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弗罗斯特山庄》是英国当代女作家艾玛·卡萝尔的代表作品之一。该小说主要描写一个小女孩为一个已故小男孩查找死亡真相的故事,体现了主人公对梦想的坚持与对自我身份的追寻;《傲慢与偏见》则主要讲述了美丽、聪慧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和贵族青年达西之间克服对彼此的偏见最终步入婚姻殿堂的故事。尽管两位作者生活的年代及经历有所不同,但其作品的主人公都成长于维多利亚时期。本文主要从主题特征、女性主义书写及作品风格三个方面对两部小说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弗罗斯特山庄》 《傲慢与偏见》 对比分析
艾玛·卡萝尔是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弗罗斯特山庄》是其第一篇作品。该小说以简洁、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的成长经历,在青少年读者中产生了较大反响。简·奥斯汀是1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其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的婚姻和生活。《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的代表作品之一,该小说以爱情和婚姻为主线描写了四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体现了维多利亚时期人们对女性爱情和婚姻的普遍认识。虽然两位作者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是她们均为女性作家,其各自作品的主人公也都成长于维多利亚时期,因此这两部小说既有相似之处,又具有各自的特点。本文将从主题特征、女性主义书写及作品风格三个方面对两部小说进行对比分析。
一、主题特征
《弗罗斯特山庄》与《傲慢与偏见》的故事都发生在维多利亚时期,但是两部作品主题侧重点却并不相同。
《弗罗斯特山庄》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讲述了小女孩蒂莉在为一个已故小男孩的死亡查找真相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梦想的坚持、对自我价值的寻找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蒂莉在弗罗斯特山庄的湖中被凯特的鬼魂救起后便决心为他的死亡查找真相。为了更快地实现目标,蒂莉成了弗罗斯特山庄的一名女仆,但是事情的进展并没有她想象得那么顺利。来到弗罗斯特山庄的第一天,蒂莉就遭到了山庄内另一个愤怒、不安的鬼魂的惊吓与攻击,这让她感到异常的害怕与恐慌,并且想离开这个地方。但是当她想到梦里凯特的无助、伤心以及对自己的信任时,她坚持了下来。之后蒂莉因为想把山庄内存在鬼魂的事情告诉山庄的女主人巴林顿夫人而遭到了女管家杰瑟普的威胁与警告。但是蒂莉并没有屈服,而是不惧权威勇敢地说出了真相。
面对重重困难,蒂莉也曾有过害怕与绝望,甚至想要放弃,但是她每次都鼓起勇气坚守了自己的梦想。最终蒂莉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得到了他人的肯定,她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弗罗斯特山庄的冒险旅程不仅是蒂莉追求梦想的过程,也是她对自我价值的寻找过程。因此《弗罗斯特山庄》的主题是逆境中对梦想的坚持和对自我价值的追寻。
简·奥斯汀生活于19世纪的英国,其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的意识及思想状况。和《弗罗斯特山庄》不同,《傲慢与偏见》侧重于对爱情和婚姻的描写,从侧面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人们的爱情和婚姻观。
