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画面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为什么还要配上解说词呢?这是因为一切的电视画面都具有二重性,其表义都带有模糊性和多义性。电视画面既启发人们的思维,也可能限制人的思维;它既可以唤起人们的想像和联想,又可能让人们的思维局限于画面,这样,就需要其他因素的介入,这就是解说词。
电视解说词创作是一种特殊写作形式,但在语言文字的要求方面与其他的写作也有许多共性的地方:一是准确,即要抓住要害,明白无误;二是凝练,要高度浓缩,用最少的话表达最丰富的信息;三是生动,应该有点儿文采。
解说词写作需要包含一定的文学要素,具备文学写作能力是写好解说词的重要条件。比如用排比概括,以喻体线索展开陈述,以“形散神不散”的诗化和富有哲理的语言,可以表达丰富的信息,并富有神韵。
但是,解说词是说明性文字,一般不需文学性的描写,不要太多的形容词,因为在画面呈现的形象面前,任何生动细致的描绘都是苍白无力的。我们可以叙述新闻事实、陈述背景材料,可以发表议论、抒发情感、表述主题思想,但是这一切都是围绕着“说明”的需要。这样解说词就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比如用主观叙述和访谈作为解说词的主要形式,不仅呈现眼前所听所见,又表述了所思所感,亲切朴实的口语解说如潺潺流水,静静地流进观众的心田。主观叙述是画外的客观性旁白,或是画外内心独白,也可以“走进画面”作现场的解说,或设置主持人讲述,也可以是画外音对话,但总体上是平实、朴实的叙述,解说词这样的叙述格调,可以增强新闻主体的真实性。
必须指出,解说词虽然是一种“说明”,但决不是对画面表象的说明,解说词一般无须重复画面的内容,它应该配合画面并深化画面的内容,升华画面的主题。比如运用常见的说明性叙述形式,就可以选择一个独特的角度,即拍摄者当时的内心感受和对背景资料的客观陈述,这就不是对画面简单重复的“说明”,而是力求丰富画面的内涵,触发画面的意境,以增强专题片的艺术感染力。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所谓解说词实质上就是一种语言的引导,它启发观众的想像与联想。解说词是“说明性”的文字,本身没有形象性,它的形象感是观众在解说词的“引导”下进行再想像的结果。比如运用语言创设观众想像的空间,用虚拟性内心独白巧妙地调动观众想像,使他们“看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我们常说,画面要有意境之美,但是这个“意境之美”全靠画面表达是不充分的,这时,富有诱导性的解说词就可以使观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一个专题片的长度是很有限的,不可能全面、细致地反映人物事件的全部内容和全过程,剪接好的未完成的画面也是跳跃的、不连贯的,画面信息也往往是含混的,因此解说词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协调画面信息,体现整体思路。这实际上是“时空的再造”,让人们看到画面的逻辑关系和清晰的基本思路。
比如《来自国企的声音》这个专题片,很有创意,它的解说、音乐和音响完全是振聋发聩的“声音”的组合,其中有具有震撼力的钢琴乐曲的鸣奏,有珠江钢琴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童志成等人铿锵有力的同期声讲述,这些“声音”与画面既相互照应,又水乳交融,通过“时空的再造”,画面语言和解说词不是单独完成信息的传递,而是双轨并行,有的相互交叉,有的相互碰撞,但是它们都沿着一条共同的线索流畅地发展,这样,专题片主题的升华就很自然,能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由此,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就很清楚了,我们可以打个比方,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有如底片的显影,画面是底片,解说词就是显影剂,它可以将画面的内涵意蕴显示得淋漓尽致。电视是“一次过”的艺术,画面不断地呈现却又转瞬即逝,解说词的作用就是将关键性的信息加以放大,将隐蔽的信息加以突出,对容易忽视的细节和动情点加以点化。所谓“点化”就是言简意赅地升华画面的内涵,深化作品的主题。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观众对于司空见惯的表象事物,一般是止于表象而不作深入的思考的,这时,就需要借助解说词的“点化”对画面加以概括、提炼,使观众从“熟知”变为“真知”。
