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时可以大声呼喊“Adventure is out there”,却很少有人能实现“飞机落地从此改天换地”的移民梦想。爱的力量再伟大,也没办法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中实现《飞屋环游记》,把房子拴上气球去实现环游世界的冒险。跟团的旅程,只是走马观花,让人难以领略更多的真实;真的移民,又太过兴师动众,让人失去轻松的旅行心态。不如,来一场短暂的“微移民”,带上孩子,去别处找另一种生活吧!用心去感受“微移民”生活的点点滴滴,回来的时候,你们带回来的,肯定不只是纪念品而已,还有更多对自己、对孩子、对生活、对未来、对世界的全新认识。
小姐妹的国际夏令营日记
姐姐篇:我不想到伦敦留学了
到英国之前,姐姐马昕已经有了留学的计划,其中一个选择就是伦敦。马昕的家长特意为她报名伦敦夏令营,一方面希望她能存行程中照顾表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她真切地感受一下伦敦的环境,为将来的留学做个准备。为期20天的夏令营结束后,家长追问马昕行程中的感受,马昕说:“伦敦的感觉跟我以前想象的太不一样了,我想我不会喜欢上英国的,我现在已经不想到伦敦留学了。”
“伦敦并不是不好,只是不适合我。”在马昕的日记里,她这样描述了自己对伦敦的印象:“我们在伦敦眼(The London Eye)摩天轮上俯视城市全貌,泰晤士河波光粼粼,周围的建筑也很美,但我的注意力偏偏落在了那些窄得令人心悸的巷子和拥挤得只能看到人头的街道。我突然觉得藏在伦敦华美表面背后的,很可能是特别平凡,平凡得很可能会带着庸俗的小市民文化。这个念头闪过的时候,我们也升上了摩天轮的最高点,我忽然莫名奇妙地反了胃,也忽然觉得自己不会喜欢伦敦了。后来,在大英博物馆看到当年殖民者从世界各地掠夺来的艺术珍宝,更加不能接受伦敦的氛围了。当时我就决定,回去马上告诉爸妈,我不要到伦敦留学了。”
马昕的家长听了孩子的话,先是愣了几秒钟,而后露出微笑说:“这个夏令营值了。等你真去留学了,才知道不喜欢伦敦,那就麻烦了。出去旅行的意义,就是要亲身体验,有可能发现自己很喜欢的理由,也有可能发现自己不喜欢的原因,不一定正确,但真实。有收获,就值得,不是吗?”
妹妹篇:我不会忘记的朋友
“让孩子去参加夏令营,去住Home Stay,去体验一下国外人的真实生活。”这就是妹妹孙梦妍的家长对此行的惟一想法。而11岁的孙梦妍似乎在某些方面比父母想得还要全面,从她的日记中不难看出,她对遇到的人和事都开始有了独立而明确的“个人观点”。
孙梦妍在日记里写道:“我们三个中国孩子住在一户英国人的家里,姐姐跟我说从他们家里的摆设来看是中产家庭。我不太明白中产的意思,但我能体会到他们的家庭氛围是很好的。Home Stay的家长对我们三个很好,跟我们讲话的时候,态度总是很像朋友,而不会拿出大人教育小孩的那种架子。他们会问我们:住得习惯吗?吃得习惯吗?也会要求我们几点必须上床睡觉、必须吃蔬菜,但他们对我们提这些要求的时候也是像跟朋友商量事情一样,所以我们也很乐于接受。他们说的好多词我都听不懂,只能靠猜和比划,我想我回家以后要好好学英语了。”
看着女儿对待人和事的分析总结能力变得那么强,孙梦妍的父母很是欣喜,追问女儿还想到些什么。孙梦妍说:“和我们一起住的那个同学,是个特别善良的女孩子,她处处都帮我,我和她成了很好的朋友。我们约好了下一次还要一起去夏令营,就算姐姐不能再陪我,我和她也会互相照顾的。”
孙梦妍的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决定今年再让她参加一次去别的国家的夏令营。他们相信,孩子能学会在旅途中交朋友,能学会和更多人相处,学会对更多事情发表个人见解,就是最大的收获。孩子能和朋友在一起,就能看到双倍的风景,得到双倍的收获。
妈妈和女儿的游学作业本