《傲慢与偏见》以人物的感情为主线描写了四对青年男女不同的爱情经历。班内特家美丽、善良的大女儿简对贵族子弟宾利一见倾心,而宾利也同样被她的美貌及性格所吸引,两人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如果说简和宾利的爱情符合传统的淑女与绅士的浪漫结合,那么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则彰显了女性在婚姻中的主动以及爱情在婚姻中的地位。两人初次相见伊丽莎白便对贵族青年达西产生了偏见,认为他傲慢、无礼,而达西则对班内特一家的言行举止也颇有微词。后来达西渐渐地被伊丽莎白的聪明活泼、率真美丽所吸引,之后便决定向伊丽莎白求婚,但被她拒绝。在达西的努力下,伊丽莎白消除了对达西的偏见,两人最终走在了一起。伊丽莎白和达西的感情让读者感受到了女性在婚姻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具有选择的权利。
虽然两部作品的背景均是维多利亚时期,但是两者表达了不同的主题。《弗罗斯特山庄》主要描写主人公对梦想的坚持;而《傲慢与偏见》则侧重对婚姻和爱情的描写,讽刺了当时社会金钱至上的婚姻观,对现代女性的婚姻观仍有很大的启示和引导作用。
二、女性主义书写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虽然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但仍然是一个以男性为尊的社会。女性地位虽有所提高,但是在经济上还是要依附于男性。这两部小说的作者均为女性作家,但因生活的时代不同,从而对女性主义的表达有相通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
蒂莉和伊丽莎白身上都体现了女性对自我的坚持与对权威的反抗。为了替凯特查出他的死亡真相,蒂莉在弗罗斯特山庄遭到了艾达鬼魂的惊吓与攻击,尽管很害怕但是她没有退缩;而在受到杰瑟普的威胁与警告甚至被赶出山庄时,蒂莉也没有妥协而是不惧权威与之抗争;在家中蒂莉没有留下妈妈独自面对家中的窘境而是和妈妈一起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蒂莉在弗罗斯特山庄遭遇了重重困难并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但是在困难和绝望面前,蒂莉没有放弃而是以一颗坚毅的心勇敢面对,这是蒂莉对自己理想与信念的坚持也是对自我的坚持。不仅如此,蒂莉在实现梦想的同时也得到了他人的认可,看到了自己对于他人的意义,而这也是女性主义的重要内涵。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认为达西傲慢、无礼,虽然达西出身贵族,但是在他向自己求婚时还是坚定地拒绝了他。伊丽莎白是一个聪慧、自尊的女性,她无法接受人格上不平等的爱情。伊丽莎白认为感情应该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之上,女性应该与男性站在平等的地位拥有相同的权利而不是成为男性的附庸。这是伊丽莎白对自己爱情观的坚持。《傲慢与偏见》开篇便提到“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一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由此可以看出金钱在婚姻中的地位。在奥斯汀生活的年代,女性在经济上不能完全独立,婚姻成了一个没有多少财产的年轻女性的唯一出路,但是在这部作品中伊丽莎白却对这种世俗的婚恋观发出了挑战。达西作为一个英俊富有的贵族,是一个理想的结婚对象,但是伊丽莎白并没有因为达西家产丰厚而答应他的求婚。不仅如此,她還对好友夏洛蒂为了金钱嫁给柯林斯嗤之以鼻。在伊丽莎白看来,理想的婚姻应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之上,爱情是婚姻的基石而不是金钱,而这无疑是对传统的金钱至上的婚姻观的强烈抨击与反抗。 两部作品的主人公无论是对梦想的坚持还是对传统婚姻的挑战,都体现了她们对自我的坚持与对权威的反抗。如果说《傲慢与偏见》中经济是对女性发展的限制,那么《弗罗斯特山庄》则是对这种限制的突破。蒂莉是艾玛笔下一个经济独立的人物。在去弗罗斯特山庄之前蒂莉就有一份教师助理的工作,虽然收入很少但还是可以补贴家用。后来当蒂莉的姐姐带走家中所有的积蓄和爸爸一起去了美国之后,她在弗罗斯特山庄做女仆的收入就成了整个家的经济支柱。但是奥斯汀笔下的女性仍旧无法摆脱经济的束缚,她们要想过得体面仍然需要依附于男性。班内特太太一直梦想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有钱人,而伊丽莎白的好友夏洛蒂也因金钱嫁给了柯林斯。金钱仍然决定着女性的命运。因此,《弗罗斯特山庄》较《傲慢与偏见》而言更凸显了女性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三、作品风格
