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历史的作用巨大,学习历史最好与多媒体结合起来。我们要运用多媒体,使历史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使历史教学从平面式向立体式转化,使历史教学从静态式向动态式转化。
关键词:历史教学;多媒体教学;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平面式;立体式;静态式;动态式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培根《论求知》中的这句话以排比形式把学习历史、文学、数学、哲学等的作用罗列在一起进行论述,并把学习历史的作用冠于句首,可见学习历史对于成就一个人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曾说“马克思主义者是善于学习历史的”“读历史是智慧的事”“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可见中学阶段加强对学生历史科目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它并不是如某些人认为的是所谓副科。那么我们该如何加强历史教学呢?我们可以联系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乡土历史故事,将历史教学通俗化、趣味化,但笔者觉得更重要的是力求历史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契合。那么,该如何使历史教学与多媒体契合呢?
一、运用多媒体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
虽然历史科目早成了传统中考科目,但在许多领导、老师、学生及家长心目中还是副科,他们总错误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从思想上轻视历史科目,进而外化为态度上轻视、行动上懈怠。学校对于其他科目在安排课时及早晚辅导时总大量增加课时,假期还有学生参加各种学习班补习,以至学生其他科目成绩不好都难。可对历史的重视程度真令人担忧,特别是乡村历史教师,要让学生中考成绩稍有起色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因每周只有两节课外加一节辅导课,而初三除了要迅速上完《世界历史》上下册外,还要复习初一和初二的中国历史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另外初一和初二个别教师新授时没有让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扎实,这对于初三教师来说增加了压力,他们有些被动和疲于应付。
相关部门也许认识到了这一情况,所以编写了《中考历史考试标准》便于师生复习迎考。这是好事,它是复习指南,相对减轻了学生复习压力。但是有的教师为了挤出时间来进行全面复习,在新授课文时,对世界历史部分知识只按照中考标准进行裁剪式的教学,这就割裂了考点知识与整体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学生当时虽记住了一些知识点,可过一段时间脑海中留下的知识便寥寥无几了。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与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可以说背道而驰。这不可能培养学生理解分析与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历史课程标准》不是个人臆断,而是集众多专家思想精华并审定而成,它应是指导整个历史教学与复习的行动指南。我们只有遵循课程标准和教材,通过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真正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学生高深的历史素养。
中学生形象思维略强于抽象思维,且历史知识具有情节性和形象性特点,故在历史教学中适时适地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显得太重要了。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把学生、教材、教师巧妙地联系起来,这样就形成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主练的“三主模式”。教师的主要责任在导,学生的主要责任在练,而连接教师和学生的黏合剂就是多媒体。教师可灵活机动用多媒体进行导课,可用诗词导、图片导、音乐导、影像导、表格导等。教学活动每一个环节,教师都可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随着教学进度与自己共同探究、良性互动。教师可根据学生反馈信息随时随地点拨,决定是再循环还是进入下一个知识点教学。这样运用多媒体教学后,不仅让教学过程活跃起来,还加大了复习时的知识容量,加快了复习速度,让教学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实现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
二、利用多媒体使教学由平面式向立体式转化
由平面式教学向立体式教学模式的飞跃,目的是要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复习全方位的知识,实现效益最大化。学生看文字总不如看图表形象生动,看图表不如看实物真实,看实物又比不上用多媒体进行复习,其融合了许多传统媒体的优点。
历史教材基本采用了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的平面展开式来叙述知识要点,可历史知识各要素之间是错综复杂结合在一起的有机整体。复习时可选取特定视角,通过多媒体教学,将教材中的分散知识用一根特定的线串联起来,从而让学生穿越历史时空,构筑立体的知识网络。也有些学者提倡在复习资料中采用专题,如中央集权专题、民族关系专题、中外关系专题、近代化专题、改革专题、世界大战专题、科技革命专题等。在每一专题的复习中,适当运用多媒体对知识点进行展示,在学生心目中如鸟筑巢般形成立体知识体系,以打造高效的复习课堂。
三、利用多媒体使教学由静态式向动态式转化
