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共同奠基孩子的未来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xhshh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起教育,大多时候人们自然就想到了学校,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其实,自孩子呱呱坠地起,他们就已经入读了人生的第一所学校,那就是家庭,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美国社会学家古德说过:整个人类社会中最基础的关系是家庭关系,一个人社会性的获得、与人相处的能力都是在家庭中获得的。家庭是教育的第一环境,孩子所受的家庭教育从出生到上学再到毕业,甚至到工作都一直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利于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复杂的任务,最完美的教育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说,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要考虑的情境。学校要重视丰富而宝贵的家长资源,使其成为合伙人,共同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校合作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与优质的学校教育,为了共同的育人目标在时间与空间、手段与方法、主体与客体方面的合理分工、科学协同而产生的有效率、有价值、有成效的教育活动的总和。启东市教育体育局在几年前就开始注重家校协同育人,最初因地制宜挑选试点学校开展家校协同育人活动,组建专家团开展了沙龙、讲座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区域家庭教育的氛围。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尝试,启东市家校协同育人已初见成效:以“365 工程”为家长学校命名,以“培养智慧父母,让家庭教育无痕更走心”为宗旨,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家长学校系列活动。2018年启东市获评省家庭教育“优秀县市区”称号,同时通过了省“合格家长学校总校”的验收。家校协同育人,已经在启东成为了一道区域教育的亮丽风景线。
  学校帮家长提高育儿水平
  家庭是哺育子女成长的细胞,父母是子女的思想启蒙者,对子女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由于父母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导致一些家长在育儿问题上缺乏科学的方法,育儿效果不佳。启东市早就认识到家长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对父母育儿能力的培养上下了大功夫,定期邀请教育专家、名师为家长作指导,给家长传授具有理论高度的家教真经。
  启东市组织了“智慧父母大讲堂”“智慧父母大家谈”活动,邀请知名的家庭教育专家给班主任、家庭教育骨干教师进行专业的指导,给广大的家长带来家庭教育智慧和经验,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今年,启东市着重打造了“问道”沙龙活动,沙龙嘉宾由专家学者、校长、教师以及家长组成,围绕家庭教育的典型问题、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一起问道家庭教育的真谛,探索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此外,区域还创建了“初心学习社”,由家庭教育骨干教师根据家庭教育课程计划,遴选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信息与家长共享,促进家长对孩子的正向关注并与学校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在区域的带动下,启东市各中小学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长指导活动以及家长交流活动,迅速提高广大家长的育儿理念和育儿水平。启东市紫薇小学依托“初心学习社”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生根,成为孩子性格养成、品行端正的根基。启东市慕卿幼儿园开办了家长学校,每学期都要对全校新生家长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培训,举办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成立智慧家长学习坊,传授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家长在育儿方面的困惑和难题。启东实验小学也意识到了培训对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到目前为止,实小已经培训家长近两万人次,扩大了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
  家长通过专家的引领,逐渐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很多话题都能引起家长的共鸣。通过吸收专家的智慧,家长会进行总结提升,明确现代家庭教育的航标,并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个性化的、适合的教育。家长找到了育儿方向,家庭教育事半功倍。
  家长助学校实现资源互补
  家庭是教育资源的富集带,有广阔的开发空间,挖掘和有效利用这一资源,有赖于家长积极主动的参与心态和行动。教师具有专业局限性,很多课外的知识不能全面地渗透给学生,这一点家长恰恰可以与之互补。家长的职业丰富、专业广泛,能给孩子带来新鲜的知识、有趣的体验,让家长到学校给孩子们上课,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动力。
  启东市大洋港小学引进家长资源,弥补师资短缺的短板。首先,挖掘特长家长资源:学校开设“少年社科院”课程,充分利用具有某方面特长的家长资源,对部分有需求但又没有辅导教师的校内社科类课程的学生进行辅导。因为家长的参与,课程变得更鲜活,学生学得更投入,吸收得也更全面。其次,用好全体家长资源:学校通过家长会、微信群、家长委员会等多种途径,鼓励全体家长积极参与生活技能类的家庭必修课程,根据学校统一的各年级课程标准及课程项目安排,对孩子相关生活技能作一对一的辅导与考核评价。最后,将家长资源与课程评价链接:为确保每周半天的选修类课程的实施效果,学校还在周三下午选修课活动期间,引入“家长引导课程”,每周轮流对部分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辅导,同时,借此机会让家长参与“课程旅游热线”投票,参与到课程评价中。大洋港小学的做法具体、系统、有针对性,很好地解决了由于学校客观问题导致的学生接受课外知识有限的问题,在区域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中学学段,启东市百杏中学的“家长助教”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值得借鉴和宣传。在班级家委会成员的商榷下,学生家长进课堂,随机选择听课教师,简略记录课堂教学过程,观察学生课堂反应,评价教师施教效果。学校每学期还会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向社会、家长全方位开放校园,让他们参与课堂,参与班级管理,家长的参与让教育教学变得更高效。
  家长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家长不同的职业背景、成功的育儿经验、鲜明的个性特征,都是有效教育资源的来源,他们为学校注入活力,真正体现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能够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彼此交流融合,变传统家校共育机制的信息单向传递为双向传递,避免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发生矛盾冲突,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只有家长真正参与了学校发展,才能确保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才能真正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基。
