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告:阅读生命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pid199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长日留痕》一开始,那位以克己守礼闻名的大管家史蒂文斯先生正在为达灵顿公馆的美国新主人送上烫平的报纸和烤好的吐司。新主人挑起一个话头:“为什么我喜欢你准备的报纸?”史蒂文斯不语。新主人接着说:“这些讣告。每个混蛋都能有自己公开的葬礼演讲。这在我们美国是没有的。”
  那是我第一次听说有人热衷于读讣告。世上的人千奇百怪,咄咄怪事并不鲜见,年纪渐长,我得出一条铁律—一旦你对什么产生好奇,只要一打听,干这事儿的人准不少。
  我的邻居詹姆斯大爷用的手机还是诺基亚的,每天早晨按照惯例出门遛狗、拿报纸、买面包和牛奶。我问他喜欢读报纸上的哪些内容,他支支吾吾地说:“老实说,我每天必读的是讣告。我知道这有些怪异,可我已经老到朋友们纷纷去世的年龄,想看看有哪些认识的人走了。”
  詹姆斯大爷一个人住。他的生活非常有规律,脸总是刮得很干净,嘴唇单薄,眉尾有几根过长的眉毛像抛物线一样垂落下来,像我们中国文化里的寿星眉。我常在超市碰到他—Waitrose超市有段时间给会员免费提供咖啡和茶,我但凡路过,就去拿一杯热饮在路上暖手,排队的时候看到詹姆斯,我们相视一笑。这片街区有个室内泳池,有个中学生溺水身亡,不少人为了纪念他,在泳池外的砖墙前摆上鲜花。我路过的时候,看到詹姆斯正在阅读贴在墙上的讣告。“太可惜了,还这么年轻。”他摇摇头,“这是一个很好的男孩,数学考过全班第一呢。”这信息显然是他从墙上的讣告里看来的。
  有不少老年人和詹姆斯一样,喜欢阅读讣告,读别人的讣闻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还活着。不过年轻人身强力壮,觉得自己将不朽,不会去想死亡的事情,也不会去留意讣告。这是詹姆斯的观点。
  如今我也会阅读讣告,报纸的网络版有讣告专栏,每位逝者占据一块等面积的格子,像是电子时代的墓地。我只是好奇他们的生活,毕竟我们越来越难以走进别人的真实生活,通过这些讣告,我们可以看到逝者简明扼要的传记:在哪里出生,哪里上学,哪里定居,跟什么人结婚,做什么工作,一辈子最值得讲述的是什么。如果我们幸运的话,可以读到几行关于这个人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情,能一瞥这个人的灵魂。


  《每日电讯报》的讣告编辑哈利·德奎特维尔认为“讣迷”不分年龄:“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很乐意花自己辛苦赚来的钱用于读讣告。我们的讣告不仅在英国,在全世界都有大批忠实的追随者。只有肾上腺素上瘾者或完全缺乏想象力的人才会对讣告感到厌烦。”
  我常常在一些英剧里看到这样的情节:后人发现疑点,需要为过去的某个案件收集证据翻案,首先要做的就是跑去大英图书馆,找出某年某月某日的报纸,看一下被害人的讣告,看当时的记者如何描述被害人的死因,希望从里面发现蛛丝马迹。
  大英图书馆保留着从18世纪到现在每天出版的报纸,有对犯罪和刑罚的详细报道,有时尚资讯、治愈秃顶和疾病的广告……除了国家大事,你也可以从中了解一些家庭的事情,从纪念日、婚姻到讣告,甚至是知名祖先们的生活。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讣告并不是报纸里的重要栏目,但是在英国,它一直在报纸中占据一席之地,报社编辑部常设“讣告记者”这个职位。19世纪的讣告浓墨重彩,彼时是讣告的繁荣期,篇篇写得像哥特式小说一样跌宕起伏;20世纪的讣告趋于常规和单调,也许因为战争较多,人们无心搞花样;到了21世纪初,讣告变成了专业的学科。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的作者玛里琳·约翰逊痴迷于讣告,每天一字不落地精读讣告,还会剪下来保存好。她在咖啡馆可以一眼看出谁是同类,“讣迷”们会聚在一起讨论讣告的优劣,分享可以订阅到关于死亡的最新快报的渠道。由于阅读讣告,他们的生活每天都很充实,通过讣告记者优美的文笔阅读死者的故事,获得各种稀奇古怪的知识,窥探到千万种人生。玛里琳·约翰遜不满足于民间的分享,她专程拜访了《纽约时报》的讣告版编辑,远渡英国去探访专门写讣告的作者,像学者做研究一样钻研各种讣告,并比较讣告之间的差异,最终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讣告写作者,为马龙·白兰度、戴安娜王妃、杰奎琳·奥纳西斯、伊丽莎白·泰勒、凯瑟琳·赫本、约翰尼·卡什和鲍勃·霍普等著名人物撰写过讣告,为“9·11”中遇难的人们撰写《悲伤速写》。
