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重点突破其关键领域,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整合优势资源构建现代商贸协同创新平台。本文对现代商贸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功能、建设内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体制机制建设、设立教研工作教授咨询委员会、加强科研管理、加大科研投入、实施岗位聘期考核等保障措施,以促进政产学研的有效对接。
关键词:现代商贸 商贸专业群 协同创新平台
一、引言
现代商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新生力量,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成为经济运转与发展的中坚力量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随着科技进步和互联网经济的到来,现代商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其关键技术、服务体系和应用平台将会呈现多点突破、蓬勃发展之势。本文结合现代商贸领域的特点,结合创新发展与基础支撑,构建现代商贸协同创新平台,整合优势资源,增强创新要素之间的优化配置,突破体制机制之间的障碍。
二、国内外相关平台的建设与发展现状
(一)国内现状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又一项重大工程。《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教技〔2012〕7号)指出:“2011计划”要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建设以自然科学为主体、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专业为主体、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等4大类协同创新中心。这些协同创新中心将聚合创新资源要素,推进要素资源发酵与酶变,形成科技创新与转化的生态系统。
在教育部、财政部公示的第一批71个协同创新中心计划名单中,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领域基本涵盖经济社会不同领域,建设牵头单位也以学科领域的王牌学校为主。与此同时,许多高校为扎实推进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也制定和出台了若干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制度和办法,如武汉大学出台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协同创新中心经费管理办法》等6个系列文件,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指南。总体来看,71个创新中心中,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有16个,仅占22.5%。这16个集中分布在司法、经济、财政金融、社会管理、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等领域,而对现代商贸领域基本没有涉及。
广东省《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粤府办〔2012〕103号)提出了支持本科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在高职院校设立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提升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在此背景下,广东省高职院校纷纷通过政府引导、校企合作打造协同创新平台。教育厅首批认定了20个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培育建设26个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科研院所、轻工企业组建的“轻工行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顺利成为首批认定的协同创新平台。依托省级平台,各个院系结合自身专业(群)优势、以产教融合深化科研内涵为主线成立多个二级平台。
(二)国外现状
世界上许多强国已经用他们的经验和实践证明,高校是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19世纪德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一大批创新导向、“研学”协同的研究型大学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就开始参与政府主导的技术创新活动。从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和研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再到后来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许多美国大学都参与其中。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又推出了先进技术计划,按照集团化的方式对申请项目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管理和支持,确保产学研合作组织内的各个主体之间相互了解和配合,以便于缩短技术应用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时间周期。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鼓励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广泛交流和深度对接,从全国层面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到目前为止,日本产学研研发经费已居世界第二位,科技实力遥遥领先大多数国家。
近年来,世界各国及地区在实践中发展了许多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例如美国工程研究中心、欧洲创新工学院、德国弗朗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奥地利卓越技术能力中心、中国的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等。
三、现代商贸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的需要
目前,全球产业结构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态势凸显。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服务业科技含量、附加值都较低,其竞争力和创新力不足以支撑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现代商贸属于现代服务业的高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平等竞争阶段。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市场需求以及制造工厂的资源环境都非常有利于现代商贸跨越式发展。
