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牧区初中在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shao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实施给牧区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物理新课程以培养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以最有教育价值的物理知识为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出“浅、宽、活、新”的设计思想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要求。广大物理教师在转变过去的教学理念之后,新标准、新理念的落实就体现在教学行为的转变上了。然而牧区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一直困惑着广大牧区初中物理教师。针对牧区物理教学的现状,本人结合本校物理教学的实际,按新课标理念,着力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勇于进行探究学习,优化物理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让牧区初中学生找到“信心”。使他们懂得怎样去学,最终学会学习物理,为终身学习物理打下基础。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所以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但是它控制不好就会使课堂变得“乱”,所以教师要注意把握分寸,才能真正让课堂“活”起来。这就是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新面貌。在新课标平台上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那么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目标引导下自主学习、自主交流的环境;为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为学生成功学习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争论甚至各执己见的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即:教师行为的转变。对广大牧区中学物理教师来讲是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行为转变历程。牧区的初中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知识面较狭窄,反应能力较低,厌学情绪较严重等特征。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从小生活在牧区,见识少,所学的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缺少分析和知晓,目前我们学校大多数的牧区学生的家长,都是知识缺乏,大多数的家长在忙于改变自家的经济状况,不懂得或无时间顾及教育自己的子女,没有真正的懂得知识、能力的重要性。因此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观念。
  其实所有的学生刚开始学物理的时候,积极性都是非常高的。保持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感兴趣的问题,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这应该是物理教学成败的关键。新教材突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生活中学物理,就是要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从中找到物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背景,勤于探究简单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科学原理,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自然现象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众多的事例生活,如:摩擦力这节中溜冰鞋、磁悬浮列车;浮力一节中的人在死海中漂浮的图片都来源于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相信学生的思维能力,相信学生集体智慧,决不能将教师思考的结果强加给学生,剥夺学生动脑的权利。学生不仅通过相互合作、讨论获得了问题的答案,更可喜的是学生竟不自觉地将生活与物理结合起来。所以,教师应该是播火者。物理新课标中所说的物理教师的重大职责,即是将物理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乐于探索,来源于生活的易于接受的知识,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的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牧区初中物理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不尽人意,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牧区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的产生,这是素质教育的大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对既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以获得新的意义、新的理解的过程。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老师评价语言多样化,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教师在评价时多用“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设想”。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你想到这方面,你再想想还另外的因素影响吗?”,不伤学生自尊心,他们容易接受。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常常会这样说:“我觉得”“我认为”“我看”“我想要”“我发现”。他们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构建—系列的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发散型物理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向多角度多例面发展,在课余作业布置上教师应着重设计具有发散性、创造性的思考练习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怀疑探奇索引,寻根问底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红原县藏文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绘画创作的完整内涵主要应包括绘画技能技法和创作灵感两个方面,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单独地强调某一方面都会影响学生绘画创作的发展。所以,我们既要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作灵感,又要加强学生绘画技能技法的培养。这并不是要回到以往片面强调技能技法的老路上去,而是让美术技能技法的训练与创作灵感的挖掘之间达到一种更和谐的状态。  关键词: 专业技能自我体验作业展示    引言  研究
期刊
小学语文教育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习作教学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知识、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认识世界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型”习作教学模式已不能有效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将作文课堂引向课外,引向社会,引向大自然。   笔者在近几年的习作教学中体会到,用课外练笔架起学生生活和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小学生优化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有“法”可依,具体看法如下:1、比较性阅读;2、求解性阅读;3、质疑性阅读;4、创造性阅读。  关键词:学生阅读方法能力    千百年来,语文教学一直放在重要学科之一,而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宏观而言,阅读和写作一样是没有“定法”的;但从微观来讲,学生阅读课文也和作文起步一样,又确实有“法”可依。
期刊
在新课程背景下从事语文教学中,应培育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其中写作能力是重点之一。一般情况都是利用课内教学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为了弥补牧区孩子的“先天不足”,增强学生对写作的重视,我注意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听到、看到、想到、感受到、体验到的事情写出来,并不断地加以训练,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收获了作文教学的喜悦。
期刊
《幼儿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搞好该学科的教学,对学生充分掌握学前教育的知识和本领,毕业后充分进行并胜任学前教育工作作用极大。在中职《幼儿卫生学》教学实践中,我在贴近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方面,做了一点探索,实践使我体会到,这种方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一、借助生活素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幼儿卫生学》知识的探究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
期刊
摘要:教学创新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为了适应历史教学新形势的需要,必须遵照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要求,创新历史教学原则、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等。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创新原则理念手段关系    一、历史教学原则要创新   历史教学原别的内容具有多层次、多方位联系性的特征,它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
期刊
一、21世纪教师教育政策分析  “教师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统称”。它是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统一,是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师终身教育。教师教育政策规定了教师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为其发展提供了依据和准则,并为其改革提供决策咨和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一)职前教育政策分析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
期刊
摘 要:“读”是“感”的基础和前提;“感”是“读”的提炼和升华;从“读”引起——引子,亮出所“感”——入题,阐述所“感”——展开,小结所“感”——归纳。  关键词:读后感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7—9年级写作要求中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丰富多彩”。初中阶段,学生写得最多的是记叙文和说明文,而读后感写得不多。实效地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对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
期刊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只用贫乏的语言讲解新知识,学生会记不住,认为内容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也不佳,而利用实物进行教学,能调节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兴趣教学作用    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学好英语的秘密,那就是学习英语的态度,也就是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自然就
期刊
作为初中数学教学,无论是探究思维,还是探究方法,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使学生摆脱旧式灌输式教学的束缚,主动,灵活开放地学习,使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就如何有效实行探究教学,我略谈几点,仅供参考。  一、创设情境,铺好探究之源  学生的探究学习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特定的教学和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正是有了好的切近生活的问题情境,学生才能对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持续的探究欲望。因此,老师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