戏”“不穿奇装异服”等等的表述其实都是很模糊、笼统的,我们以为说清楚了,可是学生不太清楚。于是在往后的习惯培养中,我很少用“不要”“禁止”之类的表述,而是正面教学生该怎样做。有一次,针对餐盘乱放的问题,我抓拍了两组做得好和做得不好的图片,用正反对比的方式告诉学生什么叫“整齐”,什么叫“乱”。第二天乱摆现象就有了好转。
[原因剖析]
“我们应该怎样做”是一种正向思维,而“不能怎样,禁止怎样”是负向思维。可以发现,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上,负向思维几成一边倒之势。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习惯是刺激与反应的稳固联结,要养成某种习惯,关键是建立刺激与个体反应的联结。刺激,其实是一种符号,具体的物件是一种形象符号,语言则是一种抽象符号。案例中,我一开始要培养的习惯是“不要乱丢垃圾”,结果收效甚微;但后来播放了某学生弯腰捡起垃圾的视频后,乱丢垃圾的情况大为好转。这至少可以说明:其一,“不要乱扔垃圾”的刺激指令是一种抽象符号,相对于“见到垃圾就要捡起”的形象物件而言其效果要差;其二,运用正向思维培养习惯要比运用负向思维的效果要好,因为正向思维是“进行什么刺激就有怎样的反应”,而“负向思维”则是“进行什么刺激就不要怎么样”。负向思维的弊端是对学生的行为要求较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如在“不要乱丢垃圾”的表述里面,对学生的要求是“不要乱丢”,那么,怎样才叫乱丢?不能乱丢,垃圾要怎样丢?培养学生“不要乱丢垃圾”,我们就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垃圾放到垃圾桶”的联结,而不要说“不要乱丢”的虚化的话。
[对策重构]
如何走出负面思维的困境?笔者试用另一个案例来说明。
为了加强学生主动打招呼的习惯,在开学典礼上,我郑重向全体师生说:“为了让学校焕发讲礼貌的新风尚,我承诺会从自己做起,主动向每一名生打招呼,希望各位同学能和我一样。”随后的班主任会议,我也请求班主任们配合抓好礼貌教育。在接下来的两周,每天早上我都坚持早到学校,和值日老师一起在门口向进校园的学生和家长问好。一开始学生和家长都不太适应,总是在我问好后才腼腆地向我问好。于是白天,我故意在下课时间到校园走走,一看见学生就微笑问好,渐渐地学生看见我会抢先问好了。放学后,也会站在门口主动说再见。有同事没有回应,我就叫停他们,再次向他们问好,直到听到回应,我才满意地一笑。仅仅两个星期的时间,学生乃至家长主动打招呼的行为有了明显的进步。在第二周的例会上,我具体描述了几位特别讲礼貌的孩子的表现和我当时的感受,并且热情赞扬了绝大多数同学的进步。之后,我站在门口和打招呼的次数逐渐减少,而学生的习惯渐渐养成。
案例中,我运用了“四个正”的要诀来训练学生习惯:
1.正向描述。使用“我会主动向每一名生打招呼,希望各位同学能和我一样”的方式描述习惯养成的要求,清晰明了,容易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效果要比较好。
2.正面榜样。以自己的行动与承诺作为示范,为全校学生主动打招呼树立了正面的榜样;其后,在周会上的总结,也以表扬好现象和突出同学为引导。 结果效果要远比批评反面典型好得多。
3.正向强化。案例中,我采取了正向强化的方式:一是大会上语言表扬,一是看见每一个学生都主动打招呼。当看见没有问好的学生,我一改以往批评的方式,向他们再次问好,以强化他们问好的习惯。
4.正面评价。通过正面评价,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可以得到嘉奖的,这种评价引导会指引他们做得更好。
定势思维犹如一个迷魂阵,困住了不少一线教师,只有走出误区,才能认清行为习惯养成的本质和规律,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才更有效。
关 键 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定势思维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3-0016-03
所谓定势思维,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经验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能帮助我们迅速解决问题;但在情景发生变化的时候,则常常会妨碍我们采取新的方法,从而陷入定势思维的误区。
一、法治思维
[案例呈现]
鉴于学生乱丢果皮、果核以及纸张等日渐增多的情况,作为德育处主任,我采用了一贯以来的做法——先利用课间操时间指出问题严重性,接着对学生苦口婆心地讲道理,最后严厉重申违纪的处罚办法。第二天,乱丢垃圾的现象不见减少,于是召集班主任开会,重申要求。奇怪的是,乱丢垃圾的现象依然不见好转。我想,必须抓几个典型“以儆效尤”。于是一方面发动学生举报乱丢垃圾者,一方面躲在暗处捉“垃圾虫”。没过几天,几个“倒霉蛋”被抓了现行。我于是在大会上对其点名批评,并进行了扣分处理,学校才很难得地迎来了几天的干净。
[原因剖析]