女儿在首尔迷上了书法
刚到首尔的时候,母女二人安顿在笑琳公司提供的临时宿舍里,笑琳每天去上课,就把女儿托付给临时保姆照顾,让保姆看着小札在家里画画、看书,或在附近玩儿。突然有一天,保姆对笑琳说:“应该带孩子去学点什么啊!这个社区附近就有好几家可以带孩子去学东西的地方,老师都能用英文交流,还有懂汉语的老师,不会韩语的孩子也没关系。”
抱着几分好奇,笑琳周末一大早就带着小札去寻找“兴趣学习班”。韩国的兴趣班有点像被拆分了的“少年宫”,一般都是每一个单独项目开设一个独立的班,比如音乐类的长笛、钢琴,美术类的素描、水彩,等等。笑琳带着小札走了好几家兴趣班,让她一家家感受,本以为生性活泼的小札会选择舞蹈或者游泳一类的项目,令笑琳大跌眼镜的是,一向坐不住的小札居然选择了书法。小札给出的原因是“那些挂在墙上的字太漂亮了!就像在跳一组很整齐的集体舞一样。”
母女一起学会“永字八法”
韩国的书法学习班有一部分课程是教授写汉字的,很多不懂汉语的韩国人也会学习汉字书法,将这种技艺当做是绘画的一种衍生形式。但对于笑琳来说,还是希望小札学一学简单的汉字书法。教授书法课的老师是一个懂汉语的韩国人,当他得知笑琳和小札只是短期生活在首尔后,就给她们布置了一个课题——学会“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是中国毛笔书法的用笔法则。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直笔为努,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钩为趯,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仰横为策,起笔同直划,得力在划末;长撇为掠,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捺笔为磔,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
听到韩国老师把中国书法诠释得头头是道,笑琳有些惭愧,而小札却非常兴奋。在韩国老师的指导下,小札开始从最基础的握笔学起,笑琳则陪着女儿捡起20多年前就扔下的毛笔。一周左右后,小札就能顺利地写出端正的“永”字了。三周以后,小札写得“永”字已经比笑琳写得更漂亮了。每个傍晚和周末,母女俩都是存练字中度过的,当小札和笑琳要踏上归途的时候,小札拿起毛笔在寄给爸爸的明信片上认真地写下一个最漂亮的“永”字,并对笑琳说:“妈妈,回国后,我们继续学书法吧!” 回到上海后,笑琳带着小札走访了几位书法老师,并选定一位开始学习,当新的老师惊讶于小札已经可以把“永”字写得很顺畅时,小札童言无忌:“我在韩国跟老师学的时候就在想,我回到上海一定耍写得比外国人更有腔调!”笑琳笑着,老师也笑着,他们知道这个孩子通过一次旅行学到的不只是一个“永”字而已。
我们住在明信片的风景里
妈妈,我找到明信片风景地了
给小少杰留了半真半假的“测试题”以后,Yuko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偷偷和孩子爸爸商量好了,准备报个团带小少杰去东京迪斯尼玩几天。他们咨询了几家旅行社,以为一定能给孩子一个完美的旅程,而小少杰却在某一天晚上认真地跑过来说:“妈妈,我已经找到了明信片里的地址!你带我去明信片里住吧!”
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惊喜!Yuko赶快问小少杰:“明信片上是哪里的风景?你是怎么查出来的?”小少杰拿出明信片,又拿出iPad,用小手划拉着照片,一边展示一边认真地给妈妈解释:“这是日本北海道的富田农场!我拿着明信片去问了咱们社区的日本姐姐,她告诉我是北海道。然后我就给北海道的阿姨打了电话,她告诉我是富田农场。我又让爸爸帮忙用iPad上网,查到了……妈妈你看,这是薰衣草田,跟明信片里一模一样!”