在作品风格上,《弗罗斯特山庄》采用哥特式的写作风格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的成长经历,充满了悬疑、惊悚的氛围。故事的场景被设置在阴森、神秘的弗罗斯特山庄。主人公蒂莉在山庄内的湖中滑冰时不慎落入湖中并被一个小男孩的鬼魂救起,而这个鬼魂就是死于十年前的弗罗斯特山庄的继承人凯特。在故事的开始读者就被一种恐怖、悬疑的气氛包围。蒂莉来到山庄内的第一晚便遭到了山庄内另一个鬼魂艾达的惊吓与攻击。当她和另一名女仆走进走廊时空气突然变得冰冷,墙上的影子开始拉长,显得很怪异。此时蒂莉虽然很害怕但还是在心里安慰自己:“这两个影子一个是我的一个是格里丝的,所以没什么好害怕的,但是当看到墙上有三个影子的时候我感到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塞住了。”显然此时蒂莉已被艾达的鬼魂跟踪。艾达的鬼魂离蒂莉越来越近,突然它开始抓住蒂莉的胳膊,蒂莉越是挣扎它就抓得越紧,这让蒂莉完全陷入了恐慌之中。文中鬼魂的再次出现让整篇文章的氛围变得更加阴森、恐怖,让人读后不寒而栗。除了在弗罗斯特山庄的遭遇外,蒂莉的七个梦境也随着故事的发展而贯穿全文。蒂莉在梦中看到了凯特的悲伤、绝望,也在自己无助的时候得到了他的鼓励。梦境的设置使故事变得更加神秘,让读者进一步感受到了哥特式氛围带来的心灵冲击。
《傲慢与偏见》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究其原因,除了精彩的内容描述、发人深省的现实意义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作品的写作风格。奥斯汀没有以一种严峻的态度表达对世俗的不满,而是采用喜剧的风格表达了她对当时社会婚恋观的不满与批判。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一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该小说在开篇便以一种轻松幽默的喜剧风格吸引了读者的兴趣,奠定了整个作品的喜剧性基调,而接下来班内特夫妇的对话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喜剧的世界。班内特太太听说日菲尔庄园被一个有钱的单身汉租了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告诉贝内特先生:“‘难道你就不想知道是谁租了吗?’太太不耐烦地嚷道。‘你要告诉我,我只有洗耳恭听了。’这句话足够她讲下去了……‘哦,单身汉,亲爱的,千真万确!一个富有的单身汉;每年有四五千磅,这對我们的女儿们来说真是一件好事!”虽然只是简单的对话,但是班内特太太着急把女儿嫁出去的滑稽、有趣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读者也从中感受到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喜剧氛围。后来班内特太太希望班内特先生去拜访宾利先生时,尽管他已经拜访了但还是故意打趣班内特太太说:“我可以写封信让你带去,就说他随便挑中了我的哪一个女儿,我都心甘情愿答应他把她娶过去。”让人读后忍俊不禁。班内特先生和班内特太太虽是作品中无足轻重的人物,却是奥斯汀在该作品中塑造的两个经典的喜剧形象。通过他们的言谈举止,读者感受到了作品中滑稽有趣的情调,而这也预示着全书的喜剧色彩。
艾玛在作品中运用哥特式的写作手法,让小说充满了神秘、恐怖的气息,凸显了主人公的坚强、勇敢,而奥斯汀则采用独特的喜剧写作形式讽刺了当时社会传统的爱情和婚姻观。
四、结语
《弗罗斯特山庄》与《傲慢与偏见》虽然都讲述了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故事,但是两者在主题特征、女性主义表达和作品的写作风格方面却有各自的特点。前者主要描写了一个小女孩对梦想的追寻,而后者则侧重对爱情和婚姻的描述,从中都体现了女性对自我的坚持与对权威的反抗。针对小说不同的内容和主题,两位作者则采用了不同的写作风格,也使两部小说成了各自时期的精彩之作。
参考文献:
[1] Carroll, Emma. Frost Hollow Hall[M].London:Faber&Faber Limited, 2013.