  阅读讣告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轨迹。40岁的塔拉·罗斯伯格在酒店工作,她的母亲因乳腺癌去世。在为母亲写讣告时,她发现了自己对这种体裁的痴迷,开始大量阅读讣告,她的悲伤情绪也因此得到了纾解,后来,她用死去的陌生人的名字为慈善机构捐款。40多岁的勒克斯·纳拉扬是一家社交媒体情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热爱潜水、攀登喜马拉雅山、读讣告。“我觉得自己像是在进行有价值的人类学活动那样读讣告,不过我的动机远没有那么高尚,我的这种痴迷可能源于我在某些持续的、存在主义的疯狂状态下对安慰的需求。”他在TED演讲中谈到,为了深入了解人类的成就,他在20个月的时间里分析了2000多篇讣告,去从中发现人生真正的意义是什么。讣告是分析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和信仰的媒介,它强调的内容也会跟着社会变革而变化。
  过去我喜欢读传记,但这很耗时,讣告是更为凝练的提取物。一个人的成就、一个人的言论,会因死亡而被拔高,也会因死亡而被扭曲。财富多寡和地位高低不会成为讣告的焦点,你更想通过讣告了解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或许会感受到生命的虚无,唯一有意义的就是活着的时候投入地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至于其他的,都会烟消云散。有人读完讣告会产生很积极的反应。波士顿的临床心理学家埃伦·亨德里克森博士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反应:“讣告促使人们反思,让我们反思自己的人生,以及我们想要的人生意义。年轻人尤其可能会向它们寻求指导,这是一种发掘长辈智慧的方式。”


  英国的《每日电讯报》《卫报》《独立报》《泰晤士报》并称为“讣告四巨头”,每天都在刊登最吸引人、最生猛、最八卦、最详尽的讣告。几大媒体聘请专业人士撰写讣告,它要求记者迅速做出反应,在极短的时间内搜集相关人物的生平并进行采访,迅速概括人物一生的重要信息,抓住一个人的核心精神。写作者们是一群充满激情的撰稿人,因为几乎不可能认识死者,他们必须发挥巨大的创造力和兴趣,坚持不懈地进行这份工作。讣告写作已经成为非虚构写作里的一门学科,也成为一种独特的媒体文化。讣告版面成为媒体之间的竞技场,好的讣告负载着一代新闻人的努力和探索,体现了他们的智慧和理想。
  如今,讣告写作者每年都会组织大会交流,我们也可以买到与讣告写作相关的书籍,从中可以得到当今最成功的讣告写作者的建议。
  一篇优秀的讣告会像“病毒视频”一样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开来。每个媒体的讣告版还会有自己的风格。英国《卫报》的讣告版面图文并茂,不会选用黑白的、沉重的照片,而是让逝者以欢快活泼的形象出现,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每日电讯报》则喜欢以职业来区分逝者,相似职业的逝者被请入同一模块,这样的分类也便于让大众了解近期哪个领域有哪些名人相继辞世。重要名人的讣告都是需要提前准备的,杰克是《每日镜报》的前编辑,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伊丽莎白二世皇太后(现任女王的母亲)还在世,杰克的任务是及时更新皇太后的讣告,每当皇室有一点风吹草动,他就会更新讣告的版本。在职的4年里,他积攒的关于皇太后的悼词已经达到48页。
  媒体上的讣告当然不全是达官贵人的,平民化是一种大趋势。相比名人,普通人的讣告更有“持续性”,也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玛里琳·约翰逊发现,几十年前的讣告版上,“女人和黑人几乎不会死”,如今的讣告版面显示社会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平等。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很能理解为什么我们会被讣告吸引。人人都渴望听到不一样的人生故事,讣告刚好就是个引人入胜的“快照”,有着传记和其他非小说体裁无法承载的功能。当我们阅读这类故事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合成催产素,引发移情反应,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创作者的激情,一个母亲的温润,或一个明星的起落。更何况,如今的讣告阅读体验越来越好,不再乏味和严肃,甚至不乏恶搞和黑色幽默的叙述。比如这一条:“塞尔玛·科克,曼哈顿一家店铺的老板,精于为妇女选择尺寸最合适的胸罩,大多数时候只需一瞥便洞察一切,从来用不着拿软尺比量。她因此名动全国。本周星期四,塞尔玛·科克死于西奈山医疗中心,享年94岁,胸罩尺寸34B。”
  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我们生活在讣告的黄金时代。讣告虽然以死亡为由开始,但我们阅读的是生命。它不是冰冷的死亡告示牌,而是对一个人一生脉络的梳理,对其过往种种的见证,是逝者在人世间留下的最后一抹痕迹。我们需要彼此。素未谋面的人也可以教会我们许多东西,他们的故事丰富了我们的眼界。
  接受终有一死的事实,讣告提醒我们,一个彻头彻尾的普通人也能做些什么。
