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波广播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如今已经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广播通信手段。中波广播根据其自身的传播和覆盖特点,加上中波台站在我国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等特点,决定了在突发灾害时,中波广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波广播灾害覆盖
中图分类号:TN828.1 文献标识码:TN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1―0598―01
广播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有线广播。
无线电波主要在距地面50~300公里的电离层中传播。这一区间的空气分子由于受到阳光、字宙射线等作用发生电离而形成,电离层中自由电子的密度,影响着无线电波的传播,电离层的厚度和高度随昼夜及季节的不同而变化。电磁波长不同,电离层对它的反射和吸收也不同。波长愈长愈容易产生反射,但电离层对其能量吸收也愈大,反之,波长愈短愈不容易产生反射,电离层对其能量吸收也愈小。无线电波从天线辐射出来,传到接收点,有三种方式:地面波,这种波利用地面的传导作用,沿地面推进;空间波,包括由发射点直接到达接收点的直射波和经地面反射而到达接收点的反射波;天波,靠电离层的反射作用,使无线电波返回地面而到达接收点。大地和空间决定了各种不同波段的传播特性和应用范围。主要分为:长波及中波传播、短波传播、超短波及微波传播。根据各自不同的传播特点,长波及中波主要用来作无线电广播、导航、通讯;短波可作为远距离国际无线电广播、远距离无线电通讯等;超短波及微波可作近距离传播和卫星无线电信号下传地面用。
根据无线电广播的特点,目前我国各城市的收音广播,主要是以中波广播和调频广播为主。中波广播,以接收简便、覆盖面广等优点成为大众获取新闻和各种信息的重要媒体。调频广播,抗干扰能力强,噪声小,音质优于中、短波广播,但绕射能力差,一般为视距传输。中波广播的特点中,如电磁波覆盖范围广、抗干扰能力强、磁场污染小、能定向传输等,特别适合我国边远地区和边境地区的广播信号覆盖。同时,当发生自然灾害(暴雪、地震、瘟疫等)时,中波广播可以及时有效的传递国家抢险救灾信息,为稳定灾区人民情绪,协助抢险救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其中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如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当面对这些巨大的灾难的时候,人类往往显得那么的渺小和无助。如何将这些灾难带给我们的损失减小到最低,是我们尽力希望做到的。应急广播的出现可以在这种危急的时刻,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应对和自然灾害中受灾群众的救助,发挥重大作用。
应急广播是指在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时,从国家层面通过广播向公众发布紧急消息,提供信息服务,协助救灾救援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应急手段,是国家应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实现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组织救援等多种功能。
当灾害发生时,由于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有线广播往往无法实现应急广播的需要,这就需要采用无线广播的形式。而相比较卫星广播和地面广播两种无线广播,由于卫星地球站可能受到影响,卫星广播接收机普及程度低等情况,目前应急广播主要还是以地面广播为主。在地面广播中,调频广播是采用视距传播,受到地球曲率的影响,其覆盖面积只能达到几十公里,加之城市内高大建筑物、山区高山或障碍物遮挡,覆盖的范围较小,加之在突发事件所在地发射设备有可能被损坏,这将直接影响整个地区的收听的情况。故中波广播,是目前发布应急广播,相对较好的广播手段。
现阶段在我国中远距离覆盖主要采用中波广播。首先,中波的传播受地形影响相对较小。在夜间其天波传播距离甚至可达上千公里。并且作为其接收设备的收音机具有价格低,信号接收便捷,耗电量小的特点,在我国普及率高。其次,中波台站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我国中波台站建设起步较早,布点较多,覆盖范围广,这对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作为基础设施的中波台站,其建设规格较高,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力较强,即使遇到太阳风暴等宇宙射线干扰电离层的事件时,短波通讯,微波通讯会受到影响,甚至中断。但中波主要用地波传输,受干扰程度相对较小。由于中波传输距离较远,当某一地区遭受自然灾害时,其它地区仍可对受灾区域进行有效覆盖。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的汶川、北川、青川等地,发生了一场惨烈的8级大地震,一座座美丽的城市和村庄被夷为平地。