看着5岁的孩子能通过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帮助做出这样的推断,Yuko惊喜得抱住小少杰,几乎要哭出来了。Yuko赶快给北海道的姐姐打了电话:“请帮我和小杰安排住宿,我们要去富田农场。这一次,是小杰安排的行程,是小杰带我去旅行!”
和日本小朋友一起上幼儿园
从北京到北海道,是小少杰第一次坐国际航班,刚一下飞机,小少杰就看到很多和他一样刚下飞机的日本小朋友是自己背着包的,于是向妈妈要求:“我的行李,我自己来拿。”Yuko把书包帮小少杰背上,并告诉他:“小男子汉,见到阿姨和妹妹你要怎么做啊?”小少杰一本正经地说:“我当然要保护她们!”
阿姨帮小少杰和Yuko安排了一处很简单的住处,距离富田农场很近,是一位日本朋友的自家度假屋。安顿下来以后,母子俩过起了一段非常北海道的度假生活。每天清晨,Yuko都会做好早餐和小少杰一起吃,然后带着他到超市买东西或者去书店逛逛、咖啡馆坐坐。每天傍晚,母子俩就在房子附近散步,有人向他们鞠躬问好,小少杰也学着样子向对方打招呼。闲散的日子过了没几天,阿姨便拿来了给小少杰申请的幼儿园临时入学的表格,Yuko也开始忙起来,因为在日本上幼儿园的孩子,一切用品都需要妈妈亲手准备,从书包到便当袋,都需要自己缝制,这无异于给一向不擅长手工制作的Yuko出了一个大难题。为了让小少杰能顺利入园,Yuko还是在姐姐的帮助下开始从头学起缝纫,当小少杰拿到妈妈做的第一个包包的时候,他说:“我会很仔细、很小心地保护,不会弄脏!”
和日本小朋友一起上幼儿园,小少杰为了克服语言不通的难题,常常会向妹妹和阿姨请教。过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小少杰已经学会了用敬语向长辈问好、表达基本需要、问路、买东西等简单的日常用语,让曾经在短期培训班学过日语的Yuko都自叹不如。
为了奖励小少杰的卓越进步,Yuko带着他去了明信片里的富田农场。小少杰自己背着书包,还特意跟妈妈要求在书包里多放上几件一次性雨衣,说是等下雨的时候大家可以穿上。游玩的途中,真的下雨了,小少杰拿出背包里的雨衣给妹妹穿上,拉着妹妹的手继续前行。Yuko和姐姐正在感叹孩子长大了的时候,小少杰回过头来说:“妈妈和阿姨要跟上我啊!不要掉队啊!雨下大了,我来保护你们啊!”
海外经历是教我做妈妈的参考书
女儿没学会做一个外国小孩
女儿出生在加拿大,李代给她取名叫“许樱心”,英文名叫“Victona Xu”,加拿大人咬不准“Xu”的发音,总是叫成“Shoe”,搞得李代一听见“Shoe”的发音就想笑,于是李代又给女儿起了个小名叫“朵朵”,希望她像春天里的花朵一样,健康美丽。李代想:可能朵朵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个很西式的孩子,但西式还是中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能成长为一个快乐的孩子。
在加拿大出生的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就享受免费的定期体检,6个月之前是每月一次,之后是2-3个月一次,医生还会免费给一些常备药品。对于一个新手妈妈来说,这种医疗服务是很大的帮助。孩子都怕医生,加拿大的医院里给孩子看病的医生是不穿白大褂的,都是穿自己的衣服,很随意也很漂亮。而且给孩子体检的地方还会放很多玩具,所以每次体检朵朵都不会害怕,反而会很高兴。
在多伦多,每个社区都有child-ren''s early year centre,这种概念很像“早教中心”,以社区为单位,全部是免费的,而且不限制孩子的年龄,只要有家长陪伴就可以去。社区早教中心会按照孩子的年龄分时段,一般6个月以下的小孩在每周某个日子有特定的活动,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玩,具体活动都有老师带着做。6-12个月的小孩一周有好几个下午,其他时间就是给1岁以上的小孩了。那里有很多玩具,上幼儿园之前的小朋友可以去随便玩,玩具也可以借回家。图书馆有很多儿童书,李代常常给孩子借书回家看。