尽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非常重视多媒体的使用,组织许多教师参加了电脑的学习培训,获得了许多等级证书,可一些教师因重视程度不够、课时多精力不够或年龄偏大知识陈旧,除了参加教学比武或者公开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平时采用的还是传统授课模式。教师滔滔不绝讲得筋疲力尽,学生被动接受贮存从教师那传出的信息。教师的“满堂灌”使学生视觉、听觉、思维疲劳起来,恹恹欲睡,课堂由此变成“一潭死水”。但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进入角色,时而平静,时而紧张,时而愉悦,时而哀伤,变成“我要学”的主动探求知识的个体,就可实现课堂由静态式向动态式的转化。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播放影像
如复习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时,可让学生观看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签署投降书仪式的影像资料,结束后教师告诉学生这是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真实声音的影像,学生会想,这是多么珍贵的历史镜头啊,爱国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在这种情境之下,教师顺势引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取胜的原因,在学生兴致高亢的时候,他们便很容易记住相应的知识点了。
又如讲述《开国大典》这一课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播放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的影像,让学生恍如穿越时空,来到了天安门前,亲自聆听伟人的报告。是啊,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抛头颅、洒热血,终于迎来了祖国的新生!教师便依势投射新中国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学生兴趣盎然,很容易记住这些知识要点。
2.投影表格
复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时,教师可以将背景、时间、发动者、主力军、法律文件、过程、意义等列成表格投影出来,师生共同完成。还有许多如两次世界大战、三次科技革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等都可以通过投影表格的方式复习。
3.投影顺口溜
有些学生对于中国历史的各个朝代顺序都记得不是很到位,颠三倒四的,教师可以在历史课堂上利用一定的时间投影如下的顺口溜: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学生跟着投影大声诵读几遍,轻而易举地记下了相关内容,甚至终生都记得,再也不会对相关知识颠三倒四了。
历史教材和资料当中的历史知识,都不过是言形语状的静态的虚体,而通过教师潜心地运用多媒体迁徙重构,就会变成完整全面的动态的实体。师生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原本静态的课堂就会幻化成动态的争奇斗艳的百花园。
(作者单位:湖南省澧县复兴镇中学)
关键词:历史教学;多媒体教学;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平面式;立体式;静态式;动态式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培根《论求知》中的这句话以排比形式把学习历史、文学、数学、哲学等的作用罗列在一起进行论述,并把学习历史的作用冠于句首,可见学习历史对于成就一个人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曾说“马克思主义者是善于学习历史的”“读历史是智慧的事”“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可见中学阶段加强对学生历史科目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它并不是如某些人认为的是所谓副科。那么我们该如何加强历史教学呢?我们可以联系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乡土历史故事,将历史教学通俗化、趣味化,但笔者觉得更重要的是力求历史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契合。那么,该如何使历史教学与多媒体契合呢?
一、运用多媒体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
虽然历史科目早成了传统中考科目,但在许多领导、老师、学生及家长心目中还是副科,他们总错误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从思想上轻视历史科目,进而外化为态度上轻视、行动上懈怠。学校对于其他科目在安排课时及早晚辅导时总大量增加课时,假期还有学生参加各种学习班补习,以至学生其他科目成绩不好都难。可对历史的重视程度真令人担忧,特别是乡村历史教师,要让学生中考成绩稍有起色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因每周只有两节课外加一节辅导课,而初三除了要迅速上完《世界历史》上下册外,还要复习初一和初二的中国历史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另外初一和初二个别教师新授时没有让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扎实,这对于初三教师来说增加了压力,他们有些被动和疲于应付。
相关部门也许认识到了这一情况,所以编写了《中考历史考试标准》便于师生复习迎考。这是好事,它是复习指南,相对减轻了学生复习压力。但是有的教师为了挤出时间来进行全面复习,在新授课文时,对世界历史部分知识只按照中考标准进行裁剪式的教学,这就割裂了考点知识与整体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学生当时虽记住了一些知识点,可过一段时间脑海中留下的知识便寥寥无几了。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与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可以说背道而驰。这不可能培养学生理解分析与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历史课程标准》不是个人臆断,而是集众多专家思想精华并审定而成,它应是指导整个历史教学与复习的行动指南。我们只有遵循课程标准和教材,通过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真正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学生高深的历史素养。