没有家、没有电、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通信、没有通向外界的道路,被压在废墟之中的人们,多数无法自救、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甚至那些身体可以自由行动的人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度过这接下来的一个又一个的日子。正当灾区人民惶然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响亮的声音划破长空,为这片黑暗的世界送来了光明。这声音为灾区人民送来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全国各族人民、海外同胞的深切关怀与问候。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胡锦涛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温家宝总理赶赴灾区,解放军、武警官兵及民兵预备役人员从空中、水上、陆地多路开进灾区展开援救工作,全国各地以各种方式火速支援地震灾区……这一个个消息,一道道电波,为在这漆黑的世界里与死神搏斗的每一位灾区同胞带来了希望,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心,温暖着他们受伤的心,知道自己不再是孤单的抗争。
在大地震刚发生的那段时间里,救援力量还没到达,救援物质还没送到,救援信息平台还没搭建,灾区的人民在孤寂与绝望中期盼着,直到从收音机里传来了党中央的声音、解放军的声音、全国人民的声音时,他们的眼前才仿佛出现了曙光。在灾区只要广播能够到达的地方,信心和爱心就会在电波中传递。一位站在废墟上的教师曾说道:“电波给了大家心灵的抚慰,灾区人民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灾难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不愿意看到灾害,但我们绝不惧怕灾害。”
灾区的广播为无数个在灾难中挣扎的人们送去了生命的希望,“中国之声”广播的播出,传递着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坚定了千万个失散的家庭成员活下去的信念。“中国之声”播送的《平安纸条》,让我们“认识”了一位又一位在灾难中挣脱死神之手的人们。这一条条的消息被送到了各地焦急期盼的人们那里,无论你是老人、青年、小孩,或是干部、工人、学生;无论你身处新疆,或是身在海南;无论你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这次地震受灾面积广、余震多,地形地况复杂,广播还为救援指挥工作提供了快速、及时、准确的信息。
经历了一次次的灾难之后,我们更体会到了,,在抗震救灾和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时候,中波广播是不可或缺的,一条一条的广播,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让我们得以重塑信心,坚定我们的信念。在国家应急体系中,中波广播这个平台,总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
王皓,男(1982.2),汉族,贵州;本科,工程师.
[关键词]中波广播灾害覆盖
中图分类号:TN828.1 文献标识码:TN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1―0598―01
广播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有线广播。
无线电波主要在距地面50~300公里的电离层中传播。这一区间的空气分子由于受到阳光、字宙射线等作用发生电离而形成,电离层中自由电子的密度,影响着无线电波的传播,电离层的厚度和高度随昼夜及季节的不同而变化。电磁波长不同,电离层对它的反射和吸收也不同。波长愈长愈容易产生反射,但电离层对其能量吸收也愈大,反之,波长愈短愈不容易产生反射,电离层对其能量吸收也愈小。无线电波从天线辐射出来,传到接收点,有三种方式:地面波,这种波利用地面的传导作用,沿地面推进;空间波,包括由发射点直接到达接收点的直射波和经地面反射而到达接收点的反射波;天波,靠电离层的反射作用,使无线电波返回地面而到达接收点。大地和空间决定了各种不同波段的传播特性和应用范围。主要分为:长波及中波传播、短波传播、超短波及微波传播。根据各自不同的传播特点,长波及中波主要用来作无线电广播、导航、通讯;短波可作为远距离国际无线电广播、远距离无线电通讯等;超短波及微波可作近距离传播和卫星无线电信号下传地面用。
根据无线电广播的特点,目前我国各城市的收音广播,主要是以中波广播和调频广播为主。中波广播,以接收简便、覆盖面广等优点成为大众获取新闻和各种信息的重要媒体。调频广播,抗干扰能力强,噪声小,音质优于中、短波广播,但绕射能力差,一般为视距传输。中波广播的特点中,如电磁波覆盖范围广、抗干扰能力强、磁场污染小、能定向传输等,特别适合我国边远地区和边境地区的广播信号覆盖。同时,当发生自然灾害(暴雪、地震、瘟疫等)时,中波广播可以及时有效的传递国家抢险救灾信息,为稳定灾区人民情绪,协助抢险救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其中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如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当面对这些巨大的灾难的时候,人类往往显得那么的渺小和无助。如何将这些灾难带给我们的损失减小到最低,是我们尽力希望做到的。应急广播的出现可以在这种危急的时刻,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应对和自然灾害中受灾群众的救助,发挥重大作用。
