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浅谈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

来源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m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文言文是在古代汉语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简洁、典雅的书面语体,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丰厚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正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这样的学习过程应是优雅、隽永的,这样的学习过程正是引导学生“尔雅”。
  小学阶段入选的文言文皆是短小精悍、文质兼美、诵读琅琅上口的名篇,教学较为容易。但是,大部分小学生初涉文言文,仍会存在学习困难。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乐学、易学,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小学文言文教学过程“尔雅”且能收到实效,笔者提出如下浅见。
  一、设情入境,激发雅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强,初学文言文一定十分好奇,兴趣较浓。此时,要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通过一些文言文中的轶闻趣事、寓言、典故、文言名句等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好奇心,产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预习是文言文教学的第一步,目的是扫除文字障礙,初步了解文章的梗概。预习是学生直接接触文言文的开始,在这一个环节要做好铺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夸父逐日》前,教师和学生共同查找上古时期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感受我们的祖先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勇敢无畏的精神以及他们大胆奇特的想象力,从而引起学生对学习这篇课文的浓厚兴趣。
  文言文同古诗文有相近之处,教学时朗读、背诵必不可少。引导学生读通课文,了解句意非常重要。此时,先由教师范读,以教师有声有色、抑扬顿挫的诵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语速、停顿、重音和语调方面给学生初步感知;接着学生小声跟着教师读,再次感受读文言文的特点;再让学生自由练读,读通为止;然后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进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在理解大意的过程中,采取自学、同桌互学、小组学习等方式进行,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说具体,说清楚即可,要注意灵活多变,只要大致正确即可。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先由学生对照注释进行,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有困难,教师再予以帮助。最后师生交流检查学习效果。
  二、引导诵读,品味雅韵
  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重点应放在对文本语言的涵咏、品味上,强调学生熟读文本,记诵,以调动学生的联想,使学生感受历史情境,直入文本深处,从而在较深层次上感悟内容及语言。
  在朗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包括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在学生朗读正确、大致理解每句话的基础之上,让其反复诵读,读出文言文特有的韵味。教师要着力指导重点语句的停顿和语调,让学生进一步准确把握课文内容。针对难读的句子,教师可以给学生画出分节线。如《两小儿辩日》中: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样,学生就会在准确的、反复的跟读过程中,对文言文的音韵、节奏、停顿以及文意的感悟逐渐加深。在了解内容、明白道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文言文比现代白话文更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韵美,读时琅琅上口、抑扬顿挫,给人以美的享受,只要引导得法,学生愿意读、喜欢背。通过诵读,可以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三、触类旁通,雅兴悠长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的确,作为教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文言文教学的过程是“读懂——提升——拓展”,在学生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要适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他们运用已掌握的方法、知识去阅读更多的文言文。可围绕文言文教学,设计拓展型训练,如创编故事,欣赏名句,复述故事,迁移阅读等,既可巩固知识又可增强学习兴趣。文言文言简意赅,指导学生平时背诵一些精彩句段,如《论语》片段,《孟子》片段,诸葛亮《诫子书》,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片段等,对于学生积累语言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大有裨益。
  泰山不拘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就会爱上文言文,真正感受“尔雅”,为日后成就学习汉语的“泰山”与“江海”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我们生活在一合作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大课题,合作式学习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的学习方式,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便于发挥学生的群体力量和智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关键词:习作过程;合作;探究;交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文教学需要训练,训练过程又是由说到写,由述到作的过程,本身就蕴含着许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因素。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合作活动,
期刊
摘 要:让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自我成长,在反思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课堂上教师就要重视反思,鼓励学生反思,并巧妙地利用反思,使学生在乐思、巧思、善思的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会学习,最终达成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会学习的至高境界!  关键词:数学教学;反思意识;能力培养  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我中华民族能昂首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
期刊
摘 要:本文就自己的实践经验来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口算是学好估算,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并努力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口算技能。  关键词:农村;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教育  口算是不借助计算工具,靠大脑思维、记忆,直接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式。是学好估算,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占重要地位。但是在农村,小学生口算能力总体水平不高,简单的计算频频出错
期刊
低年級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表现欲很强。怎样才能让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使用一年级新教材后,我觉得改编后的教材,比较重视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它精心设计的例题,具有直观性、启发性,充满童趣的彩图对小学生们很有吸引力,能强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各方面的潜力。我认为新教材能很好地体现基础教育改革的初衷,它的编排具有以下
期刊
摘 要: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有差异的,不同层次学生乐意接受或只能接受不同层次的教学过程。“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分层教学有意识的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内在潜力的充分发挥,逐渐向整体优化发展。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有利于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大面积提高。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差异;分层教学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应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激趣引题,自学探究;自主思考,独立探究;主动钻研,合作探究;明理强化,实践探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主要是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教师的主
期刊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我认为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即在认识活动中,面对感到难以解决、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问题意识;培养  一、激发探究兴趣,引进激励机制,使学生想问  1.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  好奇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质疑则构成了学生从一般性思维发展到创新思维链
期刊
一年一度的实验操作考试又要开始了,笔者就操作考试的训练方法谈些经验,供同行指正。  一、操作活动的定向阶段  在这一阶段,要使学生了解活动的性质、任务、作用、方式和要领,在头脑中形成关于操作活动的映象和初步概念,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等等。  使学生形成操作活动的定向有多种途径,例如观察示范操作、听取教师讲解、阅读有关教材等等。不同途径形成不同的定向类型:有以动作表象为先导的,也有以理性认识
期刊
摘 要:物理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笔者主要就针对如何通过初中物理的教学课程来培养学生在创新方面的能力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物理;创新;探索;主体性;开放性  一、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1.设置课题悬念  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物理的兴趣,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表现出极强的求知欲望,对所有新接触的事物都非常有兴趣,变得好问,
期刊
一、立足文本,加强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前提  阅读是学生间接获得写作素材的最好的途径。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本可以给予学生无尽的精神力量,能够给予学生各种各样的养料。有人形象地把“读书”比作“养气”。它是一个输入的过程,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输出释放,更好地表达。  初中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文章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教学内容的来源。课文所描绘的山川风物、自然景观可以成为写作参照的对象;许多古诗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