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本届年会上,出版集团数字传媒公司发展圆桌论坛举行。本文为作者参加论坛之后的所闻所感。
数字化是传统出版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已成为业内共识。总署2010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传统出版单位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其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营份额在总份额中占有明显优势”的发展指标,进一步明确了转型的任务。然而转型的口号已提出多年,究竟进展程度如何,成效又如何呢?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十余家出版集团及旗下出版传媒公司代表出席了“出版集团数字传媒公司发展圆桌会议”,共商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大计。
一、现状:谨慎中探索
2011年国内数字出版营业收入达到1377.88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31%,已占到当年新闻出版业营业收入1.46万亿元的近10%,这离不开数字出版产业链各环节的共同努力,其中传统出版单位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1.成立数字传媒公司,实施集团数字化战略布局
近两年,各出版传媒集团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为了更顺利地实施数字出版战略布局,纷纷成立数字传媒公司,或设立独立的数字出版部门,以更灵活的、更专业化的机制运作数字出版业务。虽然各家出版集团成立数字传媒公司或数字出版部门的时间早晚不同,数字化进程的深入程度也有所差别,但值得高兴的是,各家传统出版集团对数字出版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均比以往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很多单位还制定了短期目标和中长期规划,形成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数字出版战略实施方案。
2.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探索数字出版赢利之道
相比前几年,面对数字化浪潮时的抗拒与恐惧,近两年,传统出版对于数字出版的认识程度进一步清晰,对于数字出版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转变,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开始积极探求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发展之路。各家企业的数字化进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基本完成了集团资源的数据库建设,二是搭建数字出版平台,三是根据自己现有条件,推出数字产品。多家出版集团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寻求到了较为清晰的商业模式,并在数字出版业务上获得可观收益。
3.转型有风险。步步皆惊心
此次圆桌会议,在听取各出版集团及传媒公司代表的发言后,“谨慎”二字是较为突出的感受。如果说数字化浪潮到来之初,传统出版单位对于数字出版还有认识不清、反应滞后等问题,那么经过近几年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相信传统出版单位对于数字出版的认识已经逐渐加深。那么为何其涉足数字出版还如此谨慎呢?大概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担心数字业务影响其在传统出版的业绩,不管数字出版怎样冲击,现阶段传统出版仍旧占据出版集团绝对主要的位置,而过多涉足数字出版领域,是否会对其在传统出版的收益造成影响,这是大多数传统出版集团所担心的;二是对数字出版的收益心存疑虑。在会议上,各家出版集团和传媒公司探讨最多的便是商业模式的问题,能否在数字出版领域赢利,一直是困扰传统出版企业的“心病”。对数字出版的认识越清晰,越觉得千头万绪,找不准方向,过于瞻前顾后,制约了其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因此,现阶段出版集团虽然纷纷涉足数字出版领域,但大都选择投资少,收效快的数字产品,即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的数字业务。
二、困惑:创新难,赢利更难
在数字出版产业日益壮大的形势下,如何成功转型并顺利赢利,始终是传统出版集团和数字传媒公司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1.数字资源少。版权获取难
首先的困惑来源于版权,因为关于数字版权的归属一直得不到明确:数字版权究竟属于作者还是属于出版社,始终是业内争论的问题。数字版权是近几年才提出的,而在传统出版集团手中,虽然掌握大量内容资源,但有很多是早年的出版作品,那时候还不存在数字版权的概念。那么这些作品的数字版权的归属问题则很难界定。一方面传统出版单位担心将这些内容转换成数字资源,会引起版权方面的纠纷,另一方面,向作者一一获取数字版权,也是不太现实的。
此外,很多出版集团提出,传统出版单位的内容资源,并不是都适合数字出版,而对于哪些适合数字出版也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认识。其实大多数出版单位的顾虑还是在成本的投入能否实现预期收益上。如果将一些内容以数字化的形式推出,没有引起市场的关注,将会造成较大损失。因此,看似拥有庞大内容资源,是传统出版集团的一大优势,事实上也存在着诸多限制。
2.商业模式不清,定位难寻
