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识形态回归文学修辞——评特里·伊格尔顿首部诗论教材《如何读诗》

来源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ongjie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读诗》是伊格尔顿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本诗论作品,也是继《文学理论导论》之后的第二本教材类著作。围绕“何为诗歌”和“如何读诗”这两个重要问题,他从诗歌本身的“物质性”和“话语性”视角,揭示当代诗歌批评在话语和语言、内容和形式、意义和符号、语境与文本、经验与体验之间的范式危机,探讨诗歌本身的修辞传统、语言形式、物质内涵和阅读方法。该书呈现出伊格尔顿从意识形态批判到审美意识教育的理论转向。 “How to Read Poems” is Eagleton’s only poetry works to date and the second textbook after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Theory.” Based on the two important issues of “What is poetry” and “How to read po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ateriality” and “discourse” of poetry itself, he reveals that contemporary poetry criticism has great influence on discourse and language , Content and form, meaning and symbol, context and text, crisis of paradigm between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the rhetorical tradition of poetry itself, language form, material connotation and reading method. The book presents Eagleton’s theoretical shift from ideological critique to aesthetic education.
其他文献
像黄昏那样忧伤(组诗)  吕 游  孤独  多好的一个词,在我手里  写下它,像扶起手里的胎泥  这最初的瓷器,没有骨头  我需要抚摸,把体温给它  把我的血给它,包括我的心跳  这些火,让瓷开始发亮  那些隐约的图案开始清晰  就像我的孤独,开始显现  孤独在路上,就像这个瓷器  在火里行走,我们终归  在各自的路上抵达终点站  这个词,披着银光闪闪的釉身  我只交出粗糙的一面  像个云游的僧人
期刊
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文化定势”在跨文化交际中既存在积极意义,也存有消极意义。分析文化定势的特征对跨文化交际及外语教学有深刻的意义。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在档案管理中,做好档案的利用与开发服务是提高档案管理质量的必要措施.基于对档案管理的了解,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当明确档案利用与开发服务的必要性,并制定具体的档案利用与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声乐教育工作实践中,我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中国文化为本,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个“继承与借鉴”的原则来探索和发展中国声乐艺术.我尽管不反对中国人管外国唱法叫“西洋唱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政治文化都呈现蓬勃态势,但与此同时社会矛盾与犯罪问题也呈现出复杂化、智能化的特征.在响应党中央反腐倡廉的今天,加强职务犯罪的预防,把
中国现代历史进程的特殊境遇,造就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美学史话问题,即“朱光潜现象”:前期朱光潜以创作为主,后期则转向了翻译.这也是其整个美学历程的最大变化.从创作到翻译,
With NCEP/NCAR reanalysis daily data and SST for 1998,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features of summer monsoon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LFO) over the South Chin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徙的频率和自由度大大提高。人口迁徙不仅是一个政治、经济和社会课题,同时也是一个文化课题。对于每一个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人而言,迁徙所带
期刊
【摘要】在中国现代歌曲创作中,诗词歌曲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诗词以其“豪放为主,不废婉约”的风格,被称为描写中国革命的壮美史诗,而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带来了一场为诗词谱曲的热潮,产生了许许多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的优秀声乐作品,如瞿希贤谱曲《蝶恋花·答李淑一》、生茂、唐诃和田丰分别谱曲的《沁园春·雪》、李劫夫谱曲的《七律二首·送瘟神》等诗词歌曲,都被收集起来,编写成册,成为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