2017年12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整合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经济信息管理等五个专业组建商贸专业群。商贸专业群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商贸流通业,以数据驱动培养“跨境电商+智慧物流”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不但要成为高新技术的传递员,也要成为高新技术的研发员。因此,有必要抓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瞄准现代商贸的重点领域和發展方向,加快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创新,在关键环节有所突破,建立并完善以创新为导向的科技市场机制。
(二)商贸专业群建设的需要
2018年9月,商贸专业群构建了社会企业参与、校企一体化的教学企业—商贸产业学院。该产业学院以多年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培育、输送现代服务业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宗旨,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教学做一体化为重点,达到人才培养、教学研究、师资建设、服务企业、创业教育与孵化等五大功能的高度统一。然而,从实施情况来看,商贸产业学院更多地倾向于人才培养功能,而其它四方面的功能体现的并不彻底。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一些功能不断得到强化,而另外一些功能却在不断弱化,形成“效益背反”效应。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构建现代商贸协同创新平台,推行校企深度合作,政—产—学—研有机结合,促进专业与行业对接,整合政府、行业、学校、企业等多方资源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促进教学科研、师资建设、服务企业、创新创业教育与孵化等功能的延伸与扩展,提升学校科技创新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
(三)构建技术服务与人才培养载体的需要
现代商贸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一方面为教师科研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实验条件,让教师精心研究课题和承担项目,为教师技术提升和成果创新提供科技支撑;另一方面可以将成果素材、实践案例和企业解决方案搬到大学课堂,与广大师生一起分享、交流,并提供实习机会安排优秀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四、现代商贸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及建设内容
(一)内涵
现代商贸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核心目的是按照国家《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广东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瞄准现代服务业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和智慧服务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构建教学、科研、育人、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依托协同创新平台,整合、集聚专业群资源,以商贸产业学院为支撑,以产学联动、协同育人为主要内容全方位推进跨界合作,打造基于专业群的科研共同体。
(二)建设内容
构建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通用的、基于云的现代商贸协同创新平台,包括研发平台和功能平台,见图1所示。借鉴国内外成熟的协同创新平台经验,通过细致的需求调查和分析,规划出完整的平台逻辑框架和结构。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我校专业特色,将新零售整合到平台中来,深入研究现代服务业科学技术的种类和实现方式,加强一体化电子商务技术攻关,提高电子商务运营的全程服务能力;加强集成技术支撑,提高智慧物流综合能力;加强新零售模式创新,提高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和综合水平。
1.技术研发平台。电子商务技术:推进基于网络化条件的现代商贸架构及其运作体系的构建,以移动电商和跨境电商为研究重点,探索O2O新模式,集成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展新一代现代商贸服务技术架构及解决方案。智慧物流技术:加强智慧物流与供应链集成技术支撑,强化透明化、可视化、集成化及智能化等技术的研发,优化北斗智慧导航物流系统组织和决策技术。新零售模式:面向社会、行业及企业新零售服务需求,创新服务模式,为产业链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支撑。
2.功能平台。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的组织与实施,不但可以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也可以促进研究成果向教学层面转化,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参与科研有利于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通道,形成中—高—本衔接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格局。专业建设:通过专业群系统化建设,逐步推进专业群与现代服务业的有效对接。全面深入开展内涵建设,以专业(群)建设为重点,以课程改革为落脚点,逐步推行质量工程,打造一批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新零售服务:整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微波检测、图像识别、人工智能和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等现代科技成果,将现代商贸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运营和解决方案,孵化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商务托管服务:开展电子商城托管、移动电商、跨境电商、网络营销策划、网络品牌包装与推广服务;市场调研、营销策划、渠道运营、品牌推广;职业教育培训、企业员工培训等服务。
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对策与保障措施
(一)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协同创新平台涉及到不同单位、部门、人员以及涵盖的范围和领域比较多,组织与协调难度比较大,宏观指导与整体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是保障协同创新平台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关键。体制机制建设框架,见图2所示。通过深化组织机构及职能改革,进一步健全岗位管理及人才聘用机制,完善资源共享与跨界合作机制,构建科研开发与成果转化机制,推行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健全支持保障机制,在探索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设立教研工作教授咨询委员会,为教学科研服务
协同创新平台设立教研工作教授咨询委员会,既提高教授治教的参与力度,又提高教研决策的民主化和透明化。
教研工作教授咨询会由有关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单数,主要负责教研课题评选、成果申报、科研奖惩以及职称评审等工作,并在重大科研项目上为校方提供建议和决策参考。制定教授退出机制,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三)加强科研管理,实施科研考核制度