商业模式是出版集团和数字出版传媒公司最为关注的。随着数字化的日渐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但这样的转变,能否为我国正处在转型中的传统出版集团带来实际收益,很多企业明显信心不足。互联网、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日渐普及,而我国互联网的付费机制尚未形成,很多人还保留着“网络即共享,共享即免费”的观念。这样的观念让传统出版单位对于资源的投入更加谨慎,不敢轻易出手。
出版集团虽然已经纷纷开展数字出版业务,但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大多选择已经成熟的数字出版模式,创新性不足。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出版单位对数字出版收益的顾虑。特色固然重要,但开创特色需要承担更大的市场风险,因此谁都不肯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3.技术、人才、资金。样样都短缺
数字出版虽然同样属于内容产业,但因为其独特性,技术在前期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讲,是技术催生了数字出版,并引领其发展。但作为传统出版集团而言,技术是其重大“短板”。因此只能通过与技术商的合作,或者以外包技术的方式拓展数字出版业务,不仅增加了投入成本,还令其在多方面受限于人,甚至丧失话语权。
很多出版集团都意识到自身的人才匮乏。缺乏既懂技术又懂内容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先进的人才梯队,更加缺乏的是先进的、科学的、适合人才发展的人才管理机制。
此外,在资金方面,出版集团与那些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相比也不具备优势,可以说是远远不及。部分出版集团重组上市,或可以通过出版以外的一些领域获得收益,但大多数出版集团在资金上还是较为匮乏的。数字出版,是以技术为支撑的行业,而技术需要巨大的投入,这对于出版集团而言是重大的压力。 不得不承认,数字出版对于传统出版的确造成了强大冲击。一方面,在出版内容上,以前传统出版社掌握了很多作者等出版资源,他们是内容呈现的唯一渠道,但是随着数字出版的到来,传统出版已不是作品传播的唯一选择。那么面对数字出版的挑战,面对重重困惑,出版传媒集团将做出怎样的选择?
三、展望:开拓思路,放眼长远
虽然各家出版集团和传媒公司在数字出版上存在顾虑和困惑,但都表达了对数字出版的美好展望,希望在数字出版领域有所收获。各家企业越发意识到,数字化于传统出版而言,既是严峻考验,又是难得的机遇。
1.找准定位,明确特色
随着传统出版参与数字出版不断深入,部分传媒集团已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出版路径,如江苏凤凰传媒集团着力发展数字教育;广东出版传媒集团传媒公司在岭南文化的专业出版方面寻求突破;吉林出版社侧重于三农书屋和MPR出版物。然而大多数传统单位,对于自身适合开展哪方面的数字出版业务,推出什么样的数字产品,尚缺少明确的定位。虽然也有所行动,但无论是产品还是收入,远远没有形成规模。跟风,固然是比较保险的做法,但更加容易在茫茫市场中淹没。数字化时代信息与内容海量,新技术、新终端、新产品不断涌现,产业不断升级,数字出版犹如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没有特色的产品终将被抛在身后。因此,各家企业只有结合自身资源、条件,找出在行业中的发展优势,明确核心竞争力,推出特色数字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传统出版单位习惯于纸质图书出版流程,也习惯于投入产出比的计算。希望产品投入市场,迅速获得对等的收益。但出于经验的缺乏,思路、条件方面的限制,对数字出版把握不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进军数字出版的步伐。然而,数字出版相对于传统出版,历史还很短暂,应该属于新兴的业态。无论是从市场竞争力,还是消费者的认同度,都不是短期内可以形成的,需要一个长期培育的过程。因此,出版集团应立足长远,不能过于计较眼前得失。
3.转变角色,变被动为主动
现阶段,数字出版大都为互联网企业和电信运营商所主导,无论在收益上还是规模上,传统出版单位都无法与之抗衡。
明确自身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位置,现阶段传统出版涉足数字出版,还仅停留在“应对”的层面,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依旧较为被动。姑且不论数字出版中应该以谁为主导,但至少各环节应该具备相对对等的话语权。话语权的缺失,直接导致收益受限,越受限,越被动,越缺乏前进的信心。因此,出版集团首先需要做到的是解放思想,开阔思路。只有思想解放了,思路才能开阔,向数字出版转型的脚步才能更稳健,才有可能在数字出版领域获得更高收益。当下出版传媒集团应该把握形势,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开拓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出版产品,提高参与数字出版的主动性。
数字出版是未来出版业的发展趋势,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不管未来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有怎样的比例,是否存在一方取代另一方,传统出版企业都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数字出版为整个出版产业带来的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数字出版作为新型业态,很多时候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有困惑在所难免。困惑只是一时,一个产业的顺畅发展,需要全行业、全产业链共同努力,传统出版单位同样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大使命。因此,出版传媒集团应从长远角度出发,放下心中的包袱和顾虑,积极探索与尝试,寻求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谱写数字出版的美好蓝图。
(作者单位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字出版研究室)