在电视专题片中,画面与解说的关系一般有两种,一是“声画同一”,二是“声画对位”。这个说法可能过于专业了,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述它们之间的关系,那就是“若即若离”。所谓“若即”就是解说与画面保持着紧密的关联;所谓“若离”是指解说并不是对画面的简单重复,有点“离”,但是“离”必须保持画面与解说词内在的相关性。我们发现,许多解说词对声音与画面关系的理解还是比较准确的,正是这些解说词使电视画面的表义功能得到了强化和提升。由于解说将同期声、画外音和主持人出镜讲述十分和谐地糅合在一起,这样体现主题的解说就更丰富且具有感染力。这样,电视解说词就不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了,但是它必须讲究协调性。孤立地看,解说词可能是片段的、零碎的、不完整的、不平衡的,如果用文学语言文本的要求去衡量它,可能是不合格的。但是当它融入电视画面之中,就显示出它的价值了。这些片段的、零碎的、不完整的解说词,具有很强的编辑功能,它可以补充画面的不足,完善形象的报道,也可以连接画面,发挥过渡转场的作用。画面编辑将解说词穿针引线地贯穿其中,顺畅的连接使可能出现跳跃的画面段落浑然一体,使转场的叙述更为自如和流畅。只有当画面、解说词、音乐音响构成“金三角”的关系,既相互协调、又各展所长,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在一般情况下,解说词的创作是在画面编辑完成以后开始的,因此,解说词的写作一定要根据画面去考虑、去配合,尽量做到严丝合缝,一点儿也不脱节。这样就要注意画面的长度、画面的节奏,还应该注意与音乐的配合。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解说词与画面的“依存关系”。最忌讳的是,写解说词的人不去研究画面,埋头写出一篇文章,然后一个劲儿地将大段的文字往专题片里面“填”,最后是声画分离,解说词与画面“两张皮”,解说词充斥画面,密不透风,不给观众留下一点思考、回味的余地。严格地说,那样的大块文章不能算是解说词,只是文章而已。我们不必一味追求解说词自身文字形式的完美,须知,解说词只是整个电视语言的构成要素之一,不能孤立存在,更不是独立成篇。
总之,电视解说词写作是专题片创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写作,它没有固定的语体,但必须接受“语域”的制约。所谓“语域”,是英国语言学家哈利迪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把“语体”理解为由于使用语言的场合不同而产生的各种语域变体,包括话语的应用范围、话语的适应方式和话语的总体风格三个方面。优秀的解说词应该在这三方面有所注意、有所创意。
电视解说词创作是一种特殊写作形式,但在语言文字的要求方面与其他的写作也有许多共性的地方:一是准确,即要抓住要害,明白无误;二是凝练,要高度浓缩,用最少的话表达最丰富的信息;三是生动,应该有点儿文采。
解说词写作需要包含一定的文学要素,具备文学写作能力是写好解说词的重要条件。比如用排比概括,以喻体线索展开陈述,以“形散神不散”的诗化和富有哲理的语言,可以表达丰富的信息,并富有神韵。
但是,解说词是说明性文字,一般不需文学性的描写,不要太多的形容词,因为在画面呈现的形象面前,任何生动细致的描绘都是苍白无力的。我们可以叙述新闻事实、陈述背景材料,可以发表议论、抒发情感、表述主题思想,但是这一切都是围绕着“说明”的需要。这样解说词就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比如用主观叙述和访谈作为解说词的主要形式,不仅呈现眼前所听所见,又表述了所思所感,亲切朴实的口语解说如潺潺流水,静静地流进观众的心田。主观叙述是画外的客观性旁白,或是画外内心独白,也可以“走进画面”作现场的解说,或设置主持人讲述,也可以是画外音对话,但总体上是平实、朴实的叙述,解说词这样的叙述格调,可以增强新闻主体的真实性。
必须指出,解说词虽然是一种“说明”,但决不是对画面表象的说明,解说词一般无须重复画面的内容,它应该配合画面并深化画面的内容,升华画面的主题。比如运用常见的说明性叙述形式,就可以选择一个独特的角度,即拍摄者当时的内心感受和对背景资料的客观陈述,这就不是对画面简单重复的“说明”,而是力求丰富画面的内涵,触发画面的意境,以增强专题片的艺术感染力。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所谓解说词实质上就是一种语言的引导,它启发观众的想像与联想。解说词是“说明性”的文字,本身没有形象性,它的形象感是观众在解说词的“引导”下进行再想像的结果。比如运用语言创设观众想像的空间,用虚拟性内心独白巧妙地调动观众想像,使他们“看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我们常说,画面要有意境之美,但是这个“意境之美”全靠画面表达是不充分的,这时,富有诱导性的解说词就可以使观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一个专题片的长度是很有限的,不可能全面、细致地反映人物事件的全部内容和全过程,剪接好的未完成的画面也是跳跃的、不连贯的,画面信息也往往是含混的,因此解说词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协调画面信息,体现整体思路。这实际上是“时空的再造”,让人们看到画面的逻辑关系和清晰的基本思路。