[2]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M].张玲,张扬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
[3] 刘霞.议傲慢与偏见喜剧性写作风格[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1(3):48-51.
[4] 李明珠.走钢丝的小女孩与雾都孤儿的分析比较[J].名作欣赏,2015(36):9-10.
关键词:《弗罗斯特山庄》 《傲慢与偏见》 对比分析
艾玛·卡萝尔是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弗罗斯特山庄》是其第一篇作品。该小说以简洁、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的成长经历,在青少年读者中产生了较大反响。简·奥斯汀是1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其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的婚姻和生活。《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的代表作品之一,该小说以爱情和婚姻为主线描写了四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体现了维多利亚时期人们对女性爱情和婚姻的普遍认识。虽然两位作者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是她们均为女性作家,其各自作品的主人公也都成长于维多利亚时期,因此这两部小说既有相似之处,又具有各自的特点。本文将从主题特征、女性主义书写及作品风格三个方面对两部小说进行对比分析。
一、主题特征
《弗罗斯特山庄》与《傲慢与偏见》的故事都发生在维多利亚时期,但是两部作品主题侧重点却并不相同。
《弗罗斯特山庄》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讲述了小女孩蒂莉在为一个已故小男孩的死亡查找真相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梦想的坚持、对自我价值的寻找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蒂莉在弗罗斯特山庄的湖中被凯特的鬼魂救起后便决心为他的死亡查找真相。为了更快地实现目标,蒂莉成了弗罗斯特山庄的一名女仆,但是事情的进展并没有她想象得那么顺利。来到弗罗斯特山庄的第一天,蒂莉就遭到了山庄内另一个愤怒、不安的鬼魂的惊吓与攻击,这让她感到异常的害怕与恐慌,并且想离开这个地方。但是当她想到梦里凯特的无助、伤心以及对自己的信任时,她坚持了下来。之后蒂莉因为想把山庄内存在鬼魂的事情告诉山庄的女主人巴林顿夫人而遭到了女管家杰瑟普的威胁与警告。但是蒂莉并没有屈服,而是不惧权威勇敢地说出了真相。
面对重重困难,蒂莉也曾有过害怕与绝望,甚至想要放弃,但是她每次都鼓起勇气坚守了自己的梦想。最终蒂莉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得到了他人的肯定,她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弗罗斯特山庄的冒险旅程不仅是蒂莉追求梦想的过程,也是她对自我价值的寻找过程。因此《弗罗斯特山庄》的主题是逆境中对梦想的坚持和对自我价值的追寻。
简·奥斯汀生活于19世纪的英国,其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的意识及思想状况。和《弗罗斯特山庄》不同,《傲慢与偏见》侧重于对爱情和婚姻的描写,从侧面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人们的爱情和婚姻观。
《傲慢与偏见》以人物的感情为主线描写了四对青年男女不同的爱情经历。班内特家美丽、善良的大女儿简对贵族子弟宾利一见倾心,而宾利也同样被她的美貌及性格所吸引,两人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如果说简和宾利的爱情符合传统的淑女与绅士的浪漫结合,那么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则彰显了女性在婚姻中的主动以及爱情在婚姻中的地位。两人初次相见伊丽莎白便对贵族青年达西产生了偏见,认为他傲慢、无礼,而达西则对班内特一家的言行举止也颇有微词。后来达西渐渐地被伊丽莎白的聪明活泼、率真美丽所吸引,之后便决定向伊丽莎白求婚,但被她拒绝。在达西的努力下,伊丽莎白消除了对达西的偏见,两人最终走在了一起。伊丽莎白和达西的感情让读者感受到了女性在婚姻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具有选择的权利。
