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阅读教学生态课堂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o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教学经历多次改革,阅读教学课堂之生态性,仍是人们现在和今后较长时间所必须探究的话题。本文对阅读教学生态课堂构建作思考,希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阅读教学 生态课堂 构建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感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够获取的。从一定的教学情形看,需要人们做出比较深入的研究和丰富意义上的实践。在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当下,我们必须热烈地拥抱课堂教学改革的春天,也必须进行比较冷静的思考。现拙于笔端的是我对语文教学之生态课堂构建的策略研究,权且抛砖引玉。
  一、阅读教学的课堂生态当体现于学生老老实实地读文
  生态课堂应当是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课堂,语文课程最明显的特征是实践性强。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最明显的要素当是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多实践性,学生的实践应当体现于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和悟。对于语文教材而言,学生最关键的实践当是能够读书,而且就是一种老老实实意义上的读书。现在的阅读课堂学生的读似乎变得越来越少,学生老老实实读书者应当可以说是那样的寥寥无几。对此,我们应当做出这样的思考,学生的读不是很充分,学生的悟和写就是那样没有了着落。平时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将学生老老实实地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小学语文教材文本都是比较短小精悍的,很适宜学生朗读。不管是诗歌和散文,也不管是叙事性的文本,都让学生读。为了学生能够读好,为了所有学生都能够读有长进或者就是读有主见,我们可以利用音频播放,给予学生示范;我们可以采取自身的朗读给予学生示范,教师自身朗读不仅仅是对教材语言轻重缓急上的处理,更重要的是自己在朗读中无声地传递空间语言,给予学生启迪。小学课堂如果真实意义上实现每个学生都老老实实地读着文质兼美的文本,那么课堂该是生动活泼的。譬如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让一个个学生实实在在读,其对杜甫之爱国情怀的感悟水到渠成。
  二、阅读教学的课堂生态当体现于学生踏踏实实地感文
  学生阅读感悟,对不同的文本具有不同的要求,但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是相同的。这就从相关意义上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让小学生也能够有自己的感悟是必需的。我们都看到大师的语文课堂教学,说远的北师大附小的窦桂梅,说近的薛法根;说年长的于永正,说年轻的周婷。他们都能够使自己的课堂让人大开眼界,语文课堂就是那样充满生机,一个个学生是那样生气勃勃地感悟着。虽然大师的教学风格各异,但都是让教学对象踏踏实实悟着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本。悟文需要学生能够踏踏实实,需要学生神游于教材文本的字里行间,需要学生能够随文掌握一定意义上的语文基础知识。譬如阅读教材文本的一些词句不是那样就可以能够轻而易举地就可以理解的,一些学生的望文生义也是达不到真实意义上的感悟效果的。课堂上关注学生联系上下文乃至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如教学伊林的科普小品文《大自然语言》时,为了能够增进学生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感和兴趣,在学生通读和精读课外的基础上,让学生抓住重點潜心会义文本的内容。学生便从生动的文字中感悟出相关大自然的语言。如学生能够从文本第一段的“天上”和“地下”感悟出大自然的语言遍及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
  三、阅读教学的课堂生态当体现于学生的扎扎实实地悟道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人文性完美统一的课程,不仅要看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而且要看重其课程之人文性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揣摩中获得比较理想的精彩观念,让小学生也能够从语言文字里长出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学语文课堂生态完全应当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悟出文本所蕴含的道理。譬如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应当说小学六年级学生从教材文本和相关的课外阅读中所接触到的诗圣的诗词不在少数,而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样的快诗还是首见。那么杜甫为何以这样快乐的笔触叙写自己的快乐行为?就是因为诗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这样令人快慰?学生便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得到相当完美的答复。原来是杜甫所处的时代是那样国无宁日、民不聊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后怎能不是那样无比快慰?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从诗圣的快诗中看到,古往今来,爱国情怀人皆有之。也从中悟出这样的道理,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深爱着自己的国家,并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深情地挚爱自己的国家。
  阅读生态课堂的构建,是每个教师都必须潜心研究的话题。一线教师虽然缺失课题研究的功底,但必须用心探究。当课堂教学真正意义上呈现出生态化,就是一个个小学生也能够从教材文本中获取知识,获取能力,获取阔步前行于未来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成尚荣.精彩观念:语言文字里长出灵魂[J].小学语文教师,2016.6.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 愉快教学是愉快教育的主要内容。愉快教学是要创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学习气氛中。只有在愉快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更自觉、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心境愉快就会学得更好。在实践过程中,作者从愉快教育的四要素“爱、美、愉快、创造”方面作探索,根据多媒体教学与愉快教学的相结合的特点,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 愉快教育 教育方式  一、爱的鼓励式评价渗透教学  愉快教育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一门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很强的社会生活性。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日益实施,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越来越受到关注。语文教学生活化是现代教育理论下教学的必然趋势。我现结合教学实践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阅读与作文三个方面论述生活
摘 要: 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培养学生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等语文能力同等重要。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边远地区 口语交际能力  我所任教的地方是地处边远山区的彝族聚居地,由于本地诸多因素和地理环境、语言交流环境、语言的发音不准等制约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一二年级的学生不懂汉
摘 要: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培智学生应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适应社会群体生活。本文通过对培智学生的朗读奠定基础、激发兴趣、模仿入境、多形式朗读、及时评价并鼓励表扬等方法,多方面培养其朗读能力。  关键词: 培智学生 朗读能力 培养方式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方式,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其表现形式为用响亮、清晰的用声语言转换
中学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人脑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阅读和学习对中学生扩展知识,充实精神生活,促进个性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又是鼓帆前进的风。”他的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课外阅读是拓宽学生视野、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但是现在中学生阅读中普遍存在不阅读,或者少阅读,或者只读一些休
摘 要: 课外阅读能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陶冶情操,培养丰富的情感,开发智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习惯。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儿童,尤其是农村低年级儿童对阅读的兴趣并不浓厚,家长也对课外阅读并不重视。本文就如何提高农村低年级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习惯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农村教育 低年级 课外阅读 兴趣培养  茨威格说过: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