参照有关课题、期刊、论文标准将科研工作量化,形成量
化考核评价体系,以此为基础对教职员工进行年度考核。科研绩效考核结果将上报学校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等相关部门,作为年终考核综合评定的依据之一。
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考核年度年终不评优,取消科研工作奖励资格,次年内原则上不提拔、不晋升职称。对发展势头良好、科研能力突出的老师,实施优秀青年教师计划和拔尖人才计划,进行项目资助和重点培养。对于行政“双肩挑”教师,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完成专任教师科研工作量的80%以上),给予适当奖励。
(四)加大科研投入,强化评价激励机制
每年划拨专门经费支持科研工作,设置教学改革类、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等三大类课题,让青年教师积极申报校内课题。鼓励高级职称教师与科研院所、企业组建团队申报高级别横向课题或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不断改善科研条件,提升科研水平。通过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技术服务和教学研究工作,在学校培养浓厚的科研氛围,逐步培养和建设一批科研创新型人才梯队。
同时,结合科研工作的实际需求,制定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和奖励约束机制,加大考核和奖惩的力度,完善人才竞争的激励机制。
(五)实施岗位聘期考核,强化岗位职责管理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岗位管理制度及人员聘用制度。实施教师分类管理办法,将教师分为教学型、科研型和社会服务型,明确不同岗位类型职责及其科研考核办法,以促进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绩效最大。为保证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成立专门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和考核工作办公室进行相应的管理。
六、结束语
我国《“十三五”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和《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将重点培育高技术服务业,形成高端服务产业群。在战略层面上,现代商贸领域将会重点扶持和优先发展,这将是提升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水平的良好机遇;在操作层面上,现代商贸应用环境與市场需求基础良好,团队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这将是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承载体现。因此,现代商贸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将为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提供强劲支持和有力保障,为高职科研能力提升提供载体和对接路径。
参考文献:
[1]刘钒,李光.湖北省协同创新平台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01).
[2]邵云飞等.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04).
[3] 何洁等.美国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对我国政府资助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7).
[4]季沛,栾晶晶.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23).
[5]李守伟等.基于2011计划的产业协同创新平台设计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3(06).
关键词:现代商贸 商贸专业群 协同创新平台
一、引言
现代商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新生力量,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成为经济运转与发展的中坚力量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随着科技进步和互联网经济的到来,现代商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其关键技术、服务体系和应用平台将会呈现多点突破、蓬勃发展之势。本文结合现代商贸领域的特点,结合创新发展与基础支撑,构建现代商贸协同创新平台,整合优势资源,增强创新要素之间的优化配置,突破体制机制之间的障碍。
二、国内外相关平台的建设与发展现状
(一)国内现状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又一项重大工程。《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教技〔2012〕7号)指出:“2011计划”要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建设以自然科学为主体、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专业为主体、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等4大类协同创新中心。这些协同创新中心将聚合创新资源要素,推进要素资源发酵与酶变,形成科技创新与转化的生态系统。
在教育部、财政部公示的第一批71个协同创新中心计划名单中,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领域基本涵盖经济社会不同领域,建设牵头单位也以学科领域的王牌学校为主。与此同时,许多高校为扎实推进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也制定和出台了若干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制度和办法,如武汉大学出台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协同创新中心经费管理办法》等6个系列文件,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指南。总体来看,71个创新中心中,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有16个,仅占22.5%。这16个集中分布在司法、经济、财政金融、社会管理、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等领域,而对现代商贸领域基本没有涉及。
广东省《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粤府办〔2012〕103号)提出了支持本科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在高职院校设立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提升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在此背景下,广东省高职院校纷纷通过政府引导、校企合作打造协同创新平台。教育厅首批认定了20个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培育建设26个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科研院所、轻工企业组建的“轻工行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顺利成为首批认定的协同创新平台。依托省级平台,各个院系结合自身专业(群)优势、以产教融合深化科研内涵为主线成立多个二级平台。
