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RFID技术的概述,并其工作原理进行介绍。指出RFID技术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利弊进行分析。
关键词:RFID技术;公共图书馆;智能管理
随着RFID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发展,RFID技术也受到了许多图书馆管理者的青睐,大有代替条形码技术而统一图书馆的趋势,许多公共图书馆也开始尝试利用RFID技术管理图书馆的业务工作。
一、RFID技术的概述
RFID技术,即“无线射频识别”,是智能识别的一种,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对多个目标自动识别,高效获取目标信息数据。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 是由阅读器(Reader)与电子标签(TAG)也就是所谓的应答器(Transponder)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份所组成。其适应领域包括物流和供应管理、生产制造和装配、航空行李处理、邮件、快运包裹处理、运动计时、门禁控制、电子门票、道路自动收费、文档追踪、图书馆管理动物身份标识等。从大型远距离UHF标签到细小的UHF标签。可以为客户做定制化生产,满足各种要求。
二、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主要表现在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三、RFID技术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增长速度加快,文献资源越来越多,现有的技术跟不上馆藏建设的需要,导致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困难;到馆读者越来越多,对外窗口出现了读者滞留、排队等现象;近几年,各地的城市发展迅速,急需更多图书流通网点的设置,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就能很好的解决城市图书阅点的分布问题。因此,许多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者也开始利用RFID技术对公共图书馆进行管理。
四、RFID技术在公共图书馆应用中的利弊
(一)RFID技术应用在公共图书馆中的优势
第一,在过去条形码技术中,标签储存的信息量很少,而且其储存内容不可更改,相对于过去的条形码技术,RFID技术具有体积小、速度快、储存信息容量大等特点。这就方便了图书储存更多信息和流通管理;RFID技术采用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无需像条形码那样一条一条的进行扫描,它会使图书盘点和对错乱架图书的整理变得十分简单、方便。
第二,在公共图书馆的借书卡上使用RFID,它可以对读者信息进行详细统计,能使图书馆工作人员更有效的了解读者的需求,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在馆员工作证上使用RFID,能加强对馆员进行管理。
第三、RFID技术使读者自助借还图书,借还手续极大的简化,节约读者时间,同时,读者查找资料会更加方便快捷。
RFID技术很明显的提高了公共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效率,简化了流通环节,减轻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方便了读者。
(二)RFID技術应用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弊端
1、RFID的标准问题
RFID技术根据其频率高低有低频、高频、超高频和微波之分。该技术发展至今还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各标准又互不兼容。许多公共图书馆一旦投资建成,必定要承担其隐藏的风险,如果将来与国家标准不一致,必定会出现是否重建的两难境地。以我馆为例,2013年5月引进了远望谷RFID系统,它提供的超高频电子标签是0.85元/条,为了节约成本,我馆找到一家同样提供超高频电子标签的公司,其产品才0.58元/条,但是,通过测试,该电子标签无法在远望谷的自助借还机上使用,最后咨询远望谷公司,在他闪烁其词的回答中才明白,这就是所谓的技术壁垒,也就是标准问题,使得我馆非常被动。
2、RFID的成本问题
成本问题是各公共图书馆最关心得问题,它主要包括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投资成本,RFID设备属于一次性投资,对贫困地区而言是一笔很大的投资,而且粘贴在图书上的电子标签将是一笔额外的、源源不断的投入;运营及维护成本也会源源不断随之而来。其成本也较高,对于许多西部公共图书馆不宜过多投放。
3、RFID的技术问题
RFID系统的技术改造、升级换代,公共图书馆从技术人才(包括资金)将后继无力。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技术方面太多依靠开发商的“远程管理”将及其被动,我馆的RFID系统刚开始安装调试,数据导入新系统时就出现了错误,经过我馆的技术人员和图创公司技术人员的多次反复对接,耗时两周才将数据完全导入。出现这种情况,浪费时间不说,读者根本无法接受;如果采取技术外包,解决的只是计算机及网络方面的问题,图书馆业务方面的技术问题则是一般计算机技术人员无法解决的。总之,无论是人才还是技术问题,都会使公共图书馆的资金成本增加。
综上所述,RFID技术属于高新技术,有利有弊,公共图书馆在选择、利用新技术时,必须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做到既提高效率,又不造成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俞传正,等.图书馆实用信息技术[M].海洋出版社,2010,4.