数字化是传统出版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已成为业内共识。总署2010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传统出版单位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其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营份额在总份额中占有明显优势”的发展指标,进一步明确了转型的任务。然而转型的口号已提出多年,究竟进展程度如何,成效又如何呢?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十余家出版集团及旗下出版传媒公司代表出席了“出版集团数字传媒公司发展圆桌会议”,共商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大计。
一、现状:谨慎中探索
2011年国内数字出版营业收入达到1377.88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31%,已占到当年新闻出版业营业收入1.46万亿元的近10%,这离不开数字出版产业链各环节的共同努力,其中传统出版单位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1.成立数字传媒公司,实施集团数字化战略布局
近两年,各出版传媒集团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为了更顺利地实施数字出版战略布局,纷纷成立数字传媒公司,或设立独立的数字出版部门,以更灵活的、更专业化的机制运作数字出版业务。虽然各家出版集团成立数字传媒公司或数字出版部门的时间早晚不同,数字化进程的深入程度也有所差别,但值得高兴的是,各家传统出版集团对数字出版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均比以往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很多单位还制定了短期目标和中长期规划,形成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数字出版战略实施方案。
2.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探索数字出版赢利之道
相比前几年,面对数字化浪潮时的抗拒与恐惧,近两年,传统出版对于数字出版的认识程度进一步清晰,对于数字出版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转变,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开始积极探求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发展之路。各家企业的数字化进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基本完成了集团资源的数据库建设,二是搭建数字出版平台,三是根据自己现有条件,推出数字产品。多家出版集团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寻求到了较为清晰的商业模式,并在数字出版业务上获得可观收益。
3.转型有风险。步步皆惊心
此次圆桌会议,在听取各出版集团及传媒公司代表的发言后,“谨慎”二字是较为突出的感受。如果说数字化浪潮到来之初,传统出版单位对于数字出版还有认识不清、反应滞后等问题,那么经过近几年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相信传统出版单位对于数字出版的认识已经逐渐加深。那么为何其涉足数字出版还如此谨慎呢?大概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担心数字业务影响其在传统出版的业绩,不管数字出版怎样冲击,现阶段传统出版仍旧占据出版集团绝对主要的位置,而过多涉足数字出版领域,是否会对其在传统出版的收益造成影响,这是大多数传统出版集团所担心的;二是对数字出版的收益心存疑虑。在会议上,各家出版集团和传媒公司探讨最多的便是商业模式的问题,能否在数字出版领域赢利,一直是困扰传统出版企业的“心病”。对数字出版的认识越清晰,越觉得千头万绪,找不准方向,过于瞻前顾后,制约了其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因此,现阶段出版集团虽然纷纷涉足数字出版领域,但大都选择投资少,收效快的数字产品,即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的数字业务。
二、困惑:创新难,赢利更难
在数字出版产业日益壮大的形势下,如何成功转型并顺利赢利,始终是传统出版集团和数字传媒公司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1.数字资源少。版权获取难
首先的困惑来源于版权,因为关于数字版权的归属一直得不到明确:数字版权究竟属于作者还是属于出版社,始终是业内争论的问题。数字版权是近几年才提出的,而在传统出版集团手中,虽然掌握大量内容资源,但有很多是早年的出版作品,那时候还不存在数字版权的概念。那么这些作品的数字版权的归属问题则很难界定。一方面传统出版单位担心将这些内容转换成数字资源,会引起版权方面的纠纷,另一方面,向作者一一获取数字版权,也是不太现实的。
此外,很多出版集团提出,传统出版单位的内容资源,并不是都适合数字出版,而对于哪些适合数字出版也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认识。其实大多数出版单位的顾虑还是在成本的投入能否实现预期收益上。如果将一些内容以数字化的形式推出,没有引起市场的关注,将会造成较大损失。因此,看似拥有庞大内容资源,是传统出版集团的一大优势,事实上也存在着诸多限制。
2.商业模式不清,定位难寻
商业模式是出版集团和数字出版传媒公司最为关注的。随着数字化的日渐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但这样的转变,能否为我国正处在转型中的传统出版集团带来实际收益,很多企业明显信心不足。互联网、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日渐普及,而我国互联网的付费机制尚未形成,很多人还保留着“网络即共享,共享即免费”的观念。这样的观念让传统出版单位对于资源的投入更加谨慎,不敢轻易出手。
