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和路径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ps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要尽力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尤其是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的建设。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体现仿真性、先进性、投入有效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并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针对行业需求,健全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依托校内实训基地,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实行实训教学改革,形成“学做合一”教学模式;资源共享,发挥辐射示范作用。
  [关键词]工学结合 实训基地 建设实践
  [作者简介]洪涛(1970- ),女,江苏南京人,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江苏 南京 211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探讨”(课题编号:GLJKT201101016)的研究成果之一、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育改革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163-02
  实训基地是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它可使学生接触受训所需要的各种技术、人员与设备。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不可或缺的一环,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其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教学基础设施与工作状况直接反映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苏教高[2008]16号)的文件指出:“以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抓好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及其专业群的布局结构,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创新建设机制,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和实习基地建设,使所有开设的专业都有满足要求的实验、实训和实习基地。”在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建设实训基地的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要尽力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尤其是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的建设。
  一、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模拟真实的职业环境
  工学结合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按照生产要求设计实训中心,如模仿企业的空间布局,采用仿真设备,陈列各种产品,每一个细节都尽量模仿企业的真实环境。当然,还要配置一定的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应尽可能贴近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第一线,模拟真实的执业环境,让学生按照未来就业时专业岗位的基本执业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完全按照企业的生产流程来组织教学过程,这样有可能使以工作任务为主要内容组织的课程真正得到落实。
  (二)提升投入的有效性
  提升实训基地投入的有效性,促使实训基地发挥最大效能,建设基地没有钱不行,但是有钱用不好也不行。把钱用好、用省就是创造效益,也是一种生产力。开展绩效评估对于促进实训基地运行能起到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在建设实训基地时,能够省的经费一定要省,能够自己动手的事情则尽量亲力亲为。这样,既能节省大量投资,又能以此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这是对学生生动具体的“职业素质训导”。
  (三)实训技术保持领先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紧跟时代发展前沿,在引进实训设备和仪器等方面要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尤其在科技不断发展的现在,一方面,使学校资金的投入具有前瞻性、持久性;另一方面,体现新技术、新工艺,在技术要求上要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到和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路线、工艺路线和技术实际应用的本领,走出校门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有效地推动课程建设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对社会开放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在环境和总体设计上要具备对社会开放性,这样既可以对内为校内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也能对外承担社会上各种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为社会提供多方位服务,并通过这种开放性与企、事业等单位保持良好的联系,为学生就业和学校创收更好地服务,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基地。
  二、工学结合实训基地的建设路径
  实训基地建设是促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关键。积极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采取多元化投资与合作方式,使学院入园区,企业进学院。开辟校企结合、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职教新路,取得良好的办学效益。通过搭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平台,实施“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方式,在提高学生岗位技能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依托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学生实训功能、技能鉴定功能、应用研发功能、社会培训功能、产品生产功能、基地辐射功能。
  (一)针对行业需求,健全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更加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健全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根据学院自身的背景和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利用校内外的资源,按照“基地建设企业化”和“实践教学生产化”原则,在校内建设校内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针对市场和行业的需求,保持实训与行业生产的一致性,探索课堂教学与实训技能训练的一体化,使学生在“边教边学、边学边做”中实现教学和实训、生产的互动,培养适应企业第一线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针对行业需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能应对劳动就业市场和满足学生发展多元需要,为造就各行各业需要的知识型技能人才服务。
  (二)依托校内实训基地,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根据“能力素质本位”教育要求,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平台,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岗位的要求,突出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逐步构建起适应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创建以掌握整体优化的知识结构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新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充分体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学计划的柔性选择,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建构与市场需求接轨的课程体系。   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训时数和合理安排实训内容,充分体现“课堂与实训点合一”。课程体系借鉴国家劳动部门最新颁布的行业(职业)标准,实现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接轨。实训课程教学大纲针对企业相关岗位培训考试大纲和“岗位资格证书”的内涵和“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的要求,实现教学和实训的互动,有效落实学生行业岗位技能的实训。