其他文献
女儿小美说:“爸爸,我从来没听你说过什么东西不好吃,你的胃真宽容。”  她有这个印象可能因为她从小看我吃什么都香。无论她和她妈妈觉得多么不好吃的东西,只要我接过来,一阵稀里哗啦,便什么也不剩了。  其实我没告诉她,我也有觉得难吃的东西,而且是一想起来就生无可恋的那种,那就是锅巴稀饭—什邡发电厂厂区小食堂大锅里煮出来的。  我1987年进入什邡发电厂工作,1994年离开,那7年是我人生的低谷。而其中
期刊
一  今年是我来深圳的第16个年头。  刚来深圳的时候,我带着一个行李箱,在福田区的某个城中村租了一个单间。对于来自新疆的我来说,这里实在太新鲜了:只在书里看到过的“握手楼”近在眼前;细窄的小巷子,巷子里乱跑的小孩和随意坐着聊天的大人;好多家没有招牌的收卖旧家具、家电的铺子,还有一些货品摆放杂乱的小卖铺。我仿佛一瞬间就穿越到了20世纪80年代。  城中村的主街街道稍宽一些,像集市一般热闹,各种小吃
期刊
在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温良是一种力量。  道德是用来律己的,不是用來责人的;道德是用来躬行实践的,不是在嘴里空喊的。  当代中国的新青年,我以为应该有六个标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礼貌的本质,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情绪。  我们中华民族原
期刊
在眉山喧哗的人群里,我与吴青老人相遇。  她已经80多岁了,眉眼里却依然是孩子一样的清澈和透明,似乎那里有一汪泉水,任谁站在她面前,心底隐匿的哪怕游丝般的虚浮,都会清晰地倒映出来。  作为冰心的女儿,她的身份略显特殊,但她一直很认真地向人强调:我娘是我娘,我是我。因为冰心在山东生活过,吴青老人便孩子一样撒娇地称呼母亲为“娘”。这让出生在山东的我觉得温暖亲切,似乎我们曾经在一片土地上一起生活,一起沐
期刊
一  著名作家弗朗茨·卡夫卡(1883-1924)有个和洋娃娃有关的故事。故事他自己未曾讲过,版本繁多,但大体如此:  40岁那年,卡夫卡在柏林的一个公园里散步,遇到一个小女孩。小女孩丢了她喜欢的布娃娃,哭得很伤心。卡夫卡安慰她说:“你的娃娃旅行去了,是她写信告诉我的。”小女孩将信将疑,问他:“信呢?”卡夫卡说不小心落家里了。他要小女孩次日在同一地点会面,他会把信带来。卡夫卡立马回家,写了一封布娃
期刊
一  最近几年,我的旅行计划常不被他人理解—与那些丰富多彩、变幻万千的大城市相比,我更喜欢小城。它们更接近我的喜好—低调、缄默,内在有力量;同时也足够陌生,与自己过往的人生经验毫不沾边。  这样才格外令人兴奋,幻想自己身处贾樟柯导演的长镜头里,迎面而来的一切都是惊喜,路过的每一处细节都值得捕捉。  在小城,连锁品牌刚起步,“网红经济”尚未成熟,一些在都市练就的生活经验很可能毫无用武之地,需要重新建
期刊
夜幕降临,上海外滩“读者书店”的会客厅中,十几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前,按剧中角色的模样打扮,拿着各自的剧本。  这是血手印推理社原创剧本杀《华夏丽都的使者》的第59场。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以一位来自国际联盟的调查官、英国人李顿在饭局中遇刺身亡為导火索,揪出凶手是今天的目标。  “李顿”穿着黑色礼服,戴着黑色礼帽,躺在地上。  在座的有“黑帮大佬”“警察局长”“歌女”“记者”,所有人都
期刊
最后一个村庄  王 选著  类型:小说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年6月  本书用28个精彩纷呈的故事,讲述了西秦岭山脉中一个叫麦村的小村庄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变迁。整部作品在写作上颇具特色,打破了小说、散文和非虚构写作的界限。该书极具地域特质,又富有时代气息和宽阔视野,每一章都由西北小曲、山歌、秦腔等引出,书写中融入了大量具有西北特色的生活经验和民间传统,语言兼具北方的浑厚和南方的灵动
期刊
安安:理工男,特别是我们学机械的理工男,不光有聪明的大脑,更有一双灵巧的手。可以这么说,家里有了我们,就相当于有一个免费的维修工,哪儿坏修哪儿,大到电器、马桶,小到手机、鞋子,数不胜数。想学个啥,出去转转看看,回家再琢磨一下,自己动动手就学会了。对了,我还会洗头、剪头发、按摩。嗯,一个词概括:经济适用男。  玉寒:我大学学的是新闻传播,尤其喜欢看电影。上班以后,我进入的是个有点儿“土”的基础性行业
期刊
一  朋友发了张照片给我,拍的是公路,我问:“看方向,刚出发?”他回复:“你得有多熟悉这条路!”  熟悉的景色、熟悉的风声,甚至是熟悉的味道。高远的天际笼罩着无尽的山峦,时不时刮过一阵风,顿时尘飞土扬,这是环伺四周的戈壁大漠的问候。一路荒凉,一路孤寂,车行其间,如脱群的蚂蚁在天地间逶迤而行。  这些年,自兰州向西的公路不断修缮,从山上改道山下,从盘山简化成隧道穿行,始终未变的是南依祁连、一路向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