比如《来自国企的声音》这个专题片,很有创意,它的解说、音乐和音响完全是振聋发聩的“声音”的组合,其中有具有震撼力的钢琴乐曲的鸣奏,有珠江钢琴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童志成等人铿锵有力的同期声讲述,这些“声音”与画面既相互照应,又水乳交融,通过“时空的再造”,画面语言和解说词不是单独完成信息的传递,而是双轨并行,有的相互交叉,有的相互碰撞,但是它们都沿着一条共同的线索流畅地发展,这样,专题片主题的升华就很自然,能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由此,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就很清楚了,我们可以打个比方,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有如底片的显影,画面是底片,解说词就是显影剂,它可以将画面的内涵意蕴显示得淋漓尽致。电视是“一次过”的艺术,画面不断地呈现却又转瞬即逝,解说词的作用就是将关键性的信息加以放大,将隐蔽的信息加以突出,对容易忽视的细节和动情点加以点化。所谓“点化”就是言简意赅地升华画面的内涵,深化作品的主题。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观众对于司空见惯的表象事物,一般是止于表象而不作深入的思考的,这时,就需要借助解说词的“点化”对画面加以概括、提炼,使观众从“熟知”变为“真知”。
在电视专题片中,画面与解说的关系一般有两种,一是“声画同一”,二是“声画对位”。这个说法可能过于专业了,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述它们之间的关系,那就是“若即若离”。所谓“若即”就是解说与画面保持着紧密的关联;所谓“若离”是指解说并不是对画面的简单重复,有点“离”,但是“离”必须保持画面与解说词内在的相关性。我们发现,许多解说词对声音与画面关系的理解还是比较准确的,正是这些解说词使电视画面的表义功能得到了强化和提升。由于解说将同期声、画外音和主持人出镜讲述十分和谐地糅合在一起,这样体现主题的解说就更丰富且具有感染力。这样,电视解说词就不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了,但是它必须讲究协调性。孤立地看,解说词可能是片段的、零碎的、不完整的、不平衡的,如果用文学语言文本的要求去衡量它,可能是不合格的。但是当它融入电视画面之中,就显示出它的价值了。这些片段的、零碎的、不完整的解说词,具有很强的编辑功能,它可以补充画面的不足,完善形象的报道,也可以连接画面,发挥过渡转场的作用。画面编辑将解说词穿针引线地贯穿其中,顺畅的连接使可能出现跳跃的画面段落浑然一体,使转场的叙述更为自如和流畅。只有当画面、解说词、音乐音响构成“金三角”的关系,既相互协调、又各展所长,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在一般情况下,解说词的创作是在画面编辑完成以后开始的,因此,解说词的写作一定要根据画面去考虑、去配合,尽量做到严丝合缝,一点儿也不脱节。这样就要注意画面的长度、画面的节奏,还应该注意与音乐的配合。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解说词与画面的“依存关系”。最忌讳的是,写解说词的人不去研究画面,埋头写出一篇文章,然后一个劲儿地将大段的文字往专题片里面“填”,最后是声画分离,解说词与画面“两张皮”,解说词充斥画面,密不透风,不给观众留下一点思考、回味的余地。严格地说,那样的大块文章不能算是解说词,只是文章而已。我们不必一味追求解说词自身文字形式的完美,须知,解说词只是整个电视语言的构成要素之一,不能孤立存在,更不是独立成篇。
总之,电视解说词写作是专题片创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写作,它没有固定的语体,但必须接受“语域”的制约。所谓“语域”,是英国语言学家哈利迪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把“语体”理解为由于使用语言的场合不同而产生的各种语域变体,包括话语的应用范围、话语的适应方式和话语的总体风格三个方面。优秀的解说词应该在这三方面有所注意、有所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