  (三)实行实训教学改革,形成“学做合一”教学模式
  实行实训教学改革,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交叉培养,以及“实训与生产合一”行业岗位技能训练。改革实训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试方式和方法,增加岗前培训内容,安全理念贯穿培养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课程教学采取项目课程的方法。课程的制定与学习模块的选取是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对该门课程所涉及的工作任务群的分析为依据,以形象化、模拟化、实景化、一体化的专业教室或酒店实景为载体,使学生在模拟真实或真实的场景中学习,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操练,注重“为了行动而学习”。注重“通过行动来学习”的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教师作为引导者,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中干”和“干中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战能力。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完成生产与实训任务,掌握综合操作技能,使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创新精神得以发扬。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运用、创新能力
  在实训基地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加强实训教材和实训制度建设,优化实训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实训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要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内的各项设施设备,将其作为教学改革、课程改革、课题研发的重要平台,使得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实践操作能力都大为提高。
  实训基地要配备来自不同专业,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要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使他们既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又能够参与行业的各类项目和课题的研发并引领项目课程改革和实训项目开发,继而成为实训基地建设可靠的人力资源。另外,还应从国内著名企业聘请高层管理和业务骨干担任专业教学委员会委员或实训基地兼职教师,为建设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提供人才支撑。
  (五)资源共享,发挥辐射示范作用
  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应融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于一体,拓展办学功能,开辟校内外、境内外、国内外合作。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空间,通过多方合作建设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密切校企合作,实现深层次、多方位的实质性资源共享。实训基地的建设是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依托,学院应利用实训基地,不断扩大专业人员技术等级的鉴定服务的规模。对仿真模拟实训室可以尝试对校内师生开放的办法,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也可以对外承担一些社会职业技能培训任务,使专业实训基地与区域经济发展衔接起来,以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降低学校实训成本,提高办学效率。
  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还应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等不同层次的院校实现资源共享,产学合作教育吸引更多的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双赢”发展原则与企业合作,共建融学生实训、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的有机衔接和融通。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是促进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学校教学与行业实际紧密结合、师生与行业一线技术人员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开放式的、共享型的工学结合的培训基地,为人才培养提供教学服务,为企业提供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服务,为地方或企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为社会输送大批人才,提升实训基地建设的水平与层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从业人才。
  为了确保实训基地的有效运行,在建设过程中认真执行相关程序,并且制定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流程及考核制度。通过完善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措施,实现基地“教学与生产管理合一”,为“产学互动,以产促学”创造了良好的育人与创收环境;实现生产性实训基地从“输血”式消耗性实训教学逐步向具有“自我造血”能力的实训教学成功转型,实现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鱼东彪.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运行实践研究[DB/OL].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2&filename=1011035346.nh&uid=&p=, 2010-09-01.
  [2]肖红.校外实训基地的利用策略[J].教学探索,2007(7).
  [3]周文锦.试论职业院校实训基地运行绩效管理[J].教育与职业,2009(11).
  [4]程宝国.构建共享型校内实训基地的实施机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3).
  [5]方桐清.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突出“四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6).
  [6]俞成.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实践刍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9(6).
其他文献
为探讨在不同认知作业状态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复杂性测度的变化规律,本文利用Lempel.Ziv复杂性测度方法对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6例正常人群在三种不同精神状态安静闭目、闭
1月2日消息,海南省万宁市滨海旅游公路今年9月将实现无人驾驶。万宁滨海信息化高速公路总长35公里,设计最高行车时速为每小时40公里,设16个休息服务区。该路将在公路两端为新能
与聚焦于建设用地扩张、物质环境建设的传统城镇化模式不同,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要求。想要做到人的全面城镇化,就要求从各个方面来满足人的需求,通过城市的优化
针对数学文化教育素养的内涵,通过专家确定高校数学教师数学文化教育素养的一、二级评价指标及权重,利用调查问卷采集相关信息,对高校数学教师的数学文化教育素养现状利用模糊综
【联合早报】近日,新加坡教育部部长王瑞杰为新加坡艺术师范学院(Singapore Teacher’s Academy for the Arts,简称STAR)主持开幕仪式,学院的成立让新加坡的美术与音乐发展更为蓬
2016年12月5日,千米全封闭式降噪“路罩”悄然出现在辽宁省沈阳市南二环。“路罩”斥6000万元巨资。为东北首个,全长近千米,横跨26.5米。高5米至8米,采用钢结构框架,配以金属复合吸
随着边缘计算的发展,边缘节点的计算规模不断增加,现有的边缘设备难以搭载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网络通信与云端服务器承受着巨大压力。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对Roofline模型进行改
我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已具有相当规模,物流大通道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整体而言,仍存在着通道设施网络衔接不畅,部分通道仍需打通和扩能,如国家高速公路尚有7000公里待建,国
据俄罗斯电视台报道,一司机和朋友在驾车穿越谢尔吉耶夫镇的乡村公路途中,发现前方有一头满身斑纹的动物,开车靠近才发现是一头正在闭目养神的野生老虎。嘈杂的汽车声似乎惹
本文先分析了电力系统玩过安全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问题,随后,从保护机制与防御机制两个方面,探讨了电力系统网络安全架构建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