虽然两部作品的背景均是维多利亚时期,但是两者表达了不同的主题。《弗罗斯特山庄》主要描写主人公对梦想的坚持;而《傲慢与偏见》则侧重对婚姻和爱情的描写,讽刺了当时社会金钱至上的婚姻观,对现代女性的婚姻观仍有很大的启示和引导作用。
二、女性主义书写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虽然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但仍然是一个以男性为尊的社会。女性地位虽有所提高,但是在经济上还是要依附于男性。这两部小说的作者均为女性作家,但因生活的时代不同,从而对女性主义的表达有相通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
蒂莉和伊丽莎白身上都体现了女性对自我的坚持与对权威的反抗。为了替凯特查出他的死亡真相,蒂莉在弗罗斯特山庄遭到了艾达鬼魂的惊吓与攻击,尽管很害怕但是她没有退缩;而在受到杰瑟普的威胁与警告甚至被赶出山庄时,蒂莉也没有妥协而是不惧权威与之抗争;在家中蒂莉没有留下妈妈独自面对家中的窘境而是和妈妈一起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蒂莉在弗罗斯特山庄遭遇了重重困难并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但是在困难和绝望面前,蒂莉没有放弃而是以一颗坚毅的心勇敢面对,这是蒂莉对自己理想与信念的坚持也是对自我的坚持。不仅如此,蒂莉在实现梦想的同时也得到了他人的认可,看到了自己对于他人的意义,而这也是女性主义的重要内涵。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认为达西傲慢、无礼,虽然达西出身贵族,但是在他向自己求婚时还是坚定地拒绝了他。伊丽莎白是一个聪慧、自尊的女性,她无法接受人格上不平等的爱情。伊丽莎白认为感情应该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之上,女性应该与男性站在平等的地位拥有相同的权利而不是成为男性的附庸。这是伊丽莎白对自己爱情观的坚持。《傲慢与偏见》开篇便提到“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一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由此可以看出金钱在婚姻中的地位。在奥斯汀生活的年代,女性在经济上不能完全独立,婚姻成了一个没有多少财产的年轻女性的唯一出路,但是在这部作品中伊丽莎白却对这种世俗的婚恋观发出了挑战。达西作为一个英俊富有的贵族,是一个理想的结婚对象,但是伊丽莎白并没有因为达西家产丰厚而答应他的求婚。不仅如此,她還对好友夏洛蒂为了金钱嫁给柯林斯嗤之以鼻。在伊丽莎白看来,理想的婚姻应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之上,爱情是婚姻的基石而不是金钱,而这无疑是对传统的金钱至上的婚姻观的强烈抨击与反抗。 两部作品的主人公无论是对梦想的坚持还是对传统婚姻的挑战,都体现了她们对自我的坚持与对权威的反抗。如果说《傲慢与偏见》中经济是对女性发展的限制,那么《弗罗斯特山庄》则是对这种限制的突破。蒂莉是艾玛笔下一个经济独立的人物。在去弗罗斯特山庄之前蒂莉就有一份教师助理的工作,虽然收入很少但还是可以补贴家用。后来当蒂莉的姐姐带走家中所有的积蓄和爸爸一起去了美国之后,她在弗罗斯特山庄做女仆的收入就成了整个家的经济支柱。但是奥斯汀笔下的女性仍旧无法摆脱经济的束缚,她们要想过得体面仍然需要依附于男性。班内特太太一直梦想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有钱人,而伊丽莎白的好友夏洛蒂也因金钱嫁给了柯林斯。金钱仍然决定着女性的命运。因此,《弗罗斯特山庄》较《傲慢与偏见》而言更凸显了女性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三、作品风格