即使是这样的教育,朵朵还是面临着所有多语种环境孩子的普遍问题——学说话晚。朵朵在社区、医院和加拿大本地的孩子接触比较多,整体环境也是英语为主。而回到家,李代和家人都是跟她讲汉语。李代一直猜测着朵朵开口第一句会说英语还是汉语,结果朵朵1岁多才慢慢地开始讲话,主要讲汉语,但很多词汇的发音很含糊,搞得李代很担心,直到回国以后,才慢慢变得标准起来。
朵朵回国后,并没有对国外的生活留有太多记忆,生活习惯上也与国内的孩子没有太大区别。李代说:“她最终并没有变成一个外国小孩儿,反而是我受到的影响更大。这段在加拿大生活的经历就像是让我读了一本教育学参考书,让我的育儿观点都改变了。”
我学会了做一个西式妈妈
国内的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都愿意“包着裹着”,而多伦多的风格却截然不同,朵朵才两个月大,李代就已经抱着她到处走了。有时候是到网球场,让朵朵看别人运动,锻炼观察能力;有时候是在社区公园里玩,遇到别的妈妈带着孩子的,就会把孩子凑在一起,让孩子之间多点交流的机会。再大一点,就带朵朵到社区滑滑梯、到邻居家做客。李代会有意识地让孩子跟各式各样的人接触,尤其是年龄相仿的孩子,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
李代说:“中国妈妈对孩子特别在意,比如冬天会让孩子穿很多,出去玩儿的时候一点磕碰就特别紧张。我反而不会这样,朵朵会随自己的感觉增减衣物,就是摔了碰了自己爬起来拍拍就好,从来不会大哭大闹。我也一直保持着对待孩子像对待朋友的平等观念,很多事儿都会问孩子的想法,尽量支持她的想法。朵朵当时不到两岁,话都说不利索,我带她去著名的度假区布鲁斯半岛玩,看到有个老爷爷在卖艺,就主动走过去把自己吃的点心给他,把零钱给老爷爷。”
一个孩子生命中的最初几年,未必会对他未来的成长造成多少影响,而一个妈妈教育态度的转变却会影响孩子一生。李代学会的是一种对待孩子的观念,就像是一本书,作者已经想好了立意,后面的故事只会越来越精彩。
小姐妹的国际夏令营日记
姐姐篇:我不想到伦敦留学了
到英国之前,姐姐马昕已经有了留学的计划,其中一个选择就是伦敦。马昕的家长特意为她报名伦敦夏令营,一方面希望她能存行程中照顾表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她真切地感受一下伦敦的环境,为将来的留学做个准备。为期20天的夏令营结束后,家长追问马昕行程中的感受,马昕说:“伦敦的感觉跟我以前想象的太不一样了,我想我不会喜欢上英国的,我现在已经不想到伦敦留学了。”
“伦敦并不是不好,只是不适合我。”在马昕的日记里,她这样描述了自己对伦敦的印象:“我们在伦敦眼(The London Eye)摩天轮上俯视城市全貌,泰晤士河波光粼粼,周围的建筑也很美,但我的注意力偏偏落在了那些窄得令人心悸的巷子和拥挤得只能看到人头的街道。我突然觉得藏在伦敦华美表面背后的,很可能是特别平凡,平凡得很可能会带着庸俗的小市民文化。这个念头闪过的时候,我们也升上了摩天轮的最高点,我忽然莫名奇妙地反了胃,也忽然觉得自己不会喜欢伦敦了。后来,在大英博物馆看到当年殖民者从世界各地掠夺来的艺术珍宝,更加不能接受伦敦的氛围了。当时我就决定,回去马上告诉爸妈,我不要到伦敦留学了。”
马昕的家长听了孩子的话,先是愣了几秒钟,而后露出微笑说:“这个夏令营值了。等你真去留学了,才知道不喜欢伦敦,那就麻烦了。出去旅行的意义,就是要亲身体验,有可能发现自己很喜欢的理由,也有可能发现自己不喜欢的原因,不一定正确,但真实。有收获,就值得,不是吗?”