关键词:RFID技术;公共图书馆;智能管理
随着RFID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发展,RFID技术也受到了许多图书馆管理者的青睐,大有代替条形码技术而统一图书馆的趋势,许多公共图书馆也开始尝试利用RFID技术管理图书馆的业务工作。
一、RFID技术的概述
RFID技术,即“无线射频识别”,是智能识别的一种,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对多个目标自动识别,高效获取目标信息数据。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 是由阅读器(Reader)与电子标签(TAG)也就是所谓的应答器(Transponder)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份所组成。其适应领域包括物流和供应管理、生产制造和装配、航空行李处理、邮件、快运包裹处理、运动计时、门禁控制、电子门票、道路自动收费、文档追踪、图书馆管理动物身份标识等。从大型远距离UHF标签到细小的UHF标签。可以为客户做定制化生产,满足各种要求。
二、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主要表现在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三、RFID技术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增长速度加快,文献资源越来越多,现有的技术跟不上馆藏建设的需要,导致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困难;到馆读者越来越多,对外窗口出现了读者滞留、排队等现象;近几年,各地的城市发展迅速,急需更多图书流通网点的设置,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就能很好的解决城市图书阅点的分布问题。因此,许多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者也开始利用RFID技术对公共图书馆进行管理。
四、RFID技术在公共图书馆应用中的利弊
(一)RFID技术应用在公共图书馆中的优势
第一,在过去条形码技术中,标签储存的信息量很少,而且其储存内容不可更改,相对于过去的条形码技术,RFID技术具有体积小、速度快、储存信息容量大等特点。这就方便了图书储存更多信息和流通管理;RFID技术采用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无需像条形码那样一条一条的进行扫描,它会使图书盘点和对错乱架图书的整理变得十分简单、方便。
第二,在公共图书馆的借书卡上使用RFID,它可以对读者信息进行详细统计,能使图书馆工作人员更有效的了解读者的需求,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在馆员工作证上使用RFID,能加强对馆员进行管理。
第三、RFID技术使读者自助借还图书,借还手续极大的简化,节约读者时间,同时,读者查找资料会更加方便快捷。
RFID技术很明显的提高了公共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效率,简化了流通环节,减轻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方便了读者。
(二)RFID技術应用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弊端
1、RFID的标准问题
RFID技术根据其频率高低有低频、高频、超高频和微波之分。该技术发展至今还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各标准又互不兼容。许多公共图书馆一旦投资建成,必定要承担其隐藏的风险,如果将来与国家标准不一致,必定会出现是否重建的两难境地。以我馆为例,2013年5月引进了远望谷RFID系统,它提供的超高频电子标签是0.85元/条,为了节约成本,我馆找到一家同样提供超高频电子标签的公司,其产品才0.58元/条,但是,通过测试,该电子标签无法在远望谷的自助借还机上使用,最后咨询远望谷公司,在他闪烁其词的回答中才明白,这就是所谓的技术壁垒,也就是标准问题,使得我馆非常被动。
2、RFID的成本问题
成本问题是各公共图书馆最关心得问题,它主要包括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投资成本,RFID设备属于一次性投资,对贫困地区而言是一笔很大的投资,而且粘贴在图书上的电子标签将是一笔额外的、源源不断的投入;运营及维护成本也会源源不断随之而来。其成本也较高,对于许多西部公共图书馆不宜过多投放。
3、RFID的技术问题
RFID系统的技术改造、升级换代,公共图书馆从技术人才(包括资金)将后继无力。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技术方面太多依靠开发商的“远程管理”将及其被动,我馆的RFID系统刚开始安装调试,数据导入新系统时就出现了错误,经过我馆的技术人员和图创公司技术人员的多次反复对接,耗时两周才将数据完全导入。出现这种情况,浪费时间不说,读者根本无法接受;如果采取技术外包,解决的只是计算机及网络方面的问题,图书馆业务方面的技术问题则是一般计算机技术人员无法解决的。总之,无论是人才还是技术问题,都会使公共图书馆的资金成本增加。
综上所述,RFID技术属于高新技术,有利有弊,公共图书馆在选择、利用新技术时,必须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做到既提高效率,又不造成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俞传正,等.图书馆实用信息技术[M].海洋出版社,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