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通过对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前、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将血压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同时做好引流管的护理,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16例3天内血肿完全清除,18例7天内血肿基本清除,脑疝解除,4例因经济原因退院,7例再出血死亡,2例死于心力衰竭,3例死于肺部感染。结论:对颅内血肿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并实施精心的护理,可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微创手术;颅内血肿;护理
脑出血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其发生率为脑血管病的20%,病死率达24%~81%。微创血肿清除术可对血肿进行充分、有效地清除,是现阶段临床上经
常用来治疗颅内出血的一种方法。但与此同时微创血肿清除术术后护理对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科自2013年起开展此项技术以来,
取得了相对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均经颅脑CT确诊为脑出血.男33例,女17例,年龄37~72岁,平均45.8岁。出血部位:枕叶出血4例,颞叶出血3例,顶叶出血6例,额叶出血18例,基底节区出血14例,其中破入脑室系统3例,硬膜下血肿2例。出血量为30~82 ml。
1.2方法:根据头颅CT定位,确定血肿部位、深浅、大小,采用合适型号的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根据定位颅骨钻孔,置入针体后留置穿刺针,进行抽吸、冲洗,接引流袋持续闭式引流,以清除颅内血肿。
结果
本组50例出血术后死亡率为20%,16例3 d内血肿完全清除,18例7 d内血肿基本清除,脑疝解除,4例因经济原因退院,7例再出血死亡,2例死于心力衰竭,3例死于肺部感染。
3护理
3.1术前准备及护理:①心理护理:对患者和家属积极进行心理指导,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和效果,消除患者的害怕和恐惧,提高配合度和依从性。②协助医生妥善术前检查,
及时完成各项术前准备。③对患者的意识和瞳孔变化进行严密观察,确保血压在160/90 mm Hg(1 mm Hg=0.1333 kPa)以下,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2术中护理及病情观察:①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和意识状态,尤其注意呼吸改变;②术中协助患者保持安静,减少头部活动,维持正确体位;③如有呕吐,将头偏向一侧,及时
清理口腔分泌物,防止窒息;④对于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
3.3术后护理
3.3.1病情观察:①遵医嘱吸氧,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小时测量血压、脉搏1次,防止血压过低引起脑血流量灌注不足,而加重脑缺氧,脑水肿。②每小时观察瞳孔、意
识及肢体功能变化,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及烦躁不安等,并保持呼吸道畅通。③严密观察体温变化
3.3.2体位与环境:术后患者取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肢体保持功能位。血压平稳可抬高床头15°~30°以利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保持病室安静整洁,温度18~24℃相对湿度50%~60%。每天消毒病室2次,减少搬动,限制探视,避免各种刺激,进行各项操作动作轻柔。
3.3.3微创引流管理护理:①保持引流管畅通,妥善固定引流管 。翻身及护理操作时避免牵拉,搬运患者时防止引流管滑脱,必要时可用约
束带。②注意观察引流颜色、性质与量的变化,并做好记录。③注意引流速度,一般应缓慢引流,严格设定引流管的高度。④保持穿刺部位敷料干燥。⑤及时拔除引流管。
3.3.4安全及心理护理:①安全护理:术后患者易出现烦躁,躁动患者应加保护性床栏,必要时适当约束。告知陪护看好患者,防止坠床或自行拔出引流管。②心理护理:患者患病后
会有急躁、忧虑、悲观等负性心理,此时护士需耐心解释、帮助患者稳定情绪,使患者的心态慢慢趋于平和。让成功病例进行现场示范,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和护理时的主观能动性。
4预防并发症发生
4.1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由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使皮肤长期受压,护理不当极易产生压疮。每2~4小时协助翻身、拍背,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局部可用50%乙醇
按摩,注意保持床单清洁、干燥,亦可采用气垫床或气圈,加强营养,以预防压疮。
4.2加强口腔护理:每天用0.9%NaCl溶液棉球,进行口腔护理,早晚各1次,防止口腔感染。口唇干燥,给予涂油湿润口唇。
4.3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应激反应之一,这会对患者的病情和预后产生重大的不良影响。密切观察患者胃液和大便的颜色、性质等,如果引流胃液颜色呈咖
啡色或排便时有柏油样便等出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5康复指导
5.1术后24 h开始行肢体功能锻炼:借助针灸疗法及协助和指导患者进行患侧肢体主动或被动运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预防关节僵硬和肢体挛缩畸形。早期将患肢置于功能位,
昏迷患者应多按摩肢体及被动活动,保持瘫痪侧肢体处于功能位。意识清醒者应进行详细的康复知识宣教,可鼓励自行翻身、站立及肢体主动训练,下床活动时有人搀扶,以防跌伤。
由少到多,循序渐进。
5.2语言康复:鼓励患者采取任何方式向医护人员或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可借助实物、图片、手势、表情等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由发音训练到复述单词和词汇,采用命名训练和刺激法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反复刺激,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充分调动患者积极性,鼓励患者开口讲话,从而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6体会
通过对43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患者的护理,笔者认为,术后严密进行病情观察,精心进行管道护理,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正确进行康复指导,对提高手术成
功率和患者的的生存质量非常重要,是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2]
。
7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2-75.