(二)国外现状
世界上许多强国已经用他们的经验和实践证明,高校是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19世纪德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一大批创新导向、“研学”协同的研究型大学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就开始参与政府主导的技术创新活动。从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和研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再到后来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许多美国大学都参与其中。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又推出了先进技术计划,按照集团化的方式对申请项目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管理和支持,确保产学研合作组织内的各个主体之间相互了解和配合,以便于缩短技术应用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时间周期。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鼓励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广泛交流和深度对接,从全国层面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到目前为止,日本产学研研发经费已居世界第二位,科技实力遥遥领先大多数国家。
近年来,世界各国及地区在实践中发展了许多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例如美国工程研究中心、欧洲创新工学院、德国弗朗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奥地利卓越技术能力中心、中国的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等。
三、现代商贸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的需要
目前,全球产业结构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态势凸显。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服务业科技含量、附加值都较低,其竞争力和创新力不足以支撑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现代商贸属于现代服务业的高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平等竞争阶段。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市场需求以及制造工厂的资源环境都非常有利于现代商贸跨越式发展。
2017年12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整合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经济信息管理等五个专业组建商贸专业群。商贸专业群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商贸流通业,以数据驱动培养“跨境电商+智慧物流”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不但要成为高新技术的传递员,也要成为高新技术的研发员。因此,有必要抓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瞄准现代商贸的重点领域和發展方向,加快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创新,在关键环节有所突破,建立并完善以创新为导向的科技市场机制。
(二)商贸专业群建设的需要
2018年9月,商贸专业群构建了社会企业参与、校企一体化的教学企业—商贸产业学院。该产业学院以多年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培育、输送现代服务业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宗旨,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教学做一体化为重点,达到人才培养、教学研究、师资建设、服务企业、创业教育与孵化等五大功能的高度统一。然而,从实施情况来看,商贸产业学院更多地倾向于人才培养功能,而其它四方面的功能体现的并不彻底。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一些功能不断得到强化,而另外一些功能却在不断弱化,形成“效益背反”效应。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构建现代商贸协同创新平台,推行校企深度合作,政—产—学—研有机结合,促进专业与行业对接,整合政府、行业、学校、企业等多方资源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促进教学科研、师资建设、服务企业、创新创业教育与孵化等功能的延伸与扩展,提升学校科技创新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
(三)构建技术服务与人才培养载体的需要
现代商贸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一方面为教师科研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实验条件,让教师精心研究课题和承担项目,为教师技术提升和成果创新提供科技支撑;另一方面可以将成果素材、实践案例和企业解决方案搬到大学课堂,与广大师生一起分享、交流,并提供实习机会安排优秀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四、现代商贸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及建设内容
(一)内涵
现代商贸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核心目的是按照国家《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广东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瞄准现代服务业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和智慧服务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构建教学、科研、育人、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依托协同创新平台,整合、集聚专业群资源,以商贸产业学院为支撑,以产学联动、协同育人为主要内容全方位推进跨界合作,打造基于专业群的科研共同体。
(二)建设内容
构建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通用的、基于云的现代商贸协同创新平台,包括研发平台和功能平台,见图1所示。借鉴国内外成熟的协同创新平台经验,通过细致的需求调查和分析,规划出完整的平台逻辑框架和结构。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我校专业特色,将新零售整合到平台中来,深入研究现代服务业科学技术的种类和实现方式,加强一体化电子商务技术攻关,提高电子商务运营的全程服务能力;加强集成技术支撑,提高智慧物流综合能力;加强新零售模式创新,提高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和综合水平。