案例中,针对学生乱丢果皮垃圾的现象,我首先采取了日常工作常见的“教育三部曲”进行引导:摆问题、讲道理、讲规矩并确定处罚办法。在收不到应有效果的时候,采取了“杀一儆百”的方式,公开批评“反面典型”,以警告学生不可以这样做。这种“如果不怎样做,就要受到怎样的惩罚”的思维模式,就是典型的法治思维。
用法治思维来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显然不够妥当,原因有四。首先,法治思维的核心在于“治”。我们知道,人生病了才需要“治病”,管理乱了才需要“治理”,所以法治思维颇有“乱了才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意味,日常教育中,如果要问教师希望培养孩子怎样的行为习惯,他们未必能清晰地回答,更多地靠“乱了才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次,“如果不怎样做,就要受到怎样的惩罚”的思维模式,只假设了坏习惯的出现并强调了坏习惯,这就为学生树立了一个坏的典型而非好的榜样。第三,法治思维是“哪些不能做”,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维应该是“应该怎样做,可以怎样做”,两者是相反的思维方式。第四,利用权威“震慑”是一种面向成人社会的治理手段,我们不能用这种方式去对待心智没有成熟、正处于发展中的学生。须知,学校教育应重在引导而不是惩罚。
[对策重构]
1.确立行为习惯培养目标。法治思维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十分普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一线教师并不清楚,好习惯都有哪些。为此,需要帮助教育者心中树立一个系统的、清晰的习惯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可以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安全习惯四大方面来概括。心中有目标,育人才有方向。
2.注重引导和教化。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以前抓学生纪律可谓铁一般严格,在门口值日时,对于凡没有问好或者没有佩戴红领巾的,一律登记扣分。学生很畏惧我,效果似乎也不错。但一个小女孩改变了我。那一天,一个小女孩没有佩戴红领巾,她很怕我扣分,于是鼓起勇气向我求情,希望我能给她一次机会,我犹豫片刻,答应了她。果然,之后她再没有她违纪。这让我发现,教育的方式可以多样,既然不扣分也能达到目的,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扣分?制定纪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惩治违纪学生,而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样的事情能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在怎样的场合该做些什么。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某一天学校在训练队列,我发现一年级队伍中有一名学生歪歪扭扭,正准备警告时,班主任匆匆跑过来,告诉我这个孩子出生时脑水肿,所以肢体动作不协调。当时,我真为自己感到羞愧。我们常常习惯性地把一些做得不好的孩子归结为“不认真”“不努力”,有时候真的不是这样的。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引导学生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拿同一把尺子衡量不同的学生,要求学生做“完人”。
二、惩恶思维
[案例呈现]
上述案例中,尽管我使用了各种震慑手法,但都好景不长。这逼着我改变策略。我想到了媒体常用的曝光手法,于是尝试在暗处放了一台摄像机,然后把一个纸团扔到地上,自己躲在暗处观察,准备把对纸团视而不见的情况予以曝光,以此警醒大家爱惜环境。但打破计划的事情发生了,纸团竟然很快就被一名学生弯腰捡起来丢进垃圾桶了!我把这个弯腰捡起垃圾的视频剪辑出来在全校播放,并号召大家向这位同学学习。此后,弯腰捡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多,乱丢垃圾的情况也大为好转。
[原因剖析]
案例中,把“不良行为”归结为“道德问题”思维模式,不妨可归结为“惩恶思维”。这种思维下,极容易导致教师错误归因,总去钻“道德问题”的牛角尖,而忽略了研究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规律。固然,不良行为不排除道德不良的原因,但也可能是不良习惯造成,还可能是心理障碍所致,不能统统认为是道德问题。事实上,经媒体曝光的不良现象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多了。几年前富士康的十四连跳事件,还有校园暴力袭击事件都是最好的说明。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曝光不良现象的教育方式,不但不能消除坏行为,反而会强化了坏的行为,树立了坏的典型。