出版集团虽然已经纷纷开展数字出版业务,但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大多选择已经成熟的数字出版模式,创新性不足。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出版单位对数字出版收益的顾虑。特色固然重要,但开创特色需要承担更大的市场风险,因此谁都不肯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3.技术、人才、资金。样样都短缺
数字出版虽然同样属于内容产业,但因为其独特性,技术在前期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讲,是技术催生了数字出版,并引领其发展。但作为传统出版集团而言,技术是其重大“短板”。因此只能通过与技术商的合作,或者以外包技术的方式拓展数字出版业务,不仅增加了投入成本,还令其在多方面受限于人,甚至丧失话语权。
很多出版集团都意识到自身的人才匮乏。缺乏既懂技术又懂内容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先进的人才梯队,更加缺乏的是先进的、科学的、适合人才发展的人才管理机制。
此外,在资金方面,出版集团与那些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相比也不具备优势,可以说是远远不及。部分出版集团重组上市,或可以通过出版以外的一些领域获得收益,但大多数出版集团在资金上还是较为匮乏的。数字出版,是以技术为支撑的行业,而技术需要巨大的投入,这对于出版集团而言是重大的压力。 不得不承认,数字出版对于传统出版的确造成了强大冲击。一方面,在出版内容上,以前传统出版社掌握了很多作者等出版资源,他们是内容呈现的唯一渠道,但是随着数字出版的到来,传统出版已不是作品传播的唯一选择。那么面对数字出版的挑战,面对重重困惑,出版传媒集团将做出怎样的选择?
三、展望:开拓思路,放眼长远
虽然各家出版集团和传媒公司在数字出版上存在顾虑和困惑,但都表达了对数字出版的美好展望,希望在数字出版领域有所收获。各家企业越发意识到,数字化于传统出版而言,既是严峻考验,又是难得的机遇。
1.找准定位,明确特色
随着传统出版参与数字出版不断深入,部分传媒集团已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出版路径,如江苏凤凰传媒集团着力发展数字教育;广东出版传媒集团传媒公司在岭南文化的专业出版方面寻求突破;吉林出版社侧重于三农书屋和MPR出版物。然而大多数传统单位,对于自身适合开展哪方面的数字出版业务,推出什么样的数字产品,尚缺少明确的定位。虽然也有所行动,但无论是产品还是收入,远远没有形成规模。跟风,固然是比较保险的做法,但更加容易在茫茫市场中淹没。数字化时代信息与内容海量,新技术、新终端、新产品不断涌现,产业不断升级,数字出版犹如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没有特色的产品终将被抛在身后。因此,各家企业只有结合自身资源、条件,找出在行业中的发展优势,明确核心竞争力,推出特色数字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传统出版单位习惯于纸质图书出版流程,也习惯于投入产出比的计算。希望产品投入市场,迅速获得对等的收益。但出于经验的缺乏,思路、条件方面的限制,对数字出版把握不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进军数字出版的步伐。然而,数字出版相对于传统出版,历史还很短暂,应该属于新兴的业态。无论是从市场竞争力,还是消费者的认同度,都不是短期内可以形成的,需要一个长期培育的过程。因此,出版集团应立足长远,不能过于计较眼前得失。
3.转变角色,变被动为主动
现阶段,数字出版大都为互联网企业和电信运营商所主导,无论在收益上还是规模上,传统出版单位都无法与之抗衡。
明确自身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位置,现阶段传统出版涉足数字出版,还仅停留在“应对”的层面,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依旧较为被动。姑且不论数字出版中应该以谁为主导,但至少各环节应该具备相对对等的话语权。话语权的缺失,直接导致收益受限,越受限,越被动,越缺乏前进的信心。因此,出版集团首先需要做到的是解放思想,开阔思路。只有思想解放了,思路才能开阔,向数字出版转型的脚步才能更稳健,才有可能在数字出版领域获得更高收益。当下出版传媒集团应该把握形势,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开拓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出版产品,提高参与数字出版的主动性。
数字出版是未来出版业的发展趋势,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不管未来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有怎样的比例,是否存在一方取代另一方,传统出版企业都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数字出版为整个出版产业带来的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数字出版作为新型业态,很多时候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有困惑在所难免。困惑只是一时,一个产业的顺畅发展,需要全行业、全产业链共同努力,传统出版单位同样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大使命。因此,出版传媒集团应从长远角度出发,放下心中的包袱和顾虑,积极探索与尝试,寻求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谱写数字出版的美好蓝图。
(作者单位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字出版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