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特胰岛素治疗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jian42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应用地特胰岛素治疗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T1DM)的临床效果。

方法

30例T1DM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15例)采用优泌林R加地特胰岛素的治疗方案,对照组(15例)采用优泌林R加中性鱼精蛋白锌人胰岛素的治疗方案,观察2组治疗后胰岛素用量、血糖变异和低血糖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每日胰岛素总量分别为(1.16±0.30) U/kg和(1.21±0.35) U/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6,P>0.05)。个体内空腹血糖变异系数观察组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96,P<0.01)。观察组发生1例次严重低血糖事件,对照组共发生5例次严重低血糖事件,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3,P<0.01);夜间(22:00-7:00)低血糖事件观察组发生2例次,对照组7例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06,P<0.01)。

结论

用地特胰岛素治疗儿童及青少年T1DM可使个体空腹血糖变异小,同时可减少严重及夜间低血糖的发生,而胰岛素用量并无增加,是儿童及青少年T1DM患者治疗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口服补液盐(ORS)、健康教育和自主神经锻炼与单纯健康教育和自主神经锻炼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因不明原因头晕或眩晕、胸闷、头痛、心悸及晕厥等症状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或住院经直立试验或直立倾斜试验诊断为POTS的患儿52例,其中33例患儿予ORS、健康教育和自主神经锻炼(ORS治疗组)1~3个月,19例患儿予健康教育和自主神经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儿血清上皮来源中性粒细胞活化肽-78(ENA-78)的变化,及其与儿童危重症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9月至1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2例危重症患儿(危重症组),入院后24 h内(急性期)和第7天(恢复期)留取血标本;选取本院同期42例儿童体检残血样本作为对照。采用儿童危重病例评分标准(PCIS)和儿童死亡危险因素评分
目的通过分析病理确诊的15例脂质沉积性肌病患儿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资料,探讨儿童脂质沉积性肌病的病因及诊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肌肉活检病理资料、尿代谢筛查、血氨基酸和肉碱谱分析、SLC22A5、PNPLA2基因检测。随访患儿5个月~5年4个月。结果15例患儿(男10例,女5例)中隐匿起病13例,亚急性起病2例;13例以四肢无力和运动耐力下降就诊,2例患儿因肌酸激酶升高就诊(尚无
期刊
肺隔离症(PS)为少见而又严重的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畸形,可合并有心血管和隔膜的发育畸形。在新生儿和婴幼儿期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呼吸窘迫,而在年长儿童多为继发感染才表现出咳嗽、发热和胸痛等症状,亦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心力衰竭、胸腔积液、血胸和咯血等。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和漏诊。误诊可导致因反复肺部感染产生的并发症以及不必要的治疗。影像学检查是诊断PS最主要的手段。确诊主要在于CT和/或
肺高压是一种以肺动脉压力升高为病理生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对这一组疾病的临床认识存在着逐渐更新和澄清的过程。现就肺高压的基本概念、分类的发展历史和最新的肺高压分类标准进行解读,以期提供一个大致的分类研究脉络,使读者能更好地掌握肺高压这一疾病的分类。
随着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RH-GH-IGF-1)轴和基因学研究的深入,生长激素受体基因(GHR基因)的突变及其核苷酸多态性与特发性矮小(ISS)的关系逐渐明了。GHR基因异常多发生在生长激素受体(GHR)蛋白的胞外区,可引起细胞内信号转导障碍,导致GHR蛋白功能及表达部分缺失,生长激素不能完全发挥作用或部分不敏感,从而可能发生ISS;GH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目的探讨早期吸入一氧化氮(NO)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观察吸入NO后急性肺损伤大鼠诱生性NO合酶(iNOS)和内源性NO的变化及其与PAI-1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内毒素(LPS)二次打击方法建立4~5周SD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对照组和LPS组分别随机给予吸入空气(A)、20×10-6 NO,干预24 h。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测
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脉管肿瘤,发病率占良性肿瘤的10%。大部分血管瘤可自行消退,无需治疗,但部分由于其生长部分的特殊性如小儿呼吸道(声门下),使其具有了潜在的致命性,因此及时诊断并给予相应治疗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此病的诊疗方法多样,但尚无统一方案。现总结声门下血管瘤的多种诊疗方法,并结合病例和文献对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给予评价,为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新生儿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并不低,在缺氧缺血性损伤、感染、肾毒性药物的使用及泌尿道梗阻等情况下均可发生,其中我国以围生期窒息排在病因的首位。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泌尿道梗阻的发生率也在上升。对于AKI高危儿,儿童卫生保健系统应更加注重此类疾病的预防及筛查。在新生儿AKI人群中,由于血清肌酐及尿液受较多因素影响,波动较大或难以定量计算,使得明确诊断有一定困难,因此关于新生儿AKI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