在作品风格上,《弗罗斯特山庄》采用哥特式的写作风格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的成长经历,充满了悬疑、惊悚的氛围。故事的场景被设置在阴森、神秘的弗罗斯特山庄。主人公蒂莉在山庄内的湖中滑冰时不慎落入湖中并被一个小男孩的鬼魂救起,而这个鬼魂就是死于十年前的弗罗斯特山庄的继承人凯特。在故事的开始读者就被一种恐怖、悬疑的气氛包围。蒂莉来到山庄内的第一晚便遭到了山庄内另一个鬼魂艾达的惊吓与攻击。当她和另一名女仆走进走廊时空气突然变得冰冷,墙上的影子开始拉长,显得很怪异。此时蒂莉虽然很害怕但还是在心里安慰自己:“这两个影子一个是我的一个是格里丝的,所以没什么好害怕的,但是当看到墙上有三个影子的时候我感到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塞住了。”显然此时蒂莉已被艾达的鬼魂跟踪。艾达的鬼魂离蒂莉越来越近,突然它开始抓住蒂莉的胳膊,蒂莉越是挣扎它就抓得越紧,这让蒂莉完全陷入了恐慌之中。文中鬼魂的再次出现让整篇文章的氛围变得更加阴森、恐怖,让人读后不寒而栗。除了在弗罗斯特山庄的遭遇外,蒂莉的七个梦境也随着故事的发展而贯穿全文。蒂莉在梦中看到了凯特的悲伤、绝望,也在自己无助的时候得到了他的鼓励。梦境的设置使故事变得更加神秘,让读者进一步感受到了哥特式氛围带来的心灵冲击。
《傲慢与偏见》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究其原因,除了精彩的内容描述、发人深省的现实意义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作品的写作风格。奥斯汀没有以一种严峻的态度表达对世俗的不满,而是采用喜剧的风格表达了她对当时社会婚恋观的不满与批判。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一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该小说在开篇便以一种轻松幽默的喜剧风格吸引了读者的兴趣,奠定了整个作品的喜剧性基调,而接下来班内特夫妇的对话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喜剧的世界。班内特太太听说日菲尔庄园被一个有钱的单身汉租了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告诉贝内特先生:“‘难道你就不想知道是谁租了吗?’太太不耐烦地嚷道。‘你要告诉我,我只有洗耳恭听了。’这句话足够她讲下去了……‘哦,单身汉,亲爱的,千真万确!一个富有的单身汉;每年有四五千磅,这對我们的女儿们来说真是一件好事!”虽然只是简单的对话,但是班内特太太着急把女儿嫁出去的滑稽、有趣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读者也从中感受到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喜剧氛围。后来班内特太太希望班内特先生去拜访宾利先生时,尽管他已经拜访了但还是故意打趣班内特太太说:“我可以写封信让你带去,就说他随便挑中了我的哪一个女儿,我都心甘情愿答应他把她娶过去。”让人读后忍俊不禁。班内特先生和班内特太太虽是作品中无足轻重的人物,却是奥斯汀在该作品中塑造的两个经典的喜剧形象。通过他们的言谈举止,读者感受到了作品中滑稽有趣的情调,而这也预示着全书的喜剧色彩。
艾玛在作品中运用哥特式的写作手法,让小说充满了神秘、恐怖的气息,凸显了主人公的坚强、勇敢,而奥斯汀则采用独特的喜剧写作形式讽刺了当时社会传统的爱情和婚姻观。
四、结语
《弗罗斯特山庄》与《傲慢与偏见》虽然都讲述了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故事,但是两者在主题特征、女性主义表达和作品的写作风格方面却有各自的特点。前者主要描写了一个小女孩对梦想的追寻,而后者则侧重对爱情和婚姻的描述,从中都体现了女性对自我的坚持与对权威的反抗。针对小说不同的内容和主题,两位作者则采用了不同的写作风格,也使两部小说成了各自时期的精彩之作。
参考文献:
[1] Carroll, Emma. Frost Hollow Hall[M].London:Faber&Faber Limited, 2013.
[2]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M].张玲,张扬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
[3] 刘霞.议傲慢与偏见喜剧性写作风格[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1(3):48-51.
[4] 李明珠.走钢丝的小女孩与雾都孤儿的分析比较[J].名作欣赏,2015(3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