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抓好小学生的管理工作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ecc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以育人为本,管理以学生为本,只有坚持以生为本,抓好小学生的管理工作,才能够有效地培育出祖国优秀的接班人。本文从“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切入,指出小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论述实施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培育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能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生;管理工作
  一、“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1.“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这种由受体向主体的转变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角色转变,教师从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和组织者,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教育与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需求,以生为本,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以沟通交流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遵守相关管理制度。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可以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可能,顺应时代要求,服务社会主义事业。因此,以生为本,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基石,为学生营造健康的学习环境。
  2.“以生为本”的应用实效
  在实施素质教育以来,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极大的生命力。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要以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为目标。因此,使得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思想在小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实施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的管理理念。小学生心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对学校的系统化管理难以适应,很容易出现各种负能量,比如消极情绪、逆反情绪、心理问题等。所以说,实施以生为本是对症下药。
  “以生为本”的应用成效就是要以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来展开管理,帮助小学生处理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吻合当代小学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在现实操作中的可行性很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学校工作的开展。
  3.“以生为本”的指导意义
  通过开展“以生为本”的管理方式,克服了传统管理体制的诟病,建立科学的、人本的管理体系,既减轻了学校管理的负担,又促进了学生的个性成长,还能使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会有明显的进步,引导学生养成自我约束的习惯,改掉学习与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以人为本对实施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极意义有三点:其一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准确定位;其二落实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其三促进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二、小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工作
  “以生为本”的实施者是广大的一线教师,他们是这一决策的执行者。有些教师沿用旧有的管理方式,墨守成规,依靠制度专横管理,没有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片面而形式化地拔高管理质量,增加了小学生的心理压力;有些教师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理解素质教育和课程要求,在教育工作者中,盲目施教,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这些都是管理失败的典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教育工作者自身思想意识不足、自身能力有限。
  2. 控制式的学生管理难以长效
  小学生天性活泼,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很多学校的管理工作者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者装饰所谓的门面,简单粗暴地对学生加强控制来达到管理目标,根本没有体现出“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小学生和管理就像两个对立的阶级一样,学生只有被迫服从,管理者发号施令,学生不能有效地与管理者直接沟通,造成管理工作与实际情况脱离的尴尬现状。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学生的天性很容易被抹杀,既不符合学生的发展个性和心理需求,也不符合教育的发展要求。
  3. 学校管理模式存在缺陷
  学校管理工作的形式过于单一。学校在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并没有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进行,而是执行统一的管理制度。这种管理系统并不能满足小学的管理需求。教师在对新的管理体系进行学习时,以过于局限理论层面,缺乏思想方面的转变,虽然也会沿用以生为本的管理方式,但只是照猫画虎,没有完全领会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增大了学校运行期间的管理任务艰巨程度。
  三、实施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
  1. 以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为主
  以情感沟通为主的民主管理,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有利于管理工作的展开。沟通是以生为本的行为体现,如果管理体系中存在不平等现象,这样的管理就是失败的管理。执行统一制度很难保障达到预期效果,但针对不同班集体现状差异对制度做出调整,实现公平公正的学生管理计划。管理工作者要与小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与一线教师沟通,征求他们的实践意见,适时适当做出调整和改善。
  通过沟通,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传统的管理模式束缚学生,限制孩子的个性发展,读死书、死读书。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伴随素质教育而被提出和应用,教育的内容更加开放,管理模式个性化,以学生发展为终极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其想法,尊重其感受。管理者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理解、关心和爱护,采用情感教育的方式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而不是用校规校纪和教师权威去压制学生。
  2. 辅以学生个性的发展
  以个性化管理为主要模式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教育不可以抹杀学生的天性,尤其是在小学生管理工作开展期间,要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除系统化的学习之外,要致力于协调好小学生学习任务与兴趣爱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避免因兴趣影响学习、因学习而耽误兴趣的现象发生。教师也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展现个性,同时更要注重团队意识的培养,避免出现学生过于追求个性而无视集体规章制度。因此,应该要求小学教师建立起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的意识,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发展情况,帮助学生建立自我意识,挖掘其自主性,使其得到更好的成长。   3.“以生为本”在小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1)树立人本思想,转变管理理念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转变思想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打破教学管理的僵局。学校领导是教学管理工作制度的制定者与推动者,也是教学评价的承担者,若想实现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需要学校领导转变思想观念,学习以人为本理念,理解其实用价值与人文价值,将人本思想渗透至实际管理工作中,尊重师生,尊重发展,尊重规律。
  管理的本质是服务,学校领导应提高思想觉悟,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善于听取意见,了解来自家长、学生、教师多方面的需求,实现更好的管理,更好的服务。
  (2)明确目标,实现管理内容转型