妹妹篇:我不会忘记的朋友
“让孩子去参加夏令营,去住Home Stay,去体验一下国外人的真实生活。”这就是妹妹孙梦妍的家长对此行的惟一想法。而11岁的孙梦妍似乎在某些方面比父母想得还要全面,从她的日记中不难看出,她对遇到的人和事都开始有了独立而明确的“个人观点”。
孙梦妍在日记里写道:“我们三个中国孩子住在一户英国人的家里,姐姐跟我说从他们家里的摆设来看是中产家庭。我不太明白中产的意思,但我能体会到他们的家庭氛围是很好的。Home Stay的家长对我们三个很好,跟我们讲话的时候,态度总是很像朋友,而不会拿出大人教育小孩的那种架子。他们会问我们:住得习惯吗?吃得习惯吗?也会要求我们几点必须上床睡觉、必须吃蔬菜,但他们对我们提这些要求的时候也是像跟朋友商量事情一样,所以我们也很乐于接受。他们说的好多词我都听不懂,只能靠猜和比划,我想我回家以后要好好学英语了。”
看着女儿对待人和事的分析总结能力变得那么强,孙梦妍的父母很是欣喜,追问女儿还想到些什么。孙梦妍说:“和我们一起住的那个同学,是个特别善良的女孩子,她处处都帮我,我和她成了很好的朋友。我们约好了下一次还要一起去夏令营,就算姐姐不能再陪我,我和她也会互相照顾的。”
孙梦妍的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决定今年再让她参加一次去别的国家的夏令营。他们相信,孩子能学会在旅途中交朋友,能学会和更多人相处,学会对更多事情发表个人见解,就是最大的收获。孩子能和朋友在一起,就能看到双倍的风景,得到双倍的收获。
妈妈和女儿的游学作业本
女儿在首尔迷上了书法
刚到首尔的时候,母女二人安顿在笑琳公司提供的临时宿舍里,笑琳每天去上课,就把女儿托付给临时保姆照顾,让保姆看着小札在家里画画、看书,或在附近玩儿。突然有一天,保姆对笑琳说:“应该带孩子去学点什么啊!这个社区附近就有好几家可以带孩子去学东西的地方,老师都能用英文交流,还有懂汉语的老师,不会韩语的孩子也没关系。”
抱着几分好奇,笑琳周末一大早就带着小札去寻找“兴趣学习班”。韩国的兴趣班有点像被拆分了的“少年宫”,一般都是每一个单独项目开设一个独立的班,比如音乐类的长笛、钢琴,美术类的素描、水彩,等等。笑琳带着小札走了好几家兴趣班,让她一家家感受,本以为生性活泼的小札会选择舞蹈或者游泳一类的项目,令笑琳大跌眼镜的是,一向坐不住的小札居然选择了书法。小札给出的原因是“那些挂在墙上的字太漂亮了!就像在跳一组很整齐的集体舞一样。”
母女一起学会“永字八法”
韩国的书法学习班有一部分课程是教授写汉字的,很多不懂汉语的韩国人也会学习汉字书法,将这种技艺当做是绘画的一种衍生形式。但对于笑琳来说,还是希望小札学一学简单的汉字书法。教授书法课的老师是一个懂汉语的韩国人,当他得知笑琳和小札只是短期生活在首尔后,就给她们布置了一个课题——学会“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是中国毛笔书法的用笔法则。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直笔为努,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钩为趯,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仰横为策,起笔同直划,得力在划末;长撇为掠,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捺笔为磔,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
听到韩国老师把中国书法诠释得头头是道,笑琳有些惭愧,而小札却非常兴奋。在韩国老师的指导下,小札开始从最基础的握笔学起,笑琳则陪着女儿捡起20多年前就扔下的毛笔。一周左右后,小札就能顺利地写出端正的“永”字了。三周以后,小札写得“永”字已经比笑琳写得更漂亮了。每个傍晚和周末,母女俩都是存练字中度过的,当小札和笑琳要踏上归途的时候,小札拿起毛笔在寄给爸爸的明信片上认真地写下一个最漂亮的“永”字,并对笑琳说:“妈妈,回国后,我们继续学书法吧!” 回到上海后,笑琳带着小札走访了几位书法老师,并选定一位开始学习,当新的老师惊讶于小札已经可以把“永”字写得很顺畅时,小札童言无忌:“我在韩国跟老师学的时候就在想,我回到上海一定耍写得比外国人更有腔调!”笑琳笑着,老师也笑着,他们知道这个孩子通过一次旅行学到的不只是一个“永”字而已。
我们住在明信片的风景里
妈妈,我找到明信片风景地了
给小少杰留了半真半假的“测试题”以后,Yuko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偷偷和孩子爸爸商量好了,准备报个团带小少杰去东京迪斯尼玩几天。他们咨询了几家旅行社,以为一定能给孩子一个完美的旅程,而小少杰却在某一天晚上认真地跑过来说:“妈妈,我已经找到了明信片里的地址!你带我去明信片里住吧!”