应急广播是指在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时,从国家层面通过广播向公众发布紧急消息,提供信息服务,协助救灾救援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应急手段,是国家应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实现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组织救援等多种功能。
当灾害发生时,由于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有线广播往往无法实现应急广播的需要,这就需要采用无线广播的形式。而相比较卫星广播和地面广播两种无线广播,由于卫星地球站可能受到影响,卫星广播接收机普及程度低等情况,目前应急广播主要还是以地面广播为主。在地面广播中,调频广播是采用视距传播,受到地球曲率的影响,其覆盖面积只能达到几十公里,加之城市内高大建筑物、山区高山或障碍物遮挡,覆盖的范围较小,加之在突发事件所在地发射设备有可能被损坏,这将直接影响整个地区的收听的情况。故中波广播,是目前发布应急广播,相对较好的广播手段。
现阶段在我国中远距离覆盖主要采用中波广播。首先,中波的传播受地形影响相对较小。在夜间其天波传播距离甚至可达上千公里。并且作为其接收设备的收音机具有价格低,信号接收便捷,耗电量小的特点,在我国普及率高。其次,中波台站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我国中波台站建设起步较早,布点较多,覆盖范围广,这对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作为基础设施的中波台站,其建设规格较高,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力较强,即使遇到太阳风暴等宇宙射线干扰电离层的事件时,短波通讯,微波通讯会受到影响,甚至中断。但中波主要用地波传输,受干扰程度相对较小。由于中波传输距离较远,当某一地区遭受自然灾害时,其它地区仍可对受灾区域进行有效覆盖。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的汶川、北川、青川等地,发生了一场惨烈的8级大地震,一座座美丽的城市和村庄被夷为平地。没有家、没有电、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通信、没有通向外界的道路,被压在废墟之中的人们,多数无法自救、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甚至那些身体可以自由行动的人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度过这接下来的一个又一个的日子。正当灾区人民惶然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响亮的声音划破长空,为这片黑暗的世界送来了光明。这声音为灾区人民送来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全国各族人民、海外同胞的深切关怀与问候。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胡锦涛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温家宝总理赶赴灾区,解放军、武警官兵及民兵预备役人员从空中、水上、陆地多路开进灾区展开援救工作,全国各地以各种方式火速支援地震灾区……这一个个消息,一道道电波,为在这漆黑的世界里与死神搏斗的每一位灾区同胞带来了希望,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心,温暖着他们受伤的心,知道自己不再是孤单的抗争。
在大地震刚发生的那段时间里,救援力量还没到达,救援物质还没送到,救援信息平台还没搭建,灾区的人民在孤寂与绝望中期盼着,直到从收音机里传来了党中央的声音、解放军的声音、全国人民的声音时,他们的眼前才仿佛出现了曙光。在灾区只要广播能够到达的地方,信心和爱心就会在电波中传递。一位站在废墟上的教师曾说道:“电波给了大家心灵的抚慰,灾区人民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灾难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不愿意看到灾害,但我们绝不惧怕灾害。”
灾区的广播为无数个在灾难中挣扎的人们送去了生命的希望,“中国之声”广播的播出,传递着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坚定了千万个失散的家庭成员活下去的信念。“中国之声”播送的《平安纸条》,让我们“认识”了一位又一位在灾难中挣脱死神之手的人们。这一条条的消息被送到了各地焦急期盼的人们那里,无论你是老人、青年、小孩,或是干部、工人、学生;无论你身处新疆,或是身在海南;无论你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这次地震受灾面积广、余震多,地形地况复杂,广播还为救援指挥工作提供了快速、及时、准确的信息。
经历了一次次的灾难之后,我们更体会到了,,在抗震救灾和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时候,中波广播是不可或缺的,一条一条的广播,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让我们得以重塑信心,坚定我们的信念。在国家应急体系中,中波广播这个平台,总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
王皓,男(1982.2),汉族,贵州;本科,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