  在以人为本理念下,学校的管理目标应该与教师相统一,与学生全面发展相一致,不是单纯地追求学生成绩与升学率,而是要着眼于教师、学生的发展,挖掘教师个人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为目标。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人的认知发展与学习提升规律,切记拔苗助长。
  (3)家校协作,开拓学生的管理工作
  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教在学校,育在家庭”,在对待学校教育的基本观点上,应重视学校教育;其次,学生的个性成长多半来自家庭教育,要通过父母来完成;最后,家长要配合学校的管理工作,对学校的管理工作实时反馈,帮助学生成长,还要对学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宝贵的建议。
  4.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是完成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在对小学生开展管理工作时,要摒弃形式化、程序化的管理形式,营造一个公平、自由、的管理环境,不轻易否定参与者的想法,提倡工作的积极态度,让这种自由、自主、积极的态度延伸到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当中,形成一种“学校在管理教师过程中尊重教师、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尊重学生”的文化管理模式,打造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氛围。
  四、总结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毋庸置疑,在当下乃至以后的发展中,需要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家长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坚持以生为本,共同抓好学生的管理工作,积极调整和改善管理策略,才能保障将今后的教育管理工作能够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张玉.人本视角下的小学生管理问题探析[J].高考:综合版,2015(04).
  [2]崔桂芬.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小学生管理工作探讨[C].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6.
  [3]李国威.浅谈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教学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课改的春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成为一个突出的热点,语文能力主要表现在听、说、读、写、交际、搜索等几个方面。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效地得到提高的方法很多,将辩论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应用于课堂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辩论;语文教学;表达能力  新课标一个突出的热点就是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范围很广,但简而言之,又主要表现在听、说、读、写、交际、搜索等
【摘 要】现行的《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各个年级的情感态度目标都把兴趣放在首位,这是科学的、实用的箴言。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实施有效教学,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依据学生的兴趣点施教。主要围绕“兴趣”这个词来展开论述,总结了一些教学策略,再加上一些课例来说明,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兴趣;玩中学;英语;教学一、围绕学生的兴趣点,在课堂上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研学后教”,要唤起生活体验,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实现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爱学;开展活动体验,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乐学;借助错误体验,让学生的思维发出碰撞的火花,加深对知识理解的深度透视学生的思维,有效纠正和防止“错误”,让学生善学;重视情感体验,形成良好学习品格,让学生能学。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学习数学,才能更好地形成
【摘 要】传统节日和纪念日是学校开展低碳环保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本文就借助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低碳教育活动,促进青少年学生低碳行为习惯的形成提出独特的见解。使家庭、学校、社区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有力地增强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  【关键词】传统节日;纪念日;持续影响;低碳;实践研究  为了了解小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知程度和对低碳行为的实施情况,进一步探究学校学生在低碳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学校通过少
【摘 要】高中生德育目标中的道德品质德育目标包括能够正确地进行人际交往、初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班主任工作对一个班集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科学引导学生善于表达、友好交往、有效沟通则是素质教育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必修课题。笔者以所担任的2015届南海中学高二(5)班班主任工作为例,探索实践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促进学生更健康成长、更好适应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
【摘 要】《课标》把语文学习评价内容和标准体系分为三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小学语文阅读学习评价体系就要体现三维评价结构,遵循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要让家长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评价;多元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革课程评价过
【摘 要】新时期的教改理念要求我们“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得好不好的标准,应该以学生学得好不好为尺度。备课是上课的准备环节,教师们会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在备课时进行“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但如果老师依设计“潇洒走一回”只能完成任务,并不代表学生接收到教学内容;只有依“生成”而定策略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后教要跟生成走,才会让学生学得好。  【关键词】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相关的文献著作的方法,结合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实际,进一步分析了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几点思考,揭示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本文的研读,有助于广大一线教师更加深刻的理解、把握和应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关键词】课标;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活动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进步,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变革。倡导多元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与兴趣,可以教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并让学生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懂得相互合作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即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多元化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的成功作铺垫。  【关键词】兴趣化;多样化;小组合作;生活化;多元化  在我国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是能实
【摘 要】没有影响力就没有生命力,没有生命力就没有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学校的发展。我校结合学校教育实际现状,在2011年提出了“生命教育”特色教育定位,在已有“生命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明晰“生命教育”的内涵、梳理“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把“生命教育”作为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的“纲”,全面带动学校教育工作,共同走出了一条至善至美的教育之路。  【关键词】美善;生命教育;特色学校  一、思考与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