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惊喜!Yuko赶快问小少杰:“明信片上是哪里的风景?你是怎么查出来的?”小少杰拿出明信片,又拿出iPad,用小手划拉着照片,一边展示一边认真地给妈妈解释:“这是日本北海道的富田农场!我拿着明信片去问了咱们社区的日本姐姐,她告诉我是北海道。然后我就给北海道的阿姨打了电话,她告诉我是富田农场。我又让爸爸帮忙用iPad上网,查到了……妈妈你看,这是薰衣草田,跟明信片里一模一样!”
看着5岁的孩子能通过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帮助做出这样的推断,Yuko惊喜得抱住小少杰,几乎要哭出来了。Yuko赶快给北海道的姐姐打了电话:“请帮我和小杰安排住宿,我们要去富田农场。这一次,是小杰安排的行程,是小杰带我去旅行!”
和日本小朋友一起上幼儿园
从北京到北海道,是小少杰第一次坐国际航班,刚一下飞机,小少杰就看到很多和他一样刚下飞机的日本小朋友是自己背着包的,于是向妈妈要求:“我的行李,我自己来拿。”Yuko把书包帮小少杰背上,并告诉他:“小男子汉,见到阿姨和妹妹你要怎么做啊?”小少杰一本正经地说:“我当然要保护她们!”
阿姨帮小少杰和Yuko安排了一处很简单的住处,距离富田农场很近,是一位日本朋友的自家度假屋。安顿下来以后,母子俩过起了一段非常北海道的度假生活。每天清晨,Yuko都会做好早餐和小少杰一起吃,然后带着他到超市买东西或者去书店逛逛、咖啡馆坐坐。每天傍晚,母子俩就在房子附近散步,有人向他们鞠躬问好,小少杰也学着样子向对方打招呼。闲散的日子过了没几天,阿姨便拿来了给小少杰申请的幼儿园临时入学的表格,Yuko也开始忙起来,因为在日本上幼儿园的孩子,一切用品都需要妈妈亲手准备,从书包到便当袋,都需要自己缝制,这无异于给一向不擅长手工制作的Yuko出了一个大难题。为了让小少杰能顺利入园,Yuko还是在姐姐的帮助下开始从头学起缝纫,当小少杰拿到妈妈做的第一个包包的时候,他说:“我会很仔细、很小心地保护,不会弄脏!”
和日本小朋友一起上幼儿园,小少杰为了克服语言不通的难题,常常会向妹妹和阿姨请教。过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小少杰已经学会了用敬语向长辈问好、表达基本需要、问路、买东西等简单的日常用语,让曾经在短期培训班学过日语的Yuko都自叹不如。
为了奖励小少杰的卓越进步,Yuko带着他去了明信片里的富田农场。小少杰自己背着书包,还特意跟妈妈要求在书包里多放上几件一次性雨衣,说是等下雨的时候大家可以穿上。游玩的途中,真的下雨了,小少杰拿出背包里的雨衣给妹妹穿上,拉着妹妹的手继续前行。Yuko和姐姐正在感叹孩子长大了的时候,小少杰回过头来说:“妈妈和阿姨要跟上我啊!不要掉队啊!雨下大了,我来保护你们啊!”