[2]蔡秀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体会[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21(3):152.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通过对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前、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将血压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同时做好引流管的护理,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16例3天内血肿完全清除,18例7天内血肿基本清除,脑疝解除,4例因经济原因退院,7例再出血死亡,2例死于心力衰竭,3例死于肺部感染。结论:对颅内血肿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并实施精心的护理,可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微创手术;颅内血肿;护理
脑出血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其发生率为脑血管病的20%,病死率达24%~81%。微创血肿清除术可对血肿进行充分、有效地清除,是现阶段临床上经
常用来治疗颅内出血的一种方法。但与此同时微创血肿清除术术后护理对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科自2013年起开展此项技术以来,
取得了相对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均经颅脑CT确诊为脑出血.男33例,女17例,年龄37~72岁,平均45.8岁。出血部位:枕叶出血4例,颞叶出血3例,顶叶出血6例,额叶出血18例,基底节区出血14例,其中破入脑室系统3例,硬膜下血肿2例。出血量为30~82 ml。
1.2方法:根据头颅CT定位,确定血肿部位、深浅、大小,采用合适型号的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根据定位颅骨钻孔,置入针体后留置穿刺针,进行抽吸、冲洗,接引流袋持续闭式引流,以清除颅内血肿。
结果
本组50例出血术后死亡率为20%,16例3 d内血肿完全清除,18例7 d内血肿基本清除,脑疝解除,4例因经济原因退院,7例再出血死亡,2例死于心力衰竭,3例死于肺部感染。
3护理
3.1术前准备及护理:①心理护理:对患者和家属积极进行心理指导,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和效果,消除患者的害怕和恐惧,提高配合度和依从性。②协助医生妥善术前检查,
及时完成各项术前准备。③对患者的意识和瞳孔变化进行严密观察,确保血压在160/90 mm Hg(1 mm Hg=0.1333 kPa)以下,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2术中护理及病情观察:①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和意识状态,尤其注意呼吸改变;②术中协助患者保持安静,减少头部活动,维持正确体位;③如有呕吐,将头偏向一侧,及时
清理口腔分泌物,防止窒息;④对于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
3.3术后护理
3.3.1病情观察:①遵医嘱吸氧,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小时测量血压、脉搏1次,防止血压过低引起脑血流量灌注不足,而加重脑缺氧,脑水肿。②每小时观察瞳孔、意
识及肢体功能变化,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及烦躁不安等,并保持呼吸道畅通。③严密观察体温变化
3.3.2体位与环境:术后患者取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肢体保持功能位。血压平稳可抬高床头15°~30°以利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保持病室安静整洁,温度18~24℃相对湿度50%~60%。每天消毒病室2次,减少搬动,限制探视,避免各种刺激,进行各项操作动作轻柔。
3.3.3微创引流管理护理:①保持引流管畅通,妥善固定引流管 。翻身及护理操作时避免牵拉,搬运患者时防止引流管滑脱,必要时可用约
束带。②注意观察引流颜色、性质与量的变化,并做好记录。③注意引流速度,一般应缓慢引流,严格设定引流管的高度。④保持穿刺部位敷料干燥。⑤及时拔除引流管。
3.3.4安全及心理护理:①安全护理:术后患者易出现烦躁,躁动患者应加保护性床栏,必要时适当约束。告知陪护看好患者,防止坠床或自行拔出引流管。②心理护理:患者患病后
会有急躁、忧虑、悲观等负性心理,此时护士需耐心解释、帮助患者稳定情绪,使患者的心态慢慢趋于平和。让成功病例进行现场示范,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和护理时的主观能动性。
4预防并发症发生
4.1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由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使皮肤长期受压,护理不当极易产生压疮。每2~4小时协助翻身、拍背,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局部可用50%乙醇
按摩,注意保持床单清洁、干燥,亦可采用气垫床或气圈,加强营养,以预防压疮。
4.2加强口腔护理:每天用0.9%NaCl溶液棉球,进行口腔护理,早晚各1次,防止口腔感染。口唇干燥,给予涂油湿润口唇。
4.3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应激反应之一,这会对患者的病情和预后产生重大的不良影响。密切观察患者胃液和大便的颜色、性质等,如果引流胃液颜色呈咖
啡色或排便时有柏油样便等出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5康复指导
5.1术后24 h开始行肢体功能锻炼:借助针灸疗法及协助和指导患者进行患侧肢体主动或被动运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预防关节僵硬和肢体挛缩畸形。早期将患肢置于功能位,
昏迷患者应多按摩肢体及被动活动,保持瘫痪侧肢体处于功能位。意识清醒者应进行详细的康复知识宣教,可鼓励自行翻身、站立及肢体主动训练,下床活动时有人搀扶,以防跌伤。
由少到多,循序渐进。
5.2语言康复:鼓励患者采取任何方式向医护人员或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可借助实物、图片、手势、表情等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由发音训练到复述单词和词汇,采用命名训练和刺激法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反复刺激,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充分调动患者积极性,鼓励患者开口讲话,从而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6体会
通过对43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患者的护理,笔者认为,术后严密进行病情观察,精心进行管道护理,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正确进行康复指导,对提高手术成
功率和患者的的生存质量非常重要,是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2]
。
7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2-75.
[2]蔡秀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体会[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21(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