中学生形象思维略强于抽象思维,且历史知识具有情节性和形象性特点,故在历史教学中适时适地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显得太重要了。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把学生、教材、教师巧妙地联系起来,这样就形成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主练的“三主模式”。教师的主要责任在导,学生的主要责任在练,而连接教师和学生的黏合剂就是多媒体。教师可灵活机动用多媒体进行导课,可用诗词导、图片导、音乐导、影像导、表格导等。教学活动每一个环节,教师都可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随着教学进度与自己共同探究、良性互动。教师可根据学生反馈信息随时随地点拨,决定是再循环还是进入下一个知识点教学。这样运用多媒体教学后,不仅让教学过程活跃起来,还加大了复习时的知识容量,加快了复习速度,让教学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实现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
二、利用多媒体使教学由平面式向立体式转化
由平面式教学向立体式教学模式的飞跃,目的是要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复习全方位的知识,实现效益最大化。学生看文字总不如看图表形象生动,看图表不如看实物真实,看实物又比不上用多媒体进行复习,其融合了许多传统媒体的优点。
历史教材基本采用了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的平面展开式来叙述知识要点,可历史知识各要素之间是错综复杂结合在一起的有机整体。复习时可选取特定视角,通过多媒体教学,将教材中的分散知识用一根特定的线串联起来,从而让学生穿越历史时空,构筑立体的知识网络。也有些学者提倡在复习资料中采用专题,如中央集权专题、民族关系专题、中外关系专题、近代化专题、改革专题、世界大战专题、科技革命专题等。在每一专题的复习中,适当运用多媒体对知识点进行展示,在学生心目中如鸟筑巢般形成立体知识体系,以打造高效的复习课堂。
三、利用多媒体使教学由静态式向动态式转化
尽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非常重视多媒体的使用,组织许多教师参加了电脑的学习培训,获得了许多等级证书,可一些教师因重视程度不够、课时多精力不够或年龄偏大知识陈旧,除了参加教学比武或者公开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平时采用的还是传统授课模式。教师滔滔不绝讲得筋疲力尽,学生被动接受贮存从教师那传出的信息。教师的“满堂灌”使学生视觉、听觉、思维疲劳起来,恹恹欲睡,课堂由此变成“一潭死水”。但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进入角色,时而平静,时而紧张,时而愉悦,时而哀伤,变成“我要学”的主动探求知识的个体,就可实现课堂由静态式向动态式的转化。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播放影像
如复习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时,可让学生观看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签署投降书仪式的影像资料,结束后教师告诉学生这是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真实声音的影像,学生会想,这是多么珍贵的历史镜头啊,爱国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在这种情境之下,教师顺势引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取胜的原因,在学生兴致高亢的时候,他们便很容易记住相应的知识点了。
又如讲述《开国大典》这一课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播放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的影像,让学生恍如穿越时空,来到了天安门前,亲自聆听伟人的报告。是啊,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抛头颅、洒热血,终于迎来了祖国的新生!教师便依势投射新中国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学生兴趣盎然,很容易记住这些知识要点。
2.投影表格
复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时,教师可以将背景、时间、发动者、主力军、法律文件、过程、意义等列成表格投影出来,师生共同完成。还有许多如两次世界大战、三次科技革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等都可以通过投影表格的方式复习。
3.投影顺口溜
有些学生对于中国历史的各个朝代顺序都记得不是很到位,颠三倒四的,教师可以在历史课堂上利用一定的时间投影如下的顺口溜: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学生跟着投影大声诵读几遍,轻而易举地记下了相关内容,甚至终生都记得,再也不会对相关知识颠三倒四了。
历史教材和资料当中的历史知识,都不过是言形语状的静态的虚体,而通过教师潜心地运用多媒体迁徙重构,就会变成完整全面的动态的实体。师生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原本静态的课堂就会幻化成动态的争奇斗艳的百花园。
(作者单位:湖南省澧县复兴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