海外经历是教我做妈妈的参考书
女儿没学会做一个外国小孩
女儿出生在加拿大,李代给她取名叫“许樱心”,英文名叫“Victona Xu”,加拿大人咬不准“Xu”的发音,总是叫成“Shoe”,搞得李代一听见“Shoe”的发音就想笑,于是李代又给女儿起了个小名叫“朵朵”,希望她像春天里的花朵一样,健康美丽。李代想:可能朵朵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个很西式的孩子,但西式还是中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能成长为一个快乐的孩子。
在加拿大出生的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就享受免费的定期体检,6个月之前是每月一次,之后是2-3个月一次,医生还会免费给一些常备药品。对于一个新手妈妈来说,这种医疗服务是很大的帮助。孩子都怕医生,加拿大的医院里给孩子看病的医生是不穿白大褂的,都是穿自己的衣服,很随意也很漂亮。而且给孩子体检的地方还会放很多玩具,所以每次体检朵朵都不会害怕,反而会很高兴。
在多伦多,每个社区都有child-ren''s early year centre,这种概念很像“早教中心”,以社区为单位,全部是免费的,而且不限制孩子的年龄,只要有家长陪伴就可以去。社区早教中心会按照孩子的年龄分时段,一般6个月以下的小孩在每周某个日子有特定的活动,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玩,具体活动都有老师带着做。6-12个月的小孩一周有好几个下午,其他时间就是给1岁以上的小孩了。那里有很多玩具,上幼儿园之前的小朋友可以去随便玩,玩具也可以借回家。图书馆有很多儿童书,李代常常给孩子借书回家看。
即使是这样的教育,朵朵还是面临着所有多语种环境孩子的普遍问题——学说话晚。朵朵在社区、医院和加拿大本地的孩子接触比较多,整体环境也是英语为主。而回到家,李代和家人都是跟她讲汉语。李代一直猜测着朵朵开口第一句会说英语还是汉语,结果朵朵1岁多才慢慢地开始讲话,主要讲汉语,但很多词汇的发音很含糊,搞得李代很担心,直到回国以后,才慢慢变得标准起来。
朵朵回国后,并没有对国外的生活留有太多记忆,生活习惯上也与国内的孩子没有太大区别。李代说:“她最终并没有变成一个外国小孩儿,反而是我受到的影响更大。这段在加拿大生活的经历就像是让我读了一本教育学参考书,让我的育儿观点都改变了。”
我学会了做一个西式妈妈
国内的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都愿意“包着裹着”,而多伦多的风格却截然不同,朵朵才两个月大,李代就已经抱着她到处走了。有时候是到网球场,让朵朵看别人运动,锻炼观察能力;有时候是在社区公园里玩,遇到别的妈妈带着孩子的,就会把孩子凑在一起,让孩子之间多点交流的机会。再大一点,就带朵朵到社区滑滑梯、到邻居家做客。李代会有意识地让孩子跟各式各样的人接触,尤其是年龄相仿的孩子,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
李代说:“中国妈妈对孩子特别在意,比如冬天会让孩子穿很多,出去玩儿的时候一点磕碰就特别紧张。我反而不会这样,朵朵会随自己的感觉增减衣物,就是摔了碰了自己爬起来拍拍就好,从来不会大哭大闹。我也一直保持着对待孩子像对待朋友的平等观念,很多事儿都会问孩子的想法,尽量支持她的想法。朵朵当时不到两岁,话都说不利索,我带她去著名的度假区布鲁斯半岛玩,看到有个老爷爷在卖艺,就主动走过去把自己吃的点心给他,把零钱给老爷爷。”
一个孩子生命中的最初几年,未必会对他未来的成长造成多少影响,而一个妈妈教育态度的转变却会影响孩子一生。李代学会的是一种对待孩子的观念,就像是一本书,作者已经想好了立意,后面的故事只会越来越精彩。