  家校伴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陪伴是最基础的亲子教育,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没有真正的陪伴,也就难有理想的沟通,没有理想的沟通,也就难有教育的拓展与深化。启东市教育系统重视亲子关系的构建,开发、设计了很多不同层面、不同主题的亲子活动,让学生在学校能感受父母的陪伴、感受集体的温暖。
  启东市慕卿幼儿园开设了食育课程,烘焙坊是食育课程的环境支撑。三八节,和妈妈亲手制作精美糕点,回馈妈妈的养育之恩;每月的小寿星都可以以家庭形式参加学校的生日趴,感受集体的温暖。启东市百杏中学“博雅讲坛—智慧家长进校园”亲子活动,增进了学校、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各班家长来到孩子所在的班级,开展一堂别开生面的亲子课堂。多样的内容、有趣的对话,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亲子的感情。学校积极搭建亲子平台,构建新型的家校关系,受到家长和学生的热烈欢迎。启东市惠萍小学设计了“孝”教育主题活动年,结合节日,以五大活动贯穿全年。“我读孝道,做孝顺少年”读书演讲会;“感恩父母,我当一天家”社会实践活动;“中秋佳节,阖家共赏月”拍全家大合照;“九九重阳,常回家看看”和父母、爷爷奶奶过节;“我的生日,您的受难日”为母亲做一件事。五项活动让孩子去体会为人父母的不易,体会月圆人团圆的幸福。
  童年的时光是快乐的,也是短暂的,父母真正能够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时间并不长,学校要创设条件、开发資源,组织各种各样的亲子活动,强化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增进他们之间的理解和感情,为孩子营造一个幸福温馨健康的成长环境。
  强国必强教,强教必强家校合作。强的家校合作取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互补性。强的家校合作是心甘情愿、心满意足的合作,是服从成长、服务成长的合作,是遵循规律、遵守规则的合作,是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合作。启东市家校协同育人工作做得扎实、做得高效,并朝着更深入、可复制的方向阔步前进,相信他们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陈静文
其他文献
中小学公民人格教育误区存在的深层原因在于学校教育还停留于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模式之中。走出误区需要从根本上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造,学校教育要将培养适合现代社会的社会主义公民作为目标。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中小学的重要任务。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就将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1]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之一。在健全人格中,以独立、自主为标志的公民人格对学生未来
在全球化的新时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培育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势在必行。  太行山路小学自2012年起就确立了“太行养中华正气,书香育世界情怀”的发展纲领。  立足课堂教学,加强教材开发与学科渗透  国际理解,核心是理解。作为人类文明之经验整合的各个学科都包含着或轻或重的“理解”元素。  我们结合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日发布了《PISA全球素养框架》。OECD认为,全球素养是一种多维能力,基于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这四个要素,具备良好全球素养的青少年应掌握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分析当地、全球和跨文化的问题;理解和欣赏他人的观点和世界观;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OECD建议,想要帮助青少年提高全球素养的教育机构,应聚焦这些
究其根本,生活是一种追求意义的活动,生活的意义承载于生活事实之中。品德课程教育所要回归的生活世界应不仅把握事实层面的生活,更应“促使人去正确把握意義层面的生活,理解生活中各种事物、事件、关系、规律、规则对于人所具有的不同意义和价值,把握它们之间的意义联结和价值的关联”。鲁洁先生在其文章中多次提到德育的“两个回归”理念,即“基础性”回归与“归宿性”回归。德育基础性回归是指道德源于生活,儿童的品德教育
雨花区是长沙市的教育大区。针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当前青少年的道德现状,雨花区教育局在加强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着眼长远,以务实的态度,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德育体系,让学生在德育之雨的滋润下绽放生命的美丽之花。    整合资源,丰富德育内涵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说教是无效的,真正的教育应该 “润物细无声”,让未成年人走进社会,在现实生
“教有法而无定法”,我们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有所选择,有所甄别,有所借鉴,有所改造。  很多教育者的育人经验中,都不乏有令人拍案叫绝的智慧之举,值得我们学习;但并非所有的优秀经验都可以复制。如果使用不恰当,本来“可以攻玉”的“他山石”也会变成“砸脚石”。我们既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能力、特点和被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又要考虑前人之法应用时所处的具体情境。经验再好,都是人家的;我们只可借鉴,切不可照搬照抄
他者,不单单有利于我们认识自我,更重要的是,主动承认他者有利于我们从具有唯我性的个人主体转向具有他者性的共生主体。  自第八次课程改革起,品德课堂教学就一直强调“我—你”的关系。教材中的内容也在体现着“我—你”关系,例如:“有多少人为了我……”,告诉学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公共汽车上”,让学生分辨公共场所的文明或不文明行为;“怎样与人相处”,让学生懂得与人相处要将心比心。“我—你”关系,对道德
在对农村青少年财商培养的过程中,要确立农村学校的主体地位。尽管家庭和社会都肩负着农村青少年财商教育的责任,但学校作为农村的地域文化中心,有能力也有义务担负起对农村青少年财商教育的主要责任。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主义”越来越深入人心。同时,“互联网 ”经济的出现进一步掀起了消费热潮。在此趋势下,各大购物网站也频频推出各种“购物节”,以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网络购物消除了消费的地域和空间
5月28日上午,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有关情况。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在发布会上表示,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发布、发表,教育部正在积极对接,把这些新的成果及时反映到教科书里面。  申继亮表示,教育部一直很重视历史教育,從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始就介绍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初中、高中设有必修的历史课。特别在初中根据学生认知理解能力,介绍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些内
毛岸英,一个闪亮的名字,以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岸英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校的发展,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岸英精神的深刻内涵,赋予它时代的特征,使其成为引领学校昂首前行的红色旗帜和激励师生奋发向上的榜样力量。于是,经过深入分析、集思广益,我们提出构建以“传承岸英精神,做最好的自己”为核心的理念系统。我们认为,“传承岸英精神”就是要传承毛岸英“大爱、坚韧、好学、担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