[对策重构]
1.正确认识学生的“错”。 学校就是允许学生犯错的地方,学生正是在错误中学习与成长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发现,学生犯错很正常,正因为他们会犯错,教师才有了存在的价值。
2.少“惩恶”,多“扬善”。案例中,我顺势把“曝光不良现象”的计划改为“嘉奖良好行为”的做法,收到了意外的效果。这充分说明,嘉奖和肯定容更易鼓励学生模仿和学习,好的行为会在嘉奖和肯定中不断强化。所以说,“扬善”要比“惩恶”有效得多。 三、负向思维
[案例呈现]
同样是上述治理乱丢垃圾案例,我对整个纠风行动进行了反思:为什么前期花了大量精力和时间都效果甚微,而一个嘉奖视频却让事情逆转?我得出的结论是:我一直告知学生“不要乱丢垃圾”,那么怎样才是乱丢?垃圾该怎样丢?我可一直没有说清楚;但嘉奖视频播出后,学生知道了“有垃圾就要捡起来”,这个要求就清晰多了。类似“不要做危险游戏”“不穿奇装异服”等等的表述其实都是很模糊、笼统的,我们以为说清楚了,可是学生不太清楚。于是在往后的习惯培养中,我很少用“不要”“禁止”之类的表述,而是正面教学生该怎样做。有一次,针对餐盘乱放的问题,我抓拍了两组做得好和做得不好的图片,用正反对比的方式告诉学生什么叫“整齐”,什么叫“乱”。第二天乱摆现象就有了好转。
[原因剖析]
“我们应该怎样做”是一种正向思维,而“不能怎样,禁止怎样”是负向思维。可以发现,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上,负向思维几成一边倒之势。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习惯是刺激与反应的稳固联结,要养成某种习惯,关键是建立刺激与个体反应的联结。刺激,其实是一种符号,具体的物件是一种形象符号,语言则是一种抽象符号。案例中,我一开始要培养的习惯是“不要乱丢垃圾”,结果收效甚微;但后来播放了某学生弯腰捡起垃圾的视频后,乱丢垃圾的情况大为好转。这至少可以说明:其一,“不要乱扔垃圾”的刺激指令是一种抽象符号,相对于“见到垃圾就要捡起”的形象物件而言其效果要差;其二,运用正向思维培养习惯要比运用负向思维的效果要好,因为正向思维是“进行什么刺激就有怎样的反应”,而“负向思维”则是“进行什么刺激就不要怎么样”。负向思维的弊端是对学生的行为要求较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如在“不要乱丢垃圾”的表述里面,对学生的要求是“不要乱丢”,那么,怎样才叫乱丢?不能乱丢,垃圾要怎样丢?培养学生“不要乱丢垃圾”,我们就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垃圾放到垃圾桶”的联结,而不要说“不要乱丢”的虚化的话。
[对策重构]
如何走出负面思维的困境?笔者试用另一个案例来说明。
为了加强学生主动打招呼的习惯,在开学典礼上,我郑重向全体师生说:“为了让学校焕发讲礼貌的新风尚,我承诺会从自己做起,主动向每一名生打招呼,希望各位同学能和我一样。”随后的班主任会议,我也请求班主任们配合抓好礼貌教育。在接下来的两周,每天早上我都坚持早到学校,和值日老师一起在门口向进校园的学生和家长问好。一开始学生和家长都不太适应,总是在我问好后才腼腆地向我问好。于是白天,我故意在下课时间到校园走走,一看见学生就微笑问好,渐渐地学生看见我会抢先问好了。放学后,也会站在门口主动说再见。有同事没有回应,我就叫停他们,再次向他们问好,直到听到回应,我才满意地一笑。仅仅两个星期的时间,学生乃至家长主动打招呼的行为有了明显的进步。在第二周的例会上,我具体描述了几位特别讲礼貌的孩子的表现和我当时的感受,并且热情赞扬了绝大多数同学的进步。之后,我站在门口和打招呼的次数逐渐减少,而学生的习惯渐渐养成。
案例中,我运用了“四个正”的要诀来训练学生习惯:
1.正向描述。使用“我会主动向每一名生打招呼,希望各位同学能和我一样”的方式描述习惯养成的要求,清晰明了,容易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效果要比较好。
2.正面榜样。以自己的行动与承诺作为示范,为全校学生主动打招呼树立了正面的榜样;其后,在周会上的总结,也以表扬好现象和突出同学为引导。 结果效果要远比批评反面典型好得多。
3.正向强化。案例中,我采取了正向强化的方式:一是大会上语言表扬,一是看见每一个学生都主动打招呼。当看见没有问好的学生,我一改以往批评的方式,向他们再次问好,以强化他们问好的习惯。
4.正面评价。通过正面评价,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可以得到嘉奖的,这种评价引导会指引他们做得更好。
定势思维犹如一个迷魂阵,困住了不少一线教师,只有走出误区,才能认清行为习惯养成的本质和规律,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才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