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的新征程:高质量的公平教育

来源 :青年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d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成绩斐然,完成了从教育弱国到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出建成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建议“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要在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的基础上,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在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基础上,分析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历程、成就、现状和问题,提出发展高质量的公平教育是建成教育强国、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路径.追求高质量的公平教育既顺应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趋势、新特点和新需求,也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其他文献
近年来,高校志愿服务不断发展,已经成长为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在塑造集体主义价值观念、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因诸多现实问题的存在,未能充分实现全员参与。这要求高校进一步探索建设志愿服务全员参与机制,在宣传教育机制、工作联动机制、管理考核机制、专业化运行机制等方面设计具体的实施路径,着力提升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效能,以期实现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
从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梳理国内外有关儿童和青少年自杀的理论和研究.心理学视角主要聚焦导致自杀的个体心理机制,近年来出现从关注单一风险因素到强调“
本文深入剖析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受众、内容、媒介、效果等五个要素,探讨在该传播过程中面临的新形式新问题,进而找到如何利用新兴技术趋利避害的对策,提出高校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的规范化建议。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应把传统以“内容为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新媒体传播方式结合,整合新媒体资源,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生态体系,占据高校舆论制高点,实现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2020年度中外学术期刊发表的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青年研究成果,议题主要涵盖心理影响、社会参与、互联网应用、特定群体状况、思想意识形态五个方面.中英两种文字语境的疫情
[摘要] 我国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为解读“日常生活审美化”提供新的语境和视角。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消费文化不断普及,“日常生活审美化”逐步成为社会普遍现象,是体验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从审美体验维度应将多元化审美、民族化审美和个性化审美有机结合,注重传承本土文化价值。从审美教育维度应大力发展以艺术教育为中心的审美教育,倡导审美生存
依据多源流理论框架,对事实孤儿保障政策出台过程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数据指标、热点事件和现行项目反馈突显出事实孤儿保障面临的困境,构成政策出台的问题源流;各类政策实践和专家学者的建议汇集成政策源流;公众情绪、执政理念和社会组织的催化形成政治源流。在政策活动家的推动下,三流汇合,最终促成政策之窗的开启。事实孤儿保障政策出台的过程,为构建更完善合理的政策体系提供了经验启示。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的艺术呈现与文化意蕴都具有高度复杂的特征,单纯的文本、文献或文化研究难以揭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达成对研究对象的整体观照,只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张锦池先生的《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考论》是一部不拘守一端而以"文本、文献、文化"综合研究见长的著作.在研究方法上,张先生既不守旧,也不趋新,而是根据古典小说名著自身的特点,以文本细读为研究基础与核心环节,自觉于关键细节、主要人物和结构布局诸方面着力;在文献考辨方面,既注重纯文献问题的细致梳理和缜密考索,更长于亦考亦论、考论结合,体现出
毛泽东教材观是在广大革命干部群众需要通过学习以提高文化素质、新中国教育发展需要改变旧中国教材质量不高的状况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掌握与运用需要科学对待苏联理论教材等重要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毛泽东通过改善教材的编写与使用状况奠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读苏联哲学教科书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等途径,在教材建设方面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教材观为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留下了十分重要的启示。
基于参与式观察和结构式访谈,从青春消费的视角出发,对以夜店为代表的城市异质空间中的青年群体行为进行分析发现,以夜店为代表的城市异质空间属性迎合了青年群体的青春消费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的开展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弄清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应有特质和价值向度是有效开展培养的前提条件和动力源泉。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要坚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想与现实相结合、自育与他育相结合和自主与自觉相结合的培养路径,实现知行统一、求真务实、实名兼备和真学真信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目标,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建设发展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带来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