1.技术研发平台。电子商务技术:推进基于网络化条件的现代商贸架构及其运作体系的构建,以移动电商和跨境电商为研究重点,探索O2O新模式,集成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展新一代现代商贸服务技术架构及解决方案。智慧物流技术:加强智慧物流与供应链集成技术支撑,强化透明化、可视化、集成化及智能化等技术的研发,优化北斗智慧导航物流系统组织和决策技术。新零售模式:面向社会、行业及企业新零售服务需求,创新服务模式,为产业链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支撑。
2.功能平台。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的组织与实施,不但可以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也可以促进研究成果向教学层面转化,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参与科研有利于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通道,形成中—高—本衔接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格局。专业建设:通过专业群系统化建设,逐步推进专业群与现代服务业的有效对接。全面深入开展内涵建设,以专业(群)建设为重点,以课程改革为落脚点,逐步推行质量工程,打造一批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新零售服务:整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微波检测、图像识别、人工智能和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等现代科技成果,将现代商贸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运营和解决方案,孵化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商务托管服务:开展电子商城托管、移动电商、跨境电商、网络营销策划、网络品牌包装与推广服务;市场调研、营销策划、渠道运营、品牌推广;职业教育培训、企业员工培训等服务。
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对策与保障措施
(一)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协同创新平台涉及到不同单位、部门、人员以及涵盖的范围和领域比较多,组织与协调难度比较大,宏观指导与整体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是保障协同创新平台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关键。体制机制建设框架,见图2所示。通过深化组织机构及职能改革,进一步健全岗位管理及人才聘用机制,完善资源共享与跨界合作机制,构建科研开发与成果转化机制,推行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健全支持保障机制,在探索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设立教研工作教授咨询委员会,为教学科研服务
协同创新平台设立教研工作教授咨询委员会,既提高教授治教的参与力度,又提高教研决策的民主化和透明化。
教研工作教授咨询会由有关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单数,主要负责教研课题评选、成果申报、科研奖惩以及职称评审等工作,并在重大科研项目上为校方提供建议和决策参考。制定教授退出机制,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三)加强科研管理,实施科研考核制度
参照有关课题、期刊、论文标准将科研工作量化,形成量
化考核评价体系,以此为基础对教职员工进行年度考核。科研绩效考核结果将上报学校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等相关部门,作为年终考核综合评定的依据之一。
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考核年度年终不评优,取消科研工作奖励资格,次年内原则上不提拔、不晋升职称。对发展势头良好、科研能力突出的老师,实施优秀青年教师计划和拔尖人才计划,进行项目资助和重点培养。对于行政“双肩挑”教师,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完成专任教师科研工作量的80%以上),给予适当奖励。
(四)加大科研投入,强化评价激励机制
每年划拨专门经费支持科研工作,设置教学改革类、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等三大类课题,让青年教师积极申报校内课题。鼓励高级职称教师与科研院所、企业组建团队申报高级别横向课题或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不断改善科研条件,提升科研水平。通过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技术服务和教学研究工作,在学校培养浓厚的科研氛围,逐步培养和建设一批科研创新型人才梯队。
同时,结合科研工作的实际需求,制定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和奖励约束机制,加大考核和奖惩的力度,完善人才竞争的激励机制。
(五)实施岗位聘期考核,强化岗位职责管理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岗位管理制度及人员聘用制度。实施教师分类管理办法,将教师分为教学型、科研型和社会服务型,明确不同岗位类型职责及其科研考核办法,以促进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绩效最大。为保证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成立专门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和考核工作办公室进行相应的管理。
六、结束语
我国《“十三五”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和《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将重点培育高技术服务业,形成高端服务产业群。在战略层面上,现代商贸领域将会重点扶持和优先发展,这将是提升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水平的良好机遇;在操作层面上,现代商贸应用环境與市场需求基础良好,团队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这将是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承载体现。因此,现代商贸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将为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提供强劲支持和有力保障,为高职科研能力提升提供载体和对接路径。
参考文献:
[1]刘钒,李光.湖北省协同创新平台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01).
[2]邵云飞等.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04).
[3] 何洁等.美国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对我国政府资助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7).
[4]季沛,栾晶晶.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23).
[5]李守伟等.基于2011计划的产业协同创新平台设计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